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妙妙不理會,甩開他手,氣鼓鼓的往前走。
皇帝趕忙跟上:“真生氣了?小哥哥逗你呢。”
妙妙梗著脖子,堅持不理他。
“小姑娘,小姑娘?說說話呀,”皇帝拽住她衣袖:“再不說話,朕就親你啦。”
妙妙瞪他一眼,沒吭聲。
皇帝再三警告:“真親啦!”
小姑娘不再看他,扭頭跑掉了。
皇帝也是真無賴,大步追過去將人按住,在臉頰上結結實實的親了一口,末了,又十分不規矩的含住了櫻桃似的唇珠。
小姑娘又羞又氣:“你這個人,總愛欺負妙妙!”
“親之前都跟你說過了,怎麼能算欺負?”皇帝一臉無賴:“你不說話,朕還當你有意叫朕親呢。”
妙妙見不得他這幅流氓樣子,跳起來撓他一把,皇帝輕而易舉的捏住她小手,送到唇邊去親了親。
“夠了啊,”他笑吟吟道:“你要是再欺負朕,朕可是會還手的。”
小姑娘臉頰漲紅:“以後未經允許,你不許親妙妙!”
“朕自己的女人,親一口還得允許呢?”皇帝一臉詫異:“那成婚以後怎麼辦,夫妻敦倫的時候,是不是還得找人開張條子蓋個章?”
妙妙追著他打:“成天葷里葷氣的,管好你的嘴!”
“管管管,妙妙趕緊嫁進宮幫著管,”皇帝一邊兒躲,一邊兒口花花:“好不好?”
小姑娘悶頭不語,也不嫌手冷,拿積雪捏成團,信手扔到他身上去,剛想笑幾聲,就被皇帝拉到懷裡,摟的嚴嚴實實了。
“……唔!”她瞪大眼睛,氣惱道:“你怎麼又親我!”
“親你怎麼了,”皇帝在她小屁股上拍了拍,不重,卻帶著幾分挑逗意味:“再過些日子,朕還要睡你呢!”
☆、第76章 甜番(二)
妙妙的婚期定在了七月, 日光最熱烈的時候。
她喜歡小哥哥,也想念前世的兒女,出嫁之前, 自然不像前世那般忐忑, 滿心糾結, 反倒是滿滿的期許與歡喜。
魏國公府里該準備的都準備下了,宮裡邊兒也收拾得當, 只等著帝後大婚, 普天同慶。
前世的時候, 皇帝沒叫人收拾長秋宮,直接叫人接到了宣室殿,這一世自然不會例外。
皇后居於宣室殿, 自然不合規矩, 只是朝臣們見皇帝這些年未有妃妾, 又屢屢施恩魏國公府,便知他心意, 敬愛正妻說不出什麼錯, 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此不說什麼。
已經到了五月底,婚期近在眼前,董氏瞧著小女兒,越看越捨不得, 每每得了空, 便叫她往自己院子裡去說話。
等妙妙嫁入宮中, 一個月也就能見一回,再不多看看,可不就晚了嗎。
小姑娘雖然也有些離家的傷感,但更多的是歡喜,坐在凳子上打著扇,沒羞沒臊的數日子:“成婚的日子不太好,正是夏天,熱死人了,再則,要是有了身孕,月子也得落到夏日裡,好不難捱。”
董氏聽得臉黑,拿手中團扇打她:“還沒出嫁呢就計量這個,麵皮厚的可以。”
妙妙吐吐舌頭:“我說的都是實話嘛。”
“那你就跟陛下說說,叫把婚期往後延,”董氏斜她一眼,沒好氣道:“左右也不是沒改過,怕什麼。”
“才不要呢,”妙妙還惦記著自己兒子呢,一心一意想早點把他生出來:“婚期又不是小事,怎麼好來回改動?”
“你有分寸就好。”董氏如此道。
……
大秦有未婚男女婚前一月不見的風俗,便是皇家,也依從此例。
皇帝雖重生一世,卻也不怎麼信奉鬼神,但這些無關緊要的小節,只要不麻煩,還是老老實實的遵守了。
帝後大婚,宣室殿自然也要整修,他深知妙妙喜好,著意添了許多她喜歡的,現下真是萬事俱備,只欠一隻喵了。
英國公等幾位臣子入宮議事時,便見皇帝笑意盈面,少見的和煦,彼此交換視線,嘀咕了幾句老樹開花,就說起正事來。
皇帝還記著前世他們在宮宴上使壞灌酒的事兒,說完正事後,又趁機警告一句:“到時候都給朕老老實實的,誰敢亂來,朕打斷他狗腿!”
英國公毫無誠意的往後躲了躲:“好怕怕啊。”
長安伯會意的問:“怕什麼?”
“當然是怕我們藉機敬酒之後陛下的報復啊,”定遠將軍別有深意的接了一句:“哦,我忘了,我們早就成家,孩子都一群了,陛下想報復回去都沒機會……”
眾人互相看了幾眼,發出一陣諷刺而沒有禮貌的笑聲。
皇帝氣的肝疼,掄起面前那盤蜜桃挨個砸了一回:“滾滾滾,別在這兒礙朕的眼。”
他憋了一肚子氣,下意識就想出宮去瞧小媳婦,順道再訴訴苦,想起那個婚前一月不見的風俗來,又懨懨的停了下來,提筆寫封信,叫陳慶親自送到魏國公府去了。
陳慶到的不巧,妙妙這會兒可不在家,方蘭蕊前不久生了個小姑娘,她拿著自己縫製的小衣裳,往章武候府上探望去了。
“真乖呀,”坐在床邊,妙妙看著新生的小外甥女兒,語氣溫柔:“生的像阿姐,長大了肯定是美人兒。”
“借你吉言。”方蘭蕊身子倒好,躺在塌上,溫聲道。
“也是趕得巧了,等阿姐出月子,剛好碰上我出嫁,”妙妙悄聲道:“可得記得去送我,唔——還要送份兒厚一點兒的禮!”
“好好好,少不了你的,”方蘭蕊好笑道:“小財迷。”
姐妹倆說著話,正其樂融融,卻聽外邊侍女腳步聲近了:“夫人,文惠女冠來了。”
“是嗎?”方蘭蕊一喜:“外邊兒太陽大,快些請她進來。”
文惠比她們年長几歲,約莫二十出頭,許是長年累月念經誦佛的緣故,氣息清澈,面容恬靜,十分溫柔和親。
“叫你親自來一趟,她的面子可是大了,”文惠從不踏出水寧庵,現下主動登門,還是第一次,方蘭蕊由衷感念:“多謝。”
“說什麼客氣話,”文惠微微一笑,卻上前去,仔細瞧了瞧新生女娃娃的眉眼,又自懷中取出一隻銀鐲,小心的擱在她襁褓中:“一點兒小玩意兒,你別嫌棄。”
三人都是認識的,現下見了,少不得交談幾句,帝後大婚在即,文惠饒是身處庵堂,卻也得聞消息,連聲道了恭喜。
她畢竟是出家人,不好在府上久留,說了會兒話,便起身告辭了。
方蘭蕊吩咐人好生送她出去,眼見那背影消失,方才悄聲同妙妙道:“這樣好的人,卻是孤苦伶仃,我每每見了,都覺不忍,。”
“誰說不是呢。”妙妙跟著嘆息一聲。
皇帝趕忙跟上:“真生氣了?小哥哥逗你呢。”
妙妙梗著脖子,堅持不理他。
“小姑娘,小姑娘?說說話呀,”皇帝拽住她衣袖:“再不說話,朕就親你啦。”
妙妙瞪他一眼,沒吭聲。
皇帝再三警告:“真親啦!”
小姑娘不再看他,扭頭跑掉了。
皇帝也是真無賴,大步追過去將人按住,在臉頰上結結實實的親了一口,末了,又十分不規矩的含住了櫻桃似的唇珠。
小姑娘又羞又氣:“你這個人,總愛欺負妙妙!”
“親之前都跟你說過了,怎麼能算欺負?”皇帝一臉無賴:“你不說話,朕還當你有意叫朕親呢。”
妙妙見不得他這幅流氓樣子,跳起來撓他一把,皇帝輕而易舉的捏住她小手,送到唇邊去親了親。
“夠了啊,”他笑吟吟道:“你要是再欺負朕,朕可是會還手的。”
小姑娘臉頰漲紅:“以後未經允許,你不許親妙妙!”
“朕自己的女人,親一口還得允許呢?”皇帝一臉詫異:“那成婚以後怎麼辦,夫妻敦倫的時候,是不是還得找人開張條子蓋個章?”
妙妙追著他打:“成天葷里葷氣的,管好你的嘴!”
“管管管,妙妙趕緊嫁進宮幫著管,”皇帝一邊兒躲,一邊兒口花花:“好不好?”
小姑娘悶頭不語,也不嫌手冷,拿積雪捏成團,信手扔到他身上去,剛想笑幾聲,就被皇帝拉到懷裡,摟的嚴嚴實實了。
“……唔!”她瞪大眼睛,氣惱道:“你怎麼又親我!”
“親你怎麼了,”皇帝在她小屁股上拍了拍,不重,卻帶著幾分挑逗意味:“再過些日子,朕還要睡你呢!”
☆、第76章 甜番(二)
妙妙的婚期定在了七月, 日光最熱烈的時候。
她喜歡小哥哥,也想念前世的兒女,出嫁之前, 自然不像前世那般忐忑, 滿心糾結, 反倒是滿滿的期許與歡喜。
魏國公府里該準備的都準備下了,宮裡邊兒也收拾得當, 只等著帝後大婚, 普天同慶。
前世的時候, 皇帝沒叫人收拾長秋宮,直接叫人接到了宣室殿,這一世自然不會例外。
皇后居於宣室殿, 自然不合規矩, 只是朝臣們見皇帝這些年未有妃妾, 又屢屢施恩魏國公府,便知他心意, 敬愛正妻說不出什麼錯, 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此不說什麼。
已經到了五月底,婚期近在眼前,董氏瞧著小女兒,越看越捨不得, 每每得了空, 便叫她往自己院子裡去說話。
等妙妙嫁入宮中, 一個月也就能見一回,再不多看看,可不就晚了嗎。
小姑娘雖然也有些離家的傷感,但更多的是歡喜,坐在凳子上打著扇,沒羞沒臊的數日子:“成婚的日子不太好,正是夏天,熱死人了,再則,要是有了身孕,月子也得落到夏日裡,好不難捱。”
董氏聽得臉黑,拿手中團扇打她:“還沒出嫁呢就計量這個,麵皮厚的可以。”
妙妙吐吐舌頭:“我說的都是實話嘛。”
“那你就跟陛下說說,叫把婚期往後延,”董氏斜她一眼,沒好氣道:“左右也不是沒改過,怕什麼。”
“才不要呢,”妙妙還惦記著自己兒子呢,一心一意想早點把他生出來:“婚期又不是小事,怎麼好來回改動?”
“你有分寸就好。”董氏如此道。
……
大秦有未婚男女婚前一月不見的風俗,便是皇家,也依從此例。
皇帝雖重生一世,卻也不怎麼信奉鬼神,但這些無關緊要的小節,只要不麻煩,還是老老實實的遵守了。
帝後大婚,宣室殿自然也要整修,他深知妙妙喜好,著意添了許多她喜歡的,現下真是萬事俱備,只欠一隻喵了。
英國公等幾位臣子入宮議事時,便見皇帝笑意盈面,少見的和煦,彼此交換視線,嘀咕了幾句老樹開花,就說起正事來。
皇帝還記著前世他們在宮宴上使壞灌酒的事兒,說完正事後,又趁機警告一句:“到時候都給朕老老實實的,誰敢亂來,朕打斷他狗腿!”
英國公毫無誠意的往後躲了躲:“好怕怕啊。”
長安伯會意的問:“怕什麼?”
“當然是怕我們藉機敬酒之後陛下的報復啊,”定遠將軍別有深意的接了一句:“哦,我忘了,我們早就成家,孩子都一群了,陛下想報復回去都沒機會……”
眾人互相看了幾眼,發出一陣諷刺而沒有禮貌的笑聲。
皇帝氣的肝疼,掄起面前那盤蜜桃挨個砸了一回:“滾滾滾,別在這兒礙朕的眼。”
他憋了一肚子氣,下意識就想出宮去瞧小媳婦,順道再訴訴苦,想起那個婚前一月不見的風俗來,又懨懨的停了下來,提筆寫封信,叫陳慶親自送到魏國公府去了。
陳慶到的不巧,妙妙這會兒可不在家,方蘭蕊前不久生了個小姑娘,她拿著自己縫製的小衣裳,往章武候府上探望去了。
“真乖呀,”坐在床邊,妙妙看著新生的小外甥女兒,語氣溫柔:“生的像阿姐,長大了肯定是美人兒。”
“借你吉言。”方蘭蕊身子倒好,躺在塌上,溫聲道。
“也是趕得巧了,等阿姐出月子,剛好碰上我出嫁,”妙妙悄聲道:“可得記得去送我,唔——還要送份兒厚一點兒的禮!”
“好好好,少不了你的,”方蘭蕊好笑道:“小財迷。”
姐妹倆說著話,正其樂融融,卻聽外邊侍女腳步聲近了:“夫人,文惠女冠來了。”
“是嗎?”方蘭蕊一喜:“外邊兒太陽大,快些請她進來。”
文惠比她們年長几歲,約莫二十出頭,許是長年累月念經誦佛的緣故,氣息清澈,面容恬靜,十分溫柔和親。
“叫你親自來一趟,她的面子可是大了,”文惠從不踏出水寧庵,現下主動登門,還是第一次,方蘭蕊由衷感念:“多謝。”
“說什麼客氣話,”文惠微微一笑,卻上前去,仔細瞧了瞧新生女娃娃的眉眼,又自懷中取出一隻銀鐲,小心的擱在她襁褓中:“一點兒小玩意兒,你別嫌棄。”
三人都是認識的,現下見了,少不得交談幾句,帝後大婚在即,文惠饒是身處庵堂,卻也得聞消息,連聲道了恭喜。
她畢竟是出家人,不好在府上久留,說了會兒話,便起身告辭了。
方蘭蕊吩咐人好生送她出去,眼見那背影消失,方才悄聲同妙妙道:“這樣好的人,卻是孤苦伶仃,我每每見了,都覺不忍,。”
“誰說不是呢。”妙妙跟著嘆息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