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頁
“皇上,就算無憂撤了長公主的封號,也不至於嫁這麼個粗丑之人,且兩人年紀也匹配不起啊——”沂嗣王起身制止。
“阿軫這話,說得實在不像你的豁達性情了,”夏侯世廷打斷她話,“就算是名正言順的公主,也並不是配的個個都是華庭貴邸,何況唐氏不過你一遠親罷了,大宣開國初期,為鞏固河山,與各方小國和親,多少皇上親生女兒都下嫁到各地偏僻的蠻夷之地,怎麼輪到你一個表妹,就金貴了?唐氏無親無故,不過是你娘家一名家業凋零的表妹,說個難聽話,——能有什麼家世?若不是你這當遠房親戚的收留,還不知道流落到哪裡去了。這位宋將士,為皇城守門數十年,還算是個本地京官,至少比遠嫁到那些偏地好吧!雖年紀成熟了些,可年紀大會疼人啊!怎麼匹配不起了?況且唐氏已經懷了人家的子嗣,今兒這事鬧出去,還有哪個正經門戶敢要她做妻?”
沂嗣王心頭鬱卒,正要再說話,卻見皇上壓沉了俊眉,傾身幾寸,聲音低斂:“將表妹下嫁京中士兵,也能給你在軍中樹立平易近人,不嫌貧愛富的名聲。沂嗣王,這買賣,有什麼不划算嗎。”
沂嗣王見皇上直呼自己封號,知道他的耐性到了頂,話語卡在喉嚨里。
唐無憂見表哥都不說話了,腦殼兒一炸,瞟向那相貌丑黑的粗老漢,登時眼前黑掉,如何也沒想到自己最後落個這樣的歸宿,一瞬間,這些年的夙願、奢望、期盼就像肥皂泡,一個個碎光。
難道自己這穿越一場,就是為了嫁個這般貨色,她實在受不住打擊,身子頻頻打晃。
宋老旺那頭卻是大喜過望,沒料天上掉這麼個餡餅下來,今後這嬌嬌貴女真成了自己媳婦,自己指東,她不敢朝西?
老男人咧開黃牙,笑得合不攏嘴,咚咚咚,快把額頭磕破了:“皇上聖明啊,多謝皇上,多謝太皇太后!”
卻聽啪一聲肉撞地的聲音,伴著顯春一陣驚叫:“主子暈了!”
賈太后眉一皺:“先送回配殿!”
顯春忙和另個嬤嬤抱住昏死過去的唐無憂匆匆離開。
賈太后經此風波,嘆氣搖搖手:“這事要辦就快點辦了,醜事一樁,也別聲張了。”
夏侯世廷見她臉色不好,起身道:“一切遵太皇太后的意思。”說著,先攙了皇祖母回殿去休息。
雲菀沁和沂嗣王分別跟在後面出了花廳。
經過庭院,沂嗣王見皇上扶著太皇太后走進寢殿,仍是不甘,這會兒再不說再沒機會了,幾步上前,想攔住皇上再勸,還沒喊出口,卻聽身後傳來輕盈腳步,回頭望過去,只見雲菀沁在宮人的攙扶下,走過來,笑渦乍現地微微一福身:“沂嗣王有禮。”
無憂這事,不用說,全是眼前女子鋪排的。福清宮的曼容當反間諜,守城門的宋老旺,甚至皇上突然不去福清宮夜宿,開始在文暉齋歇息,半夜託辭將皇上從文暉齋喊去,再將這宋老旺安排進去……一切的一切,只怕都是她掌控調度。
沂嗣王望住面前的女子,半生從戎,卻親眼看著個好容易打造出來的妹子還沒摸著龍袍就被她毀了,心頭不窩火是不可能的,良久以後,才悶悶回應:“皇貴妃。”
“沂嗣王是要找皇上?”雲菀沁依舊盈盈而笑,仿似談家常。
沂嗣王沒說話。
雲菀沁慢慢經過他身邊,檀口中字句飄出,提醒:“如果我是沂嗣王,就會到此為止。一個唐氏而已,能抵得過沂嗣王與皇上的君臣關係麼。別說是個表妹,就算是親妹妹……又怎樣?”
親妹妹,三字尤其深意重。沂嗣王瞳仁微緊,她在暗示自己,她知道無憂真實身份的。
“娘娘什麼意思,臣不明白。”沂嗣王語氣從容,目色中卻微不可查地閃出一絲厲。
“唐氏原先是什麼人……我都知道,沂嗣王當皇上會不知道麼,”雲菀沁笑嘆一聲,開門見山,“將一個被先帝貶為庶民、下降民間的女子改名換籍,重新送進宮,沂嗣王該當知道,是欺君之罪,可沂嗣王卻窮追猛打,仍是想要將唐氏送進後宮。沂嗣王是國之棟樑,皇上並不願意同您傷了和氣,若直接掀開這事,沂嗣王豈不是也要被唐氏牽連,跟著名譽受損?只好由我來安排下去,通過今天這件事來委婉地告訴您。事到如今,沂嗣王可明白了?”
沂嗣王喉結一動,沉默下來,眼神明顯渙散了幾分,原來這妹子的下場,早在進慈寧宮時,便已經註定下來,被皇上和皇貴妃安排好了。
“那唐氏為求上位不折手段,可沂嗣王卻不需要為她葬送和皇上的良好關係。”女子言語宛如和煦春風。
沂嗣王捏緊的拳慢慢鬆弛下來,這女人,到底是天子身畔的人,今天又親眼目睹其人心思絕不淺薄。
與她破壞關係,極不合算。
今天與自己一番話下來,看得出來,她分明是皇上的代言人,她的話,也就是皇上的意思。
皇上大可直接拒絕自己,今兒只將唐氏下嫁於一個守城老兵來暗示自己,證明待自己不薄,那他又何必喋喋不休,非要去搔皇上的不快?
如她所說的,一個妹妹而已,當舍則舍。
夜降臨,蒼穹巍峨,月光清輝灑在慈寧宮寢殿前的庭院前,沂嗣王臉色已經恢復平靜:“皇貴妃提點得對,本王受教。先行告辭了。”
這世上,到底還是聰明人多。雲菀沁看著沂嗣王離開慈寧宮的背影,唇角勾出微微一笑,心胸一暢,舒了口氣。
唐氏一事安排得很迅速,因畢竟是皇宮裡發生的醜事,沒聲張對外,不到半個月,以侮慢了太皇太后的錯處藉口,撤銷了慎儀長公主的封號,恢復白身平民的身份,然後送出宮去,連嗣王府都沒回在,直接便抬去了宋家在京城西南城角的小宅子。
前段日子才被太皇太后收為義女的唐氏,不消幾個月又被撤了身份,還下嫁給個四十多歲的八品守城小將士,雖沒明著說,但京人們心裡哪裡會不清楚,只怕是這唐氏與那老兵有染,瞞不住,曝了光。
雲菀沁那日去了慈寧宮後,因為肚子漸大,走路不方便,加上這幾天天氣不大好,陰雨路滑,也沒怎麼出福清宮,更沒管這事兒了,只聽說那唐無憂昏厥醒來後,數次要自盡,次次被人攔下來了。到後來賈太后怕她死在慈寧宮不吉利,讓沂嗣王也不高興,乾脆讓兩個五大三粗的嬤嬤日夜不分地守在她身邊,方才守到了她出嫁的那日。
慈寧宮送人出宮當日,又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珍珠和晴雪舉著傘,偷偷去宮門外看了看,回來後,初夏將兩人叫到裡面問了幾句。
雲菀沁正坐在床榻邊親手縫製嬰兒的虎頭帽,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只聽唐無憂是被綁著上了轎子。
“是從角門出去的,宋老旺今兒老樹開花,高興得不得了,休沐一天,特意來親自接人,”珍珠嘖嘖感嘆,“別說,那老傢伙還挺厲害,見那唐氏不依不撓,被塞住口,綁了手腳還掙扎個沒完,趁人不注意,兩巴掌甩過去將唐氏甩得暈頭轉向,又將她扛起來,丟進了轎子,粗魯得很,若不是見她懷孕,只怕連腳都踹上去了,嚇得唐氏連聲兒都不敢出了……還沒拜堂就使起夫綱,今後日子長了怎麼得了,唐氏素來心比天高,粉砌玉雕的人兒,還不知受不受得起折騰。”
“阿軫這話,說得實在不像你的豁達性情了,”夏侯世廷打斷她話,“就算是名正言順的公主,也並不是配的個個都是華庭貴邸,何況唐氏不過你一遠親罷了,大宣開國初期,為鞏固河山,與各方小國和親,多少皇上親生女兒都下嫁到各地偏僻的蠻夷之地,怎麼輪到你一個表妹,就金貴了?唐氏無親無故,不過是你娘家一名家業凋零的表妹,說個難聽話,——能有什麼家世?若不是你這當遠房親戚的收留,還不知道流落到哪裡去了。這位宋將士,為皇城守門數十年,還算是個本地京官,至少比遠嫁到那些偏地好吧!雖年紀成熟了些,可年紀大會疼人啊!怎麼匹配不起了?況且唐氏已經懷了人家的子嗣,今兒這事鬧出去,還有哪個正經門戶敢要她做妻?”
沂嗣王心頭鬱卒,正要再說話,卻見皇上壓沉了俊眉,傾身幾寸,聲音低斂:“將表妹下嫁京中士兵,也能給你在軍中樹立平易近人,不嫌貧愛富的名聲。沂嗣王,這買賣,有什麼不划算嗎。”
沂嗣王見皇上直呼自己封號,知道他的耐性到了頂,話語卡在喉嚨里。
唐無憂見表哥都不說話了,腦殼兒一炸,瞟向那相貌丑黑的粗老漢,登時眼前黑掉,如何也沒想到自己最後落個這樣的歸宿,一瞬間,這些年的夙願、奢望、期盼就像肥皂泡,一個個碎光。
難道自己這穿越一場,就是為了嫁個這般貨色,她實在受不住打擊,身子頻頻打晃。
宋老旺那頭卻是大喜過望,沒料天上掉這麼個餡餅下來,今後這嬌嬌貴女真成了自己媳婦,自己指東,她不敢朝西?
老男人咧開黃牙,笑得合不攏嘴,咚咚咚,快把額頭磕破了:“皇上聖明啊,多謝皇上,多謝太皇太后!”
卻聽啪一聲肉撞地的聲音,伴著顯春一陣驚叫:“主子暈了!”
賈太后眉一皺:“先送回配殿!”
顯春忙和另個嬤嬤抱住昏死過去的唐無憂匆匆離開。
賈太后經此風波,嘆氣搖搖手:“這事要辦就快點辦了,醜事一樁,也別聲張了。”
夏侯世廷見她臉色不好,起身道:“一切遵太皇太后的意思。”說著,先攙了皇祖母回殿去休息。
雲菀沁和沂嗣王分別跟在後面出了花廳。
經過庭院,沂嗣王見皇上扶著太皇太后走進寢殿,仍是不甘,這會兒再不說再沒機會了,幾步上前,想攔住皇上再勸,還沒喊出口,卻聽身後傳來輕盈腳步,回頭望過去,只見雲菀沁在宮人的攙扶下,走過來,笑渦乍現地微微一福身:“沂嗣王有禮。”
無憂這事,不用說,全是眼前女子鋪排的。福清宮的曼容當反間諜,守城門的宋老旺,甚至皇上突然不去福清宮夜宿,開始在文暉齋歇息,半夜託辭將皇上從文暉齋喊去,再將這宋老旺安排進去……一切的一切,只怕都是她掌控調度。
沂嗣王望住面前的女子,半生從戎,卻親眼看著個好容易打造出來的妹子還沒摸著龍袍就被她毀了,心頭不窩火是不可能的,良久以後,才悶悶回應:“皇貴妃。”
“沂嗣王是要找皇上?”雲菀沁依舊盈盈而笑,仿似談家常。
沂嗣王沒說話。
雲菀沁慢慢經過他身邊,檀口中字句飄出,提醒:“如果我是沂嗣王,就會到此為止。一個唐氏而已,能抵得過沂嗣王與皇上的君臣關係麼。別說是個表妹,就算是親妹妹……又怎樣?”
親妹妹,三字尤其深意重。沂嗣王瞳仁微緊,她在暗示自己,她知道無憂真實身份的。
“娘娘什麼意思,臣不明白。”沂嗣王語氣從容,目色中卻微不可查地閃出一絲厲。
“唐氏原先是什麼人……我都知道,沂嗣王當皇上會不知道麼,”雲菀沁笑嘆一聲,開門見山,“將一個被先帝貶為庶民、下降民間的女子改名換籍,重新送進宮,沂嗣王該當知道,是欺君之罪,可沂嗣王卻窮追猛打,仍是想要將唐氏送進後宮。沂嗣王是國之棟樑,皇上並不願意同您傷了和氣,若直接掀開這事,沂嗣王豈不是也要被唐氏牽連,跟著名譽受損?只好由我來安排下去,通過今天這件事來委婉地告訴您。事到如今,沂嗣王可明白了?”
沂嗣王喉結一動,沉默下來,眼神明顯渙散了幾分,原來這妹子的下場,早在進慈寧宮時,便已經註定下來,被皇上和皇貴妃安排好了。
“那唐氏為求上位不折手段,可沂嗣王卻不需要為她葬送和皇上的良好關係。”女子言語宛如和煦春風。
沂嗣王捏緊的拳慢慢鬆弛下來,這女人,到底是天子身畔的人,今天又親眼目睹其人心思絕不淺薄。
與她破壞關係,極不合算。
今天與自己一番話下來,看得出來,她分明是皇上的代言人,她的話,也就是皇上的意思。
皇上大可直接拒絕自己,今兒只將唐氏下嫁於一個守城老兵來暗示自己,證明待自己不薄,那他又何必喋喋不休,非要去搔皇上的不快?
如她所說的,一個妹妹而已,當舍則舍。
夜降臨,蒼穹巍峨,月光清輝灑在慈寧宮寢殿前的庭院前,沂嗣王臉色已經恢復平靜:“皇貴妃提點得對,本王受教。先行告辭了。”
這世上,到底還是聰明人多。雲菀沁看著沂嗣王離開慈寧宮的背影,唇角勾出微微一笑,心胸一暢,舒了口氣。
唐氏一事安排得很迅速,因畢竟是皇宮裡發生的醜事,沒聲張對外,不到半個月,以侮慢了太皇太后的錯處藉口,撤銷了慎儀長公主的封號,恢復白身平民的身份,然後送出宮去,連嗣王府都沒回在,直接便抬去了宋家在京城西南城角的小宅子。
前段日子才被太皇太后收為義女的唐氏,不消幾個月又被撤了身份,還下嫁給個四十多歲的八品守城小將士,雖沒明著說,但京人們心裡哪裡會不清楚,只怕是這唐氏與那老兵有染,瞞不住,曝了光。
雲菀沁那日去了慈寧宮後,因為肚子漸大,走路不方便,加上這幾天天氣不大好,陰雨路滑,也沒怎麼出福清宮,更沒管這事兒了,只聽說那唐無憂昏厥醒來後,數次要自盡,次次被人攔下來了。到後來賈太后怕她死在慈寧宮不吉利,讓沂嗣王也不高興,乾脆讓兩個五大三粗的嬤嬤日夜不分地守在她身邊,方才守到了她出嫁的那日。
慈寧宮送人出宮當日,又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珍珠和晴雪舉著傘,偷偷去宮門外看了看,回來後,初夏將兩人叫到裡面問了幾句。
雲菀沁正坐在床榻邊親手縫製嬰兒的虎頭帽,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只聽唐無憂是被綁著上了轎子。
“是從角門出去的,宋老旺今兒老樹開花,高興得不得了,休沐一天,特意來親自接人,”珍珠嘖嘖感嘆,“別說,那老傢伙還挺厲害,見那唐氏不依不撓,被塞住口,綁了手腳還掙扎個沒完,趁人不注意,兩巴掌甩過去將唐氏甩得暈頭轉向,又將她扛起來,丟進了轎子,粗魯得很,若不是見她懷孕,只怕連腳都踹上去了,嚇得唐氏連聲兒都不敢出了……還沒拜堂就使起夫綱,今後日子長了怎麼得了,唐氏素來心比天高,粉砌玉雕的人兒,還不知受不受得起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