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有些珍惜地摸了摸。

  在餘缺打比賽之前,兩個人的生活並不怎麼寬裕。那時餘缺也著急過,因為姐姐很辛苦,侍弄田地的錢拿去交租,最後往往剩不下多少,她總得想辦法補貼家用。

  像繡活一類的,餘珍是不會的,她母親早亡,沒有人教她,反而因為隔壁住著個木匠,耳濡目染學了一點。可惜她想做木匠,別人也不願意,嫌她一個女人,力氣不如田地里的莊稼漢子,不能跟著去山裡往外運木頭。

  後來也不知她是從哪兒L學到了做糖糕的手藝,稍有空閒,就做了去集市上賣。那時候,餘缺總會跟著一起去,他當時個子還矮,看著很小的一個人,挨擠在餘珍身邊,手裡常常被塞了一個溫熱的包子或者饅頭,吃得臉頰鼓鼓。

  忙起來的時候,餘珍往往會顧不上他,餘缺和別的小孩不一樣,他不會覺得坐在旁邊難受,不會想要跑出去玩,每次都只是乖乖坐在矮凳上,糖糕吃完了,就拿著沒蘸水的毛筆,在褲子上一筆一划的描。

  他長得好看,跟餘珍住一起後小臉明顯圓了很多,嚴肅著臉描字時,看著就格外可愛。每每有過路的大人看見他,買東西的時候會誇他兩句,聽到話,餘珍嘴上謙虛,臉卻笑得格外燦爛,轉頭就夸餘缺是家裡的小貔貅——招財。

  快下市的時候,人流量就小了些,大家都是出來做生意的,能賣儘量都賣,東西便宜點也想賣出去,至少不要虧本。

  對麵攤位是賣木質玩具的,餘珍把收到的銅板數了又數,用手帕包起來,抬頭正好看見別人家的孩子在買玩具。大人不想買,小孩就哇哇地哭,四周的人紛紛側目,一起看著那皮猴被揍屁股。

  最後孩子打著哭嗝被抱起來,手裡拿著自己想要的玩具,兩道交錯的人影慢慢離去了。

  餘珍看了一會兒L後,忽然把錢撥出一些,拉著餘缺的手走到玩具攤前:「我們也看看玩具,嗯……有可愛的馬,羊,兔子,還有老虎呢,你喜歡哪一個?」

  見客人上門,攤主麻利地介紹起來,拿起一個小馬,不知怎麼弄的,馬腿竟然能隨著手活動。「還有這個,羊還會吃草!」攤主又演示了一下兩個玩具的張嘴和合嘴:「旁邊的小兔子也不錯!」

  餘缺沒有過玩具,福利院當時能保障吃穿都實屬不易,玩具雖然有人捐贈過,但為數不多的幾個,是大家共有的公共財產。現在突然看見這些,他小手扒在攤位的木沿上,津津有味的往攤主手上瞧。旁邊的餘珍笑著揉他的發頂:「我們小魚想要哪一個?」

  每個都很有趣,為了照顧孩子的童心,造型憨態可掬,還會動,多新奇啊。餘缺每個都看了,最後指了指那個最小的兔子:「這個多少錢?」

  攤主笑得燦烈:「承蒙照顧,四十個銅板。」

  餘珍還準備講講價,餘缺拉著她的衣袖將人往回拽:「好貴啊,我不要了,姐姐。」

  餘珍:「只買一個,沒關係的。」

  但是餘缺數著手指:「買一個玩具,姐姐就要賣二十多個糖糕……」

  餘缺太懂事了,他總是這麼懂事。

  有時候,餘珍都不知道,是自己在養育一個弟弟,還是餘缺在養育那個從未體會過家庭溫暖的自己。每次看到他從各種細枝末節,來為自己這個姐姐著想,想要她開心,擔心她辛苦,餘珍就有種難以言喻的觸動。

  就像那句話說的:愛是常覺虧欠。

  不知不覺,餘珍在餘缺身上傾注了更多的愛,但她仍舊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別人家小孩有的,她都想給。而反過來,餘缺也一直對她這個姐姐覺得虧欠,他最開始不想長大,後來又迫不及待地想要長大,因為見到了餘珍的辛苦,因為他想要分擔這份辛苦。

  那時,兩人在玩具攤前磨蹭了很久,和別家的不一樣,是作為大人的餘珍堅持要買一個。攤主見餘缺執拗,最後從底下的格子裡拿出來一個有瑕疵的狼,能動,但因為選料的問題,後半身不好看,做的時候還出了點小差錯,不甚精美:「這個不掙錢,你給八個銅板,算是給我討個好意頭。」

  餘珍其實不願意,她覺得有瑕疵的不好,但餘缺說「我就喜歡這個」,那八個銅板還是給出去了。

  玩具到手,餘缺一直當寶貝收著,他並不清楚,餘珍心裡一直想彌補這份屬於玩具的遺憾。

  她也會刻家具上的雕花,只是不甚精巧,且玩具這東西又小,相對來說更費功夫。於是閒暇了,會隨手拿點樹枝試手。

  終於做成了幾個,賣相併不算好,但餘缺總是很高興,像是拿到寶物一樣。

  後面餘珍的手藝漸漸進步,材料也從木質拓展到了青石,餘缺身量見長,收到的東西雖然材質上還是普通的,但種類已經多種多樣。兔子、老虎、狼……應有盡有。

  因為餘缺學了字畫,這些小玩意兒L的種類也就拓展到了印章上。從普通的小魚,到現在餘缺手上的這種,印一下出現一個較大的圖案,樣式極多。

  她靈感一般是周圍的東西,這枚雕出狼頭形狀的印章,是餘珍看到餘缺畫了當地特有的赤狼,才看著圖樣,慢慢雕刻出來的。

  可惜現在只有這一個了。

  餘缺看了這枚印章半晌,慢慢垂下手。

  他在桌面鋪開宣紙,拿起毛筆,在上面寫下了行雲流水的兩行字: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接著拿起印章,沾染上旁邊的紅泥,重重按在了文字右下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