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頁
林蓁和陸炳隨朱厚熜來到後殿,發現這裡有一件小小的偏室,似乎是朱厚熜偶爾用來辦公的地方。朱厚熜慢慢坐了下來,開口問林蓁道:“陸炳說查段朝用一案的時候,還牽扯到了進來在寧波一帶橫行的海寇,可有此事?”
林蓁點點頭,道:“沒錯,皇上。這件事情非同小可,當時佛郎機人侵犯屯門,被汪大人擊退了,上一次日本派人來朝貢的時候,又差點惹出了事情,當時日本使臣入京,想必已經親自向皇上謝罪了吧。”
朱厚熜微一頷首,道:“嗯,當時就有人提議,將三處市舶司一併關閉,但我見那日本的使者在朕面前畢恭畢敬,誠心認錯,並一再強調是他們來朝貢的使者內部之間的糾紛,且為傷及百姓,朕也就沒有再追查此事。”
他站起身來,接著道:“更何況,我記得你曾經說過,大明若是想永遠的強盛下去,就不能關閉國門,否則,那些蠻夷之地就會在我們所看不見的地方漸漸強盛,成為大明潛在的威脅。我記住了你的話,卻並未把這話完全放在心上,直到我見識到了汪鋐送來佛郎機炮的威力,直到我看到日本使者進貢上來的倭刀……我才知道,你那番話並不是空穴來風,你說過的探索未知之處的努力,確實應該有人去做,而如今,離時機成熟,也不遠了……”
雖然心裡有些準備,但朱厚熜這番話還是說的林蓁又驚又喜,他和陸炳走上前去,跪坐案前,和朱厚熜低聲交談起來。
夜色越來越深,雪地映著青色的天空,天空中雪片如飛散的瓊花,蹁躚的玉蝶一般撒落,新的一年就在這茫茫大雪中悄悄來臨了。偌大的京城卻沒有因為這場雪而安靜下來,聲聲鞭炮,孩子們的歡笑,守歲的內官們飲酒擲骰,杯盞相碰,各種各樣的聲音沿著宮牆,向正在往宮外走去的林蓁和陸炳耳中傳來。
陸炳停下腳步,對林蓁道:“維岳,我得回去稍睡一會兒,明天宮中要舉行朝賀,我們錦衣衛不到拂曉就要去殿前布置,等百官入朝慶賀。你回家後也趕緊休息一下吧。”
林蓁點點頭,兩人沒再多說話,心照不宣的相對一望,一夜無眠的他們眼神中並沒有疲憊,卻帶著幾分興奮和歡喜,他們不約而同轉過身,往相反的方向走去。天地間其他的聲音漸漸淡了,剛才殿內的一番談話開始在林蓁心中不斷迴蕩。
林蓁從袖中掏出那枚方印,朱厚熜的話在他耳邊響起:“維岳,此事若是能成,你所立下的就是不世的功勳,這方印就是你的丹書鐵券,你無論有什麼要求,只要不與國法相悖,朕都可以答應你……”
與此同時,朱厚熜命人架起皇輦,離開太后所住的仁壽宮,踏著雪往乾清宮去了,明黃色的厚厚的帷帳在他面前晃動,他腦海中卻湧起了林蓁方才說過的話:“若要出海,大明缺的是銀子,遠水救不了近火,陛下您知不知道,銀子遠處有,近處也有,世界上如今最大的銀礦其實離我們不遠,而那位占據了雙嶼島的范陶公恐怕想不到,他這麼做,其實倒是幫了我們。”
林蓁放慢腳步,抬頭看著一片片向他臉上飄來的雪花,這本來對從小在北方長大的他應該並不陌生,卻因為穿越而讓他覺得新鮮起來。爆竹聲又重新變得清晰了,他忍不住想起了那幾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他抬手輕輕擦了擦濕漉漉的雪,低聲念道:“是啊, ‘春入屠蘇日,更換舊符時’啊。”
這時,忽然有人抬手在他肩上一拍,把他嚇了一跳,回過頭去,確是陸炳那英俊而帶著淡淡笑意的臉。陸炳將手中小小一個陶土盆遞到他的手中,道:“這是你的,你忘記了。”
林蓁趕緊接過那個陶盆,用袖子掩住,謝了陸炳,回頭往自己家走去。陸炳又在後面道:“這花……並不難養。不過阿蓁,你真的想好要走這條最難的路了嗎?”
林蓁一笑,回頭道:“非此之為美,美人之貽也。陸大哥,謝謝你替她幫我把這個帶來,麻煩你回去轉告一聲,我會好好養著,一定讓它開花。”
院門輕響,坐在屋檐下打著瞌睡的瑩兒跳了起來,叫上林柱兒一起迎到門口,卻見林蓁臉和手凍得發紅,懷裡緊緊抱著一個小陶土盆。
林瑩好奇的睜大了眼睛,看著盆里那一點嫩綠的新芽,問道:“這是什麼呀?”
林蓁把那小盆遞到她的手中,囑咐道:“快拿進後頭最暖和的屋子裡去,不能凍著了。”
林瑩趕緊學著林蓁的樣子把小盆抱好,跟著林蓁往後院走去,一邊走一邊小聲問道:“二哥,皇上他老人家跟你說什麼了?你明天是不是還要去皇宮裡吃皇上賜的酒席呀?你什麼時辰去?娘在後面還給你熱著粥呢……對了對了,你還沒告訴我,這到底是什麼……”
兩人走進屋內暖閣,一同把這盆小小的冒著新芽的花放在了架子上,林蓁對林瑩神秘的眨眨眼睛,道:“你和二哥一起好好養這盆花,等花開的時候,你就知道了。”
家人們在後院忙碌,林蓁在書齋外間的臥榻上打了個盹兒,眼前是很久以前興王府的小院落里,院牆邊那一抹忽然隱去的身影,還有他們舉杯共酌時雪月交光的陣陣清輝。他又快該入宮了,這次則是和百官一起,朝拜皇帝,慶祝新年的到來。程氏輕手輕腳的推開書齋的門,將手中托盤放在旁邊的案台上,托盤上面的大木蓋子一打開,裡面熱氣騰騰,一碗剛煮好的白粥咕嘟咕嘟冒著一個個小泡。程氏看看熟睡的林蓁,又看看那碗粥,有些猶豫是不是該過一小會兒再把林蓁叫醒。
林蓁點點頭,道:“沒錯,皇上。這件事情非同小可,當時佛郎機人侵犯屯門,被汪大人擊退了,上一次日本派人來朝貢的時候,又差點惹出了事情,當時日本使臣入京,想必已經親自向皇上謝罪了吧。”
朱厚熜微一頷首,道:“嗯,當時就有人提議,將三處市舶司一併關閉,但我見那日本的使者在朕面前畢恭畢敬,誠心認錯,並一再強調是他們來朝貢的使者內部之間的糾紛,且為傷及百姓,朕也就沒有再追查此事。”
他站起身來,接著道:“更何況,我記得你曾經說過,大明若是想永遠的強盛下去,就不能關閉國門,否則,那些蠻夷之地就會在我們所看不見的地方漸漸強盛,成為大明潛在的威脅。我記住了你的話,卻並未把這話完全放在心上,直到我見識到了汪鋐送來佛郎機炮的威力,直到我看到日本使者進貢上來的倭刀……我才知道,你那番話並不是空穴來風,你說過的探索未知之處的努力,確實應該有人去做,而如今,離時機成熟,也不遠了……”
雖然心裡有些準備,但朱厚熜這番話還是說的林蓁又驚又喜,他和陸炳走上前去,跪坐案前,和朱厚熜低聲交談起來。
夜色越來越深,雪地映著青色的天空,天空中雪片如飛散的瓊花,蹁躚的玉蝶一般撒落,新的一年就在這茫茫大雪中悄悄來臨了。偌大的京城卻沒有因為這場雪而安靜下來,聲聲鞭炮,孩子們的歡笑,守歲的內官們飲酒擲骰,杯盞相碰,各種各樣的聲音沿著宮牆,向正在往宮外走去的林蓁和陸炳耳中傳來。
陸炳停下腳步,對林蓁道:“維岳,我得回去稍睡一會兒,明天宮中要舉行朝賀,我們錦衣衛不到拂曉就要去殿前布置,等百官入朝慶賀。你回家後也趕緊休息一下吧。”
林蓁點點頭,兩人沒再多說話,心照不宣的相對一望,一夜無眠的他們眼神中並沒有疲憊,卻帶著幾分興奮和歡喜,他們不約而同轉過身,往相反的方向走去。天地間其他的聲音漸漸淡了,剛才殿內的一番談話開始在林蓁心中不斷迴蕩。
林蓁從袖中掏出那枚方印,朱厚熜的話在他耳邊響起:“維岳,此事若是能成,你所立下的就是不世的功勳,這方印就是你的丹書鐵券,你無論有什麼要求,只要不與國法相悖,朕都可以答應你……”
與此同時,朱厚熜命人架起皇輦,離開太后所住的仁壽宮,踏著雪往乾清宮去了,明黃色的厚厚的帷帳在他面前晃動,他腦海中卻湧起了林蓁方才說過的話:“若要出海,大明缺的是銀子,遠水救不了近火,陛下您知不知道,銀子遠處有,近處也有,世界上如今最大的銀礦其實離我們不遠,而那位占據了雙嶼島的范陶公恐怕想不到,他這麼做,其實倒是幫了我們。”
林蓁放慢腳步,抬頭看著一片片向他臉上飄來的雪花,這本來對從小在北方長大的他應該並不陌生,卻因為穿越而讓他覺得新鮮起來。爆竹聲又重新變得清晰了,他忍不住想起了那幾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他抬手輕輕擦了擦濕漉漉的雪,低聲念道:“是啊, ‘春入屠蘇日,更換舊符時’啊。”
這時,忽然有人抬手在他肩上一拍,把他嚇了一跳,回過頭去,確是陸炳那英俊而帶著淡淡笑意的臉。陸炳將手中小小一個陶土盆遞到他的手中,道:“這是你的,你忘記了。”
林蓁趕緊接過那個陶盆,用袖子掩住,謝了陸炳,回頭往自己家走去。陸炳又在後面道:“這花……並不難養。不過阿蓁,你真的想好要走這條最難的路了嗎?”
林蓁一笑,回頭道:“非此之為美,美人之貽也。陸大哥,謝謝你替她幫我把這個帶來,麻煩你回去轉告一聲,我會好好養著,一定讓它開花。”
院門輕響,坐在屋檐下打著瞌睡的瑩兒跳了起來,叫上林柱兒一起迎到門口,卻見林蓁臉和手凍得發紅,懷裡緊緊抱著一個小陶土盆。
林瑩好奇的睜大了眼睛,看著盆里那一點嫩綠的新芽,問道:“這是什麼呀?”
林蓁把那小盆遞到她的手中,囑咐道:“快拿進後頭最暖和的屋子裡去,不能凍著了。”
林瑩趕緊學著林蓁的樣子把小盆抱好,跟著林蓁往後院走去,一邊走一邊小聲問道:“二哥,皇上他老人家跟你說什麼了?你明天是不是還要去皇宮裡吃皇上賜的酒席呀?你什麼時辰去?娘在後面還給你熱著粥呢……對了對了,你還沒告訴我,這到底是什麼……”
兩人走進屋內暖閣,一同把這盆小小的冒著新芽的花放在了架子上,林蓁對林瑩神秘的眨眨眼睛,道:“你和二哥一起好好養這盆花,等花開的時候,你就知道了。”
家人們在後院忙碌,林蓁在書齋外間的臥榻上打了個盹兒,眼前是很久以前興王府的小院落里,院牆邊那一抹忽然隱去的身影,還有他們舉杯共酌時雪月交光的陣陣清輝。他又快該入宮了,這次則是和百官一起,朝拜皇帝,慶祝新年的到來。程氏輕手輕腳的推開書齋的門,將手中托盤放在旁邊的案台上,托盤上面的大木蓋子一打開,裡面熱氣騰騰,一碗剛煮好的白粥咕嘟咕嘟冒著一個個小泡。程氏看看熟睡的林蓁,又看看那碗粥,有些猶豫是不是該過一小會兒再把林蓁叫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