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加工坊沒開在縣裡,而是設置在附近的村子內。

  請的都是村內人。

  找的管理人都是能管的住人的,所以一直很穩當。

  本身就有名氣在。

  出貨問題再解決後,生意那叫一個蒸蒸日上來著。

  李福歡很快就在縣西邊買了大宅子,連帶著東邊也置辦了房產,店鋪的地也都買下來,徹底站穩腳跟。

  但是一切太順了。

  就像後面有什麼人護著似的,別人完全不敢搞事情。

  李福歡隱隱約約猜到一點,但還是覺得氣不過。

  後來就想開了。

  自己也是有應對能力的,可能就是得吃點苦頭。

  但有人護著就護著吧。

  能省點麻煩也是好嘛。

  而某人的銀錢就當他投資了來著,直接給他留著分紅。

  全部都留在一個匣子裡面。

  偶然世道也不是那麼太平的,之後天災也有,人禍也有,但李家仨姐妹也迅速成長起來了。

  護著自家輕輕鬆鬆,更別提後面有人護著他們家。

  所以挺順遂。

  這內里磕磕絆絆還算平穩,而邊關倒是打得火熱。

  也開始拉壯丁了。

  到處都是招兵/買馬的亂糟糟。

  李福歡家裡就自家老爹一枚,年紀因為超過了倒沒事。

  就是二房的兄弟倆,李旺角李旺盛倆人吵了個昏天黑地,最終二房夫婦留下老大,把老二給送出去了,畢竟這年頭,你花錢也買不起一枚壯丁了。

  大房大兒子因為難得考中了個童生,所以被赦免了。

  如今動盪的一年啊。

  李福歡還花錢籌備和整理了一批物資,交給武學院,畢竟其他營都不可信,武學院是信得過的。

  武學院也對她表示了感謝,還想給她送塊牌匾。

  李福歡擺擺手,說道:「這牌匾的錢省下來買物資吧。」

  她不在乎這點名聲。

  只要世道太平就行啦。

  武學院對此也服氣的很,她的名聲也傳開了來著。

  後來很多年後。

  學子們也流傳著一位前輩,他的內人是有多麼強悍!

  明明是個小姑娘,愣是自己操辦起家業起來,十分颯爽,還心善,更不嫁娶,就真的在等著愛人。

  李福歡的確不在乎這些名聲,她目前不差錢,家人也都好好的,有各自的事業和目標,她也給親人置辦好了家業,足夠保障底下好幾代人了。

  更多的錢也是無用。

  第310章 大結局

  再多的身家也得這世道太平啊。

  雖然知道每個地方都有它動盪的時期。

  但李福歡只想早些結束。

  **

  就這樣又過了幾年。

  亂歸亂。

  日子還得過的。

  國都這些年內也沒有停止科舉,依舊是在操辦著。

  大房李呈止步於秀才。

  連舉人都考不上。

  而此時對於女子科舉的事情也愈發的完善了。

  開放的第一年。

  李壽喜就直接從童生考到舉人,並且年紀還是最小的。

  還只花了一年。

  三級連跳。

  立即就被尚書部的大人選中,直接親自過來接去京都上學了。

  要不是年紀不夠。

  直接就考進士當官去了。

  但她師傅的意思是再緩一兩年,讓她沉沉心。

  李壽喜科舉去京城也是把李福歡頭都快愁禿了。

  全家親自送她去京城,還呆了一段時間才安心回來的。

  除了最開始的難捨難分,後面這孩子是生活的挺好的。

  也獨立很多。

  時常傳信回來來著。

  而這消息傳到大房那邊去,李呈差點氣撅過去。

  每日鬱鬱寡歡。

  大房也又氣又羞,但也只能咬牙接著供著兒子。

  畢竟像三房小閨女這樣逆天的娃還是少數,大多都得熬。

  他們還帶著點希望的。

  可惜李呈頹廢了。

  李嫣兒倒是也把自己生意做的不錯,和三房來往的也勤。

  *

  至於二房。

  他們的倆兒子都依次被征走了。

  沒辦法。

  其間一段日子的確艱難,所以才頻繁招人來著。

  但也實在沒招兒。

  得到這消息時。

  李山根和申氏都有些心哽,但一想到這些年這倆混小子做的事兒,就覺得扔過去邊關也算贖罪了。

  其實二房李發財是可以去邊關的,奈何他貪生怕死,愣是把最鬧事的小兒子先推出去,第二次又耍花招把大兒子推出去,苟氏想想還是選擇要丈夫。

  如此自私自利。

  二老都沒眼看了。

  村里人都看笑話呢。

  如今二房正鬧著讓他們高嫁的大閨女李鶯兒的小兒子過繼回來娘家呢,每天在那邊要死要活的。

  當他們孩子真是倒八輩子的霉。

  好在。

  他們沒再找三房麻煩就行。

  至於李小丫他們倒是想霍霍呀,奈何誰讓人家有人護著?

  謝家的雜糧店因為李福歡的點心鋪也做的風生水起。

  兩家本來關係就很好。

  這些年動盪內也風雨同行,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

  對的。

  已經從合作夥伴變成了朋友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