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頁
烏雅氏深吸了一口氣,「福晉不會同意的」。
自從她假裝孕吐之後,正院的人恨不得一天來八趟,全是為著這肚子裡並不存在的孩子。
正院需要一個孩子,不是這個假的,就是耿氏那裡的。
她既然決定要跟著耿清寧,少不得要有投名狀,只要她把府里這些人的精力都牽扯住,無論是福晉還是側福晉,自然沒空去找蘭院的麻煩。
這就是她的誠意。
「快去收拾東西吧」,烏雅氏摸著漸漸圓潤的肚皮,「記住,動靜大一點」。
*
圓明園裡,耿清寧幾乎將閱讀器翻爛,見識了陳大夫和馬重五之高義,她只覺得有數不盡的力量從身體內湧出,恨不得立刻找出無數可以在這個時代利用的知識。
她正找著,就見外頭來人,說是尋四爺去暢春園。
可是早上的時候,他就和十三爺一併出去了,眼下並不在園子裡。
那人並不停留,轉身便走,連李懷仁遞出的荷包都顧不得收。
耿清寧心中一跳,忙叫人騎馬去追,根據她對四爺的了解,此刻他不是在十三爺那裡,就是在西花園處。
那人顧不得回返,跪在原地磕了個頭,又急匆匆的走了。
這是暢春園的人,也就是說是皇上的人,如今竟對著雍王府上一個小小的格格磕頭!
剎那間,沒有自得,沒有高興,只有一種莫名的恐慌湧上心頭。
暢春園的人為什麼對她這麼客氣,是看在甯楚格的份上,還是四爺的面子上?
可,把整個雍王府的人捆在一塊兒,也比不上皇上的一根汗毛。
她越琢磨,越覺得害怕,甚至到魂不守舍的程度。
至於閱讀器,已經絲毫看不進去了。
眾所周知,越是在糾結的時候,越覺得時間難熬。
耿清寧只覺得太陽在半空中,半天都不曾動一下,博古架上的西洋鍾,上頭的分針好半天才動一格。
她不能再這樣死熬著,得給自己找點事情做。
庫房的帳冊拿出來,一頁一頁的收拾,許久不用的擺件也被找出來,一點一點的用細棉布擦拭。
她在現代就有這個毛病,太過緊張的時候,就喜歡做一些機械、不用費腦子、還能放空自己的事情。
她以前還有個朋友,壓力太大的時候喜歡刷馬桶,這樣對比起來,就顯得她這個習慣算不上什麼大毛病。
葡萄接過耿清寧手裡擦得過分乾淨的粉琉璃葡萄雙環耳盒。
桃粉色的琉璃上流淌著乳白色雲紋,盒身是掐絲琺瑯的工藝,其上填有葡萄纏枝,美的不可方物。
這還是那年王爺封為雍親王的時,廣州那邊送來的賀禮,據說這個顏色很難得,整個大清只有這麼一個。
金貴無比。
「主子,您歇歇罷」,葡萄小心翼翼的將這耳盒放在桌子的正中央,若是碎了,一個院子裡的人加在一起都不夠賠的,「有什麼吩咐,叫奴婢去辦也就是了」。
耿清寧沒動,專心致志的擦拭自己手裡的香爐。
庫房裡的擺設連三分之一都沒擦完,天就已經黑的透透的。
四爺沒回來。
連個口信也沒有。
晚膳擺在膳桌上,已經好一會兒了,葡萄來勸過兩回,耿清寧卻沒有任何心思用膳。
她一面安慰自己沒到奪嫡白熱化的時候,四爺絕對不會有事的,一面又叫人把弘晝與小五都搬到九州清宴這里。
弘晝和小五什麼都不知道,大口的舀著碗裡的飯菜,耿清寧卻食不知味。
好不容易熬過了用膳的點,她也不叫兩個孩子回去,只叫他們睡在她與四爺的房間,自己親自帶著人守著。
圓明園所有的門緊鎖,四爺給的侍衛,莊子上培養出來的人,全都緊緊拱衛在九州清宴。
耿清寧穿著便於行動的騎裝靠在榻上的大迎枕上,只覺得身邊的燈火爆了又爆,結了又結。
她不敢剪燈花,也不敢叫別人剪。
窗外,月亮彎彎的掛在天上,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看到。
太陽升起。
第200章
暢春園內各處肅穆, 侍衛的腰刀在夕陽中閃著寒光,仔細看過去,所有的刀都出了刀鞘, 被主人緊緊的握在手裡。
前頭帶路的梁九功臉色煞白, 手腳有些微微發顫,他短而急的喘著氣, 像是被鬼攆一般。
四爺心口狂跳, 不知為何,他莫名的想到在熱河御帳里曾聽到的那一聲驚呼, 他不敢細問,只緊緊的跟在梁九功的身後。
兩個人快得只能看見影子。
到清溪書屋時, 四爺飛快的四下掃視一圈,沒在在門口看到甯楚格身邊的人,心下微松,他不再猶豫, 抬腳踏進未知命運的那扇門裡。
屋內各個地方都點著許多猶如小兒手臂粗細的白燭, 映得屋子裡比外頭還要亮上三分, 屋內眾人的神情也照得一清二楚。
太醫院的院案、院判等人跪在帷帳的後頭,隱隱約約的看不見人影。
廳中,一側是李光地、鄂爾泰、馬齊等人為首的王公大臣, 另一側是宗室中輩分高的長輩, 如裕親王保泰, 簡親王雅爾江阿, 莊親王博果鐸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自從她假裝孕吐之後,正院的人恨不得一天來八趟,全是為著這肚子裡並不存在的孩子。
正院需要一個孩子,不是這個假的,就是耿氏那裡的。
她既然決定要跟著耿清寧,少不得要有投名狀,只要她把府里這些人的精力都牽扯住,無論是福晉還是側福晉,自然沒空去找蘭院的麻煩。
這就是她的誠意。
「快去收拾東西吧」,烏雅氏摸著漸漸圓潤的肚皮,「記住,動靜大一點」。
*
圓明園裡,耿清寧幾乎將閱讀器翻爛,見識了陳大夫和馬重五之高義,她只覺得有數不盡的力量從身體內湧出,恨不得立刻找出無數可以在這個時代利用的知識。
她正找著,就見外頭來人,說是尋四爺去暢春園。
可是早上的時候,他就和十三爺一併出去了,眼下並不在園子裡。
那人並不停留,轉身便走,連李懷仁遞出的荷包都顧不得收。
耿清寧心中一跳,忙叫人騎馬去追,根據她對四爺的了解,此刻他不是在十三爺那裡,就是在西花園處。
那人顧不得回返,跪在原地磕了個頭,又急匆匆的走了。
這是暢春園的人,也就是說是皇上的人,如今竟對著雍王府上一個小小的格格磕頭!
剎那間,沒有自得,沒有高興,只有一種莫名的恐慌湧上心頭。
暢春園的人為什麼對她這麼客氣,是看在甯楚格的份上,還是四爺的面子上?
可,把整個雍王府的人捆在一塊兒,也比不上皇上的一根汗毛。
她越琢磨,越覺得害怕,甚至到魂不守舍的程度。
至於閱讀器,已經絲毫看不進去了。
眾所周知,越是在糾結的時候,越覺得時間難熬。
耿清寧只覺得太陽在半空中,半天都不曾動一下,博古架上的西洋鍾,上頭的分針好半天才動一格。
她不能再這樣死熬著,得給自己找點事情做。
庫房的帳冊拿出來,一頁一頁的收拾,許久不用的擺件也被找出來,一點一點的用細棉布擦拭。
她在現代就有這個毛病,太過緊張的時候,就喜歡做一些機械、不用費腦子、還能放空自己的事情。
她以前還有個朋友,壓力太大的時候喜歡刷馬桶,這樣對比起來,就顯得她這個習慣算不上什麼大毛病。
葡萄接過耿清寧手裡擦得過分乾淨的粉琉璃葡萄雙環耳盒。
桃粉色的琉璃上流淌著乳白色雲紋,盒身是掐絲琺瑯的工藝,其上填有葡萄纏枝,美的不可方物。
這還是那年王爺封為雍親王的時,廣州那邊送來的賀禮,據說這個顏色很難得,整個大清只有這麼一個。
金貴無比。
「主子,您歇歇罷」,葡萄小心翼翼的將這耳盒放在桌子的正中央,若是碎了,一個院子裡的人加在一起都不夠賠的,「有什麼吩咐,叫奴婢去辦也就是了」。
耿清寧沒動,專心致志的擦拭自己手裡的香爐。
庫房裡的擺設連三分之一都沒擦完,天就已經黑的透透的。
四爺沒回來。
連個口信也沒有。
晚膳擺在膳桌上,已經好一會兒了,葡萄來勸過兩回,耿清寧卻沒有任何心思用膳。
她一面安慰自己沒到奪嫡白熱化的時候,四爺絕對不會有事的,一面又叫人把弘晝與小五都搬到九州清宴這里。
弘晝和小五什麼都不知道,大口的舀著碗裡的飯菜,耿清寧卻食不知味。
好不容易熬過了用膳的點,她也不叫兩個孩子回去,只叫他們睡在她與四爺的房間,自己親自帶著人守著。
圓明園所有的門緊鎖,四爺給的侍衛,莊子上培養出來的人,全都緊緊拱衛在九州清宴。
耿清寧穿著便於行動的騎裝靠在榻上的大迎枕上,只覺得身邊的燈火爆了又爆,結了又結。
她不敢剪燈花,也不敢叫別人剪。
窗外,月亮彎彎的掛在天上,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看到。
太陽升起。
第200章
暢春園內各處肅穆, 侍衛的腰刀在夕陽中閃著寒光,仔細看過去,所有的刀都出了刀鞘, 被主人緊緊的握在手裡。
前頭帶路的梁九功臉色煞白, 手腳有些微微發顫,他短而急的喘著氣, 像是被鬼攆一般。
四爺心口狂跳, 不知為何,他莫名的想到在熱河御帳里曾聽到的那一聲驚呼, 他不敢細問,只緊緊的跟在梁九功的身後。
兩個人快得只能看見影子。
到清溪書屋時, 四爺飛快的四下掃視一圈,沒在在門口看到甯楚格身邊的人,心下微松,他不再猶豫, 抬腳踏進未知命運的那扇門裡。
屋內各個地方都點著許多猶如小兒手臂粗細的白燭, 映得屋子裡比外頭還要亮上三分, 屋內眾人的神情也照得一清二楚。
太醫院的院案、院判等人跪在帷帳的後頭,隱隱約約的看不見人影。
廳中,一側是李光地、鄂爾泰、馬齊等人為首的王公大臣, 另一側是宗室中輩分高的長輩, 如裕親王保泰, 簡親王雅爾江阿, 莊親王博果鐸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