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被王熙鳳操練了好幾年如何管家,如何待人接客。

  賈探春在這方面可讓人挑不出什麼毛病了,如果說硬要挑毛病,那就是——對方沒有達成自己的目的。

  當然也不是沒有達到目的了。

  有一家是達成了目的。

  誰呀?

  從小和薛寶琴定下婚事的梅家。

  梅家老爺接受了薛家二房的資助,雙方定下了婚事,但在他考中二甲,進了翰林院後,就有些後悔當年和薛家的婚事,因為他是給自己嫡長子定下的薛寶琴。

  只是文人的前途一大半都在名聲上,名聲要是沒了,前途也就沒了。

  雙方可是交換了定親信物的,不容梅家狡辯。

  所以梅家就準備拖,拖到薛寶琴拖不起,反正男孩子晚幾歲成親也沒什麼。

  因此找了關係外放。

  可誰承想,薛家大房的嫡長女入宮後,十分得寵,前面生下來了一個極得皇上寵愛的四公主,如今又懷上了。

  薛家一下子從皇商,變成了外戚。

  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不,梅家老爺剛剛結束外放回京,梅家聽說薛家二房也上京了,和薛家大房住在一起。

  梅家太太就連忙找上門來,敲定了和薛寶琴的婚事,今年秋天就迎娶她過門,具體時間,之後在請大師測算吉日。

  就是這麼現實!

  不過薛家也沒想著悔婚。

  畢竟梅老爺這次回京,可是進了工部,任從五品員外郎。

  梅家嫡長子聽說也是個讀書好上進的,對於薛寶琴來說也是一門很好的親事,到底她是薛家二房的女兒,不是薛寶釵的親妹妹。

  這事傳開後,誰也沒想到,薛蝌一時之間在中下層頗為有些炙手可熱起來。

  畢竟現在薛家也就只剩下薛蝌沒有定親了,想要和薛家聯姻,也就只剩他了。

  第156章 大喜事呀

  薛蝌的婚事,王熙鳳沒關注,除了忙著次子賈荷入讀一大儒在京城郊外開辦的學校的事情外,也因為賈家不可能再嫁女兒給薛家了。

  到底薛寶釵只是寵妃,不是皇太后。

  同樣也是這個道理,哪怕是旁支,王家也暫時不會將女兒嫁給薛家。

  至少這一輩是如此。

  至於史家,其實史家旁支姑娘和薛蝌在身份上挺配的。

  只是史鼐任著江寧織造,史鼎任著兵部尚書,如果和后妃家聯姻,這……

  恐怕別說后妃了,怕是連皇上都會心裡有疙瘩冒出來。

  有錢,有兵,如果在有一個皇子。

  嗯,可以玩扶持幼主繼位,自己當副皇帝那一套了。

  雖說史家和薛家其實攪得也挺深,可到底明面上不是那麼明顯,勉強算是有一層紗遮著。

  像史鼐和史鼎這樣的聰明人,自然不會自己給自己找事。

  最後挑來挑去,薛蝌沒娶門當戶對皇商家或者是商戶人家的女兒,而是出人意料的定下了忠順王妃的堂妹袁氏。

  雖然對方是旁支庶出,可也不是一般人能攀得上的。

  不用問也知道,這是薛蟠和忠順王爺給牽線搭了橋。

  當然同時也是因為有薛蟠在一旁襯著,顯得薛蝌不但人長得帥文質彬彬,行事作風還極為靠譜,而且腦子還聰明。

  家裡無婆婆又家財萬貫,除了家世在這個時代稍微有點點讓中上層的人詬病外,真的是非常優秀的女婿人選。

  薛蝌雖然明面上看著是個做生意的商戶,可實際上薛家的戶籍都是隨了大房,是仕籍。

  所以和官宦人家聯姻,也不算是特別離譜的事。

  忠順王爺下場了,自然沒人敢和他爭。

  不過這在不少人眼裡,倒是坐實了,薛寶釵是皇上寵妃的事。

  不然忠順王妃幹嘛把自家堂妹嫁給薛蝌呀!

  這個消息傳開了,王熙鳳也八卦了一下,然後就從賈探春那裡知道了真相。

  怎麼說了,忠順王爺的確看好薛寶釵,不然把薛蟠當樂子人就行了,沒必要和薛家其他人接觸。

  薛蝌是被薛蟠引薦給忠順王爺的,薛蝌雖然不是讀書的料,但父親死得早,因此倒也知道了不少人情冷暖,別的不說倒是學會了看人眼色,倒也沒惹忠順王爺的嫌棄。

  不過對於這種聰明人,忠順王爺內心深處是不怎麼喜歡的,總感覺別人會在心裡笑話他。

  但薛蟠對薛蝌這個兄弟倒是好得沒話說,身子養好後,就經常帶著他一起玩,出入各種朋友家。

  也是巧了,有一天薛蟠帶著薛蝌去忠順王府聽戲,袁家的人也在,聊了會兒天后,覺得薛蝌很不錯,大本事沒有,可腦子倒是很清醒,也沒多大野心。

  又從忠順王妃那裡聽到了忠順王爺對薛寶釵的評價,然後就……

  反正不是旁支的庶女而已,要是薛寶釵不行了,舍了也不心疼。

  倒是薛家上上下下一干人等都十分高興,認為自己真扒上了忠順王府。

  薛蝌的年紀也不小了,袁氏也是如此,又因為袁氏是庶出,在娘家也不怎麼受重視,嫁妝有限。

  所以兩人的婚事辦得還是挺快的,趕在薛寶琴嫁到梅家之前,先舉行了婚禮。

  薛蝌還是有點志氣,二房也有些家底,所以議親後就從薛蟠家搬了出來,但也沒搬多遠,就在薛蟠家隔壁。

  他的婚事是薛姨媽和賈探春幫忙操辦的,王熙鳳和賈璉也去參加了,不止如此,王家和史家的同輩人也來參加了婚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