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頁
吳蔚還在清廬縣各處設立了多個匿名舉報箱,每月望日朔日,吳蔚都會騎著馬,背著箱籠,親自到各處舉報箱去,將百姓投放在裡面的舉報信或是意見信收起來,回到家和柳翠微一起傾聽百姓的訴求。
在吳蔚的積極引領下,聯合清廬縣幾大氏族,清廬官學成立了!分為男子學堂和女子學堂,推行為期六年的義務教育,不論年紀幾何,只要對讀書識字有渴求的百姓,皆可入學,只要是住在清廬縣境內的,哪怕戶籍不屬於清廬縣,都可入學。
學習期間,學生衣食住宿,包括文房四寶的消耗,全部由學院承擔,但在學生義務教育階段畢業後,若是選擇不繼續讀書,或者沒有通過考試選拔走向仕途的話,需要在學院內做兩年的義工。
彼時,東方瑞已在宜王的小朝廷中,官拜明鏡司正使兼任刑部侍郎,高寧雪也出任了官職,再加上有吳蔚這個女縣令的存在,這讓天下的百姓看到了一種可能,女子也能入朝為官的可能。
所以,當清廬官學成立之後,女子班出現了許多適齡姑娘,前來入學。
柳翠微在結束了龍袍的繡制工作後,便來面試了清廬官學的女夫子,輕鬆通過了筆試和面試,成為了清廬官學的一位夫子,她帶的那個女子班,有二十二名女學生。
在基礎設施方面,吳蔚不僅設立了衛生站,還修繕拓寬了清廬縣城內的道路,規範的坊市的經商行為,提高營商環境,設立了物價管理局和食品藥品衛生監督局,對全體百姓開放的藏書閣。
考慮到清廬縣特殊的山間盆地結構,吳蔚還在許多半山腰上開闢了避難所,平時用來存放冰塊和儲備糧,並將清廬縣衙內的一些重要的縣誌,卷宗,也放在了半山腰的山洞內保存。
吳蔚定期還會組織災難演習,包括地震,洪水,甚至是兵亂來臨時,百姓們的逃跑路線,避難場所和自救指南。
一開始,還不能得到廣泛的支持,但隨著吳蔚的威信日隆,清廬縣內一派欣欣向榮,清廬縣內的百姓,無論士農工商,生活越來越有盼頭,響應的人自然就多了。
……
梁朝的疆土上,戰事依舊在進行中,還曾一度出現過三足鼎立的局面,梁朝,宜王,扶桑,三方打得如火如荼,可這些……對於泰州地區的百姓而言,仿佛是另一個世界發生的事情。
最後的最後,還是手握巨量大殺器的宜王逐漸占據上風,先是抓住機會重創了在梁朝境內的扶桑軍隊,打得對方丟盔棄甲,不得不退縮到海州地區,苟延殘喘。
緊接著,宜王又公布了一份權威的證據,證明了當今皇帝指示蕭盛殺害四皇子,又利用食物相剋的手段,害死了太后。
消息一出,朝廷的公信力猶如山崩地裂,許多依舊有朝廷把持的地區,爆發了多點起義。
其中,平燕王老千歲直接在京畿地區搖旗,誓要誅昏君,震寰宇。
……
這日,吳蔚結束了一日的公務,正在考較四個學生的課業,這三年間吳蔚又陸續收了幾個學生,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考核,最終留下了兩人。
他們二人的對仵作的理解和對專業知識的天賦,不在更早入門的孫秋霜和柳正善之下。
小菊快步來到書房外,深吸一口氣,敲響了書房的門。
「砷化物中毒死亡後……」吳蔚看了一眼門口的方向,對四人說道:「你們先自己看書。」
「是。」
吳蔚拉開書房門,問道:「怎麼了?」
小菊拉著吳蔚的胳膊就走,二人快步來到院子中間,小菊上下打量著吳蔚,低聲道:「我和你說件事兒,你有點心理準備。」
吳蔚斂去了臉上的笑容,心中隱隱有了一個猜測。
「你說吧。」
「泰州那邊來人了,說是……老夫人昨夜去了。」
吳蔚只感覺心口一痛,淚水瞬間溢滿眼眶,前陣子張水生就派人帶過一次口信兒,說是今年轉過年來,柳老夫人的身體狀況不是很好,讓吳蔚和柳翠微有點心理準備。
為此,吳蔚和柳翠微還雙雙告假,回到泰州去探望了柳老夫人,也不知是不是老人家見到了她們開心,還是不希望她們擔心,總之那次見面,老人家所展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尚可。
吳蔚親自到泰州宜王府求了一位醫術高明的大夫,留在了柳老夫人身邊,轉眼兩個月過去,噩耗還是來了。
「蔚蔚,你保重啊,人生七十古來稀,老夫人已是高壽了。」
吳蔚吸了吸鼻子,問道:「是誰來報信兒的?」
「是張尺,披麻戴孝過來的,說是你二姐夫和二姐在料理後事,實在走不開。」
「我知道了,三娘呢?」
「翠微在書院呢,要過兩個時辰才能回來了。」
「我親自去告訴她,麻煩你幫我們收拾幾件衣裳,一會兒我接了三娘,即刻就回泰州去了。」
「好,我陪你們一起去。」
「好。」
……
吳蔚到學堂的時候,柳翠微正在教女孩子們寫字,班級里有幾個年齡比較小的,尚且握不穩筆,柳翠微便耐心地跪坐在對方身後,手把手教孩子寫字。
在吳蔚的積極引領下,聯合清廬縣幾大氏族,清廬官學成立了!分為男子學堂和女子學堂,推行為期六年的義務教育,不論年紀幾何,只要對讀書識字有渴求的百姓,皆可入學,只要是住在清廬縣境內的,哪怕戶籍不屬於清廬縣,都可入學。
學習期間,學生衣食住宿,包括文房四寶的消耗,全部由學院承擔,但在學生義務教育階段畢業後,若是選擇不繼續讀書,或者沒有通過考試選拔走向仕途的話,需要在學院內做兩年的義工。
彼時,東方瑞已在宜王的小朝廷中,官拜明鏡司正使兼任刑部侍郎,高寧雪也出任了官職,再加上有吳蔚這個女縣令的存在,這讓天下的百姓看到了一種可能,女子也能入朝為官的可能。
所以,當清廬官學成立之後,女子班出現了許多適齡姑娘,前來入學。
柳翠微在結束了龍袍的繡制工作後,便來面試了清廬官學的女夫子,輕鬆通過了筆試和面試,成為了清廬官學的一位夫子,她帶的那個女子班,有二十二名女學生。
在基礎設施方面,吳蔚不僅設立了衛生站,還修繕拓寬了清廬縣城內的道路,規範的坊市的經商行為,提高營商環境,設立了物價管理局和食品藥品衛生監督局,對全體百姓開放的藏書閣。
考慮到清廬縣特殊的山間盆地結構,吳蔚還在許多半山腰上開闢了避難所,平時用來存放冰塊和儲備糧,並將清廬縣衙內的一些重要的縣誌,卷宗,也放在了半山腰的山洞內保存。
吳蔚定期還會組織災難演習,包括地震,洪水,甚至是兵亂來臨時,百姓們的逃跑路線,避難場所和自救指南。
一開始,還不能得到廣泛的支持,但隨著吳蔚的威信日隆,清廬縣內一派欣欣向榮,清廬縣內的百姓,無論士農工商,生活越來越有盼頭,響應的人自然就多了。
……
梁朝的疆土上,戰事依舊在進行中,還曾一度出現過三足鼎立的局面,梁朝,宜王,扶桑,三方打得如火如荼,可這些……對於泰州地區的百姓而言,仿佛是另一個世界發生的事情。
最後的最後,還是手握巨量大殺器的宜王逐漸占據上風,先是抓住機會重創了在梁朝境內的扶桑軍隊,打得對方丟盔棄甲,不得不退縮到海州地區,苟延殘喘。
緊接著,宜王又公布了一份權威的證據,證明了當今皇帝指示蕭盛殺害四皇子,又利用食物相剋的手段,害死了太后。
消息一出,朝廷的公信力猶如山崩地裂,許多依舊有朝廷把持的地區,爆發了多點起義。
其中,平燕王老千歲直接在京畿地區搖旗,誓要誅昏君,震寰宇。
……
這日,吳蔚結束了一日的公務,正在考較四個學生的課業,這三年間吳蔚又陸續收了幾個學生,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考核,最終留下了兩人。
他們二人的對仵作的理解和對專業知識的天賦,不在更早入門的孫秋霜和柳正善之下。
小菊快步來到書房外,深吸一口氣,敲響了書房的門。
「砷化物中毒死亡後……」吳蔚看了一眼門口的方向,對四人說道:「你們先自己看書。」
「是。」
吳蔚拉開書房門,問道:「怎麼了?」
小菊拉著吳蔚的胳膊就走,二人快步來到院子中間,小菊上下打量著吳蔚,低聲道:「我和你說件事兒,你有點心理準備。」
吳蔚斂去了臉上的笑容,心中隱隱有了一個猜測。
「你說吧。」
「泰州那邊來人了,說是……老夫人昨夜去了。」
吳蔚只感覺心口一痛,淚水瞬間溢滿眼眶,前陣子張水生就派人帶過一次口信兒,說是今年轉過年來,柳老夫人的身體狀況不是很好,讓吳蔚和柳翠微有點心理準備。
為此,吳蔚和柳翠微還雙雙告假,回到泰州去探望了柳老夫人,也不知是不是老人家見到了她們開心,還是不希望她們擔心,總之那次見面,老人家所展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尚可。
吳蔚親自到泰州宜王府求了一位醫術高明的大夫,留在了柳老夫人身邊,轉眼兩個月過去,噩耗還是來了。
「蔚蔚,你保重啊,人生七十古來稀,老夫人已是高壽了。」
吳蔚吸了吸鼻子,問道:「是誰來報信兒的?」
「是張尺,披麻戴孝過來的,說是你二姐夫和二姐在料理後事,實在走不開。」
「我知道了,三娘呢?」
「翠微在書院呢,要過兩個時辰才能回來了。」
「我親自去告訴她,麻煩你幫我們收拾幾件衣裳,一會兒我接了三娘,即刻就回泰州去了。」
「好,我陪你們一起去。」
「好。」
……
吳蔚到學堂的時候,柳翠微正在教女孩子們寫字,班級里有幾個年齡比較小的,尚且握不穩筆,柳翠微便耐心地跪坐在對方身後,手把手教孩子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