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
然後兩人陷入了一片靜默。
木柘自覺他做兒子的得調節氣氛,於是勉強補了句:「父皇你沒記錯。」
皇帝覺得他現在的脾氣真是好了太多,果然修身養性還是有用的,否則,如此他恐怕早就把木柘打出去了!
多氣人啊!除了小兒子,就沒旁人能讓自己這麼大年紀了還氣成這個樣子!
「那你府上怎麼遲遲未有嬰兒出生?可需要朕給你賞些侍妾下去?」有些話他並不想說的如此直白,可不說直白一些,這小子怕是還要在這兒跟他裝糊塗!
他無意插手兒子對兒媳的「獨寵」,可這麼久了,連個孩子也沒有,皇帝已經開始懷疑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了,是瑞王妃只忙著公務而忽略了木柘,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父皇,你幹嘛啊?宮裡養不起宮女了所以要塞給我?還是誰家女子養不起了要塞到我府里去?」
「而且怎麼就沒嬰兒出生了,前兩天孫嬤嬤家的兒媳婦還生了個小孩兒呢?就是聽說怪丑的!」
木柘回答的理直氣壯。
直到皇帝瞪了他半天,實在沒忍住拿起一本書就想朝他身上抽,木柘才如實交代了他和王妃根本沒圓房。
「沒圓房?!」皇帝差點兒一口氣沒上來!
木柘卻還是不以為然,「是啊,我忘記我在哪本書上看的了,說是男子十八歲前行房事減壽命,本王可是要長命百歲的人,那勢必不能讓任何人壞了本王的事!就連王妃也絕對不行!」
「你就因為這,成婚這麼久了連房都沒圓?既然如此,那你是從哪本書上看的?找出來給朕也看看!」
「找是找不出來了,但那本書里的內容我必然沒記錯。其中還有一條女子懷孕過早也會影響壽命而且還容易遇到難產。我這麼聰明是絕不會記錯的。」
皇上叫小兒子氣的頭痛,可沒有皇后,他總不能自己叮囑小兒媳婦要主動些吧?更何況木柘犟起來,沒人勸的住,皇帝心裡也清楚問題根本不出在孫家女身上。
不過幸好這小子馬上也該十八了,皇上竟奇怪的慶幸書上沒說二十,否則更是有的等了!
這番話一開始只是兩人之間的交談,也不可能會流傳出去,可皇帝想不通,這倒霉兒子又去了哪裡「大放厥詞」,沒多長時間,他認準了的書里的內容就被傳的沸沸揚揚。
不少人都在背地裡笑話瑞王太過天真愚蠢。
那要是這樣說,是不是甭管男子女子不成婚能活得更長啊?書上的兩句無稽之談竟然被他當做真理信奉踐行。
孫瑩春也是早早就從木柘嘴裡聽說過他信奉的「真理」的,要說信她自然是不信的,可木柘相信這些所謂「書」里的內容,她倒是也覺得挺好。
如果不是這奇葩書,從前常常什麼地方都去的瑞王怎麼可能院子裡沒一個女人?
更何況木柘說了,男子縱慾也容易傷身,後院女子多了說不準也有礙他的壽命,所以他只娶一個王妃就夠了。
有木柘的這句話,孫瑩春巴不得他信那本書呢?如果不是木柘根本記不清是哪本書,現在也找不到,甚至連書的作者也不知是何人,孫瑩春都想找出來書好好拜讀一番。
在木柘二十有三,孫瑩春二十二時,瑞王府終於誕生了位小郡主,彼時皇帝已經成了太上皇,而曾經的太子坐在了龍椅上。
皇帝是主動退位讓賢的,他向來是一個時常警醒自身的人,在他意識到隨著自己的年齡漸長,自己竟然開始為了太子的出眾而不悅、甚至想要緊緊的把所有的權利都握在手裡時,便當機立斷選擇了退位,他的決定做的非常突然,無論是太子還是朝臣都沒有反應過來,他便下了聖旨。
從前很少有這樣的皇帝,畢竟皇家本就無情,權利便成了最重要的東西,他們只見過為了皇位兄弟反目,父子兵刃相見的,還從未見過這麼突然就直接宣布自己要退位了的。
但皇帝既然決定了便極其堅持,就如同他這些年大力支持女子也可入學,甚至只要符合新規便可以考科舉一樣,他對於自己的決定向來不會有半分遲疑。
更何況,看起來令人措不及防的決定或許他自己一個人早已不知道反覆考慮過多少遍,只是旁人都不知道罷了。
「先帝曾與朕言,我木家男兒為君主,是勢必要掌控天下權勢的,卻絕對不能為權勢所掌控。故朕今日退位。也望太子你能將此規訓謹記心頭。」在跟太子說完這樣一句話後。他便毫不遲疑的將冊立新君聖旨親自交到了太子手中。
古多帝王怕死,怕老,怕兒子蓋過自己,他也未能逃得了,趁著如今還沒做出什麼昏庸之事來,不若趁早退位讓賢。
做了太上皇以後他就開始清閒起來,一閒他便愈發愁起了木柘的子嗣問題。為此不知教訓過多少次背後議論瑞王府子嗣甚至嘲諷木柘的人,可事實就擺在那裡,別說堵嘴,他連自己心裡的坎兒都過不去。這著急擔憂比起當時曾經他皇后遲遲無子也不差些什麼了。
木琳琅的出生則終於滿足了他的心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然後兩人陷入了一片靜默。
木柘自覺他做兒子的得調節氣氛,於是勉強補了句:「父皇你沒記錯。」
皇帝覺得他現在的脾氣真是好了太多,果然修身養性還是有用的,否則,如此他恐怕早就把木柘打出去了!
多氣人啊!除了小兒子,就沒旁人能讓自己這麼大年紀了還氣成這個樣子!
「那你府上怎麼遲遲未有嬰兒出生?可需要朕給你賞些侍妾下去?」有些話他並不想說的如此直白,可不說直白一些,這小子怕是還要在這兒跟他裝糊塗!
他無意插手兒子對兒媳的「獨寵」,可這麼久了,連個孩子也沒有,皇帝已經開始懷疑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了,是瑞王妃只忙著公務而忽略了木柘,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父皇,你幹嘛啊?宮裡養不起宮女了所以要塞給我?還是誰家女子養不起了要塞到我府里去?」
「而且怎麼就沒嬰兒出生了,前兩天孫嬤嬤家的兒媳婦還生了個小孩兒呢?就是聽說怪丑的!」
木柘回答的理直氣壯。
直到皇帝瞪了他半天,實在沒忍住拿起一本書就想朝他身上抽,木柘才如實交代了他和王妃根本沒圓房。
「沒圓房?!」皇帝差點兒一口氣沒上來!
木柘卻還是不以為然,「是啊,我忘記我在哪本書上看的了,說是男子十八歲前行房事減壽命,本王可是要長命百歲的人,那勢必不能讓任何人壞了本王的事!就連王妃也絕對不行!」
「你就因為這,成婚這麼久了連房都沒圓?既然如此,那你是從哪本書上看的?找出來給朕也看看!」
「找是找不出來了,但那本書里的內容我必然沒記錯。其中還有一條女子懷孕過早也會影響壽命而且還容易遇到難產。我這麼聰明是絕不會記錯的。」
皇上叫小兒子氣的頭痛,可沒有皇后,他總不能自己叮囑小兒媳婦要主動些吧?更何況木柘犟起來,沒人勸的住,皇帝心裡也清楚問題根本不出在孫家女身上。
不過幸好這小子馬上也該十八了,皇上竟奇怪的慶幸書上沒說二十,否則更是有的等了!
這番話一開始只是兩人之間的交談,也不可能會流傳出去,可皇帝想不通,這倒霉兒子又去了哪裡「大放厥詞」,沒多長時間,他認準了的書里的內容就被傳的沸沸揚揚。
不少人都在背地裡笑話瑞王太過天真愚蠢。
那要是這樣說,是不是甭管男子女子不成婚能活得更長啊?書上的兩句無稽之談竟然被他當做真理信奉踐行。
孫瑩春也是早早就從木柘嘴裡聽說過他信奉的「真理」的,要說信她自然是不信的,可木柘相信這些所謂「書」里的內容,她倒是也覺得挺好。
如果不是這奇葩書,從前常常什麼地方都去的瑞王怎麼可能院子裡沒一個女人?
更何況木柘說了,男子縱慾也容易傷身,後院女子多了說不準也有礙他的壽命,所以他只娶一個王妃就夠了。
有木柘的這句話,孫瑩春巴不得他信那本書呢?如果不是木柘根本記不清是哪本書,現在也找不到,甚至連書的作者也不知是何人,孫瑩春都想找出來書好好拜讀一番。
在木柘二十有三,孫瑩春二十二時,瑞王府終於誕生了位小郡主,彼時皇帝已經成了太上皇,而曾經的太子坐在了龍椅上。
皇帝是主動退位讓賢的,他向來是一個時常警醒自身的人,在他意識到隨著自己的年齡漸長,自己竟然開始為了太子的出眾而不悅、甚至想要緊緊的把所有的權利都握在手裡時,便當機立斷選擇了退位,他的決定做的非常突然,無論是太子還是朝臣都沒有反應過來,他便下了聖旨。
從前很少有這樣的皇帝,畢竟皇家本就無情,權利便成了最重要的東西,他們只見過為了皇位兄弟反目,父子兵刃相見的,還從未見過這麼突然就直接宣布自己要退位了的。
但皇帝既然決定了便極其堅持,就如同他這些年大力支持女子也可入學,甚至只要符合新規便可以考科舉一樣,他對於自己的決定向來不會有半分遲疑。
更何況,看起來令人措不及防的決定或許他自己一個人早已不知道反覆考慮過多少遍,只是旁人都不知道罷了。
「先帝曾與朕言,我木家男兒為君主,是勢必要掌控天下權勢的,卻絕對不能為權勢所掌控。故朕今日退位。也望太子你能將此規訓謹記心頭。」在跟太子說完這樣一句話後。他便毫不遲疑的將冊立新君聖旨親自交到了太子手中。
古多帝王怕死,怕老,怕兒子蓋過自己,他也未能逃得了,趁著如今還沒做出什麼昏庸之事來,不若趁早退位讓賢。
做了太上皇以後他就開始清閒起來,一閒他便愈發愁起了木柘的子嗣問題。為此不知教訓過多少次背後議論瑞王府子嗣甚至嘲諷木柘的人,可事實就擺在那裡,別說堵嘴,他連自己心裡的坎兒都過不去。這著急擔憂比起當時曾經他皇后遲遲無子也不差些什麼了。
木琳琅的出生則終於滿足了他的心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