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月再次震驚,「哪來的?」

  「元昭大長公主送進宮的。」

  之前他們就知道太后在找先皇留下的遺詔,後來救了常公公,也證實先皇確實曾寫過一份遺詔,但太后找了快兩年也沒找到,就連常公公也不知道先皇把遺詔交給誰保管的。

  沒想到竟然在元昭大長公主手裡。

  不得不叫人佩服先皇的謀略。

  難怪之前元昭大長公主會派東熒郡王進京,還要他聽蕭承易的吩咐辦事。

  然而讓蘇月沒想到的是,這道傳位詔書還是武國公世子幫先皇送到元昭大長公主手裡去的。

  前年入冬後,武國公世子離京辦事,地方離元昭大長公主的封地不遠,先皇就備了些賞賜,讓武國公世子順道送去,先皇這道親筆遺詔就藏在賜給元昭大長公主的綢緞里,上面寫著蕭承易皇長孫的身世,若有朝一日查清隱太子案真的存在冤屈,皇上容不下蕭承易,就讓元昭大長公主憑遺詔率百官擁蕭承易上位。

  元昭大長公主親自送來的先皇的親筆遺詔,文武百官還有何話可說,何況當時皇上大勢已去,識時務者為俊傑。

  百官們紛紛跪下,請蕭承易坐到龍椅上去。

  太后知道她找了許久的遺詔在元昭大長公主手裡,氣得當場吐血。

  元昭大長公主好些年沒回京了,就連先皇駕崩都沒回來祭拜,太后以為先皇把遺詔交給了定老王爺,對定老王爺痛下毒手,結果千算萬算,先皇竟然借他們的手把遺詔送到了元昭大長公主手裡,在關鍵時候給了他們致命一刀。

  蘇月道,「皇上和太子,你怎麼處理的?」

  蕭承易道,「挑了只手筋腳筋,暫時看押起來了。」

  怕有人會救走他們,只能把他們廢了,其他皇子公主只是關押起來,回頭再處置,肯定不會全殺了。

  武國公被關進了刑部死牢,擇日問斬,太后吐血就剩一口氣了,估計等不到處決,那些黨羽……

  反正蕭承易這兩天就是在忙這事。

  蕭承易和蘇月說了好一會兒話,臉上露了疲倦之色,他寬衣就要上床,蘇月不讓,這幾日正是排惡露的時候。

  蕭承易不顧這麼多,他躺床上,緊緊的抱著蘇月,「你不在,我這兩日在宮裡都沒睡好。」

  「龍榻不好睡嗎?」蘇月揶揄道。

  蕭承易捏蘇月的鼻子,「竟然打趣我,過兩日你身子好些了,進宮就知道了。」

  蘇月才生產完沒幾天天,不宜見風,蕭承易只能耐著性子等她好轉些,再接她進宮。

  接下來幾天,蕭承易早起進宮上朝,晚上出宮來小院,規矩的不像個皇帝。

  文武百官都無語了,沒見過這麼黏女人的皇帝。

  蘇月生下孩子的第十天,蕭承易將她接進宮了,直接住進了皇帝的寢殿含元殿。

  百官們覺得於理不合,但蕭承易不予理會,做皇帝這點自由都沒有,這皇帝做的還有什麼意思?

  何況他此生只娶一妻,蘇月就是他的整個後宮。

  不住含元殿,住皇后的寢殿,他去找她都不方便。

  蕭承易堅持,百官們也就算了,新官上任還三把火呢,皇上登基,那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這還沒開始呢,缺心眼往皇上槍口上撞。

  然後蘇月就成了第一個在含元殿做月子的皇后。

  蕭承易在那天晚上就坐上龍椅了,但新皇登基是大事,絕不會這麼隨意,要舉行祭天大典,蕭承易想和蘇月一起,就把祭天大禮放在了孩子滿月那天。

  對了,兩孩子名字早就取好了。

  兒子叫蕭景越。

  女兒叫蕭安然。

  蘇月出月子那天,跟隨蕭承易祭天,差點累成狗。

  蕭承易正式登基後,下的第一道聖旨就是立太子。

  百官們都服氣,見過皇上拖著遲遲不立太子的,還真沒見過皇子才滿月就這麼著急立太子的,這麼著急做什麼?

  不過太子和公主在皇上登基那天出生,貴不可言。

  皇上遲早要立太子,只是早的有些過了份,百官們私下吐槽幾句,明面上誰也不會說什麼。

  阻攔皇上立太子,難不成他們覬覦太子之位,想把女兒塞宮裡來?

  皇后可不是一般人,在還是明王妃時,太后都得在她手裡吃癟,把女兒送進宮,皇后捏死他們女兒還不跟捏死一隻螞蟻那麼簡單?

  不過朝堂上也不都是人精,也有缺心眼的。

  蕭承易登基第二個月,就有請皇上選秀納妃的。

  蕭承易坐在龍椅上,面無表情的看著那大臣,道,「朕當年糊塗休妻時,道衍大師給朕批過命。」

  「朕命里三子一女,皆皇后所出。」

  「你們覺得朕還有選秀納妃的必要嗎?」

  百官們,「……」

  他們能不能說一句選秀納妃也不一定就是為了開枝散葉啊。

  總有皇后身體不便伺候皇上的時候吧。

  左擁右抱,齊人之福,哪個男人不想啊,何況是皇上,可以坐擁天下的美人。

  但這話誰也沒敢說出口。

  這不是慫恿皇上做個昏君麼?

  道衍大師二十年前救隱太子妃,兩年前救明王妃,他的批註必然錯不了。

  皇上命里就三子一女,還都是皇后生的,送女兒進宮,連撈個皇子公主的希望都沒有,當下就把這念頭給掐的乾乾淨淨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