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師娘,我……”

  他與周祺煜的事,畢竟紙包不住火,總有瞞不住的一天,可是南星實在沒想好,如此離經叛道,該如何向師父和師娘坦白。

  鄒氏笑了笑,“咱家一共四個兒子,屬我們星兒最靠譜,師娘自然相信你的眼光。”

  “師娘……”南星忍不住打斷道:“我……我沒有你說的那麼好,恐怕要讓你失望了。”

  見他這副表情,鄒氏並不意外,長長舒了口氣,說道:“其實……你在京城的事,我和你師父大概也聽說了。”

  南星猛地抬起頭,錯愕間睜大了眼。

  鄒氏的神情卻緩了下來,“星兒,師娘總說你聽話,但……我和你師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了。你總習慣想太多,一味遷就別人委屈自己,這固然是優點,可也是你的缺點。人活一世,首先要學會為自己而活,只有安頓好了自己,才能談的上別人,否則自顧不暇,你又如何顧的了其他。有什麼事你若是想做,就放心大膽地去做好了。”

  南星的眼圈頓時紅了起來,“師娘,對不起……”

  鄒氏笑道:“我兒子不僅有了歸宿,還給程家又招了個兒子回來,日後程家五個兒子,高興都來不及呢,有什麼對不起的!”

  “可是師父他……”南星欲言又止道。

  “你師父的脾氣還不知道麼?”鄒氏數落道:“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斷然拉不下臉來和你談這些!不過……”

  她頓了頓,理了理南星的頭髮道:“他心裡總歸是盼著你好的,聽說那人是真心待你好,只要你能開心,你師父自然尊重你的選擇。”

  “師娘……”南星感動得無以復加,放聲大哭起來。

  埋在心度的話如鯁在喉,如今總算是說開了,鄒氏抱住南星問道:“你打算什麼時候把人帶回家,給我們瞧瞧?”

  南星擦了把眼淚,說道:“這次回來他囑咐我向您和師父帶好,只是他新晉太子,朝中事多,一時抽不開身。”

  “嗯。”鄒氏欣慰地點了點頭,“真是個好孩子,我……”

  話說一半,她像是忽然反應過來了什麼,“等等……你說什麼?新晉太子?!!!”

  南星不解道:“師娘,您……不是已經知道了麼?”

  “太太太……太子殿下?”鄒氏一邊憤憤,一邊驚愕地結巴道:“知道個屁!你師父只說是京城權貴!星兒……這麼說……你師父……日後……是要做國丈了嗎?那我豈不是……皇帝的丈母娘!”

  南星:“……”

  江南的這場寒潮,來得兇猛,去的磨蹭,大雪一場連著一場,下起來沒完沒了,氣溫更像是墜入了深淵,低的沒了底線。

  南星還沒來得及享受家人的溫暖,先被殘酷的現實捲入了無盡的忙碌之中。他給太醫院去了封信,申請暫時留在歙州協調救災事宜。

  現任徽州知府郭芷傑是個很會察言觀色的人精。當初,他的前任賀同山仗著常皇后的權勢,竟不長眼地欺負到了周祺煜的頭上,結果自然是被一鍋端,還落了個嘴歪眼斜不得好死的下場。

  如今,郭芷傑有了前車之鑑,真是打死也不敢重蹈覆轍。他早早探得風聲,也深知南星與太子殿下的關係,總之是個招惹不得的主,於是一大早便跑來程家站崗聽候差遣,生怕哪裡怠慢了,觸了太子爺的霉頭,那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堂堂知府大人吃錯藥一樣,上趕著跑過來點頭哈腰,程博鑫一家何曾見過這等架勢,請不走也惹不起,只能硬著頭皮受下了。

  不過好在有他幫忙,共濟堂的幾處藥棚算是順順利利的搭建起來,整個歙州的救災事宜,進展的有條不紊。

  又過了些日子,由太醫院負責籌集的藥材也悉數運了過來。鑑於南星之前因為家事不得不提前離開,後續事宜責無旁貸地落在了黃思謙與林謹如的肩上。不是冤家不聚頭,這兩人針尖對麥芒掐了一路,卻也沒耽誤正事,竟比計劃時間還提早了兩天。

  林太醫久居京城,鮮少出門遠行,這次為了公務,算是豁出去了一把,他與黃思謙這一路趕得含辛茹苦,架也吵得盡心竭力。等好不容易見到南星,根本顧不上休息,先行訴起苦來,之後又數落了半天黃太醫的不是,這才口乾舌燥地想起了什麼,從衣服的口袋裡摸出一封信來,對南星道:“太子殿下要我交給你的。”

  南星的臉倏地紅了。

  自從他到了江南以來,隔三差五總能從各種渠道收到周祺煜的信,篇幅有長有短,內容包羅萬象,趕上忙碌之時匆匆動筆,一封信只來得及寫上寥寥幾句,零零散散流水帳一般,看在心裡卻是暖洋洋的。

  人雖不在身邊,卻時常能見字如面,已是相當的不容易了。只是這些日子,南星為了治病救人忙得腳不沾地,已攢了好幾封沒顧上回,他紅著臉,小心翼翼地將信收好,心道今晚無論如何也要抽空寫一封回信。

  林謹如見他這般羞澀,看破卻不說破,嘰里咕嚕灌下一杯熱茶,抹了抹嘴巴道:“你們這江南水鄉,不冷則已,冷起來真是要命,搞得我一到這兒骨頭縫裡都結了冰,當真是吃不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