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頁
樂署丞話剛落,其他的女妓便已經開始遐思。
唯有樾南衣垂著頭,嘴角勾起了一抹自嘲無奈的笑意,但卻轉瞬斂了回去,旋即佯裝與其他女妓們同樣在遐想未來光景。
榮華富貴?不過是鳥換個籠子繼續生活罷了。
次日未時,教坊丞領著女妓們前往了保和殿。
樾南衣跟在了教坊丞身後,帶著墜珠的薄紗,眉眼微垂卻在淡淡的打量著宮內的景色。入目紅牆綠瓦、高聳至遮擋了視線,雖美卻顯得極其壓抑。
她不喜歡這樣逼仄的氛圍,就好像是用精緻漂亮的綢布將她裹了起來。
光鮮亮麗,但內裡面卻好已經變得腐爛不堪。
這麼想過,樾南衣便對這皇宮沒了好感。
未時三刻,教坊丞帶著她們走進了侯台。
裡面已經有不少的姑娘們在準備化妝了,她們各個全都生的是國色天香,胭脂往臉上一抹,頓時嬌艷的花朵一般。
諸位笑著問好,卻又在互相不斷的打量。
或是瞧瞧這位在妝容上下了什么小心思,或是瞅瞅那位最近是不是又瘦了些,再者就是問問最近她們學的技藝如何……
樾南衣在一旁認真的化著妝,並不理會。
每有皇宮盛宴,這等爭奇鬥豔的事便會時常在此處發生。
身為藝伎,在這渭國連下等人都算不上,姑娘們自然是想為自己謀個好歸處,她雖然對此仍略有些不恥,但也不至於想去左右其他姑娘們的人生。畢竟他們一生……也沒其他法子。
這麼想著,前頭宦官傳話來,說官家們都已經盡數到齊,稍等聖上駕到後,教坊司的女妓們便可上台了。
教坊丞忙應下,待片刻過後,便領眾人依照排演上了台。
宴會之中,天子坐於正上位,由於太遠,沒有人能看清他的神情如何。
看向左側,坐著的便是今天的重要人物——大將軍袁竹。
其似乎是剛剛凱旋而歸還未能換上常服,一身鎧甲配極其瀟灑利落的束髮,單手執著酒杯輕抿,視線卻在緩緩的掃視著宴會的四周。
他似乎與這個宴會的鶯歌燕舞格格不入,即便這個宴會是為他而辦的。
饒是如此,也沒有人敢開口說他的不是。
畢竟腰上那柄即便進入保和殿也未被繳下的長劍便已代表了他的地位。
只要這柄長劍還在,那麼大將軍袁竹就永遠都是天子身邊的左膀右臂,是渭國百姓全都知道的雄獅猛虎,是代表了渭國太平的存在。
樾南衣望著漫不經心的那人,忽然愣了。而正在飲酒的袁竹也看向她,不知是想到了什麼,竟眉眼彎彎,淡淡笑了。
無關什麼情意,只是他似乎覺得很有趣。
而這樣的一笑,自然也讓其他的女妓們瞬間便心花怒放,以至於稍後樂署丞指導著演出時,她們都比之前更賣力了。
一曲琵琶結束迎來滿堂喝彩,尤其是坐在中間的樾南衣,更是讓諸位達官貴人都青睞,各種打賞也不斷,一舉便成了最亮眼的存在。
甚至還有許多的王孫公子們已經有意想要收樾南衣入府。
只是礙於聖上還在上面坐著呢,因此大多數人都沒這個膽量罷了。
但到底還是有些許的膽大之徒,色心作祟,竟當眾直接問起了樾南衣願不願意同他回府。
宴會上一時之間便陷入了寂靜,眾人噤聲,聖上的臉色也並不好。
樾南衣的指尖緊緊的按著琴弦,膽怯致使她的指尖都差點被割破,險些讓宮宴沾染鮮血。
她不知道自己此事應該怎麼辦,心中惶恐,想著若是聖上當真開了口,將自己給當做物件賞了出去那該如何?若是自己不能自保、入了府後被欺辱又該如何?若是正室會嫉妒……
胡思亂想時,她聽到有人開口:「陳尚書,宮宴上還是管好你那乖兒子的嘴,別亂說話。」
她連忙抬頭,卻見是袁大將軍。
袁竹側著身,鎧甲相撞的聲音丁當的作響,頓時便吸引了宮宴上眾人的注意。
他繼續說道:「教坊司內的女妓是屬於皇室的,自古就只有被請到各個府上彈唱助興的時候,像適才中間的那位美人琵琶彈得如此之好,若是我想請,那便就是我大將軍府上的座上賓了。再不濟也該是由皇上來進行定奪,令郎開口便是要討妾入府,想來這是不將皇上放在眼中啊?」
他的語氣非常的平淡,就像是在閒談一般。
可就是這樣完全聽不出有半點嚴肅的語氣,這其中的威脅之意卻極其的明顯。
這話落下,陳尚書的臉色頓時就有些僵了,連忙領著自己剛才那個口出狂言的傻兒子瘋狂給聖上磕頭謝罪、請求聖上的原諒。
好在今天聖上的心情看起來還是很不錯的,只是淡淡的揮揮手、罰了陳尚書兩杯酒,倒是並未再多說什麼。
而身為這場宴會的主人公袁大將軍自然也是不能掃了大家的興,冷哼了一聲後便就讓教坊司的眾人離開了,旋即繼續漫不經心的飲酒。
宴會仍舊鶯歌燕舞、觥籌交錯,仿佛剛才的插曲從沒有出現過。
離開之時,樾南衣再次抬眼看向了坐在主位左側的大將軍袁竹。
而這一眼,讓她記了無數春秋。
時間輾轉,渭國十三年,初春。
兩國開戰來的猝不及防,邊境大亂,百姓流離失所,大多都逃難到了京都,以求天子的庇護,京都很快就亂成了一鍋粥,遍野哀嚎。
唯有樾南衣垂著頭,嘴角勾起了一抹自嘲無奈的笑意,但卻轉瞬斂了回去,旋即佯裝與其他女妓們同樣在遐想未來光景。
榮華富貴?不過是鳥換個籠子繼續生活罷了。
次日未時,教坊丞領著女妓們前往了保和殿。
樾南衣跟在了教坊丞身後,帶著墜珠的薄紗,眉眼微垂卻在淡淡的打量著宮內的景色。入目紅牆綠瓦、高聳至遮擋了視線,雖美卻顯得極其壓抑。
她不喜歡這樣逼仄的氛圍,就好像是用精緻漂亮的綢布將她裹了起來。
光鮮亮麗,但內裡面卻好已經變得腐爛不堪。
這麼想過,樾南衣便對這皇宮沒了好感。
未時三刻,教坊丞帶著她們走進了侯台。
裡面已經有不少的姑娘們在準備化妝了,她們各個全都生的是國色天香,胭脂往臉上一抹,頓時嬌艷的花朵一般。
諸位笑著問好,卻又在互相不斷的打量。
或是瞧瞧這位在妝容上下了什么小心思,或是瞅瞅那位最近是不是又瘦了些,再者就是問問最近她們學的技藝如何……
樾南衣在一旁認真的化著妝,並不理會。
每有皇宮盛宴,這等爭奇鬥豔的事便會時常在此處發生。
身為藝伎,在這渭國連下等人都算不上,姑娘們自然是想為自己謀個好歸處,她雖然對此仍略有些不恥,但也不至於想去左右其他姑娘們的人生。畢竟他們一生……也沒其他法子。
這麼想著,前頭宦官傳話來,說官家們都已經盡數到齊,稍等聖上駕到後,教坊司的女妓們便可上台了。
教坊丞忙應下,待片刻過後,便領眾人依照排演上了台。
宴會之中,天子坐於正上位,由於太遠,沒有人能看清他的神情如何。
看向左側,坐著的便是今天的重要人物——大將軍袁竹。
其似乎是剛剛凱旋而歸還未能換上常服,一身鎧甲配極其瀟灑利落的束髮,單手執著酒杯輕抿,視線卻在緩緩的掃視著宴會的四周。
他似乎與這個宴會的鶯歌燕舞格格不入,即便這個宴會是為他而辦的。
饒是如此,也沒有人敢開口說他的不是。
畢竟腰上那柄即便進入保和殿也未被繳下的長劍便已代表了他的地位。
只要這柄長劍還在,那麼大將軍袁竹就永遠都是天子身邊的左膀右臂,是渭國百姓全都知道的雄獅猛虎,是代表了渭國太平的存在。
樾南衣望著漫不經心的那人,忽然愣了。而正在飲酒的袁竹也看向她,不知是想到了什麼,竟眉眼彎彎,淡淡笑了。
無關什麼情意,只是他似乎覺得很有趣。
而這樣的一笑,自然也讓其他的女妓們瞬間便心花怒放,以至於稍後樂署丞指導著演出時,她們都比之前更賣力了。
一曲琵琶結束迎來滿堂喝彩,尤其是坐在中間的樾南衣,更是讓諸位達官貴人都青睞,各種打賞也不斷,一舉便成了最亮眼的存在。
甚至還有許多的王孫公子們已經有意想要收樾南衣入府。
只是礙於聖上還在上面坐著呢,因此大多數人都沒這個膽量罷了。
但到底還是有些許的膽大之徒,色心作祟,竟當眾直接問起了樾南衣願不願意同他回府。
宴會上一時之間便陷入了寂靜,眾人噤聲,聖上的臉色也並不好。
樾南衣的指尖緊緊的按著琴弦,膽怯致使她的指尖都差點被割破,險些讓宮宴沾染鮮血。
她不知道自己此事應該怎麼辦,心中惶恐,想著若是聖上當真開了口,將自己給當做物件賞了出去那該如何?若是自己不能自保、入了府後被欺辱又該如何?若是正室會嫉妒……
胡思亂想時,她聽到有人開口:「陳尚書,宮宴上還是管好你那乖兒子的嘴,別亂說話。」
她連忙抬頭,卻見是袁大將軍。
袁竹側著身,鎧甲相撞的聲音丁當的作響,頓時便吸引了宮宴上眾人的注意。
他繼續說道:「教坊司內的女妓是屬於皇室的,自古就只有被請到各個府上彈唱助興的時候,像適才中間的那位美人琵琶彈得如此之好,若是我想請,那便就是我大將軍府上的座上賓了。再不濟也該是由皇上來進行定奪,令郎開口便是要討妾入府,想來這是不將皇上放在眼中啊?」
他的語氣非常的平淡,就像是在閒談一般。
可就是這樣完全聽不出有半點嚴肅的語氣,這其中的威脅之意卻極其的明顯。
這話落下,陳尚書的臉色頓時就有些僵了,連忙領著自己剛才那個口出狂言的傻兒子瘋狂給聖上磕頭謝罪、請求聖上的原諒。
好在今天聖上的心情看起來還是很不錯的,只是淡淡的揮揮手、罰了陳尚書兩杯酒,倒是並未再多說什麼。
而身為這場宴會的主人公袁大將軍自然也是不能掃了大家的興,冷哼了一聲後便就讓教坊司的眾人離開了,旋即繼續漫不經心的飲酒。
宴會仍舊鶯歌燕舞、觥籌交錯,仿佛剛才的插曲從沒有出現過。
離開之時,樾南衣再次抬眼看向了坐在主位左側的大將軍袁竹。
而這一眼,讓她記了無數春秋。
時間輾轉,渭國十三年,初春。
兩國開戰來的猝不及防,邊境大亂,百姓流離失所,大多都逃難到了京都,以求天子的庇護,京都很快就亂成了一鍋粥,遍野哀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