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大家子人歡歡喜喜進屋,把看熱鬧的人擋在了門外。

  回到家,李氏終於鬆開小曾孫,看向兩個孫媳婦,嘆息道:「燕燕,蓉蓉,這些年你們操持家裡,還要時常長途跋涉回清源村看我們兩個老婆子,辛苦你們了。」

  「奶奶,我們不辛苦,真的。」

  婆母不在京城,丈夫又無妾室,不知道令多少人羨慕嫉妒恨。

  「好,好,好孩子。」李氏笑眯眯的點頭。

  心裡卻想著,死之前一定要勸勸綿娘。她還有很多年的人生,去京城種地也是一樣。

  反正京城的田莊有幾百畝,夠她折騰。

  說完又看向兩個孫子,憂心道:「你們平日裡事情多,以後別回來得這麼勤,免得引來上峰不滿。」

  「奶奶,您放心,我們會安排好,不會耽誤事。」陸言瑾和陸言修笑著寬慰道。

  大家彼此心中清楚,見面的次數不多了。陸言瑾和陸言修想儘量多回來看看李氏,李氏卻想著不能耽誤兩個孫子的前程。

  「娘,這些事情您就別操心了,兩個孩子心裡頭有數。」唐綿也跟著勸李氏,「再說,他們要是做得不好,能又升官嘛!」

  「也對,也對。」李氏樂呵呵道。

  兩個孫子出息,都已經是從三品的官了。

  不僅是他們兩個,大哥家的言軒,二哥家的言茂,還有族裡的一些孩子,有出息的也很多。再加上綿娘,現在的陸氏一族,在瀘安縣頗有名望,在府城也有一定的位置,一般人不敢招惹。

  族學更是擴大了不少,言軒和言修還收羅回來各種書,一個勁往裡送。

  陸言瑾和陸言修在家裡待了三天,兩人見李氏對孩子們萬般不舍,商量後決定讓自家媳婦帶著孩子在家裡再住些時日。

  李氏高興得合不攏嘴,天天一副喜氣洋洋的模樣。

  唐綿自是萬分欣喜,有兒媳婦孫子孫女在身邊,所有時間都用來陪他們了。

  家裡的事情自有跟來的丫鬟婆子操持,她無須操心。

  孩子們在家待了半個月才離開。

  剛走,李氏就盼著下一次見面了。

  可惜,她終究沒有熬過寒冬。好在唐綿一發現不對,立即給陸言瑾他們傳了加急信,又有吳大夫用藥護著,閉眼前晚輩們都歸了家,見到了最後一面。

  吳大夫的身體,如今也不怎麼好了,徐小東每年會帶著媳婦和孩子們回來兩次,亦是見一面少一面。

  「娘,奶奶臨終前讓您跟著我們進京,您怎麼想的?」辦完了李氏的身後事,一家人坐在一起討論著。

  陸言瑾和陸言修自是希望娘能跟著他們去京城,她一個人留在村里,他們不放心。

  「綿娘,聽嬸子和兩個孩子的,去京城吧!」唐綿還沒開口,莊靜便勸道。

  唐綿神情疲憊,笑了笑,道:「京城我會去,只是我想在家裡給爹娘守兩年孝。」

  眾人互看一眼,沒有再勸。

  「娘,我和弟弟準備留到元宵後再回京城。燕燕和弟妹,還有孩子們可以多留一段時日,在家陪陪您。」陸言瑾開口道。

  唐綿搖了搖頭,「你們的心意到就行了。京城的事重要,你們奶奶不會怪你們。」

  官場上稍有不慎就會被人抓到把柄,還是早些回去為好。

  「娘....」陸言瑾和陸言修擰緊眉心,有些不贊同。

  莊靜開口打斷他們,「這事兒,聽你們娘的,頭七過後你們就回京城。」

  皇上身體抱恙,現在的京城動盪不安,陸言瑾和陸言修得回去。

  陸言瑾和陸言修也想到這點,對視一眼後點了點頭。

  李氏的頭七一過,兩人便快馬加鞭的往京城趕。

  莊靜等人在清源村待了兩個月,才收拾行李啟程回京,唐綿一人留在家裡守孝。

  陸言瑾擔心唐綿,除了之前照顧她的婆子,還另外安排了一個會武功的女婢。

  一晃三年而過,新皇登基,朝堂權力更替。

  於明志一派的人從龍有功,紛紛升了職。丞相一派,齊齊吃了掛落。

  如今丞相被迫離開朝堂,家中晚輩也受到衝擊,家族式微,莊靜心中多年鬱氣消散,唐綿也為她高興。

  就是親近的長輩全都過世,唐綿心中難免惆悵。

  「老夫人,東西都收拾得差不多了,等兩位爺派來接您的人到之後,咱們就可以進京了。」婆子張媽收拾好東西,站在院子裡規矩的跟唐綿稟報。

  唐綿輕輕點點頭,環顧自己住了幾十年的家,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悵然之情。

  五日前收到陸言瑾的來信,派了人來接她進京過年,往後她也會長住京中。

  家中的田地已經託付給族裡照看,她不擔心。

  只是,再回故里,恐怕就是人世間最後一遭了。

  娘家的哥哥嫂嫂,陸家的幾位堂兄堂嫂,以後想見面就沒那麼容易了。

  好在,大堂哥二堂哥,還有姐姐姐夫他們都在京城,倒也不會孤單。

  只是,新糧種的事仍然什麼進展,但她不會放棄。

  畝產千斤是她心中的執念,往後餘生她都會繼續努力。

  --全文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