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應無瀾,藝術本身是無價的。」何嶼渡敲了敲他的額頭,「我和明霽是缺了你吃還是缺了你穿,怎麼還是這么小氣摳門。」
走了幾步,何嶼渡的衣角又被拽了拽。
他偏頭看過來,應無瀾小聲問他:「老師,我以後也能雕出這麼好的作品嗎?」
「當然能。」何嶼渡朝他鼓勵地一笑,然後指了指展區中央位置,放著他的那尊千手觀音的展台,「看到那個位置了嗎,老師希望,十年後你的作品也能放在那個位置上。」
金獎的展台比其他展台設置得都高,即使展台前站了好多觀賞的人,應無瀾仍舊能越過人群,看到那尊慈悲悲憫的千手觀音像。
他摸了摸自己胸前佩戴的那枚觀音玉墜,語氣認真道:「我會的。」
何知望和幾位朋友走到了一處邊緣角落的展台,這裡站著一個年輕人。
到了他們這個年歲,對於年輕的後輩,他們向來都是寬容和鼓勵的,一個行業要欣欣向榮、經久不衰地發展下去,就得寬容,汲取眾家之長,就得鼓勵後輩,薪火相傳。
但看到這個年輕人,何知望的臉上的笑卻淡了下來,他的目光落在展台里名為「菩提山寺」的作品上,帶著幾分審視。
「聶曈。」有人叫出了他的名字,「你老師呢?」
學生來參賽,無論結果如何,當老師的都該來作品展看看,但聶曈的老師卻沒來。
他也沒有得獎。
這個展台在最角落的位置,不知道大家是有意還是故意,都繞開了他的展台。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最中央那座展台,高高在上的千手觀音,形態各異的手,千姿百態的眼,每一隻眼睛都像是在看向他。
聶曈只覺得有無數的打量的眼光此刻都在看向他,他用力地握緊了拳頭:「何老先生,我要舉報!我要舉報『金錯刀』大賽評委不公!」
「哦?」何知望不是這次比賽的評委,但他是玉城玉雕協會的榮譽會長,聶曈如果質疑比賽的公平公正性,確實可以向他舉報。
他神色淡漠地看向聶曈:「你看過金獎、銀獎、銅獎、最佳設計獎、最佳人氣獎、優秀作品獎……看過那些獲獎的作品了嗎?」
「我看了。」
「那你覺得,哪個作品是名不副實的?」何知望語氣從容,神色也是平靜的,但他的話音一落下,便無形地形成了一種壓迫感。
聶曈喉嚨發緊,他說不出來。他心裡知道,那些作品本身都很完美和出色,但他自認為自己的作品比設計比工藝也不差,是可以一爭高下的,憑什麼那麼多獎項啊,他卻什麼獎都沒有呢?
甚至連優秀作品獎,都沒有。
聶曈的胸膛起伏著,心跳有些亂:「千手觀音。我不服,前輩們那麼多千手觀音的雕像珠玉在前,憑什麼選了何嶼渡做金獎。他有什麼創新?不過也是踩著前輩的肩膀往上爬。」
「憑他在二十天裡雕刻出了千手觀音的一百隻手一百隻眼睛,且手眼都姿態各異。憑他畫的觀音像舉世無雙,沒有任何一副古畫的觀音或是雕像有如此的風采和慈悲。」這次金錯刀大賽的一位評委走了過來,語含怒氣,「聶曈,你品行不端,抄襲同行,這次大賽容你參賽已經是你老師求來的人情了,你卻還不思悔改。」
「比賽的全程都是直播形式,比賽結束,除了評委,今年還新增加了網絡票選的環節。聶曈,你大概不知道,最佳人氣獎也是『千手觀音』。」另一位評委也走了過來,「是小何老師知道結果後,主動要求我們把最佳人氣獎頒給了另一位老師。」
有一位年近古稀的國畫大師剛看完金獎,聽到這邊的紛鬧,慢騰騰地走了過來,說:「你如果真的真的認真看過何小友的作品,便不會說出『他不過也是踩著前輩的肩膀往上爬』這樣愚蠢的話來。」
與他同來看展的好友也搖了搖頭:「王以銜的學生,豈會是只知道照搬照抄的庸才?」
反倒是聶曈,做著抄襲的事,卻用「創新」來抨擊同行玉雕師,可恥至極。
「叫人來把他的展品撤下去吧。」何知望的拐杖在地上敲了敲,結束了這場鬧劇,「我們玉城廟小,容不下他這尊大佛。」
此時的聶曈臉上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給扇了一巴掌,火辣辣地痛。
他眼睜睜地看著有人來撤自己的展品,伸手從口袋裡拿出一把鋒利的小刀來,左手持刀,刀刃對著自己的右手手腕:「誰敢撤我的展品!」
「是你們逼我的!」他的眼裡像是燃著一把火,神態都有些癲狂了,「哈哈哈,既生瑜何生亮,憑什麼啊!就因為你有一個好爺爺,好老師,便叫你壓得我們都無法出頭。」
他看向周圍的一些參賽的作者:「你們不恨嗎?不覺得不公嗎!」
【作者有話說】
「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楊維楨《道梅之氣節》一些非常常見的典故我就不特意標註出處啦。
明月快完結了,有點捨不得,嗚嗚嗚。
那麼下個故事《勝於春朝》大家真的不收藏收藏嗎?
第72章 慶祝
聶曈用力攥緊了手裡的刀,便要對著自己的手腕刺下去,何嶼渡皺起眉頭,而他身邊的明霽反應最快,抬腿便踢開了聶曈的手,然後按著他的手臂反剪到身後。
走了幾步,何嶼渡的衣角又被拽了拽。
他偏頭看過來,應無瀾小聲問他:「老師,我以後也能雕出這麼好的作品嗎?」
「當然能。」何嶼渡朝他鼓勵地一笑,然後指了指展區中央位置,放著他的那尊千手觀音的展台,「看到那個位置了嗎,老師希望,十年後你的作品也能放在那個位置上。」
金獎的展台比其他展台設置得都高,即使展台前站了好多觀賞的人,應無瀾仍舊能越過人群,看到那尊慈悲悲憫的千手觀音像。
他摸了摸自己胸前佩戴的那枚觀音玉墜,語氣認真道:「我會的。」
何知望和幾位朋友走到了一處邊緣角落的展台,這裡站著一個年輕人。
到了他們這個年歲,對於年輕的後輩,他們向來都是寬容和鼓勵的,一個行業要欣欣向榮、經久不衰地發展下去,就得寬容,汲取眾家之長,就得鼓勵後輩,薪火相傳。
但看到這個年輕人,何知望的臉上的笑卻淡了下來,他的目光落在展台里名為「菩提山寺」的作品上,帶著幾分審視。
「聶曈。」有人叫出了他的名字,「你老師呢?」
學生來參賽,無論結果如何,當老師的都該來作品展看看,但聶曈的老師卻沒來。
他也沒有得獎。
這個展台在最角落的位置,不知道大家是有意還是故意,都繞開了他的展台。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最中央那座展台,高高在上的千手觀音,形態各異的手,千姿百態的眼,每一隻眼睛都像是在看向他。
聶曈只覺得有無數的打量的眼光此刻都在看向他,他用力地握緊了拳頭:「何老先生,我要舉報!我要舉報『金錯刀』大賽評委不公!」
「哦?」何知望不是這次比賽的評委,但他是玉城玉雕協會的榮譽會長,聶曈如果質疑比賽的公平公正性,確實可以向他舉報。
他神色淡漠地看向聶曈:「你看過金獎、銀獎、銅獎、最佳設計獎、最佳人氣獎、優秀作品獎……看過那些獲獎的作品了嗎?」
「我看了。」
「那你覺得,哪個作品是名不副實的?」何知望語氣從容,神色也是平靜的,但他的話音一落下,便無形地形成了一種壓迫感。
聶曈喉嚨發緊,他說不出來。他心裡知道,那些作品本身都很完美和出色,但他自認為自己的作品比設計比工藝也不差,是可以一爭高下的,憑什麼那麼多獎項啊,他卻什麼獎都沒有呢?
甚至連優秀作品獎,都沒有。
聶曈的胸膛起伏著,心跳有些亂:「千手觀音。我不服,前輩們那麼多千手觀音的雕像珠玉在前,憑什麼選了何嶼渡做金獎。他有什麼創新?不過也是踩著前輩的肩膀往上爬。」
「憑他在二十天裡雕刻出了千手觀音的一百隻手一百隻眼睛,且手眼都姿態各異。憑他畫的觀音像舉世無雙,沒有任何一副古畫的觀音或是雕像有如此的風采和慈悲。」這次金錯刀大賽的一位評委走了過來,語含怒氣,「聶曈,你品行不端,抄襲同行,這次大賽容你參賽已經是你老師求來的人情了,你卻還不思悔改。」
「比賽的全程都是直播形式,比賽結束,除了評委,今年還新增加了網絡票選的環節。聶曈,你大概不知道,最佳人氣獎也是『千手觀音』。」另一位評委也走了過來,「是小何老師知道結果後,主動要求我們把最佳人氣獎頒給了另一位老師。」
有一位年近古稀的國畫大師剛看完金獎,聽到這邊的紛鬧,慢騰騰地走了過來,說:「你如果真的真的認真看過何小友的作品,便不會說出『他不過也是踩著前輩的肩膀往上爬』這樣愚蠢的話來。」
與他同來看展的好友也搖了搖頭:「王以銜的學生,豈會是只知道照搬照抄的庸才?」
反倒是聶曈,做著抄襲的事,卻用「創新」來抨擊同行玉雕師,可恥至極。
「叫人來把他的展品撤下去吧。」何知望的拐杖在地上敲了敲,結束了這場鬧劇,「我們玉城廟小,容不下他這尊大佛。」
此時的聶曈臉上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給扇了一巴掌,火辣辣地痛。
他眼睜睜地看著有人來撤自己的展品,伸手從口袋裡拿出一把鋒利的小刀來,左手持刀,刀刃對著自己的右手手腕:「誰敢撤我的展品!」
「是你們逼我的!」他的眼裡像是燃著一把火,神態都有些癲狂了,「哈哈哈,既生瑜何生亮,憑什麼啊!就因為你有一個好爺爺,好老師,便叫你壓得我們都無法出頭。」
他看向周圍的一些參賽的作者:「你們不恨嗎?不覺得不公嗎!」
【作者有話說】
「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楊維楨《道梅之氣節》一些非常常見的典故我就不特意標註出處啦。
明月快完結了,有點捨不得,嗚嗚嗚。
那麼下個故事《勝於春朝》大家真的不收藏收藏嗎?
第72章 慶祝
聶曈用力攥緊了手裡的刀,便要對著自己的手腕刺下去,何嶼渡皺起眉頭,而他身邊的明霽反應最快,抬腿便踢開了聶曈的手,然後按著他的手臂反剪到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