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頁
然而又過兩年,康熙五十六年時,李側福晉的女兒在出嫁五年後病逝,小小年紀就讓當爹娘的白頭人送黑髮人,那段日子,葉湘雅去看福晉時,能看到福晉臉上不悲不喜的神色,和碩格格在福晉身邊養大,跟福晉情分非同一般,李側福晉失了親女,對福晉而言,她也同樣失去了一個乖巧懂事的女兒,
後院氣氛太沉悶了,葉湘雅乾脆關起院門獨自教導孩子,弘曆天生聰慧,一事通百事了,在滿六歲時就能流利說滿漢蒙三語,四爺因奪嫡之事對後院子嗣疏於管教,比弘曆小一歲的弘晝早就在兩位額娘的縱容下無法無天,天天想著吃喝玩樂,不願練字讀書,耿氏說也說過了,可鈕祜祿氏總是覺得孩子還小,一個當嚴母,一個當慈母,弘晝這孩子也是個聰明的,知道耿氏只是嘴上說說,阿瑪又不管他,調皮搗蛋的勁頭啊,誰也管不住他了。
如此一來,兩兄弟學識相差挺大的,本來四爺更重視弘晝多一點(幼子更得喜愛,也有弘曆生母錢氏實在不得他喜愛的緣故),等康熙六十年時,奪嫡之事暫告一段落時,四爺回望三個兒子的功課,弘時年長,功課有模有樣是應該的,不宜誇讚,而弘曆滿漢蒙三語精通,且於讀書方面格外聰慧敏感,四爺心裡大吃一驚,心情有些複雜,但總體是為自己二兒子高興的。
兒子有出息,當老子的高興!
可到了弘晝這裡,就是一場爹見打的鬧劇了,四爺氣得七竅生煙,弘晝這都快十歲了,居然學不會背下一整首滕王閣序,這小子真是能耐了啊,他氣得剝奪耿氏和鈕祜祿氏的撫養權,將弘晝丟給福晉管。
只是孩子都這麼大了,三歲見老,弘晝都九歲了,讓福晉來管一個半大小子,真是難為人,在幾次管教無果後,福晉就將這個重擔拋給宋氏了,等宋氏管不好孩子,就能將弘晝拋回給他生母養母了,是弘晝劣性難改,不是她管教不當。
福晉的理由格外充足,理由是前些年年妹妹沒了一女,去年生下福宜後不過半年,孩子又夭折了,今年年妹妹又懷上身孕,年妹妹身子虛弱,她作為當家主母得仔細點年妹妹。
弘曆從夫子處過來時,嘴上巴巴個不停,看著很高興,葉湘雅忍不住逗他,「被你阿瑪誇了?這麼高興。」
「額娘,阿瑪前兒才剛誇過我,在阿瑪這裡,只有事不過二的道理,您覺得呢。」弘曆實誠道,「只是弘晝被阿瑪訓斥了,我心裡高興。」
「幸災樂禍可要不得。」葉湘雅委婉道。
「兒子沒有幸災樂禍。」弘曆摸著下巴,「只是弘晝跪地求饒的樣子太好玩了,他越是求饒,阿瑪臉色就更黑一點,可惜兒子畫技不好,沒法給額娘畫出當時的場景。」
有什麼樣的額娘就有什麼樣的兒子,葉湘雅喜歡看戲吃瓜,弘曆也養成喜歡悄咪咪不動聲色看人出樂子的性子,畢竟讀書太沉悶了,人生在世總得給自己找些樂子。
「是嗎!」這下換葉湘雅激動了,「給額娘仔細說說,弘晝當時有沒有假哭。」
「有!」就是他哭得太不像話了,阿瑪看了沒有半點心軟,鬍子都鼓起來了。
弘曆一五一十跟自家額娘說起今日見聞,說罷還批判起弘晝做法不合適,「五弟當時應該裝病才對,阿瑪總會心軟的。」
「哈哈哈哈哈,你這樣說,弘晝會哭的。」葉湘雅捂著肚子笑,「我得過去找弘晝額娘了,這樣好玩的事得跟她們分享。」
耿氏估計是早就看開兒子生性頑劣,也喜歡看兒子笑話,鈕祜祿氏雖然會有模有樣說弘晝一頓,可最疼孩子的還是她,寵了孩子多年,四爺突然冒出來要管孩子功課,她早就不滿了。
等弘晝被管教完後,兩個當娘的估計會大包大攬將兒子餵胖幾圈。
「你這些天多隨你阿瑪出去,別回來了,你年額娘有孕了,過去請安不見得是件好事。」笑完之後得說正事了,葉湘雅語氣嚴肅道。
「兒子明白。」弘曆點頭,就年側福晉生一胎死一胎的情況,誰也不敢接近她,最好等年側福晉生下孩子後再過去請安。
「明白就好。」葉湘雅知道年側福晉這胎是她活得最久的子嗣,可年側福晉去年剛生下孩子,今年又懷上了,這做法簡直不要命了,凡事得防著點,萬一事情超出她預料,也好躲著點。
「還有,往後幾年你遠著你三哥。」
「額娘,這是為何?」說到這,弘曆就不大明白了。
「你三哥最親近你八叔,早些年你阿瑪跟你八叔感情是不錯,可今時往日,額娘叫你仔細點總不會錯的。」
「兒子明白了。」弘曆仔細一想,不禁被嚇出一身冷汗,還真是這個道理,三哥這些天跟八叔關係越來越好了,對阿瑪反而哪哪不滿。
多虧有額娘提醒,額娘真乃後院第一清醒人,凡事看得通透,只可惜阿瑪並不看重額娘,他做兒子的,早晚能替額娘掙來她該得的榮耀。
弘曆暗暗下決心,渾身打滿雞血,在額娘這裡待不夠半個時辰就急急回自己屋裡點燈看書了。
……
康熙六十一年時,康熙帝駕崩,傳位遺詔宣告雍親王胤禛繼位。
這場奪嫡之爭總算告一段落了,儘管雍親王在上位後仍有黨派之爭劍指王座,可那是他上位後的事了。
新帝即位後,將生母德妃封為聖母皇太后,正妃烏拉那拉氏為皇后,側妃年氏為貴妃,側妃李氏為齊妃,格格郭絡羅氏為寧嬪,格格耿氏為裕嬪,格格宋氏為懋嬪,格格鈕祜祿氏為熹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後院氣氛太沉悶了,葉湘雅乾脆關起院門獨自教導孩子,弘曆天生聰慧,一事通百事了,在滿六歲時就能流利說滿漢蒙三語,四爺因奪嫡之事對後院子嗣疏於管教,比弘曆小一歲的弘晝早就在兩位額娘的縱容下無法無天,天天想著吃喝玩樂,不願練字讀書,耿氏說也說過了,可鈕祜祿氏總是覺得孩子還小,一個當嚴母,一個當慈母,弘晝這孩子也是個聰明的,知道耿氏只是嘴上說說,阿瑪又不管他,調皮搗蛋的勁頭啊,誰也管不住他了。
如此一來,兩兄弟學識相差挺大的,本來四爺更重視弘晝多一點(幼子更得喜愛,也有弘曆生母錢氏實在不得他喜愛的緣故),等康熙六十年時,奪嫡之事暫告一段落時,四爺回望三個兒子的功課,弘時年長,功課有模有樣是應該的,不宜誇讚,而弘曆滿漢蒙三語精通,且於讀書方面格外聰慧敏感,四爺心裡大吃一驚,心情有些複雜,但總體是為自己二兒子高興的。
兒子有出息,當老子的高興!
可到了弘晝這裡,就是一場爹見打的鬧劇了,四爺氣得七竅生煙,弘晝這都快十歲了,居然學不會背下一整首滕王閣序,這小子真是能耐了啊,他氣得剝奪耿氏和鈕祜祿氏的撫養權,將弘晝丟給福晉管。
只是孩子都這麼大了,三歲見老,弘晝都九歲了,讓福晉來管一個半大小子,真是難為人,在幾次管教無果後,福晉就將這個重擔拋給宋氏了,等宋氏管不好孩子,就能將弘晝拋回給他生母養母了,是弘晝劣性難改,不是她管教不當。
福晉的理由格外充足,理由是前些年年妹妹沒了一女,去年生下福宜後不過半年,孩子又夭折了,今年年妹妹又懷上身孕,年妹妹身子虛弱,她作為當家主母得仔細點年妹妹。
弘曆從夫子處過來時,嘴上巴巴個不停,看著很高興,葉湘雅忍不住逗他,「被你阿瑪誇了?這麼高興。」
「額娘,阿瑪前兒才剛誇過我,在阿瑪這裡,只有事不過二的道理,您覺得呢。」弘曆實誠道,「只是弘晝被阿瑪訓斥了,我心裡高興。」
「幸災樂禍可要不得。」葉湘雅委婉道。
「兒子沒有幸災樂禍。」弘曆摸著下巴,「只是弘晝跪地求饒的樣子太好玩了,他越是求饒,阿瑪臉色就更黑一點,可惜兒子畫技不好,沒法給額娘畫出當時的場景。」
有什麼樣的額娘就有什麼樣的兒子,葉湘雅喜歡看戲吃瓜,弘曆也養成喜歡悄咪咪不動聲色看人出樂子的性子,畢竟讀書太沉悶了,人生在世總得給自己找些樂子。
「是嗎!」這下換葉湘雅激動了,「給額娘仔細說說,弘晝當時有沒有假哭。」
「有!」就是他哭得太不像話了,阿瑪看了沒有半點心軟,鬍子都鼓起來了。
弘曆一五一十跟自家額娘說起今日見聞,說罷還批判起弘晝做法不合適,「五弟當時應該裝病才對,阿瑪總會心軟的。」
「哈哈哈哈哈,你這樣說,弘晝會哭的。」葉湘雅捂著肚子笑,「我得過去找弘晝額娘了,這樣好玩的事得跟她們分享。」
耿氏估計是早就看開兒子生性頑劣,也喜歡看兒子笑話,鈕祜祿氏雖然會有模有樣說弘晝一頓,可最疼孩子的還是她,寵了孩子多年,四爺突然冒出來要管孩子功課,她早就不滿了。
等弘晝被管教完後,兩個當娘的估計會大包大攬將兒子餵胖幾圈。
「你這些天多隨你阿瑪出去,別回來了,你年額娘有孕了,過去請安不見得是件好事。」笑完之後得說正事了,葉湘雅語氣嚴肅道。
「兒子明白。」弘曆點頭,就年側福晉生一胎死一胎的情況,誰也不敢接近她,最好等年側福晉生下孩子後再過去請安。
「明白就好。」葉湘雅知道年側福晉這胎是她活得最久的子嗣,可年側福晉去年剛生下孩子,今年又懷上了,這做法簡直不要命了,凡事得防著點,萬一事情超出她預料,也好躲著點。
「還有,往後幾年你遠著你三哥。」
「額娘,這是為何?」說到這,弘曆就不大明白了。
「你三哥最親近你八叔,早些年你阿瑪跟你八叔感情是不錯,可今時往日,額娘叫你仔細點總不會錯的。」
「兒子明白了。」弘曆仔細一想,不禁被嚇出一身冷汗,還真是這個道理,三哥這些天跟八叔關係越來越好了,對阿瑪反而哪哪不滿。
多虧有額娘提醒,額娘真乃後院第一清醒人,凡事看得通透,只可惜阿瑪並不看重額娘,他做兒子的,早晚能替額娘掙來她該得的榮耀。
弘曆暗暗下決心,渾身打滿雞血,在額娘這裡待不夠半個時辰就急急回自己屋裡點燈看書了。
……
康熙六十一年時,康熙帝駕崩,傳位遺詔宣告雍親王胤禛繼位。
這場奪嫡之爭總算告一段落了,儘管雍親王在上位後仍有黨派之爭劍指王座,可那是他上位後的事了。
新帝即位後,將生母德妃封為聖母皇太后,正妃烏拉那拉氏為皇后,側妃年氏為貴妃,側妃李氏為齊妃,格格郭絡羅氏為寧嬪,格格耿氏為裕嬪,格格宋氏為懋嬪,格格鈕祜祿氏為熹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