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這是?哪裡來的賊人,竟如此大膽!竟敢帶人傳入京城……」

  話未說完,太后似乎意識到了什麼,眼睛都瞪圓了幾分,再也不敢說下去。

  李瑾玉從望遠鏡上收回目光,語氣悠悠,「兒子也是這麼想。光天化日,天子腳下,何人如此膽大包天。」

  他的話一頓,攪得太后心裡漸漸不安起來,又聽他說,「第一批闖入京中的賊軍中,有投誠者告訴駙馬,說這些賊軍全是三弟養的。」

  太后手下一抖,望遠鏡差點被她掀翻,幸虧一旁的小太監眼疾手快扶住瞭望遠鏡,否則這貴重的物什摔壞了,他可吃罪不起。

  「那人大膽!一派胡言!」太后面上震怒,恐怕除了李瑾玉和宋揚外,人人單看她那副怒極的神情,恐怕真會以為有人胡說八道呢。

  太后道:「成玉一心為國,忠心耿耿,怎會偷養兵馬,這可是死罪!再說了,這些兵馬也要耗費不少銀子,成玉哪來的錢!」

  雖然太后手中實權不多,只能管管後宮和後院的事,但到底身居高位久了,一番帶著火氣的話嚇得身旁的宮人跪了一地。

  宋揚沒有跪。

  他鎮定自若地站在李瑾玉身側,兩人神色如出一轍的事不關己,李瑾玉是淡漠,宋揚是欣賞太后的戲碼。

  太后看著鶴立雞群的宋揚,氣得牙痒痒,渾身火氣只想發泄在他身上。太后張嘴想斥責宋揚狗仗人勢,不把她這個太后放在眼裡。

  但她目光往李瑾玉臉上瞧去,李瑾玉正灼灼地看著她,把本就心虛的太后,那強裝出來的怒火看得消了一半。

  她到底忌憚皇帝的權威,雖對宋揚大膽無禮的舉止頗為不滿,但打狗還看主人。皇帝寵信他,若是來日成玉真的被問罪,這記仇的狗奴才又向皇帝進讒言,那成玉便再無迴轉之地了。

  太后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麼緩和一下,還未張口,就聽李瑾玉道,「母后息怒。若母后心有疑慮,那朕便陪母后走一趟郡王府。」

  太后糾纏了李瑾玉這大半天,無非就是為了想親眼見一見自己的親兒子。沒想到皇帝此時居然鬆口同意了,太后臉上那些憤怒、慌張等一切情緒盡數消退,整個人柔和下來,說話也溫和許多。

  「那極好。哀家親口向成玉問上一問,才能知道駙馬是否扭曲事實,趁機污衊成玉,有否以私心為其父報仇。」

  這話也是在告訴李瑾玉,駙馬身上流的是藺賊的血,他說的話不可信。

  城外戰火紛飛,緊閉的城門讓一顆火星都飛不進來,百姓們也都加入了打掃屍體的隊伍中,很快,京城中又恢復了以往的乾淨與清寧。

  大雪下了一整日,此時也早已停歇。

  御駕也不再抄小道走,走在大道上,還能看見百姓們家中點起的燭火。

  但太后根本無心掀簾觀賞,轎輦離三郡王府越近,她就越緊張。手帕幾乎都要被揉碎了,孫嬤嬤還在一旁寬慰她,「太后娘娘,您且放寬了心,陛下仁厚,定會給咱王爺一個解釋的機會,會還王爺一個清白……」

  這話根本就是火上澆油,別人或許不知,但她這個親娘比誰都知道,那戰敗的賊軍,的的確確是成玉的人。

  太后的不安持續了一路。

  等入了三郡王府,太后不安更甚。王府內雖如以往那般井然有序,上上下下見到皇帝和太后到來,都跪地磕頭請安。

  可太后一一瞧去,自己曾親自給成玉安排的奴才,竟一個都沒見到。

  坐著輪椅的李成玉被太監推出來,姍姍來遲的他還未行禮,就被太后一把抱住。

  「成兒,我的成兒,你怎麼會這樣?你的手是怎麼了!?」

  她抓住李成玉那包紮的厚實的手掌,眼淚瞬間奪眶而出,連日來見不到他的擔憂與思念,都化成了淚水。李成玉所受的苦楚,似乎也都湮滅在頭頂那滴落的眼珠中。

  場面頓時有些溫暖起來,宋揚清咳了兩聲,把還跪著的王府眾人先喊他們平身。

  那邊相擁的母子氣氛被打破,被攬住的李成玉只能從眼角瞥見李瑾玉。

  他掩下心裡翻滾的恨意,撫上太后的手臂,溫聲安撫她,「母后,兒臣沒事,這手養個十天半個月便好了。」

  等太后情緒穩定一些,他又道,「母后這樣抱著兒臣,兒臣倒不好向皇兄行禮請安了。」

  李瑾玉早被下人請到堂屋內飲茶了,他正端坐在主座上,將這齣母子情深當戲看的他,毫不在意地擺擺手,「今日沒有君臣,只有兄弟,三弟不必如此拘禮。」

  饒是李瑾玉這麼說,但坐在輪椅上的李成玉還是抱拳俯首向李瑾玉行禮。

  「臣弟招待不周,還望皇兄恕罪。」

  太后欲言又止,如今成玉需要皇上恕罪的可不是招待不周,而是造反。

  她心念微動,朝李瑾玉道,「成玉這手怕是傷到了筋骨,陛下可否讓人去宮裡將葉遲太醫喚來給成玉瞧瞧?」

  李瑾玉點點頭,「允了。」

  見小太監立馬出府,騎上快馬入宮去了,太后又指著那手掌上裹成一團的布條,帶著怒意喝道,「這傷口是誰包紮的!?如此粗陋,怕是影響傷口癒合。哀家給你重新包紮一下。」

  話里是指責,話外之意是太后想跟李成玉獨處。

  聽懂其意的李瑾玉也允了,還貼心道,「讓手巧的宮女陪母后一塊兒去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