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天,一大早的,兩口子便帶著厚禮,在秦大虎的陪同下,去了秦家的新院子。

  秦大壯帶著家裡人親自相迎。

  見面之後,拉著閨女的手,眸中滿是淚。

  心中原本積蓄了千言萬語,卻是半晌沒說出話來。

  還是秦逍遙率先出口,讓自家老爹去屋裡說。

  一行人才沒繼續在院子裡站著。

  去到堂屋,秦大壯才終於說起了話來。

  詢問秦逍遙離開嶺泉鎮後發生的事,以及現況。

  其實,許多事,他已經從大兒子口中得知了。

  卻還是忍不住,想親自問問閨女。

  秦逍遙如實告知。

  將自己和宋闕這段時間的經歷全說了。

  秦大壯等人聽得目瞪口呆。最後又是唏噓不已。

  「留在嶺泉鎮裡好。安安生生過日子,比什麼都強。」秦大壯嘆息道。

  秦逍遙點頭應下。

  「是。我和相公都已經辭去了官職,這次是安心回來定居的。」開口道。

  秦大壯連連點頭。

  接著,說起了打閨女離開後,秦家和宋家發生的事。

  秦逍遙耐心聽著,不時還吹捧自家老爹幾句,聽得秦大壯很開心。

  兩口子在秦家一待便是一日。

  傍晚的時候,在秦家用過了晚飯,才離開。

  回去的路上,兩口子並沒坐馬車,而是步行。

  走在熟悉的街道上,望著熟悉的場景。

  腦中回憶著以前在這些街道上發生的事,兩口子心中都別有一番感觸。

  一股淡淡的幸福感,籠罩在了兩人心頭。

  又過了半個來月。

  兩口子終於休息得差不多了,開始著手干正事。

  問做什么正事?自然是對逍遙縣和安定縣進行改革了。

  這兩個縣已經成了他們的封地,作為當地現在最大的管理者,他們自然得為封地內的百姓們謀福祉。

  秦逍遙的想法是,至少得想法子,讓兩個縣的百姓們在遇到旱災時,可以有水用,避免再發生逃荒之類的事。導致封地內人口流失。

  同時,要能讓兩個縣的百姓們都吃飽穿暖,人人幸福,就更好了。

  畢竟,治下的百姓們富裕了,他們也才能跟著富裕嘛。

  特別是安定縣,宋家的安定侯侯位是能世襲的。

  那便代表著,只要宋家不犯什麼大罪,大晉不滅,安定縣便會一直是宋家的封地。

  所以,將安定縣發展為富裕的縣,十分必要。

  兩口子在討論如何發展兩個縣的經濟時,秦逍遙忽然就有些抱怨了。

  為了長遠考慮,他們肯定得優先發展安定縣。

  可他們卻住在逍遙縣的嶺泉鎮,這便有些捨近求遠了。

  於是,秦逍遙索性給宣帝上了摺子。希望宣帝將逍遙縣也劃給宋闕。

  並且,以後一併給宋家世襲。

  皇帝收到摺子後,有些哭笑不得。

  也就逍遙侯了,換做旁人,誰敢直接跟他提這樣的要求?

  可也就逍遙侯了,換做旁人,他哪裡會批?

  是的,宣帝竟答應了秦逍遙的請求。

  於是,兩口子很快便制定出了計劃,然後迅速開動。

  接下來的數年時間裡,逍遙縣和安定縣疏通引流,挖溝渠,水庫,蓄水囤水。

  同時,由侯府出錢,給各村挖井。鎮上的公用水井也增加了不少。

  還有便是,嶺泉鎮成了皮蛋之鄉。

  在柳家姐弟,向陽公主,以及王小妹等人的打理之下,秦逍遙的皮蛋生意做遍了全國。

  而嶺泉鎮成了秦逍遙生產皮蛋的基地。

  每日,送進嶺泉鎮的鮮蛋,以及運出去的皮蛋絡繹不絕。

  轉眼又是一年。

  這一年,柳伶和向陽終於成了親。

  而某一日,秦逍遙剛準備寫摺子,計劃去邊關。忽然感覺到了一陣噁心。

  本沒想當回事,宋闕卻讓下人去請了李大夫過來。

  侯府總算是迎來了大家都盼望已久的喜事。

  是的,秦逍遙終於有孕了。

  這一夜,宋闕摸著秦逍遙平坦的小腹,久久無法入睡。

  再過八個月,他和媳婦的寶寶便會出生了。

  這日子,真好。

  ——————劇終—————

  第461章 番外之宋闕(一)

  我叫宋闕,出生在父母的殷殷期盼,和祖父的期待中。

  宋闕,是祖父親自為我取的名。

  希望我能承襲他的文才,在詩詞上有所造詣。

  幼時的記憶太過久遠,我已經記不大清了。只記得,祖父對我甚是疼愛,回到府里,便經常抱我頑耍。

  相府出事那年,我才剛過四歲。

  那一日,相府外忽然出現了大量侍衛,祖父從外回來之後便病重了。

  接著,很快便逝去了。

  父親連夜帶著母親和我,一路奔波著離開了京都。

  之後輾轉各地,去了下水村。

  此後,我們便在下水村落腳,住了下來。

  母親囑咐我,要將京都的往事忘掉。融入下水村,要成為這個村的一份子。

  我照辦了。

  時間一長,隨著京都的記憶遠去,我幾乎也快以為京都的一切,都只是一場夢。

  可儘管如此,因為長相的格格不入,我們一家也很難融入下水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