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頁
他輕咬裴茉的唇瓣,低語道。
「為什麼?」裴茉問。
「因為我……」葉長庚咬著牙,道,「喜歡你,需要你,不能放過你。」
「今天不行……」裴茉抓住他摸進自己腰裡的手,「我昨日和嬌嬌……」
「你和嬌嬌怎樣了?」葉長庚有些緊張。
怎麼這個時候提起妹妹?
「我和嬌嬌昨日覺得都有些不舒服,母親請了太醫來看,我們,我們都……」
「都怎樣?」葉長庚的心提起來。
裴茉有些羞赧道:「我們都有喜了。」
有喜了!
葉長庚想跳起來,卻覺得不夠穩重。想把嚴從錚拉回來,分享這個好消息,又覺得不妥當。最後他只敢輕輕把夫人打橫抱起,道:「這可真是大喜事!」
希望這世上,永遠都只有大喜事。
希望無論是皇族貴胄還是百姓人家,年年歲歲,都是喜事。
【全書完-番外待續】
全書訂正:
1:發現九峰山鐵礦的時間,原寫「十多年前」,更正為「二十多年前」。
2:時間上出現過「永慶」、「天安」等年號,本朝訂正,統一為天安。
3:皇帝並非嫡子(前後文有一處衝突)。
【月落說:寫完最後大結局的時候,外面的天已經黑透了。年節前路兩邊掛的燈籠還沒有摘,總讓人想起那句「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關於這本書寫作過程中的辛苦煎熬,已不想說太多。我還記得疫情放開的時候,我元旦高燒到39.5,吃了布洛芬退燒,等體溫降到38,就提著筆記本到車裡去,窩在那裡寫當天的更新。我是從小被許多人寵愛著長大的孩子,我以為我是吃不了什麼苦頭的,但寫書真是讓我明白,什麼叫做「絞盡腦汁」,什麼叫做「黔驢技窮」,什麼叫做「腦力勞動比體力勞動累多了」。
我曾以為寫完這本書,我要大哭一場和她分別。但是並沒有。我的心情複雜極了,一面舒了一口氣,覺得總算沒有爛尾,寫完了最長的一本書;一面又對她充滿了感激。這一年來,這本書帶給大家的快樂,我也跟著感受過。帶給大家的淚水,我也跟著落下過。在我的人生中,她是濃墨重彩的一筆。我曾經想,這本書如果是別人寫的,我來追更,那真是輕鬆又愉快啊。
我愛這裡的每一個人物,我愛這本書的每一個字,即便寫得不好,我也很愛她。謝謝你們陪伴我這麼久,感謝追更,謝謝葉嬌、李策、李璟、李璨、葉長庚、裴茉、錦兒、白羨魚、葉柔,甚至也謝謝格桑梅朵、李琛、李璋。現在我把你們放進我人生的履歷里,要開啟下一段逆旅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祝大家2024一切順利,幸福平安。更新中的不周之處,還望海涵。】
第460章 番外:太子妃孕事
九月暑氣漸消、陽光金黃,大明宮像罩在一層透明的錦緞內,偶爾吹進一些炙熱的風,風中裹著果蔬成熟的味道。
今年豐收。
大唐百姓祭祀社神,蒸社飯、獻社酒,擊鼓彈琴、場面隆重。
各地節度使將報喜奏摺送進宮,再帶著厚厚的封賞回去。
他們在大明宮內腳步匆匆,偶爾抬起頭,看一眼高高的挑檐、威武的檐獸,和恭肅謹慎的禁軍。
心中不禁回憶起面見太子的場景。
未敢細看,也不能細看,但那清潤爽朗的聲音,那關切溫和的語調,那條理分明的安排,令人心折又敬重,恨不得為太子效犬馬之勞。
但聽說也有一個藩國使節被太子三言兩語嚇暈在殿裡,抬出宮去,治了好些天才能說話。
這便是大唐的儲君了。
聖明神武、天下無雙。
聽說太子妃也是一等一的人物,只是這次不能見了。坊間流傳著她當年的軼事,真是辛辣活潑,令人百聞想求一見。
不過,太子妃如今正在孕中,應該會很穩重了。
「中了!」
東宮寬闊的院落內,錯落有致擺著幾十張紅紙。
每張紙上都寫著字,用石榴壓住,以免被風吹開。
幾位宮婢舉起巨大的芭蕉扇遮擋陽光,葉嬌正拿著鐵絲圈,丟出去套那些紅紙。她的腹部微微隆起,但動作依舊靈敏。
第一次便套住了一張,女官水雯喜滋滋地取過來,道:「是個惠字。」
「惠字好,惠字好,」宮女嬤嬤紛紛附和,公主舒文站在旁邊湊熱鬧,也跟著道,「『安民則惠,黎民懷之。』就用『惠』字!」
「不知『惠』字五行屬什麼?」葉嬌問,「這是給孩子起名呢,不能大意。」
不過……似乎套圈這個法子,就大意得很啊。
「屬什麼,問問老爺就知道啦。」水雯道,「等太子妃選好了字,一個個讓老爺看看。」
「正是如此,」舒文也拿了個圈,躍躍欲試,「我也套個試試。」
她婚後胖了些,臉上多了成熟女子的風韻,言語卻仍俏皮可愛,一看便知夫妻恩愛。
她高高拋出圈,那圈尚未落地,便見遠處華蓋高舉,禁軍在前開路,內侍跟隨伴駕,許多人向這邊走來。
舒文頓時臉色發白,未看圈住了什麼字,便慌忙要跑。
「太子妃,你自己套吧,我先回去了。我家裡還有事兒。」
「舒文,」未等她跑掉,一個聲音傳來,「你見到九哥便跑,又闖了什麼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為什麼?」裴茉問。
「因為我……」葉長庚咬著牙,道,「喜歡你,需要你,不能放過你。」
「今天不行……」裴茉抓住他摸進自己腰裡的手,「我昨日和嬌嬌……」
「你和嬌嬌怎樣了?」葉長庚有些緊張。
怎麼這個時候提起妹妹?
「我和嬌嬌昨日覺得都有些不舒服,母親請了太醫來看,我們,我們都……」
「都怎樣?」葉長庚的心提起來。
裴茉有些羞赧道:「我們都有喜了。」
有喜了!
葉長庚想跳起來,卻覺得不夠穩重。想把嚴從錚拉回來,分享這個好消息,又覺得不妥當。最後他只敢輕輕把夫人打橫抱起,道:「這可真是大喜事!」
希望這世上,永遠都只有大喜事。
希望無論是皇族貴胄還是百姓人家,年年歲歲,都是喜事。
【全書完-番外待續】
全書訂正:
1:發現九峰山鐵礦的時間,原寫「十多年前」,更正為「二十多年前」。
2:時間上出現過「永慶」、「天安」等年號,本朝訂正,統一為天安。
3:皇帝並非嫡子(前後文有一處衝突)。
【月落說:寫完最後大結局的時候,外面的天已經黑透了。年節前路兩邊掛的燈籠還沒有摘,總讓人想起那句「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關於這本書寫作過程中的辛苦煎熬,已不想說太多。我還記得疫情放開的時候,我元旦高燒到39.5,吃了布洛芬退燒,等體溫降到38,就提著筆記本到車裡去,窩在那裡寫當天的更新。我是從小被許多人寵愛著長大的孩子,我以為我是吃不了什麼苦頭的,但寫書真是讓我明白,什麼叫做「絞盡腦汁」,什麼叫做「黔驢技窮」,什麼叫做「腦力勞動比體力勞動累多了」。
我曾以為寫完這本書,我要大哭一場和她分別。但是並沒有。我的心情複雜極了,一面舒了一口氣,覺得總算沒有爛尾,寫完了最長的一本書;一面又對她充滿了感激。這一年來,這本書帶給大家的快樂,我也跟著感受過。帶給大家的淚水,我也跟著落下過。在我的人生中,她是濃墨重彩的一筆。我曾經想,這本書如果是別人寫的,我來追更,那真是輕鬆又愉快啊。
我愛這裡的每一個人物,我愛這本書的每一個字,即便寫得不好,我也很愛她。謝謝你們陪伴我這麼久,感謝追更,謝謝葉嬌、李策、李璟、李璨、葉長庚、裴茉、錦兒、白羨魚、葉柔,甚至也謝謝格桑梅朵、李琛、李璋。現在我把你們放進我人生的履歷里,要開啟下一段逆旅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祝大家2024一切順利,幸福平安。更新中的不周之處,還望海涵。】
第460章 番外:太子妃孕事
九月暑氣漸消、陽光金黃,大明宮像罩在一層透明的錦緞內,偶爾吹進一些炙熱的風,風中裹著果蔬成熟的味道。
今年豐收。
大唐百姓祭祀社神,蒸社飯、獻社酒,擊鼓彈琴、場面隆重。
各地節度使將報喜奏摺送進宮,再帶著厚厚的封賞回去。
他們在大明宮內腳步匆匆,偶爾抬起頭,看一眼高高的挑檐、威武的檐獸,和恭肅謹慎的禁軍。
心中不禁回憶起面見太子的場景。
未敢細看,也不能細看,但那清潤爽朗的聲音,那關切溫和的語調,那條理分明的安排,令人心折又敬重,恨不得為太子效犬馬之勞。
但聽說也有一個藩國使節被太子三言兩語嚇暈在殿裡,抬出宮去,治了好些天才能說話。
這便是大唐的儲君了。
聖明神武、天下無雙。
聽說太子妃也是一等一的人物,只是這次不能見了。坊間流傳著她當年的軼事,真是辛辣活潑,令人百聞想求一見。
不過,太子妃如今正在孕中,應該會很穩重了。
「中了!」
東宮寬闊的院落內,錯落有致擺著幾十張紅紙。
每張紙上都寫著字,用石榴壓住,以免被風吹開。
幾位宮婢舉起巨大的芭蕉扇遮擋陽光,葉嬌正拿著鐵絲圈,丟出去套那些紅紙。她的腹部微微隆起,但動作依舊靈敏。
第一次便套住了一張,女官水雯喜滋滋地取過來,道:「是個惠字。」
「惠字好,惠字好,」宮女嬤嬤紛紛附和,公主舒文站在旁邊湊熱鬧,也跟著道,「『安民則惠,黎民懷之。』就用『惠』字!」
「不知『惠』字五行屬什麼?」葉嬌問,「這是給孩子起名呢,不能大意。」
不過……似乎套圈這個法子,就大意得很啊。
「屬什麼,問問老爺就知道啦。」水雯道,「等太子妃選好了字,一個個讓老爺看看。」
「正是如此,」舒文也拿了個圈,躍躍欲試,「我也套個試試。」
她婚後胖了些,臉上多了成熟女子的風韻,言語卻仍俏皮可愛,一看便知夫妻恩愛。
她高高拋出圈,那圈尚未落地,便見遠處華蓋高舉,禁軍在前開路,內侍跟隨伴駕,許多人向這邊走來。
舒文頓時臉色發白,未看圈住了什麼字,便慌忙要跑。
「太子妃,你自己套吧,我先回去了。我家裡還有事兒。」
「舒文,」未等她跑掉,一個聲音傳來,「你見到九哥便跑,又闖了什麼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