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頁
另外也有《穿越之福氣寶仙》這種類型的劇,裡面的方仙兒是個現代的穿越者,回到古代發光發熱什麼的。
要說最近比較熱門的一部,還得是《來自方星的你》。
劇情里阿爾法方仙兒是個遙遠星球的混血外星人,帶著高維的科技來到母星藍星的方國,與這裡的百姓們締結了深厚的情誼。
百姓們努力發展科技,為方仙兒修復壞掉的飛船,而方仙兒則是幫助大家發展建設,總之是一場很感人的雙向奔赴大戲。
這些題材聽著五花八門且荒謬,實際上包括了幾種與方仙兒有關的主流猜想:神仙降世說、凡人救世說、穿越者理論與高維科技說。
當下最流行的還是神仙降世那一套說法,主要是受到方國的名著《方君傳說》影響。
這套書是早期開國主事們主導編撰的,雖然是故事書,但內容詳實,大夥都覺得挺有可信度。
“崇君,你覺得哪種說法比較靠譜?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好像還是開國第一主事孫白鷗女士的後代呢,一定知道不少內部消息吧!”友人興奮開口道。
“我可真是太太羨慕你了!白鷗女士可是我最敬佩的人,她作為農村木匠的女兒,一路逆襲成為了開國主事。還沒我大的時候,就能穩住當時混亂的局勢,這得是多牛的本事啊!對了,說起來,她和鍾肆先生的感情也好好磕,咱方國應該也是從那會兒才正式定下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吧,婚姻相關權益保障也是那時候開始完善的!”
“說來你們孫家的能人是真多,白鷗女士的妹妹紅瓊也是不得了的厲害人物,就喜歡跑到各個流放受苦的艱難環境裡搞發展……”
孫崇君認真聽著,時不時點一點頭。
在方國,哪怕是開國主事的後人也只是一種光榮的象徵,實質上不會有多少特權與優待,一切主要還是靠自己。
反正在這個國家,只要努力,絕對不會過得太差就是了。
不僅她們孫家是如此,還有方軍內赫赫有名的何家也是這樣。
何家祖上出了名的有三兄妹,老大何犇星和老二何翠微都是方軍中的名將。
老三何雲麾名聲沒那麼顯,但也做出了不少實在的政績。
另外還有李振疆、鍾月恆等等,都是方國史書上有名有姓的人物。
說起來,考古這些歷史人物的小名也是人們日常的一大樂趣。
如此不得了的一群元勛,滿身功績,看留存下來的畫像,也俱是風流不俗,結果一看曾用名,竟然都是大牛鐵柱之類的詞,莫名有種萌萌的反差感。
想到這裡,孫崇君忍不住噗嗤一笑,終於將走神的思緒拽了回來。
其實友人說得不錯,她作為孫家人的後代,確實知道一些較為隱秘的非公開資料。
但說句實話,對於方仙兒的了解越多,人反倒更加心生敬畏,不敢輕易去下定論。但唯一能肯定的是,方仙兒絕不是什麼肉體凡胎。
孫崇君個人覺得,方仙兒可能是科技與神學相互碰撞出的偉大存在。但方仙兒好像更希望大家相信科學,在各樣的記錄中都有刻意淡化自己的神通痕跡。
白鷗祖先的手記中也叮囑過,不要將那些細節的事拿出去說。
雖然現在的方國人都很敬仰方仙兒,但更多都是當領袖那樣崇拜著,時刻都暖暖地放在心裡惦記著,很少有人將方仙兒捧如疏離的神明。
要比喻的話,她更像是人們共同的母親那樣。
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方仙兒是真心平等地愛護著大家的,假若她還在看著世間,肯定也捨不得任何人受苦。
一直到今天,方仙兒的蛛絲馬跡也覆蓋了人們的生活。
就拿取名這事來說,前陣子國內統計局發過一篇數據,與方仙兒直接有關的人名竟然占了全部人名的百分之五十。
像她自己的名字就是其中一例,孫崇君,取了崇敬方君的意思,而且方仙兒本名有個珺字,老媽也希望她能跟著沾點光,也成為一個擁有大愛的人。
這樣的統計數據還不包括那些間接與方仙兒有關的字眼,要是仔細掰算下來,估計人會更多。
發散性地想了一通後,孫崇君說道:“我個人是比較相信科技學說,希望等我們科技發展到更高水平的時候,也可以做到更多神奇的事情。”
友人聞言似是有些不滿足:“喂喂,你這說的也太官方了吧,真沒什么小道消息告訴我了嗎?”
孫崇君攤了攤手:“你想聽什麼?我知道的事,你在圖書館和博物館裡應該都能找到答案吧!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方國成立之後便無需再考古。”
友人搖頭晃腦地嘆了口氣:“這倒也是啦……”
在她們這個時代,考古專業主要考的都是方國之前的古。
倒不是方國到現在只有幾百年的原因。
而是自從方國建立之後,就很有保護史料文物的意識。
不管是紙質文獻還是實物,都好好地保存在初代圖書館和博物館中。縱觀歷史,方國的相關記錄應該是最多也最清晰的。
像是最早出現的泡麵和壓縮餅乾包裝袋,都用特殊的方法封存起來了,如今就在博物館中展出。玻璃製品那些稍微容易保存的就更不必說了。
還有早些時候百姓們給方仙兒供奉的木頭和石質的法櫃雕像等等,現在也是保存完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要說最近比較熱門的一部,還得是《來自方星的你》。
劇情里阿爾法方仙兒是個遙遠星球的混血外星人,帶著高維的科技來到母星藍星的方國,與這裡的百姓們締結了深厚的情誼。
百姓們努力發展科技,為方仙兒修復壞掉的飛船,而方仙兒則是幫助大家發展建設,總之是一場很感人的雙向奔赴大戲。
這些題材聽著五花八門且荒謬,實際上包括了幾種與方仙兒有關的主流猜想:神仙降世說、凡人救世說、穿越者理論與高維科技說。
當下最流行的還是神仙降世那一套說法,主要是受到方國的名著《方君傳說》影響。
這套書是早期開國主事們主導編撰的,雖然是故事書,但內容詳實,大夥都覺得挺有可信度。
“崇君,你覺得哪種說法比較靠譜?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好像還是開國第一主事孫白鷗女士的後代呢,一定知道不少內部消息吧!”友人興奮開口道。
“我可真是太太羨慕你了!白鷗女士可是我最敬佩的人,她作為農村木匠的女兒,一路逆襲成為了開國主事。還沒我大的時候,就能穩住當時混亂的局勢,這得是多牛的本事啊!對了,說起來,她和鍾肆先生的感情也好好磕,咱方國應該也是從那會兒才正式定下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吧,婚姻相關權益保障也是那時候開始完善的!”
“說來你們孫家的能人是真多,白鷗女士的妹妹紅瓊也是不得了的厲害人物,就喜歡跑到各個流放受苦的艱難環境裡搞發展……”
孫崇君認真聽著,時不時點一點頭。
在方國,哪怕是開國主事的後人也只是一種光榮的象徵,實質上不會有多少特權與優待,一切主要還是靠自己。
反正在這個國家,只要努力,絕對不會過得太差就是了。
不僅她們孫家是如此,還有方軍內赫赫有名的何家也是這樣。
何家祖上出了名的有三兄妹,老大何犇星和老二何翠微都是方軍中的名將。
老三何雲麾名聲沒那麼顯,但也做出了不少實在的政績。
另外還有李振疆、鍾月恆等等,都是方國史書上有名有姓的人物。
說起來,考古這些歷史人物的小名也是人們日常的一大樂趣。
如此不得了的一群元勛,滿身功績,看留存下來的畫像,也俱是風流不俗,結果一看曾用名,竟然都是大牛鐵柱之類的詞,莫名有種萌萌的反差感。
想到這裡,孫崇君忍不住噗嗤一笑,終於將走神的思緒拽了回來。
其實友人說得不錯,她作為孫家人的後代,確實知道一些較為隱秘的非公開資料。
但說句實話,對於方仙兒的了解越多,人反倒更加心生敬畏,不敢輕易去下定論。但唯一能肯定的是,方仙兒絕不是什麼肉體凡胎。
孫崇君個人覺得,方仙兒可能是科技與神學相互碰撞出的偉大存在。但方仙兒好像更希望大家相信科學,在各樣的記錄中都有刻意淡化自己的神通痕跡。
白鷗祖先的手記中也叮囑過,不要將那些細節的事拿出去說。
雖然現在的方國人都很敬仰方仙兒,但更多都是當領袖那樣崇拜著,時刻都暖暖地放在心裡惦記著,很少有人將方仙兒捧如疏離的神明。
要比喻的話,她更像是人們共同的母親那樣。
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方仙兒是真心平等地愛護著大家的,假若她還在看著世間,肯定也捨不得任何人受苦。
一直到今天,方仙兒的蛛絲馬跡也覆蓋了人們的生活。
就拿取名這事來說,前陣子國內統計局發過一篇數據,與方仙兒直接有關的人名竟然占了全部人名的百分之五十。
像她自己的名字就是其中一例,孫崇君,取了崇敬方君的意思,而且方仙兒本名有個珺字,老媽也希望她能跟著沾點光,也成為一個擁有大愛的人。
這樣的統計數據還不包括那些間接與方仙兒有關的字眼,要是仔細掰算下來,估計人會更多。
發散性地想了一通後,孫崇君說道:“我個人是比較相信科技學說,希望等我們科技發展到更高水平的時候,也可以做到更多神奇的事情。”
友人聞言似是有些不滿足:“喂喂,你這說的也太官方了吧,真沒什么小道消息告訴我了嗎?”
孫崇君攤了攤手:“你想聽什麼?我知道的事,你在圖書館和博物館裡應該都能找到答案吧!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方國成立之後便無需再考古。”
友人搖頭晃腦地嘆了口氣:“這倒也是啦……”
在她們這個時代,考古專業主要考的都是方國之前的古。
倒不是方國到現在只有幾百年的原因。
而是自從方國建立之後,就很有保護史料文物的意識。
不管是紙質文獻還是實物,都好好地保存在初代圖書館和博物館中。縱觀歷史,方國的相關記錄應該是最多也最清晰的。
像是最早出現的泡麵和壓縮餅乾包裝袋,都用特殊的方法封存起來了,如今就在博物館中展出。玻璃製品那些稍微容易保存的就更不必說了。
還有早些時候百姓們給方仙兒供奉的木頭和石質的法櫃雕像等等,現在也是保存完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