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頁
不敢再回頭看一眼。
-
有人在肝腸寸斷,有人在歡呼雀躍,長安城的百姓都對此次北征懷抱極大的熱情,六年的屈辱,終於要在今日洗刷了,當身穿明光甲的將士騎著白馬,從大明宮出來後,百姓在官道兩側夾道歡呼,還有小娘子折下梅花,往氣宇軒昂的兒郎們身上羞澀扔去,所有人都在期盼這支隊伍能夠早日收復失地,當崔珣的馬車自將士們中間駛來時,有人敏銳地看到馬車後扛著的旗幟:「天……威?」
天威軍?
太后將這支精銳,定名為天威軍?
天威軍,要重建了?
眾人愕然,他們目送著重新組成的天威軍魚貫往城門方向而去,六年前,天威軍在落雁嶺全軍覆沒,慘烈殉國,以致關內道六州丟失,六年後,天威軍,要從突厥的手裡,把六州給奪回來。
這是屬於崔珣的執拗,一切自天威軍始,也要自天威軍終。
隊伍行到通化門時,何十三等少年攔住了崔珣的車駕,崔珣挑開車帷,何十三昂首挺胸道:「我們也要加入天威軍。」
崔珣道:「打仗不是兒戲,你們兄長已經為國捐軀,家中大多隻剩你們一子,還是回去吧。」
「正是因為我們阿兄已經為國捐軀,所以我們更不要做膽小鬼。」何十三道:「我們要去打突厥,為阿兄報仇!」
崔珣仍然搖首:「未滿十四者,不可從軍。」
「我滿了,他也滿了。」何十三指著身邊少年一個個數過來:「他昨天剛滿,我們都滿十四了!」
他索性牽著馬車韁繩,帶著眾少年跪下懇求:「我們知道打仗不是兒戲,也知道這次去,很有可能會戰死沙場,但是我們不會怕,我們阿兄是好漢,我們也不是孬種!」
崔珣凝視著他們,他眼前又出現一個個年輕熱血的面容,他沉默片刻,終於緩緩點了點頭:「好,你們跟我走吧。」
眾少年大喜,於是跟在崔珣馬車後面,自此之後,他們便和阿兄一樣是天威軍的一員了。
晨光熹微,朝陽初出,馬車裡的蓮花郎,帶著重新組建的天威軍將士,行過了盛雲廷埋骨的通化門,往遙遠的陰山山脈而去。
-
太后調全國兵力,傾三十萬大軍,由崔珣統領,崔珣率大軍,自寧朔出發,一路北上。
十一月二十,收鹽州。
十二月初一,收宥州。
十二月十四,收勝州。
一月初二,收夏州。
一月二十六,收青州。
二月十三,收豐州。
大軍勢如破竹,自豐州進逼突厥王庭,大雪滿弓刀,單于夜遁逃。
經此一役,突厥被逐出陰山山脈,被迫後撤千里,突厥葉護對陣時被崔珣弓弩所殺,屍首被何十三等人馬踏成泥,辱人者,人必辱之。
突厥可汗蘇泰於後撤中被殺,突厥自此陷入內亂,再無力與大周為敵。
持續了將近四個月的北征,以大捷結束。
三月初一,崔珣率軍班師回朝。
三月初十,病逝於班師途中。
與此同時,長安城的崔府,送去了一個木箱,箱內,裝了一千隻草螞蚱。
第159章 159
崔珣的屍骨, 按照他自己的意願,葬於落雁嶺中。
他不是一個世俗意義上完美無瑕的好人,將來史書評價, 也會極具爭議,一方面,是他驅逐突厥收復失地的不世之功, 是他踽踽獨行六年最終成功昭雪的錚錚風骨, 另一方面,則是他曾為朝廷鷹犬的過往, 一切是非功過,留待後人評說。
長安城的李楹,抱著膝蓋,坐在崔珣的臥房,手中拿著他編的草螞蚱。
木箱中, 有整整一千隻草螞蚱。
曾經他說, 若他惹她生氣了, 編一千隻草螞蚱的話,她就原諒他,他是惹她生氣了,他明明答應她,他會回來的,可是,他卻食了言, 這讓她如何不生氣?
她抱著膝蓋,默默流著淚:「我才不會原諒你……永遠都不會原諒你……」
她將手中的草螞蚱奮力扔到遠處, 但草螞蚱一落地,她又爬去撿起來, 小心地拂去上面的灰塵,崔珣手指受了傷,這一千隻草螞蚱,編的遠遠沒有以前精美,反而可以說是粗糙,李楹都可以想像到,他是怎麼在軍帳中,抽出僅有的閒暇功夫,用不再靈活的手指,折著草葉,笨拙編出一隻只草螞蚱的。
她將碧綠色的草螞蚱捂到懷中,終於痛哭失聲。
-
崔珣的死訊傳到了魚扶危的耳中,他訝異萬分,然後便趕到崔府,陪伴李楹。
李楹一個人在臥房裡難過,他就在外面坐著,李楹難過了三日,他就陪了三日,到第三日夜裡的時候,雕花木門終於開了。
李楹眼睛紅腫,她換上了一身素白衣裳,看起來就如同為崔珣守孝一般,她沉默無語,坐到廊下,看著光禿禿的海棠樹,長安城昨夜剛下過一場雪,院落中一片瑩白,李楹恍惚著,想起去年春日的時候,海棠樹開滿了花,她和崔珣就是坐在這裡,看著微風吹過,滿樹的粉白海棠花宛如雪花般紛紛揚揚而落,形成一幅絕美的海棠吹雪圖,那日,崔珣說,她是天上的明月,她問他:「那你是什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
有人在肝腸寸斷,有人在歡呼雀躍,長安城的百姓都對此次北征懷抱極大的熱情,六年的屈辱,終於要在今日洗刷了,當身穿明光甲的將士騎著白馬,從大明宮出來後,百姓在官道兩側夾道歡呼,還有小娘子折下梅花,往氣宇軒昂的兒郎們身上羞澀扔去,所有人都在期盼這支隊伍能夠早日收復失地,當崔珣的馬車自將士們中間駛來時,有人敏銳地看到馬車後扛著的旗幟:「天……威?」
天威軍?
太后將這支精銳,定名為天威軍?
天威軍,要重建了?
眾人愕然,他們目送著重新組成的天威軍魚貫往城門方向而去,六年前,天威軍在落雁嶺全軍覆沒,慘烈殉國,以致關內道六州丟失,六年後,天威軍,要從突厥的手裡,把六州給奪回來。
這是屬於崔珣的執拗,一切自天威軍始,也要自天威軍終。
隊伍行到通化門時,何十三等少年攔住了崔珣的車駕,崔珣挑開車帷,何十三昂首挺胸道:「我們也要加入天威軍。」
崔珣道:「打仗不是兒戲,你們兄長已經為國捐軀,家中大多隻剩你們一子,還是回去吧。」
「正是因為我們阿兄已經為國捐軀,所以我們更不要做膽小鬼。」何十三道:「我們要去打突厥,為阿兄報仇!」
崔珣仍然搖首:「未滿十四者,不可從軍。」
「我滿了,他也滿了。」何十三指著身邊少年一個個數過來:「他昨天剛滿,我們都滿十四了!」
他索性牽著馬車韁繩,帶著眾少年跪下懇求:「我們知道打仗不是兒戲,也知道這次去,很有可能會戰死沙場,但是我們不會怕,我們阿兄是好漢,我們也不是孬種!」
崔珣凝視著他們,他眼前又出現一個個年輕熱血的面容,他沉默片刻,終於緩緩點了點頭:「好,你們跟我走吧。」
眾少年大喜,於是跟在崔珣馬車後面,自此之後,他們便和阿兄一樣是天威軍的一員了。
晨光熹微,朝陽初出,馬車裡的蓮花郎,帶著重新組建的天威軍將士,行過了盛雲廷埋骨的通化門,往遙遠的陰山山脈而去。
-
太后調全國兵力,傾三十萬大軍,由崔珣統領,崔珣率大軍,自寧朔出發,一路北上。
十一月二十,收鹽州。
十二月初一,收宥州。
十二月十四,收勝州。
一月初二,收夏州。
一月二十六,收青州。
二月十三,收豐州。
大軍勢如破竹,自豐州進逼突厥王庭,大雪滿弓刀,單于夜遁逃。
經此一役,突厥被逐出陰山山脈,被迫後撤千里,突厥葉護對陣時被崔珣弓弩所殺,屍首被何十三等人馬踏成泥,辱人者,人必辱之。
突厥可汗蘇泰於後撤中被殺,突厥自此陷入內亂,再無力與大周為敵。
持續了將近四個月的北征,以大捷結束。
三月初一,崔珣率軍班師回朝。
三月初十,病逝於班師途中。
與此同時,長安城的崔府,送去了一個木箱,箱內,裝了一千隻草螞蚱。
第159章 159
崔珣的屍骨, 按照他自己的意願,葬於落雁嶺中。
他不是一個世俗意義上完美無瑕的好人,將來史書評價, 也會極具爭議,一方面,是他驅逐突厥收復失地的不世之功, 是他踽踽獨行六年最終成功昭雪的錚錚風骨, 另一方面,則是他曾為朝廷鷹犬的過往, 一切是非功過,留待後人評說。
長安城的李楹,抱著膝蓋,坐在崔珣的臥房,手中拿著他編的草螞蚱。
木箱中, 有整整一千隻草螞蚱。
曾經他說, 若他惹她生氣了, 編一千隻草螞蚱的話,她就原諒他,他是惹她生氣了,他明明答應她,他會回來的,可是,他卻食了言, 這讓她如何不生氣?
她抱著膝蓋,默默流著淚:「我才不會原諒你……永遠都不會原諒你……」
她將手中的草螞蚱奮力扔到遠處, 但草螞蚱一落地,她又爬去撿起來, 小心地拂去上面的灰塵,崔珣手指受了傷,這一千隻草螞蚱,編的遠遠沒有以前精美,反而可以說是粗糙,李楹都可以想像到,他是怎麼在軍帳中,抽出僅有的閒暇功夫,用不再靈活的手指,折著草葉,笨拙編出一隻只草螞蚱的。
她將碧綠色的草螞蚱捂到懷中,終於痛哭失聲。
-
崔珣的死訊傳到了魚扶危的耳中,他訝異萬分,然後便趕到崔府,陪伴李楹。
李楹一個人在臥房裡難過,他就在外面坐著,李楹難過了三日,他就陪了三日,到第三日夜裡的時候,雕花木門終於開了。
李楹眼睛紅腫,她換上了一身素白衣裳,看起來就如同為崔珣守孝一般,她沉默無語,坐到廊下,看著光禿禿的海棠樹,長安城昨夜剛下過一場雪,院落中一片瑩白,李楹恍惚著,想起去年春日的時候,海棠樹開滿了花,她和崔珣就是坐在這裡,看著微風吹過,滿樹的粉白海棠花宛如雪花般紛紛揚揚而落,形成一幅絕美的海棠吹雪圖,那日,崔珣說,她是天上的明月,她問他:「那你是什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