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頁
擺渡人點頭:「就是你想的三十年前。」他道:「她回到了太昌二十年,十月初六,並且在那一日,殺了她自己。」
崔珣怔住,明月珠,她殺了她自己?難道,這就是她死亡的真相?
他下意識就道:「可是,她的魂魄,如何能回到三十年前?」
「為何不能?」擺渡人道:「每個人都有輪迴,由生入死,死亡之後,投胎轉世,再生,再死,只不過明月珠的輪迴,不是到下一世,而是在她的這一世不斷輪迴。」
崔珣細細思索,也明白了,正如這世上,有一些所謂的「活神仙」、相士,他們能掐會算,極其靈驗,甚至對幾十年後發生的事情都能了如指掌,這其中最著名的,當數袁天罡和李淳風。
而這些活神仙,或許有一些,就是如李楹這般,由幾十年後的魂魄回到過去,占據了他們軀體,這樣,他們自然能知曉之後發生的事情。
就比如民間常說的開天眼,說的是相士在某個瞬間,或許是飲酒時,或許是玩樂時,突然倒地不起,等醒來後,便擁有了未卜先知的本事,但也許,他們不是開了天眼,而是這具軀體里的,已經不是當前的自己,而是幾十年後的自己。
崔珣問道:「所以十月初六那日的明月珠,已經不是明月珠?」
擺渡人點頭:「她從當前,回到了過去。」
十月初六那日的李楹,等於說,跟那些相士一樣,在某個瞬間,擁有了未卜先知的本事。
崔珣也終於明白,為何太后屢次要殺他,卻總是說答應了某人的請求,所以不殺他,想必,這某人,便是她視若珍寶的愛女李楹。
從一開始,就是李楹救了他。
崔珣本來還在想,三十年後的李楹魂魄,又是由何而來?但他又想,三十年後的魂魄,正是由三十前的李楹而來。
前朝文帝皇后,一次夢中醒來後驚慌失措,對文帝言:「莫去西郊,會有大禍。」
文帝當時正與皇后慪氣,反而因為皇后之言,臨時從東郊狩獵改到西郊,結果被黑熊驚到,落馬重傷而亡,文帝皇后也因此被太后逼死。
或許文帝皇后當時就是和李楹一樣重生回到過去,她想救文帝,結果沒想到文帝正是因為她的話身死,她也沒逃過被逼自盡的命運。
這大概就是因就是果,果就是因。
崔珣默然片刻,擺渡人問道:「你還要等她麼?」
也許,她要永遠被困在她的輪迴之中,他再也等不到她了。
崔珣頷首:「要。」
「即使是她自己選擇死亡?即使她是太昌血案的始作俑者?她在你心目中,還是那個擁有一顆琉璃心的明月珠嗎?」
「是。」崔珣定定看著戴著斗笠的擺渡人:「三十年前的情形,史書之中都能看到,世家勢大,《宗族志》里五姓七望甚至排在李姓皇族的前面,新政損害世家利益,根本推行不下去,而突厥兵強馬壯,可汗野心勃勃,照這樣下去,不出五十年,突厥鐵蹄就要如前朝一般踏破邊疆,大周只能割地求和,到時多少百姓淪為胡人奴婢,先帝也正是因此,才會狠心答應殺女。」
他繼續說道:「殺一人而救萬人,雖造罪業,也有功德,明月珠她回到過去,固然可以選擇生存,也可以選擇已知的一切來改變自己、乃至旁人的命運,但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她無法承擔這個改變導致的未知可能,萬一那個可能是新政失敗,突厥南下,重現五胡亂華的慘劇,她會自責而死,所以,她寧願選擇已知的結局,即使這個選擇,會讓她痛苦萬分,也會讓她永困輪迴,可是,她還是會這樣選擇,這樣的她,為何不配稱作擁有一顆琉璃心?」
擺渡人似乎有所觸動,他稍稍抬眸,點了點頭,他指著身後,道:「明月珠,來了。」
崔珣怔了怔,他回頭,果然看到了李楹。
-
李楹只記得自己落入了荷花池,卻不知道為何會出現在地府,眼前還有崔珣,她茫然愣在那裡,直到崔珣反應過來,快步走來,將她擁入懷中,她才反應過來,她喃喃道:「這是怎麼回事?」
她不是被永困輪迴了麼?為何會出現在這裡?
她不敢置信地顫抖伸出手,抱住崔珣:「我……是不是在做夢?」
「不是在做夢。」崔珣像摟住失而復得的珍寶一樣,紅了眼眶,他緊緊抱著李楹,都不願鬆開,半晌,他才忽想起什麼一樣,放開了李楹,李楹仍然覺得如在夢中,她道:「你不是在佛頂舍利前許下心愿,為何……」
「說來話長。」崔珣道:「明月珠,先來見見你的阿耶吧。」
李楹愣住:「阿耶?」
擺渡人緩緩摘下斗笠,一張李楹萬分熟悉的面龐,出現在她的眼前。
李楹訝異喊道:「阿耶?」
太昌帝眼中閃爍了淚光,這是李楹第一次看到他哭,他神情似乎萬分愧疚,都不敢上前擁抱李楹,李楹抿了抿唇,快步上前,投入他的懷抱:「阿耶。」
太昌帝指尖微微顫抖了下,終於像李楹兒時一樣,撫摸著她的頭髮,將她抱入懷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崔珣怔住,明月珠,她殺了她自己?難道,這就是她死亡的真相?
他下意識就道:「可是,她的魂魄,如何能回到三十年前?」
「為何不能?」擺渡人道:「每個人都有輪迴,由生入死,死亡之後,投胎轉世,再生,再死,只不過明月珠的輪迴,不是到下一世,而是在她的這一世不斷輪迴。」
崔珣細細思索,也明白了,正如這世上,有一些所謂的「活神仙」、相士,他們能掐會算,極其靈驗,甚至對幾十年後發生的事情都能了如指掌,這其中最著名的,當數袁天罡和李淳風。
而這些活神仙,或許有一些,就是如李楹這般,由幾十年後的魂魄回到過去,占據了他們軀體,這樣,他們自然能知曉之後發生的事情。
就比如民間常說的開天眼,說的是相士在某個瞬間,或許是飲酒時,或許是玩樂時,突然倒地不起,等醒來後,便擁有了未卜先知的本事,但也許,他們不是開了天眼,而是這具軀體里的,已經不是當前的自己,而是幾十年後的自己。
崔珣問道:「所以十月初六那日的明月珠,已經不是明月珠?」
擺渡人點頭:「她從當前,回到了過去。」
十月初六那日的李楹,等於說,跟那些相士一樣,在某個瞬間,擁有了未卜先知的本事。
崔珣也終於明白,為何太后屢次要殺他,卻總是說答應了某人的請求,所以不殺他,想必,這某人,便是她視若珍寶的愛女李楹。
從一開始,就是李楹救了他。
崔珣本來還在想,三十年後的李楹魂魄,又是由何而來?但他又想,三十年後的魂魄,正是由三十前的李楹而來。
前朝文帝皇后,一次夢中醒來後驚慌失措,對文帝言:「莫去西郊,會有大禍。」
文帝當時正與皇后慪氣,反而因為皇后之言,臨時從東郊狩獵改到西郊,結果被黑熊驚到,落馬重傷而亡,文帝皇后也因此被太后逼死。
或許文帝皇后當時就是和李楹一樣重生回到過去,她想救文帝,結果沒想到文帝正是因為她的話身死,她也沒逃過被逼自盡的命運。
這大概就是因就是果,果就是因。
崔珣默然片刻,擺渡人問道:「你還要等她麼?」
也許,她要永遠被困在她的輪迴之中,他再也等不到她了。
崔珣頷首:「要。」
「即使是她自己選擇死亡?即使她是太昌血案的始作俑者?她在你心目中,還是那個擁有一顆琉璃心的明月珠嗎?」
「是。」崔珣定定看著戴著斗笠的擺渡人:「三十年前的情形,史書之中都能看到,世家勢大,《宗族志》里五姓七望甚至排在李姓皇族的前面,新政損害世家利益,根本推行不下去,而突厥兵強馬壯,可汗野心勃勃,照這樣下去,不出五十年,突厥鐵蹄就要如前朝一般踏破邊疆,大周只能割地求和,到時多少百姓淪為胡人奴婢,先帝也正是因此,才會狠心答應殺女。」
他繼續說道:「殺一人而救萬人,雖造罪業,也有功德,明月珠她回到過去,固然可以選擇生存,也可以選擇已知的一切來改變自己、乃至旁人的命運,但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她無法承擔這個改變導致的未知可能,萬一那個可能是新政失敗,突厥南下,重現五胡亂華的慘劇,她會自責而死,所以,她寧願選擇已知的結局,即使這個選擇,會讓她痛苦萬分,也會讓她永困輪迴,可是,她還是會這樣選擇,這樣的她,為何不配稱作擁有一顆琉璃心?」
擺渡人似乎有所觸動,他稍稍抬眸,點了點頭,他指著身後,道:「明月珠,來了。」
崔珣怔了怔,他回頭,果然看到了李楹。
-
李楹只記得自己落入了荷花池,卻不知道為何會出現在地府,眼前還有崔珣,她茫然愣在那裡,直到崔珣反應過來,快步走來,將她擁入懷中,她才反應過來,她喃喃道:「這是怎麼回事?」
她不是被永困輪迴了麼?為何會出現在這裡?
她不敢置信地顫抖伸出手,抱住崔珣:「我……是不是在做夢?」
「不是在做夢。」崔珣像摟住失而復得的珍寶一樣,紅了眼眶,他緊緊抱著李楹,都不願鬆開,半晌,他才忽想起什麼一樣,放開了李楹,李楹仍然覺得如在夢中,她道:「你不是在佛頂舍利前許下心愿,為何……」
「說來話長。」崔珣道:「明月珠,先來見見你的阿耶吧。」
李楹愣住:「阿耶?」
擺渡人緩緩摘下斗笠,一張李楹萬分熟悉的面龐,出現在她的眼前。
李楹訝異喊道:「阿耶?」
太昌帝眼中閃爍了淚光,這是李楹第一次看到他哭,他神情似乎萬分愧疚,都不敢上前擁抱李楹,李楹抿了抿唇,快步上前,投入他的懷抱:「阿耶。」
太昌帝指尖微微顫抖了下,終於像李楹兒時一樣,撫摸著她的頭髮,將她抱入懷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