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家誕下公主後,幾個月後蕭勝雪作為右相重新出現在了朝堂。並要主持修建公學,讓天下學子都可以讀書習字,有機會科舉。

  此舉遭到了一些朝臣的反對,為首的是最近新晉的禮部尚書,方真。他來自近幾年崛起的世家方家,今年的新科進士竟然有三人出自這個家族。

  但是周晟態度堅決,蕭勝雪也在朝廷里頗有積威,於是方真也不便說什麼,只得作罷。

  於是朝堂又是一輪風雨大作。等平民公學走上正軌後,這位蕭勝雪右相又託病離開了朝堂。相傳之後天樞樓內便燃起燈火,偶爾徹夜不息。

  由是幾年,似乎一切風平浪靜。

  第40章 監國

  今年春節無甚奇特,蕭勝雪在天樞樓剛送走了看望自己的皇太子,還有在這裡讀書習字後吃完飯的公主。

  他出了天樞樓,正準備去正殿找周晟,就看到周晟等在門口,面露憂色。

  「周晟?」蕭勝雪和周晟在一起多年,早有默契。周晟很久沒有這麼難過的時候,一定是出了什麼大事。

  蕭勝雪接過周晟手裡的奏摺,是杜驤加急送來的。

  「杜老將軍去世了?」蕭勝雪大驚。雖然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

  「嗯。」

  「杜老將軍去世,杜驤作為杜家的嫡孫可以穩定住一時戰局,但畢竟年輕,長久來看,北蠻必然會再度挑起戰事。」

  「是的,勝雪。」

  「所以你要……親征?」蕭勝雪看著眼前的人,此時的周晟正值壯年,被軍政和朝堂磨礪多年的他,眼中儘是堅毅。

  蕭勝雪抱住眼前的人:「你放心去吧,需要我做什麼嗎?」

  「勝雪,這次我需要你幫我穩住朝廷。」

  「好。」

  ---

  春節過後,大盛發布國書,封蕭勝雪為皇后。

  同年夏天,周晟北上親征北蠻,皇后監國、原右相職位不變,同時掌管京畿城防。

  蕭右相和大盛陛下的關係一直不清不楚,皇太子和長公主皆誕自這位右相,這在大盛朝廷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但靠姿色上位也一直是蕭勝雪被攻擊的點。而今蕭勝雪光明正大被封為了皇后,上任第一件事居然就是監國。在朝堂依舊造成了不小的轟動。

  這位蕭皇后年少時是前寧國的太子,在寧國朝堂以小搏大,利用士族把寧國朝堂攪得天翻地覆。後來投靠大盛,成為了天命侯,沉浮朝堂,行事狠絕,用計、用兵、暗殺,無所不用其極,以至於得罪了一大批皇商、士族和前寧國舊臣,但他也靠著這番狠,累積了一大批權勢、金錢和名望。

  再後來,這位蕭侯爺主持改革吏治,徹底廢除士族擢選,將朝廷官員的選拔統一為科舉制。當年在這樣一番大動作後,蕭勝雪便似乎再也沒有什麼驚人之舉,而是專心掛了右相的銜職,大部分時間都身居皇宮中,居住在陛下為他修的天樞樓里,做得最多的事不過是著書立說、創辦學校弘揚自己的理論,或者陪陛下和自己的兩個孩子生活。反而是他曾經的摯友,左相楊沉舟日益活躍在朝堂,一直勉力平衡著朝堂里士族和寒門清流的關係。

  所以很多年裡,這位蕭右相在世間亮相的時間越來越少,最後仿佛傳說一般,成為了那高居天樞樓里專心著述的、見首不見尾的謫仙人。

  遺忘的力量總是強大的。周晟親征,大盛朝堂暗流涌動。不少朝臣輕視蕭皇后久居深宮不見外人,所以一番奏報掐頭去尾,不甚明晰。蕭皇后也不惱,而是挑了兩位重臣的奏報,分別讓一邊旁聽的太子和長公主予以點評。

  兩個小孩子倒是語言犀利,把那兩個人的奏疏駁得啞口無言。蕭皇后依舊笑容不改,讓那兩個人扣半個月薪俸,那兩人便無話可說地認了罰。於是,朝堂整肅,無人再質疑蕭皇后半分。

  夏去冬來,轉眼陛下親征已經半年。蕭皇后依舊坐鎮朝堂,只是主位給了十幾歲的太子和年幼的長公主,自己垂簾聽政。

  近幾天前線的軍情傳來,陛下深入北邊腹地,與北蠻主要兵力膠著。明眼人都知道此時更是大盛和北蠻勝敗的關鍵時刻,再加上蕭皇后這幾個月逐漸垂簾幕後,有些不安分的人又心思活絡起來。

  大盛的朝堂上仿佛有一塊黑壓壓的烏雲,大家都看到了,但大家都裝作看不到。只等這塊雲哪天翻湧,掀起雷鳴電閃,血流如潑。

  這天快要朝歇時,一個言官突然奏報,說檢舉朝中重臣方真倒賣軍糧。然後大理寺卿突然奏報方真通敵。說話間宮廷侍衛將方真和幾個臣子按倒在地。

  方真哪見過這樣陣勢,直呼冤枉。蕭皇后沒說話,而是在簾後靜靜聽著方真喊冤,又細細問了言官和大理寺卿的細節。時間一分一秒流過,朝會在沉默中已然過了中午,在眾人都不知道這件事該如何收場時,一隊城防軍帶著證據出現在朝堂。言明上午已經將方真抄家,找到了方真結黨、拿軍糧以次充好,並暗通北蠻的證據。

  一番操作行雲流水,證據嚴絲合縫,出手穩且不留餘地。

  在朝堂眾人驚愕之際,只聽帘子後一聲低笑,許久不見的蕭皇后緩緩走到前台。此時的他依舊是淚痣如火,一身寬大的儒生便服看不清身型,他緩緩對方真說:

  「方真一黨就地格殺,通敵叛國、倒賣軍糧,諸九族。抄家,查沒的財產充入國庫,運往前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