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朱蘇明白他的意思,也將頭髮剪下一截,將兩束頭髮相互綰結纏繞起來,放入金盒裡。
結髮同枕席,黃泉共為友!
他們的婚禮雖然小,但流程不能少。
賀祥是個非常識趣的主。等到合卺酒一喝完,他立馬邊喊邊往門邊挪步:「步入洞房.....告辭!」拽著賀慶,把門關好,一溜煙就不見了。
將今夜剩下的時光全部交回他們兩人。
朱蘇滿心歡喜,望著眼前的愛人。他等了這麼多年,終於徹徹底底的等到了。
燭火中,拓跋真被渡上了層層光暈,如同畫卷里走出的謫仙!他抿著嘴,臉上的紅色到現在都沒退卻。
朱蘇輕輕一拉,拓跋真順勢倒在他的懷裡,熾熱的呼吸撲面而來,在心裡激起起了道道波紋。
他抬眼望著朱蘇,裡面秋水蕩漾,輕聲道:「哥!以後你就是有家室的人,在外面可不能亂來......」
餘下的話被堵了回去。朱蘇氣息不穩,在他唇上狠狠咬了一口:「我的陛下,你也是。
從今以後,他們的人生都有對方陪伴。
朱蘇伸手將拓跋真頭上的髮簪拔了出來,烏黑茂盛的頭髮滑了下來,落在光滑的肩頭上,說不出誘人。
朱蘇挑開他的頭髮,痴迷的眼神一一掃過眼前這具潔白光滑的身體,聲音啞得不成樣:「陛下,那一年你賜婚時,臣就想.....」
今夜是屬於他倆的洞房花燭夜,終於可以把上次沒做的事補全了。
明日君王不早朝!
(全文完)
第一百章 番外BE
天治四年,拓跋真任命盧蘭為皇后,統管後宮。其實後宮也沒啥事,除了喝茶聊天磕瓜子,處理些雞毛蒜皮的事,甚至連皇上都不需要侍候。除了逢年過節,兩人打個照面,共同出席某些必要的場合,其餘時間基本不見面。
天治帝的後宮,一直到天治帝三十九歲那年退位時,也沒一名妃子進來,盧蘭白撿了一個皇后位置做。
她也白白擔心了半輩子,並沒有因子貴而母死,而是活到了六十歲才過世,享盡了榮華富貴。她名義上的丈夫、年輕秀美的帝國皇帝甘願守著一個男人過。
天治七年,拓跋真立拓跋儀為太子,請天下名師來教導。
天治二十年,拓跋真三十九歲,宣布退位,將皇位交於太子。
拓跋儀此時已成親生子,長成一名穩重青年,次年改國號為「大興。」拓跋俊被封為許昌候,獨自開府。
退位當日,拓跋儀就見父皇滿心歡喜的解去頭上的冠冕,當眾執起一人手。已近不惑之年的父皇在那人面前,卻還似一名少年。
那人高大魁梧,不苟言笑,頭髮已有點點白絲,氣色不太好。他威望很高,周圍歲數比較大的官員,一見到他,慌忙行禮。
這人他知道,是帝國的一字並肩王,叫朱蘇。據說原是父皇的侍衛,大鄭的天下是他與父皇一起打下來的。在他八歲以前,還指點過他與拓跋俊功夫。
後來江山穩固後,功成身退,成了一名閒雲野鶴。
多年的行軍打仗影響了他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因此父皇多次遍尋名醫,並大赦天下,期望讓他身體恢復。
那人眼光銳利,查覺到他的眼神,正要行禮,卻被太上皇攔住了,於是微微點頭。
他一怔,除了拓跋俊,沒見過哪個敢在天子面前不行禮的。但看到太上皇的行動,他又釋然了。做為一字並肩王,有權與皇上平起平坐。
等他的登基儀式舉行,正式行天子之事後,太上皇與朱蘇離開了京城。
從那以後,他再也沒見過傳聞中的一字並肩王朱蘇。只知道,太上皇在陪他遊山玩水。
確確實實是太上皇陪他,不是他陪太上皇。
朱蘇的身體已經很差勁了,騎不了很久的馬,走不了很遠的路。他知道自己來日不久了,想再看看自己打下的土地。
拓跋真不放心,乾脆退位,親自陪著他。
......
這日兩人來到了牛川,把當年的路重走了一遍,還專程去見了李岳。
李岳一直守在在拓跋盛墓前,守了二十多年,沒有遠離過。如今也老了,滿頭白髮,皺紋爬滿了原來清秀的臉。
他通曉醫術,以給人看病為生,遠近聞名。
雖然多年不見,但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對方。久別重逢,李岳特意停診一日,專門招待他們。
他獨居在山上,蓋了三間草房,房子後面就是拓跋盛的墓碑。四周荒無人煙,只有小蟲子不間斷的雜叫。
三人站在拓跋盛的墓碑前,想起當年一起打天下的往事,感慨萬分。
拓跋真東張西望半天,實在忍不住:「李岳,你後悔守在這裡嗎?」整日與荒涼為伴。
李岳出神的望著拓跋盛的墓碑,時光過了二十多年,那英俊偉岸的將軍的一言一笑,還清晰的存在腦海里。
半響才道:「有什麼後不後悔.....我很想下去找他,但他讓我好好活著,那我就好好活著,守著老天爺讓我下去找他的那一天。」
李岳將墓前的雜草一一拔起,並灑了一碗酒水,輕聲道:「將軍,主上和大將軍來看你了。」
時間沒有帶走他對拓跋盛的感情,依然是那個心中只有他的將軍的李岳。
他久久的半跪在墓前,認認真真的描繪著墓碑上刻著的名字。眼淚早已哭干,留下的只有無盡的思念。
結髮同枕席,黃泉共為友!
他們的婚禮雖然小,但流程不能少。
賀祥是個非常識趣的主。等到合卺酒一喝完,他立馬邊喊邊往門邊挪步:「步入洞房.....告辭!」拽著賀慶,把門關好,一溜煙就不見了。
將今夜剩下的時光全部交回他們兩人。
朱蘇滿心歡喜,望著眼前的愛人。他等了這麼多年,終於徹徹底底的等到了。
燭火中,拓跋真被渡上了層層光暈,如同畫卷里走出的謫仙!他抿著嘴,臉上的紅色到現在都沒退卻。
朱蘇輕輕一拉,拓跋真順勢倒在他的懷裡,熾熱的呼吸撲面而來,在心裡激起起了道道波紋。
他抬眼望著朱蘇,裡面秋水蕩漾,輕聲道:「哥!以後你就是有家室的人,在外面可不能亂來......」
餘下的話被堵了回去。朱蘇氣息不穩,在他唇上狠狠咬了一口:「我的陛下,你也是。
從今以後,他們的人生都有對方陪伴。
朱蘇伸手將拓跋真頭上的髮簪拔了出來,烏黑茂盛的頭髮滑了下來,落在光滑的肩頭上,說不出誘人。
朱蘇挑開他的頭髮,痴迷的眼神一一掃過眼前這具潔白光滑的身體,聲音啞得不成樣:「陛下,那一年你賜婚時,臣就想.....」
今夜是屬於他倆的洞房花燭夜,終於可以把上次沒做的事補全了。
明日君王不早朝!
(全文完)
第一百章 番外BE
天治四年,拓跋真任命盧蘭為皇后,統管後宮。其實後宮也沒啥事,除了喝茶聊天磕瓜子,處理些雞毛蒜皮的事,甚至連皇上都不需要侍候。除了逢年過節,兩人打個照面,共同出席某些必要的場合,其餘時間基本不見面。
天治帝的後宮,一直到天治帝三十九歲那年退位時,也沒一名妃子進來,盧蘭白撿了一個皇后位置做。
她也白白擔心了半輩子,並沒有因子貴而母死,而是活到了六十歲才過世,享盡了榮華富貴。她名義上的丈夫、年輕秀美的帝國皇帝甘願守著一個男人過。
天治七年,拓跋真立拓跋儀為太子,請天下名師來教導。
天治二十年,拓跋真三十九歲,宣布退位,將皇位交於太子。
拓跋儀此時已成親生子,長成一名穩重青年,次年改國號為「大興。」拓跋俊被封為許昌候,獨自開府。
退位當日,拓跋儀就見父皇滿心歡喜的解去頭上的冠冕,當眾執起一人手。已近不惑之年的父皇在那人面前,卻還似一名少年。
那人高大魁梧,不苟言笑,頭髮已有點點白絲,氣色不太好。他威望很高,周圍歲數比較大的官員,一見到他,慌忙行禮。
這人他知道,是帝國的一字並肩王,叫朱蘇。據說原是父皇的侍衛,大鄭的天下是他與父皇一起打下來的。在他八歲以前,還指點過他與拓跋俊功夫。
後來江山穩固後,功成身退,成了一名閒雲野鶴。
多年的行軍打仗影響了他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因此父皇多次遍尋名醫,並大赦天下,期望讓他身體恢復。
那人眼光銳利,查覺到他的眼神,正要行禮,卻被太上皇攔住了,於是微微點頭。
他一怔,除了拓跋俊,沒見過哪個敢在天子面前不行禮的。但看到太上皇的行動,他又釋然了。做為一字並肩王,有權與皇上平起平坐。
等他的登基儀式舉行,正式行天子之事後,太上皇與朱蘇離開了京城。
從那以後,他再也沒見過傳聞中的一字並肩王朱蘇。只知道,太上皇在陪他遊山玩水。
確確實實是太上皇陪他,不是他陪太上皇。
朱蘇的身體已經很差勁了,騎不了很久的馬,走不了很遠的路。他知道自己來日不久了,想再看看自己打下的土地。
拓跋真不放心,乾脆退位,親自陪著他。
......
這日兩人來到了牛川,把當年的路重走了一遍,還專程去見了李岳。
李岳一直守在在拓跋盛墓前,守了二十多年,沒有遠離過。如今也老了,滿頭白髮,皺紋爬滿了原來清秀的臉。
他通曉醫術,以給人看病為生,遠近聞名。
雖然多年不見,但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對方。久別重逢,李岳特意停診一日,專門招待他們。
他獨居在山上,蓋了三間草房,房子後面就是拓跋盛的墓碑。四周荒無人煙,只有小蟲子不間斷的雜叫。
三人站在拓跋盛的墓碑前,想起當年一起打天下的往事,感慨萬分。
拓跋真東張西望半天,實在忍不住:「李岳,你後悔守在這裡嗎?」整日與荒涼為伴。
李岳出神的望著拓跋盛的墓碑,時光過了二十多年,那英俊偉岸的將軍的一言一笑,還清晰的存在腦海里。
半響才道:「有什麼後不後悔.....我很想下去找他,但他讓我好好活著,那我就好好活著,守著老天爺讓我下去找他的那一天。」
李岳將墓前的雜草一一拔起,並灑了一碗酒水,輕聲道:「將軍,主上和大將軍來看你了。」
時間沒有帶走他對拓跋盛的感情,依然是那個心中只有他的將軍的李岳。
他久久的半跪在墓前,認認真真的描繪著墓碑上刻著的名字。眼淚早已哭干,留下的只有無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