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這種細微的小事,也並非只有一次。

  伴隨著保成年長,問題逐漸增多,有朝堂上的事情,有宮內外的事,還有太子私下裡試圖收買人心,收攏外臣的事。

  他已是太子,日後皇位都是他的,怎能做這等事?!

  一想想此事,康熙心下都是一個偌大的結。

  除此之外……

  或許是因為胤祉所說之事,告知了日後,以至於保成心中留有餘地。

  或許是因為那一次奎寧之事,以至於他心懷芥蒂,康熙隨即否定了這個念頭,不,這不是他的問題,雖然他懷疑了,但是他也只是留手了而已,都沒有直接讓人對隆科多下手,而是等著太子做出選擇,這難道就不是信任太子嗎?!

  他是皇帝,萬金之軀,天下的重擔都在他一人肩上,若是他突然出事,就憑這些小輩兒誰又能在這種情況下扛得起來?!

  怎麼能放心教給他們?!

  做多手準備是正常的,保成不應該多想,而是應該體諒,為國為民,如此才是一個好的儲君,好的兒子。

  若是在這種事情上真有芥蒂,那才是不負責任,是不忠不孝!

  一切好像就應該如此。

  至少對於康熙來說是這樣。

  伴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康熙同太子的關係,明明沒有什麼太過衝突的事,但是關係卻是越來越惡劣。

  對太子的矛盾,通過經年累月的積累越來越多,甚至逐漸有了積重難返的趨勢。

  準確說那不是趨勢,那就是確鑿存在的。

  太子仍舊是太子,康熙不想廢了他,但是兩相的矛盾也日漸加深。

  因為胤祉當年所說的話,所停下來沒有對清理他身邊人的事,到底還是發生了。

  清理乾淨那些人,在此之後,朝中,露頭支持基本上太子的大臣,更是都會被清理。甚至包括了為太子說好話的。

  在康熙眼裡,他們都等同於小人,歹人。

  若非四阿哥和十二阿哥是皇子,也是他給太子培養的臣子,且從來不沾太子所做的髒事,要不然他們也得一起被打壓。

  太子的性情也越發同當年有區別,甚至逐漸開始有不適合當皇帝的徵兆。

  對此康熙選擇了繼續考察,並且爭取把太子掰回來。

  具體方法就是——

  多訓斥。

  不過壞消息是偶爾不孝子胤祉蹦出來搗亂。

  康熙選擇了無視,不孝子這樣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錯過了幾年,一場秋狩時,太子重病,差點早他一步。

  一切好像戛然而止。

  一切好像又恢復了父慈子孝。

  與此同時,從生死之間走過一遭,太子也做出了他的選擇。

  ……

  不要管康熙怒火到底有多少,心中的不平到底有多些,一切的一切到底有多難以接受。

  康熙最終還是,開始了挑選新的繼承人。

  就他那些兒子中,除卻無能力的,年紀太小的,歸根結底,也就是老大、老二、老四、老八、老十二、老十四,老大就衝著和太子的關係就得第一時間被排除在外。

  而老二,能力不錯,但是那個心性並不是適合當皇帝,更主要的是因為之前為了太子更好地上位,推動了胤祉的那個婚事……

  真就是外家一點助力都沒有。

  不過他也是真的有容人之能。

  老四倒是能力不錯,而且是太子麾下,這麼多年之心也沒怎麼改過,倒是值得信任,就是性子喜怒不定,但是足夠果決。

  老八和老四類似,雖然不是太子麾下,但是是能夠容人的,必定是一個主溫和,施仁政之君。

  老十二能力也是極強,不過過於愛憎分明,重情義,有些不適合當皇帝。

  老十四那性子膽子大,但是氣量卻並非那麼大。

  除此之外,還有弘皙,只是弘皙大抵壓不住謝謝叔叔伯父們,靖難不見得,但是結果也不見得會好。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康熙想明白了那個雍正到底是誰。

  也就是次年,康熙看見了胤禛帶著自己的第四子弘曆,進了宮。

  胤祉當年說的話,在這一日,成了真。

  在熱河避暑山莊康熙的必經之路上,胤禛帶著弘曆,而弘曆在大聲背書。

  不得不說,那背的是一點不錯,小小年紀就已經這等地步,的確不容易。

  但是眼下的問題,倒也並非是弘曆背書如何。

  康熙停下腳步,目光看著站在一邊的胤禛,康熙到底道了一句,「你倒是不怕。」

  第115章

  很多事情不是一朝一夕的。

  但是就關於父子之情的裂隙,那卻是伴隨著三弟開口,那就是一個不見底的深淵。

  好消息是這個深淵還能抹平。

  壞消息是在抹平之後要不了多久,在原本的基礎上又裂開了。

  如此反覆,直到奎寧一事,徹底把所有的東西都暴露了。

  他這邊雖然難以接受,不過最終逐漸抹得平,但是不代表另一邊也抹的平,隨便他才是那個被刀子劃的人。

  因為顧忌,也因為猜忌,看起來好像無事,實際上遇見事情後,什麼都暴露出來了。

  一切來的那麼刺目驚心。

  那麼讓人難以接受。

  即便是經過了不知道多少番意想不到的打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