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李世民……還不知道是不是逼宮上位,李淵不想考慮。

  光幕還在繼續:[不過李承乾大一點後,李世民的情況就好轉了,原因大家都知道——李承乾他太討人喜歡了!據說他長得非常好看,而且情商很高,在當時老少通殺,唐朝流傳下來的詩詞中多有誇讚他的,和李世民都是全民偶像。]

  眾人不知道偶像是什麼意思,但這段話卻聽明白了,李承乾年紀還小,見過他的人並不多,很難相信一個小孩能有多招人喜歡。

  李淵也覺得不可思議,這女子的意思是他因為李承乾一個小孩就對李世民格外優容?這可能嗎?

  唯有李世民十分認同天幕的話,他家承乾就是聰明可愛又乖巧,格外招人喜愛,跟他一模一樣!

  [但即便如此,太宗的處境依舊艱難,李淵心中的儲君始終是李建成,而因為世宗的出眾,李建成一黨對李世民忌憚更深,釀造了很多針對李世民的陰謀,包括拉攏李靖、刺殺尉遲恭、試圖以瘋馬殺害李世民和李承乾,向李世民投毒等等。]

  李淵臉色大變,震驚又憤怒地看向李建成和李元吉,李建成和李元吉臉色發白,想要向李淵解釋,天幕卻沒有給他們機會。

  [武德七年,齊王率領私兵逼宮造反,太子李建成重傷,李淵死裡逃生,幸得李世民相救才平息此亂。李元吉兵敗流放嶺南。]

  [同年,李建成自請廢去太子之位,改封端王。李世民被立為太子,代父監國。]

  [武德九年,李淵禪位給太子李世民,李承乾被封為太子。]

  [——屬於他們的輝煌時代正式開始!]

  第228章 番外3

  李淵面無表情,不敢相信李元吉如此大膽,居然敢逼宮,還要殺了他。

  李建成臉色也不好看,他還沒洗清殘害兄弟的嫌疑,就知道最親近的弟弟也包藏禍心,未來自己纏綿病榻,太子之位也拱手讓人,心情十分複雜。

  李元吉心中慌亂,努力為自己辯解:「這女人不知是何處來的妖物,她的話如何能當真?兒臣並無悖逆之心啊!」

  這話實在太過蒼白,此女有如此神通,何必誣陷李元吉一個不成器的王爺?且她前面說過的話,許多都能與現實驗證,並無什麼大的疏漏。

  但李元吉也沒有其他辦法,只希望能用情打動李淵,李淵耳根子軟,吃軟不吃硬,又一向疼愛他,說不定能糊弄過去。

  李元吉流著眼淚,伏在地上哀聲道:「阿耶看著兒臣長大,兒臣是什麼樣的人您最清楚,兒臣一向孺慕阿耶,怎麼可能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呢?」

  李淵似乎有些動容,李元吉心中剛剛升起喜意,就聽李淵揚聲道:「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出列:「下臣在!」

  「去查!看齊王有沒有豢養私兵。」李淵居高臨下,淡漠地看著李元吉,「朕只相信證據。至於你……事情調查清楚之前,你留在武德殿不要出來了。」

  李元吉臉色灰敗地被侍衛帶了出去,眾人見狀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只怕齊王真的養了私兵,這天幕說的都是真的。

  李淵又審視地看向李建成,李元吉一向擁護李建成,縱然李建成自己同樣被李元吉所傷,也不代表他對逼宮一事毫不知情,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也未可知。

  李建成張了張嘴,卻不知該如何為自己辯解,只能說一句:「兒臣的確不知情。」

  李淵沒說信也沒說不信,看了李建成好一會兒,最終還是沒說什麼。

  李建成一直是他看好的儲君,縱然天幕說李世民和李承乾未來會是好皇帝,他也沒有做好換太子的打算,自然要給李建成留些體面。

  再看一看吧。

  李建成鬆了一口氣。

  天幕:[李世民和李承乾在位的幾十年,是屬於兩位千古一帝和大唐的輝煌,是華國歷史上耀眼的太陽。縱觀世界歷史,也沒有哪一段能與之相較。在太宗和世宗的統治下,大唐宛如騰飛的巨龍,世界都臣服在它腳下。即便千百年後的今日,仍有無數人為之拜服,遠隔時空遙望他們的風采。]

  [他們的功績實在太多,難以一一敘述,這裡只列出一些重要的,大家一起感受一下。

  音樂突然變得激昂,畫面也不斷變化。

  [武德六年,李承乾先後發明線裝書、鉛筆、印刷術、改變傳統裝訂、書寫和印刷方法,書籍不再是富貴人家才能享用的東西,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為以後的全民讀書創造了條件。]

  畫面是一片田地,一個皮膚黝黑的青年勞作累了,坐在田埂上休息,順手從竹筐里摸出線裝書和鉛筆,埋頭寫寫畫畫。

  眾人大驚,讀書有多重要在場之人都知道,許多人視書籍比金銀更重要,世家藏書無數,亂世中也決不肯丟棄,並非多麼高風亮節,而是他們清楚,錢財乃身外之物,只要有這些書籍在,世家的根基底蘊就在,他們隨時可以捲土重來。如果能降低書籍價格,使其進入尋常百姓之家,那的確是難得的功德。

  而且這種書和筆也很方便,很多人(尤其是御史)眼睛都亮了。

  李淵也知道這些東西的好處,立刻看向李世民,天幕說是武德六年發明的,不知道現在出現了沒有。

  李世民面上不動聲色,心中也有點茫然,他總覺得天幕所說的承乾和他兒子不太一樣,承乾雖然聰明,但似乎沒這麼多奇思妙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