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後是長女、次子、次女、三女……

  周葶葶為冷暉兒生下五個孩子,除長子被立為太子外,剩下兩個兒子封王。

  由於家庭關係簡單,幾個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極好,沒有人去肖想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沒有爭破腦袋的奪位,大楚江山穩固,百姓皆將功勞歸功於周皇后身上。

  夫妻恩愛,一家和樂,被傳為一段佳話。

  第139章 番外 薛可莘

  薛可莘以往的人生,總是趣味占了大半。

  她在母親永昭長公主的保護下,出落得毫無心機,單純天真,可以每天開開心心,不需要擔憂任何事,跟其他皇家的郡主並不相同。

  如果不是那件事發生,薛可莘的人生大概率要一直這樣單純下去。

  父親薛鎮疆叛國,母親為了穩住局勢親手斬殺父親於劍下。

  一朝將薛可莘打擊的徹底驚醒。

  她很長一段時間沉默寡言,也很難在她臉上再看到笑容。

  永昭長公主無數次開導她,告訴她不要將父輩犯過的錯放在心上,可薛可莘怎麼可能不在意?

  倒不是對母親親手斬殺父親這件事耿耿於懷。

  而是,她最無法接受的就是昔日沉默寡言,在母親面前表現得恭順老實的父親為何會有這般狼子野心?

  薛可莘也同樣不能理解,父親是如何做到在母親面前掩藏野心十餘年,又是為何在明明心裡有野心的情況下,還答應跟母親的婚事。

  身為公主駙馬,一朝飛升,卻也無緣仕途,既然想要得到什麼,總要先付出。

  薛鎮疆的出身一般,他能娶永昭長公主已經是十分難得的一件事,可他卻想要的更多。

  若是旁人也就罷了,正是因為此人是她的父親,薛可莘才會久久無法接受。

  母親親自前去南疆穩定局勢,大楚和大齊兩國最終和談。

  薛可莘知道,是時候該她站出來了。

  冥思苦想多日的她,在永昭長公主面前提出自己的決定。

  「母親,女兒想代表大楚前去齊國和親。」

  永昭長公主正坐在羅漢床上飲著茶水,聞言,手中的茶盞沒能拿穩,啪嗒一聲摔落在地上。

  茶水四濺,沾濕了長公主的褲腳,此刻她卻全然沒有心思顧及。

  「什麼?」永昭長公主臉色瞬間變得難看。

  薛可莘的表情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平和,她語氣平靜道:「女兒得母親保護,十餘年來得以生活的極好。如今女兒恰好也到了成婚的年紀,也該為母親,也為大楚分憂了。」

  永昭長公主哪能答應女兒的決定,擰眉勸道:「大楚不需要送人去和親,即便是和親,也論不到你,皇族裡宗室女多的是。而且,你表哥也不會答應你去和親。」

  薛可莘卻依舊堅持,道:「如今大楚和齊國間雖然表面議和,但想要長久的關係穩固,總要有更多的關係捆綁,和親是很好的一種方式。齊國兵力強於大楚,萬一他們再來犯,對於大楚邊境百姓來說都是劫難。而且,女兒有信心,若是前去和親,能保兩國邊疆和平穩固數十年。」

  永昭長公主從未想過女兒會說出這樣的一番話,一時愣住。

  她的女兒,是真的長大了。

  長公主先前從為著急過薛可莘的婚事,就是想給她挑選一個各項都跟她般配的夫婿,卻沒想到這樣挑著挑著,女兒竟然生出和親的打算。

  見母親沉默,薛可莘繼續道:「母親,女兒想為大楚做些什麼。」

  永昭長公主沒有答應,也沒有說出過於尖銳的話,她不想打擊女兒,只道:「此事容後再議,兩國之事哪有你說的那麼簡單?」

  薛可莘卻仿佛看到了希望,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問道:「是不是若是表哥要找人去和親,母親就會答應我去?」

  永昭長公主見女兒笑容這般明媚,沒忍心說出拒絕她的話。

  她也知道薛鎮疆的事對女兒的打擊,女兒想要去和親,何嘗不是想要為父親做出的錯事進行彌補?

  可這些事,跟她又有什麼關係?

  永昭長公主心疼女兒,卻也知道女兒提出和親是想要彌補心中的缺失。

  她沒有拒絕女兒,而是默默地點了點頭。

  得了準話,薛可莘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臉上又重現了笑容。

  她是那樣的快樂,一時間永昭長公主生出錯覺,仿佛女兒從未改變過。

  只是女兒同時又花很多時間了解齊國的風俗民情,學習齊國的語言,用心的在為和親做準備。

  果然,兩國和談時,齊國果然提出要用和親來穩固兩國間的關係。

  同時還提出,最好是兩國各派一位和親公主去對方國家。

  齊國君主知道冷墨染剛坐上皇位,膝下沒有適齡的女兒,倒是沒有強迫和親人選必須是公主。

  選擇皇室宗室女受封公主進行和親的這種事,大家都心知肚明。

  冷墨染並不贊同屈辱的和親,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薛可莘得到消息,便進宮勸諫。

  「表哥,和親對大楚或是齊國都是一樁好事。就拿趙國舉例,先帝的慕容皇后身為趙國公主,嫁入我大楚後大楚與趙國邦交穩固多年。即便如今趙國君主易主,可念及慕容皇后,也不會公然侵犯我大楚疆土。同理,大楚因為有慕容皇后在,也不會跟趙國開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