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誰治理的?基金會?」走之前基金會的金玉堂不正在籌備小溪治理項目嗎?難道真有這樣的奇效。
「再看看。」陳琪提醒。
趙敏看到每家每戶房子旁邊都有兩個筐子,竹編的,上面有紅紙寫著「干」「濕」,或擺在門口、或擺在走廊上,家家戶戶都有。
「那是什麼?」
「垃圾筐。」
「就給買了兩個垃圾筐,大家就聽話把垃圾全丟裡面了?」趙敏不信。即便在大學校園裡,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還有隨手丟垃圾的,村民能有這素質?
說話間兩人走到了十字路口,路口是小隊長他們家房子,因路旁有棵大大的櫻桃樹,這裡一向是隊裡議事場所。小隊長他們房子外牆就是張貼欄,貼著上面寫下來的文件、各種政策消息。
陳琪指了指公告欄,趙敏默念:「垃圾分類回收評價表」。表下是一連串的戶主名字,以家庭為單位統計垃圾分類的好壞。還有加分欄和扣分欄,「隨手丟垃圾」「往小溪里倒垃圾」之類的有幾家被劃了勾。最後面的評委簽名欄里一共有五個名字,字跡都聽幼稚的,名字也沒聽說過。趙敏回鄉乾產業,之前把德高望重人的名字都過了一遍,沒有這上面的,能做評委,總不能是默默無聞的人吧。
「評委是誰啊?我都不認識。」
「趙照,趙大伯的大孫子。陶佳樂,田二舅媽姐夫的小兒子。田心怡,田二哥的女兒……」
「都是小孩子啊?」趙敏驚嘆,誰想的辦法,絕了!小孩子最較真,也不會「被人收買」,更不會「礙於面子」,小孩子最合適。在他們這個年齡,聽老師的,不聽家長的。再被基金會組織起來培訓一下,干起小評委來有模有樣,比大人們都幹得好。
「金玉堂乾的吧,有本事。」趙敏笑道,若是她可想不到這麼好的辦法,「評出來總要有個說法吧。」
「嗯,一月一評,一等獎一桶油,二等獎一個不鏽鋼盆子,三等獎一提捲紙。」陳琪指著表上有一欄「監督」,「相互監督,看到,拍了照片,匿名和基金會舉報。」既不傷大人之間的面子,又促進了競爭。
就一個小評委、一點兒小禮物,完全搞定了困擾城裡人那麼久的垃圾分類。你說這買油、買紙能有多少錢,可村民就是樂意。以前隨手丟了的東西,現在放到人家指定的位置,就能拿東西,免費的!免費對國人總有不能抵抗的吸引力。
「我現在相信基金會真在村里站住腳了。」他們的工作卓有成效,環境美化之後,村民看到成果,肯定也願意愛護這樣的成果。垃圾分類,不亂丟,形成習慣之後,就是舉手之勞,完全不費事兒。
一路走來,村裡的民宿建得差不多了,少有兩家在建的,建築垃圾沒有亂堆,沙子都用油布蓋起來,防止揚塵,這在農村是多麼大的進步。就是有人監管的工地,也不一定能做到這個地步。環境若能保持下去,村裡的民宿真有前景!
「走吧,小氣功等著呢!」
第80章 修仙第八十式
二姨奶奶家裡是最後一批來重建民宿的, 後院、茅房之類的已經拆得差不多了, 只有幾間主屋還保持著大體形狀。
二姨奶奶端著個簸籮選豆子,黃豆在簸籮里滾動,嘩啦幾聲, 利用離心力能大致分出好豆壞豆,精細人都要一顆一顆挑,現在已經很少有人這麼有耐心了,二姨奶奶是為數不多的那一個。
「敏子, 琪子, 快進屋子, 姨奶奶給你們端瓜子……」二姨奶奶一見他們來了,趕緊招呼, 說話響亮押韻, 最後一個字總是啪嘰一聲重音,又拖得長長的, 聽著跟唱戲似的。
「唉,來了,二姨奶奶,你挑豆子呢。你忙,你忙, 不用招呼我們,都是自家人。」趙敏笑著走進屋子, 他家屋子是最老舊的那種, 火塘上的框桌條被撫摸得如同玉石一般溫潤, 說起來歷至少追溯到沒建國的時候。全是木質結構,老房子採光不好,二姨奶奶是個精細人,大白天的也不開燈浪費電,坐在窗根底下篩豆子呢!
「那兒哪兒成啊~」二姨奶奶嗔怪一聲往裡面去找吃食零嘴,她們這輩人,迎客說話的時候總有這種調子,頗有民間藝術的氣息。
「媽,你別忙了,找我的,找我的。」小氣功的聲音從後面傳來,早說了這是全木結構房子,隔音效果不好,母子倆對話聽得清清楚楚。
「進門都是嬌客,怎麼能一點兒零嘴都不擺,我還收著五香瓜子呢,鹽豆子也有……」
「現在誰還吃這些啊,行了行了,你別添亂了!」小氣功不耐煩數落兩聲,二姨奶奶顧忌著他們在外面,壓低聲音不知說了什麼,小氣功瓮聲翁氣嘟囔了幾句,笑著出來了。
「哎呀,敏子,你怎麼去親自來了,有事兒招呼一聲,我上去找你就是!我都上去好幾次了,你貴人事忙,都沒見著呢!」小氣功無視了坐在一旁的陳琪,熱情和趙敏打招呼。
二姨奶奶端著零嘴過來,瞪小氣功一眼,深覺這孩子不會說話,為他補救道:「敏子、琪子,快來吃零嘴,這鹽豆子加了八角大料煮的,你二姨姥爺的方子,最好吃不過。」
「媽……」小氣功看著黃豆面上一層黑皮就來氣,這麼沒賣相的丑東西誰吃?髒兮兮的老古董,放在布口袋裡不知堆了多久,手摸過來摸過去的,人家趙敏現在是大老闆,能吃這種東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再看看。」陳琪提醒。
趙敏看到每家每戶房子旁邊都有兩個筐子,竹編的,上面有紅紙寫著「干」「濕」,或擺在門口、或擺在走廊上,家家戶戶都有。
「那是什麼?」
「垃圾筐。」
「就給買了兩個垃圾筐,大家就聽話把垃圾全丟裡面了?」趙敏不信。即便在大學校園裡,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還有隨手丟垃圾的,村民能有這素質?
說話間兩人走到了十字路口,路口是小隊長他們家房子,因路旁有棵大大的櫻桃樹,這裡一向是隊裡議事場所。小隊長他們房子外牆就是張貼欄,貼著上面寫下來的文件、各種政策消息。
陳琪指了指公告欄,趙敏默念:「垃圾分類回收評價表」。表下是一連串的戶主名字,以家庭為單位統計垃圾分類的好壞。還有加分欄和扣分欄,「隨手丟垃圾」「往小溪里倒垃圾」之類的有幾家被劃了勾。最後面的評委簽名欄里一共有五個名字,字跡都聽幼稚的,名字也沒聽說過。趙敏回鄉乾產業,之前把德高望重人的名字都過了一遍,沒有這上面的,能做評委,總不能是默默無聞的人吧。
「評委是誰啊?我都不認識。」
「趙照,趙大伯的大孫子。陶佳樂,田二舅媽姐夫的小兒子。田心怡,田二哥的女兒……」
「都是小孩子啊?」趙敏驚嘆,誰想的辦法,絕了!小孩子最較真,也不會「被人收買」,更不會「礙於面子」,小孩子最合適。在他們這個年齡,聽老師的,不聽家長的。再被基金會組織起來培訓一下,干起小評委來有模有樣,比大人們都幹得好。
「金玉堂乾的吧,有本事。」趙敏笑道,若是她可想不到這麼好的辦法,「評出來總要有個說法吧。」
「嗯,一月一評,一等獎一桶油,二等獎一個不鏽鋼盆子,三等獎一提捲紙。」陳琪指著表上有一欄「監督」,「相互監督,看到,拍了照片,匿名和基金會舉報。」既不傷大人之間的面子,又促進了競爭。
就一個小評委、一點兒小禮物,完全搞定了困擾城裡人那麼久的垃圾分類。你說這買油、買紙能有多少錢,可村民就是樂意。以前隨手丟了的東西,現在放到人家指定的位置,就能拿東西,免費的!免費對國人總有不能抵抗的吸引力。
「我現在相信基金會真在村里站住腳了。」他們的工作卓有成效,環境美化之後,村民看到成果,肯定也願意愛護這樣的成果。垃圾分類,不亂丟,形成習慣之後,就是舉手之勞,完全不費事兒。
一路走來,村裡的民宿建得差不多了,少有兩家在建的,建築垃圾沒有亂堆,沙子都用油布蓋起來,防止揚塵,這在農村是多麼大的進步。就是有人監管的工地,也不一定能做到這個地步。環境若能保持下去,村裡的民宿真有前景!
「走吧,小氣功等著呢!」
第80章 修仙第八十式
二姨奶奶家裡是最後一批來重建民宿的, 後院、茅房之類的已經拆得差不多了, 只有幾間主屋還保持著大體形狀。
二姨奶奶端著個簸籮選豆子,黃豆在簸籮里滾動,嘩啦幾聲, 利用離心力能大致分出好豆壞豆,精細人都要一顆一顆挑,現在已經很少有人這麼有耐心了,二姨奶奶是為數不多的那一個。
「敏子, 琪子, 快進屋子, 姨奶奶給你們端瓜子……」二姨奶奶一見他們來了,趕緊招呼, 說話響亮押韻, 最後一個字總是啪嘰一聲重音,又拖得長長的, 聽著跟唱戲似的。
「唉,來了,二姨奶奶,你挑豆子呢。你忙,你忙, 不用招呼我們,都是自家人。」趙敏笑著走進屋子, 他家屋子是最老舊的那種, 火塘上的框桌條被撫摸得如同玉石一般溫潤, 說起來歷至少追溯到沒建國的時候。全是木質結構,老房子採光不好,二姨奶奶是個精細人,大白天的也不開燈浪費電,坐在窗根底下篩豆子呢!
「那兒哪兒成啊~」二姨奶奶嗔怪一聲往裡面去找吃食零嘴,她們這輩人,迎客說話的時候總有這種調子,頗有民間藝術的氣息。
「媽,你別忙了,找我的,找我的。」小氣功的聲音從後面傳來,早說了這是全木結構房子,隔音效果不好,母子倆對話聽得清清楚楚。
「進門都是嬌客,怎麼能一點兒零嘴都不擺,我還收著五香瓜子呢,鹽豆子也有……」
「現在誰還吃這些啊,行了行了,你別添亂了!」小氣功不耐煩數落兩聲,二姨奶奶顧忌著他們在外面,壓低聲音不知說了什麼,小氣功瓮聲翁氣嘟囔了幾句,笑著出來了。
「哎呀,敏子,你怎麼去親自來了,有事兒招呼一聲,我上去找你就是!我都上去好幾次了,你貴人事忙,都沒見著呢!」小氣功無視了坐在一旁的陳琪,熱情和趙敏打招呼。
二姨奶奶端著零嘴過來,瞪小氣功一眼,深覺這孩子不會說話,為他補救道:「敏子、琪子,快來吃零嘴,這鹽豆子加了八角大料煮的,你二姨姥爺的方子,最好吃不過。」
「媽……」小氣功看著黃豆面上一層黑皮就來氣,這麼沒賣相的丑東西誰吃?髒兮兮的老古董,放在布口袋裡不知堆了多久,手摸過來摸過去的,人家趙敏現在是大老闆,能吃這種東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