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頁
趙煦:…
向太后:….
眾人:….
第210章 大結局(上)
趙煦有些哭笑不得,抬手對子駿說道:「愛卿不必如此。朕今日成全愛卿,希望愛卿有朝一日也能成全朕,為大宋愛護子民,鞏固江山。還有你們,也是一樣。」
他朝江陵和馬涓的方向點了點頭。
三人一起行禮道:「多謝皇上,臣必當竭盡全力!」
趙煦滿意地抿抿嘴唇,又看了一眼身邊的向太后。
向太后像一尊雕塑似地坐著,臉上看不出高興還是不高興。
這麼些年來,趙煦每次上朝,不管接見什麼人,向太后都像這麼一座彌勒佛似的坐著。
以前,每次上朝都是向太后和臣子們說話,趙煦只負責在旁邊當吉祥物。長此以往,他與臣子們講話都不利索了,說話也磕磕巴巴的。
他曾經也偷偷想過,自己什麼時候能像父親一樣自信獨立地坐在龍椅上,對大臣們擺出一副君王的派頭,讓他們臣服,感激,害怕。
但是直到今天,他赦免了馬子駿的罪過,馬子駿對他感激涕零的那一刻起,他才感覺到做君王的痛快。
這種拿捏他人,收買人心的事情,實在是太讓人慾罷不能了。
而有些事情一旦開了頭,以後也很難再停止了…
他笑笑,對子駿等人說:「你們起來吧。」
三個人應聲站起來,相繼站到一旁。
趙煦又看看一旁的譚御史和石棠。這兩個人現在落入了徹頭徹尾的尷尬境地,兩個人都眼觀鼻鼻觀心地站著,連手也不知往哪裡放。尤其是石棠,更是面如死灰。
趙煦看看石棠,心裡也有一點點尷尬。他對石棠抬抬手,溫和地說道:「石愛卿,以後朕給你女兒挑一個好夫婿,保准讓你滿意。」
石棠連忙行禮道謝。歸班之前,他又朝子駿的方向看了一眼。
這一眼,他的眼睛裡已經沒有任何溫度。
子駿心裡也是一緊。他知道,經過自己這麼一鬧騰,馬家和石家多年來的情誼就這麼完了。
他心裡也不好受,但是並不後悔。
解決完石棠,趙煦又對譚御史說了幾句好話。雖然這次他沒有採納譚御史的建議,但他對譚御史直言敢諫的態度還是表示了讚賞,也肯定了他對馬子駿的部份評價。
這一插曲過後,魯夷終於給衛士們一個眼色,讓他們把已經無限延長的唱名儀式繼續下去。
下屬們一陣手忙腳亂,終於開始進行下一步流程。
前三名宣布完畢,衛士再一個個宣布一甲中舉的人員。一個小黃門帶領幾十個中舉的士人到走廊角落裡的一張桌子上,各人取一張敕黃,也就是一張寫有他們名字的黃紙。
士子們拿著黃紙,由小黃門帶著再重新回到集英殿中。一群人在殿上行禮謝恩,聲震屋瓦。
趙煦坐在龍椅上,帶著欣賞的表情觀察這一屆士子。這次選出來的幾十個士子中,除了前三名之外,也不乏眉清目秀,氣宇軒昂之人。
趙煦一個個看過來,心裡總體是相當滿意。
按照小黃門的安排,子駿、江陵和馬涓是單獨一班。趙煦笑著打量三人,對身邊的小黃門道:「給三位賜食。」
旁邊有人端上用明黃色絲布蓋著的食盒,裡面有一塔胡餅,一份醃鹿肉,還有一壺美酒。
子駿等三人謝過恩,又一起向趙煦進謝恩詩。
子駿從前很討厭寫這些歌功頌德的詩句,也很少寫。但是經過何淨半年多的訓練,他已經成了寫頌聖詩的一把好手,不僅詞藻華美,而且立意新穎,讓人看了覺得不落俗套。
果然,這次三首頌聖詩交上去後,趙煦立刻龍顏大悅,尤其對子駿這首詩更是喜歡得不得了。
他笑著道:「三位愛卿的詩我都看了,幾位果然是才華橫溢,朕心甚慰,」他朝一旁的小黃門招招手:「給三位愛卿賜綠袍。」
子駿等人連忙謝恩。小黃門把事先準備好的袍子用大紅色朱漆托盤端上來。子駿接過托盤,把綠袍披在身上。
他本來就長得英俊,再加上裁剪良好的綠袍一襯托,更加顯得玉樹臨風,公子無雙。
等賜食過後,衛士又開始唱名後面幾甲的人名。其中狀元到第二甲,都賜進士及第,第三第四甲是進士出身,第五甲是同進士出身。
等全部唱名結束,所有進士一起上殿面見皇帝,諾大的殿堂站滿了黑壓壓的人頭,成為名副其實的「集英殿」。
子駿站在隊伍中的第一個,後面跟著江陵和馬涓。士子們向趙煦和向太后躬身禮拜,趙煦笑道:「賜食。」
大殿兩邊已經擺了兩排桌椅。士子們坐下來後,內侍們又上了第二輪賜食。每人是三樣食物,分別是赤焦肉餅兩枚,天花餅兩枚和羊肉飯一盂。
子駿身邊正好坐著江陵。子駿咬了一口天花餅,誰知這餅有點硬,他轉頭對江陵輕聲道:「這餅還沒有應六嫂做的好吃。」
江陵有點無語。他怕子駿說的話又被御史放大,趕緊給他使個眼神。
子駿會意,對江陵笑笑然後繼續吃餅。
兩人吃餅時,又不時有其餘的士子被叫到御前對答。子駿一邊吃一邊看著他們應對,心裡覺得很輕鬆,甚至有點幸災樂禍的感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向太后:….
眾人:….
第210章 大結局(上)
趙煦有些哭笑不得,抬手對子駿說道:「愛卿不必如此。朕今日成全愛卿,希望愛卿有朝一日也能成全朕,為大宋愛護子民,鞏固江山。還有你們,也是一樣。」
他朝江陵和馬涓的方向點了點頭。
三人一起行禮道:「多謝皇上,臣必當竭盡全力!」
趙煦滿意地抿抿嘴唇,又看了一眼身邊的向太后。
向太后像一尊雕塑似地坐著,臉上看不出高興還是不高興。
這麼些年來,趙煦每次上朝,不管接見什麼人,向太后都像這麼一座彌勒佛似的坐著。
以前,每次上朝都是向太后和臣子們說話,趙煦只負責在旁邊當吉祥物。長此以往,他與臣子們講話都不利索了,說話也磕磕巴巴的。
他曾經也偷偷想過,自己什麼時候能像父親一樣自信獨立地坐在龍椅上,對大臣們擺出一副君王的派頭,讓他們臣服,感激,害怕。
但是直到今天,他赦免了馬子駿的罪過,馬子駿對他感激涕零的那一刻起,他才感覺到做君王的痛快。
這種拿捏他人,收買人心的事情,實在是太讓人慾罷不能了。
而有些事情一旦開了頭,以後也很難再停止了…
他笑笑,對子駿等人說:「你們起來吧。」
三個人應聲站起來,相繼站到一旁。
趙煦又看看一旁的譚御史和石棠。這兩個人現在落入了徹頭徹尾的尷尬境地,兩個人都眼觀鼻鼻觀心地站著,連手也不知往哪裡放。尤其是石棠,更是面如死灰。
趙煦看看石棠,心裡也有一點點尷尬。他對石棠抬抬手,溫和地說道:「石愛卿,以後朕給你女兒挑一個好夫婿,保准讓你滿意。」
石棠連忙行禮道謝。歸班之前,他又朝子駿的方向看了一眼。
這一眼,他的眼睛裡已經沒有任何溫度。
子駿心裡也是一緊。他知道,經過自己這麼一鬧騰,馬家和石家多年來的情誼就這麼完了。
他心裡也不好受,但是並不後悔。
解決完石棠,趙煦又對譚御史說了幾句好話。雖然這次他沒有採納譚御史的建議,但他對譚御史直言敢諫的態度還是表示了讚賞,也肯定了他對馬子駿的部份評價。
這一插曲過後,魯夷終於給衛士們一個眼色,讓他們把已經無限延長的唱名儀式繼續下去。
下屬們一陣手忙腳亂,終於開始進行下一步流程。
前三名宣布完畢,衛士再一個個宣布一甲中舉的人員。一個小黃門帶領幾十個中舉的士人到走廊角落裡的一張桌子上,各人取一張敕黃,也就是一張寫有他們名字的黃紙。
士子們拿著黃紙,由小黃門帶著再重新回到集英殿中。一群人在殿上行禮謝恩,聲震屋瓦。
趙煦坐在龍椅上,帶著欣賞的表情觀察這一屆士子。這次選出來的幾十個士子中,除了前三名之外,也不乏眉清目秀,氣宇軒昂之人。
趙煦一個個看過來,心裡總體是相當滿意。
按照小黃門的安排,子駿、江陵和馬涓是單獨一班。趙煦笑著打量三人,對身邊的小黃門道:「給三位賜食。」
旁邊有人端上用明黃色絲布蓋著的食盒,裡面有一塔胡餅,一份醃鹿肉,還有一壺美酒。
子駿等三人謝過恩,又一起向趙煦進謝恩詩。
子駿從前很討厭寫這些歌功頌德的詩句,也很少寫。但是經過何淨半年多的訓練,他已經成了寫頌聖詩的一把好手,不僅詞藻華美,而且立意新穎,讓人看了覺得不落俗套。
果然,這次三首頌聖詩交上去後,趙煦立刻龍顏大悅,尤其對子駿這首詩更是喜歡得不得了。
他笑著道:「三位愛卿的詩我都看了,幾位果然是才華橫溢,朕心甚慰,」他朝一旁的小黃門招招手:「給三位愛卿賜綠袍。」
子駿等人連忙謝恩。小黃門把事先準備好的袍子用大紅色朱漆托盤端上來。子駿接過托盤,把綠袍披在身上。
他本來就長得英俊,再加上裁剪良好的綠袍一襯托,更加顯得玉樹臨風,公子無雙。
等賜食過後,衛士又開始唱名後面幾甲的人名。其中狀元到第二甲,都賜進士及第,第三第四甲是進士出身,第五甲是同進士出身。
等全部唱名結束,所有進士一起上殿面見皇帝,諾大的殿堂站滿了黑壓壓的人頭,成為名副其實的「集英殿」。
子駿站在隊伍中的第一個,後面跟著江陵和馬涓。士子們向趙煦和向太后躬身禮拜,趙煦笑道:「賜食。」
大殿兩邊已經擺了兩排桌椅。士子們坐下來後,內侍們又上了第二輪賜食。每人是三樣食物,分別是赤焦肉餅兩枚,天花餅兩枚和羊肉飯一盂。
子駿身邊正好坐著江陵。子駿咬了一口天花餅,誰知這餅有點硬,他轉頭對江陵輕聲道:「這餅還沒有應六嫂做的好吃。」
江陵有點無語。他怕子駿說的話又被御史放大,趕緊給他使個眼神。
子駿會意,對江陵笑笑然後繼續吃餅。
兩人吃餅時,又不時有其餘的士子被叫到御前對答。子駿一邊吃一邊看著他們應對,心裡覺得很輕鬆,甚至有點幸災樂禍的感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