第155頁
哪知小將卻是擺擺手,「在下不過是在司農大人創辦的軍事學堂里上過幾年學,得了大人的青眼,這才領了活計,不值得將軍誇讚……」
小將心道,原先在學堂里時,他也不算格外拔尖,在幾位老師那兒也比不上班上那些優等生更得老師看重,如今卻被這劉將軍問起師承何處,還是莫要將老師名諱報出,以免日後給老師抹黑。
畢竟昔日老師在課堂上可是沒少說,若是學藝不精,不許在外頭提他名諱。
劉備並不知這小將心中腹誹,而是聽了這小將所言,心中疑惑更甚,一旁的張飛已經替他開口詢問,「軍事學堂,那是什麼?」
關羽也是頗為疑惑,聽其名目,莫不是一個教軍隊事務的學堂,可從來就只有教學問的學堂,怎麼會有專門教導軍隊之事的學堂呢,帶兵打仗的事情也是可以在學堂里聽夫子講解進學的嗎?
或許並不是不行,畢竟他們打仗的學問不也是跟著前人所撰的兵書來借鑑一二麼,只是沒料到如今竟還有專門負責此事的是夫子,見著眼前小將模樣,想必那學堂應是極為不錯。
小將提起軍事學堂時,臉上驕傲神情根本無法掩飾。在他心裡,大人創辦的學堂就是十分厲害,裡面不僅開設了各種課堂,他們要學習兵書理論,還會有軍事演習,每日都要進行訓練,而且每月都會有定期測試,若是能在測試中取得不錯名次還能獲得獎賞,也只有通過特定的測試,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而他正是如此,才能從小兵躋身為小將。
不過目前他還還未從學堂畢業,等這一學年結束,就可以填報不同兵種,到時候就會被分配到不同的場地去專項訓練,聽學堂里的師傅說,再學上個三五年他們就能為大人效力,到時候他一定要填報水師專業。
劉備三人並不知眼前小將心中所想,等跟著小將進了城門,眼前的景象讓他們不禁為之一愣,只見城門內街道寬敞,用水泥修出十來丈寬的道路,不管是牛車行駛,還是行人走上去,都不顯擁擠,如此寬敞的街道上熙熙攘攘、歡聲笑語,兩邊是鱗次櫛比的商鋪或者各種小販攤位,貨物琳琅滿目,店鋪里交易繁忙,這街頭上來往的百姓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安寧,這裡是與外界截然不同的一個世界,百姓臉上瞧不見半點麻木痛苦。
堪稱是盛世之景。
劉備等人心情複雜極了。
他們來此地,是因為劉備收到了來自許都漢天子血書秘詔,那血書字跡潦草凌亂,血跡斑駁,卻是漢天子的求救之信,其中言辭悲切,觸目驚心,言明天子被一眾奸臣逆賊圍困於宮闈之內,朝堂更是成了奸臣的一言堂,故而特令劉備速速起兵勤王,以撥亂反正匡扶漢室。
劉備得了此血書心中悲憤難忍,奈何他雖有滿腔熱血,但卻遇到一棘手難題,近些日子,府衙小吏與他稟報,郡縣周邊的流民都不知去向,甚至連城內百姓也搬走一二,劉備聞之大驚。他若想起兵成事,自然少不了兵力,而那些流民與百姓本該為他軍中兵源,如今卻大量散去,他如何能不驚慌。
經過一番探查,才知曉那些流民百姓是去了琅琊,盡皆備曹德收攏。而曹德本就是那曹孟德幼弟,如今其兄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弟又大肆收攏流民,無疑是讓劉備越發難以心安。
若是不能將這些流民百姓尋回,他要如何起兵成事?況且天子危在旦夕,他身為劉氏子弟,怎能坐視不理,這才帶著兩位結拜義弟,率領一對精兵前往琅琊郡,此外,他也想從曹德這裡探測一二,這曹氏當真是存了狼子野心意欲謀反?
可不想才踏進城內,他們便靜默不語,城內之景遠超他們所想,這裡百姓的日子便是他們瞧了,也難免生出幾分艷羨,不怪周邊郡縣的百姓都舉族而往。
那小將見他們這模樣,便知是為這城中景象所震懾,心中不免添了幾分驕傲,對曹德的感恩更甚,「若非是有司農大人,我等也不會有今日這光景。」
他臉上略顯得意,話音里更是對曹德推崇至極,張飛聞言心中不忿,」我們兄長乃中山靖王之後,你家大人怎還不出來拜會!」
」你!」小將氣急,正要開口欲罵。
「三弟不得無禮!」
「三弟!」
劉備、關羽二人齊齊開口,不贊同地看了一眼張飛,劉備一臉歉意看向的小將,「還望小兄弟海涵,莫要同我三弟置氣……」
小將見著張飛方才蠻橫無理的樣子,本是心中來氣,可偏生這位劉將軍已親自為其致歉,當真是有理無理都被其占去,甩了甩了袖子本不欲再多言,餘光瞥見那名喚張飛之人還一臉不以為意,心中氣悶。
恰逢此時,就見遠處一男子策馬徐徐而來,劉備三人似有所感,側目望去,只見那馬上男子身姿挺拔如松,皮膚白皙如羊脂美玉,身穿一身玄色便衣,身上緊實肌肉線條流暢,等走近了些動作輕盈從馬上一躍而下。
此人走到近身,他們才發現眼前的青年不過及冠之年,眼睛深邃明亮,嘴角帶著溫和的笑意,瞧著甚是眼熟。
來人自然是曹德。
他倒並非是特意為了迎接劉備等人,只是照常出來巡視,在遠處就見著這幾人矗立在街頭,加上先前收到的消息,便騎著馬過來一探究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小將心道,原先在學堂里時,他也不算格外拔尖,在幾位老師那兒也比不上班上那些優等生更得老師看重,如今卻被這劉將軍問起師承何處,還是莫要將老師名諱報出,以免日後給老師抹黑。
畢竟昔日老師在課堂上可是沒少說,若是學藝不精,不許在外頭提他名諱。
劉備並不知這小將心中腹誹,而是聽了這小將所言,心中疑惑更甚,一旁的張飛已經替他開口詢問,「軍事學堂,那是什麼?」
關羽也是頗為疑惑,聽其名目,莫不是一個教軍隊事務的學堂,可從來就只有教學問的學堂,怎麼會有專門教導軍隊之事的學堂呢,帶兵打仗的事情也是可以在學堂里聽夫子講解進學的嗎?
或許並不是不行,畢竟他們打仗的學問不也是跟著前人所撰的兵書來借鑑一二麼,只是沒料到如今竟還有專門負責此事的是夫子,見著眼前小將模樣,想必那學堂應是極為不錯。
小將提起軍事學堂時,臉上驕傲神情根本無法掩飾。在他心裡,大人創辦的學堂就是十分厲害,裡面不僅開設了各種課堂,他們要學習兵書理論,還會有軍事演習,每日都要進行訓練,而且每月都會有定期測試,若是能在測試中取得不錯名次還能獲得獎賞,也只有通過特定的測試,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而他正是如此,才能從小兵躋身為小將。
不過目前他還還未從學堂畢業,等這一學年結束,就可以填報不同兵種,到時候就會被分配到不同的場地去專項訓練,聽學堂里的師傅說,再學上個三五年他們就能為大人效力,到時候他一定要填報水師專業。
劉備三人並不知眼前小將心中所想,等跟著小將進了城門,眼前的景象讓他們不禁為之一愣,只見城門內街道寬敞,用水泥修出十來丈寬的道路,不管是牛車行駛,還是行人走上去,都不顯擁擠,如此寬敞的街道上熙熙攘攘、歡聲笑語,兩邊是鱗次櫛比的商鋪或者各種小販攤位,貨物琳琅滿目,店鋪里交易繁忙,這街頭上來往的百姓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安寧,這裡是與外界截然不同的一個世界,百姓臉上瞧不見半點麻木痛苦。
堪稱是盛世之景。
劉備等人心情複雜極了。
他們來此地,是因為劉備收到了來自許都漢天子血書秘詔,那血書字跡潦草凌亂,血跡斑駁,卻是漢天子的求救之信,其中言辭悲切,觸目驚心,言明天子被一眾奸臣逆賊圍困於宮闈之內,朝堂更是成了奸臣的一言堂,故而特令劉備速速起兵勤王,以撥亂反正匡扶漢室。
劉備得了此血書心中悲憤難忍,奈何他雖有滿腔熱血,但卻遇到一棘手難題,近些日子,府衙小吏與他稟報,郡縣周邊的流民都不知去向,甚至連城內百姓也搬走一二,劉備聞之大驚。他若想起兵成事,自然少不了兵力,而那些流民與百姓本該為他軍中兵源,如今卻大量散去,他如何能不驚慌。
經過一番探查,才知曉那些流民百姓是去了琅琊,盡皆備曹德收攏。而曹德本就是那曹孟德幼弟,如今其兄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弟又大肆收攏流民,無疑是讓劉備越發難以心安。
若是不能將這些流民百姓尋回,他要如何起兵成事?況且天子危在旦夕,他身為劉氏子弟,怎能坐視不理,這才帶著兩位結拜義弟,率領一對精兵前往琅琊郡,此外,他也想從曹德這裡探測一二,這曹氏當真是存了狼子野心意欲謀反?
可不想才踏進城內,他們便靜默不語,城內之景遠超他們所想,這裡百姓的日子便是他們瞧了,也難免生出幾分艷羨,不怪周邊郡縣的百姓都舉族而往。
那小將見他們這模樣,便知是為這城中景象所震懾,心中不免添了幾分驕傲,對曹德的感恩更甚,「若非是有司農大人,我等也不會有今日這光景。」
他臉上略顯得意,話音里更是對曹德推崇至極,張飛聞言心中不忿,」我們兄長乃中山靖王之後,你家大人怎還不出來拜會!」
」你!」小將氣急,正要開口欲罵。
「三弟不得無禮!」
「三弟!」
劉備、關羽二人齊齊開口,不贊同地看了一眼張飛,劉備一臉歉意看向的小將,「還望小兄弟海涵,莫要同我三弟置氣……」
小將見著張飛方才蠻橫無理的樣子,本是心中來氣,可偏生這位劉將軍已親自為其致歉,當真是有理無理都被其占去,甩了甩了袖子本不欲再多言,餘光瞥見那名喚張飛之人還一臉不以為意,心中氣悶。
恰逢此時,就見遠處一男子策馬徐徐而來,劉備三人似有所感,側目望去,只見那馬上男子身姿挺拔如松,皮膚白皙如羊脂美玉,身穿一身玄色便衣,身上緊實肌肉線條流暢,等走近了些動作輕盈從馬上一躍而下。
此人走到近身,他們才發現眼前的青年不過及冠之年,眼睛深邃明亮,嘴角帶著溫和的笑意,瞧著甚是眼熟。
來人自然是曹德。
他倒並非是特意為了迎接劉備等人,只是照常出來巡視,在遠處就見著這幾人矗立在街頭,加上先前收到的消息,便騎著馬過來一探究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