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龐大的青雋船隊,在千雷機的威力下狼狽逃竄。
激烈搖盪的渾濁水面之下,有兩個人正一齊沉向河底。
徐籍的表情憤怒地扭曲了,他舉起長劍,用力刺向霞珠的身體。
一大股鮮血在水波中擴散。
霞珠忍著痛,眼淚與河水融為一體。她死死地抱著徐籍的身體,任憑徐籍拳打腳踢,如何也不肯鬆手。
氧氣逐漸耗盡,徐籍的掙扎從劇烈轉為微弱,沉重的盔甲,帶著他向河底迅速沉去。
他畢生的野心,隨著他傾吐出的最後幾個氣泡,一併化為烏有。
霞珠的意識也跟著漸漸迷離。
「我們一定會贏。」姬縈堅定的聲音在脹痛的耳膜中迴響。
我們贏了嗎?
小縈,一定要贏啊……
模模糊糊間,她看見一個人影,穿透波盪的水面和浮草,毫不猶豫地向她游來。
她看見了那張陪伴了她整個少女時期的熟悉面孔,哪怕天塌下來,只要有她在,也沒有什麼可怕。霞珠心中對一個人孤獨死去的恐懼忽然淡了,她看著那張臉,好像掉進了母親暖洋洋的懷抱中。
霞珠情不自禁地露出了一個笑容。
她們贏了,對嗎?
最後一絲意識跌入黑暗,只剩下臉上未散的微笑,跟著霞珠一起向河底墜去。
第109章 第140章
元朔二十一年,即新凰元年。
徐籍和張緒真雙雙戰敗而亡,四大節度使紛紛臣服,大夏在歷經三年戰亂後,終於一統天下。
憑藉著赫赫戰功和太祖聖旨,姬縈在眾望所歸中於天京皇宮登基稱帝,成為這片土地上數千年來的第一任女帝。
經受三年戰火凌虐的大夏,在姬縈登基後邁入百廢俱興,欣欣向榮的新景象。原本對女子稱帝有所不滿的人,也都逐漸心服口服。
青州決戰後,霞珠雖然被她救回一條性命,但卻落下了後背劍傷處時常疼痛的毛病,走路時時常只能佝僂著背,嚴重時,要靠姜大夫的麻沸散才能止住疼痛。
徐夙隱的病情也越來越壞,姜大夫開的藥越來越重,但管用的時間卻越來越短。
姬縈登基之後,發布的第一道皇榜,就是尋找天下神醫,不拘性別,不拘良賤,不拘國籍身份。
兩個月以來,想要揭榜的人絡繹不絕,但都在望聞問切後搖頭離開。
她可以等,霞珠或許也可以等,但徐夙隱等不了。
哪怕她接受了他善意的謊言,將他屢屢藏起染血巾帕的行為視而不見,她心中也一直清楚,徐夙隱的時間越來越少。
每一天,都可能是他的最後一天。
除了必要的時候,姬縈的時間都花在了徐夙隱身上,即便只是靠在他懷中靜靜地同看一本書,這時光對二人來說都同樣寶貴。
她沒有想到,那一天,來得這樣快。
九月的第一天,徐夙隱便陷入了昏迷,他原本淡粉色的嘴唇,變得紺青。那張本就白皙的面龐,變得更加蒼白,白中泛著一股死氣。無論姬縈在床邊拉著他的手如何呼喚,他都不能予以回應。
雖然他們並未大婚,但禮部已經戰戰兢兢地開始準備,若是徐夙隱有個萬一,諡號怎麼取,陵寢怎麼選……一切都要及時遞出章程。
不光是禮部膽戰心驚,徐夙隱昏迷之後,所有有資格站在金鑾殿上的文武百官,都感受到了新帝身上那股低沉的氣壓。
每個人都自覺地做好分內之事,以免帝王之怒落到自己那脆弱的腦袋上。
姬縈知道自己身份今時不同往日,她應該壓抑自己的情感,用理智去做事。
她做不到。
愛是枷鎖,愛是暖陽,愛是荊棘,愛是一年如一日的心動、心痛。
她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一遍一遍翻看徐夙隱給她留下的書。在他病危後,水叔送來了一共七冊的筆記。
他在筆記中,事無巨細地寫出了對她的建議和叮囑。
一字一句,未曾提起那些沉重的感情,但一字一句,卻又都是那些未曾出口的感情。
在他昏迷不醒的時候,是這些書陪她熬過漫漫長夜。
但無論如何,她沒有哭過。
因為她答應過徐夙隱,只要他還在她身邊,她就不會難過。
如果哪一日,連這雙微涼的,沒有回應的手也不再了。她無法想像那種生活,無法想像自己會是什麼樣子。
她的模樣,已經和徐夙隱息息相關。已經和徐夙隱融為一體。徐夙隱死去,那麼她靈魂的一半,也會跟著死去。
她如何不痛,如何不懼。
九月二日,徹夜不眠守在床邊的姬縈聽聞一個消息,還以為是自己耳朵出現了幻聽。
直到御前女官領著一個熟悉的人影踏入未央宮,姬縈才猛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一名身穿麗族服飾,露著白皙的纖腰的年輕女子,在女官的帶領下,和一名白髮垂髫的老婦人共同走了進來。
女子周身的燦燦銀光,照亮了狹長嫵媚的眼眸中和煦的笑意。
那是姬縈此前從未在她眼中看過的輕鬆和滿足。
她看著姬縈,用麗族的禮節一福身,說:
「民女告裡,拜見陛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激烈搖盪的渾濁水面之下,有兩個人正一齊沉向河底。
徐籍的表情憤怒地扭曲了,他舉起長劍,用力刺向霞珠的身體。
一大股鮮血在水波中擴散。
霞珠忍著痛,眼淚與河水融為一體。她死死地抱著徐籍的身體,任憑徐籍拳打腳踢,如何也不肯鬆手。
氧氣逐漸耗盡,徐籍的掙扎從劇烈轉為微弱,沉重的盔甲,帶著他向河底迅速沉去。
他畢生的野心,隨著他傾吐出的最後幾個氣泡,一併化為烏有。
霞珠的意識也跟著漸漸迷離。
「我們一定會贏。」姬縈堅定的聲音在脹痛的耳膜中迴響。
我們贏了嗎?
小縈,一定要贏啊……
模模糊糊間,她看見一個人影,穿透波盪的水面和浮草,毫不猶豫地向她游來。
她看見了那張陪伴了她整個少女時期的熟悉面孔,哪怕天塌下來,只要有她在,也沒有什麼可怕。霞珠心中對一個人孤獨死去的恐懼忽然淡了,她看著那張臉,好像掉進了母親暖洋洋的懷抱中。
霞珠情不自禁地露出了一個笑容。
她們贏了,對嗎?
最後一絲意識跌入黑暗,只剩下臉上未散的微笑,跟著霞珠一起向河底墜去。
第109章 第140章
元朔二十一年,即新凰元年。
徐籍和張緒真雙雙戰敗而亡,四大節度使紛紛臣服,大夏在歷經三年戰亂後,終於一統天下。
憑藉著赫赫戰功和太祖聖旨,姬縈在眾望所歸中於天京皇宮登基稱帝,成為這片土地上數千年來的第一任女帝。
經受三年戰火凌虐的大夏,在姬縈登基後邁入百廢俱興,欣欣向榮的新景象。原本對女子稱帝有所不滿的人,也都逐漸心服口服。
青州決戰後,霞珠雖然被她救回一條性命,但卻落下了後背劍傷處時常疼痛的毛病,走路時時常只能佝僂著背,嚴重時,要靠姜大夫的麻沸散才能止住疼痛。
徐夙隱的病情也越來越壞,姜大夫開的藥越來越重,但管用的時間卻越來越短。
姬縈登基之後,發布的第一道皇榜,就是尋找天下神醫,不拘性別,不拘良賤,不拘國籍身份。
兩個月以來,想要揭榜的人絡繹不絕,但都在望聞問切後搖頭離開。
她可以等,霞珠或許也可以等,但徐夙隱等不了。
哪怕她接受了他善意的謊言,將他屢屢藏起染血巾帕的行為視而不見,她心中也一直清楚,徐夙隱的時間越來越少。
每一天,都可能是他的最後一天。
除了必要的時候,姬縈的時間都花在了徐夙隱身上,即便只是靠在他懷中靜靜地同看一本書,這時光對二人來說都同樣寶貴。
她沒有想到,那一天,來得這樣快。
九月的第一天,徐夙隱便陷入了昏迷,他原本淡粉色的嘴唇,變得紺青。那張本就白皙的面龐,變得更加蒼白,白中泛著一股死氣。無論姬縈在床邊拉著他的手如何呼喚,他都不能予以回應。
雖然他們並未大婚,但禮部已經戰戰兢兢地開始準備,若是徐夙隱有個萬一,諡號怎麼取,陵寢怎麼選……一切都要及時遞出章程。
不光是禮部膽戰心驚,徐夙隱昏迷之後,所有有資格站在金鑾殿上的文武百官,都感受到了新帝身上那股低沉的氣壓。
每個人都自覺地做好分內之事,以免帝王之怒落到自己那脆弱的腦袋上。
姬縈知道自己身份今時不同往日,她應該壓抑自己的情感,用理智去做事。
她做不到。
愛是枷鎖,愛是暖陽,愛是荊棘,愛是一年如一日的心動、心痛。
她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一遍一遍翻看徐夙隱給她留下的書。在他病危後,水叔送來了一共七冊的筆記。
他在筆記中,事無巨細地寫出了對她的建議和叮囑。
一字一句,未曾提起那些沉重的感情,但一字一句,卻又都是那些未曾出口的感情。
在他昏迷不醒的時候,是這些書陪她熬過漫漫長夜。
但無論如何,她沒有哭過。
因為她答應過徐夙隱,只要他還在她身邊,她就不會難過。
如果哪一日,連這雙微涼的,沒有回應的手也不再了。她無法想像那種生活,無法想像自己會是什麼樣子。
她的模樣,已經和徐夙隱息息相關。已經和徐夙隱融為一體。徐夙隱死去,那麼她靈魂的一半,也會跟著死去。
她如何不痛,如何不懼。
九月二日,徹夜不眠守在床邊的姬縈聽聞一個消息,還以為是自己耳朵出現了幻聽。
直到御前女官領著一個熟悉的人影踏入未央宮,姬縈才猛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一名身穿麗族服飾,露著白皙的纖腰的年輕女子,在女官的帶領下,和一名白髮垂髫的老婦人共同走了進來。
女子周身的燦燦銀光,照亮了狹長嫵媚的眼眸中和煦的笑意。
那是姬縈此前從未在她眼中看過的輕鬆和滿足。
她看著姬縈,用麗族的禮節一福身,說:
「民女告裡,拜見陛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