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首當其衝受害的,就是近海的幾個縣鎮。
已經形成規模的鄉鎮護衛隊迅速行動起來,戰火迅速蔓延至詔安縣,詔安縣在接收了絕大多數附屬鄉鎮的難民後,果斷關閉城門,嚴防倭寇利用難民趁機攻進城來。
也是在這時候,裴宜知道了倭寇突然瘋狂的原因。
北疆戰場隨著虎賁將軍生擒北戎王而結束,不日後,北疆的軍隊將分成兩股力量,支援東海戰場與西南戰場!
倭寇本質上只是個海島小國,之所以能將東海戰場拖這麼久,仗的就是倭國人全都不要臉又手段毒辣,軍隊一去他們就躲到了海上,軍隊一走他們就冒出來偷襲老百姓,活像只亂竄的討厭老鼠。
一旦北疆那邊殺伐果斷的軍隊過來與東海這邊的駐軍匯合,防守力量加倍下,倭寇很難再占到便宜,只能餓死在他們那個小破島上。
倭寇是想趁著北疆軍隊到來之前,先儘可能轉移走更多的物資,以待蟄伏几年後再捲土重來!
想通這一點,裴宜立馬去見了杜甫慶,得到杜甫慶支持後,利用思源書院的學子們,告訴整個詔安縣的百姓們:此戰,不能退!
倭寇兇殘成性,不能帶走的東西,他們絕對會選擇直接毀滅!
倭寇臨城那日,城外,是密密麻麻的倭寇大軍,城內,老弱病孺都躲在了縣城中心的安全區域,平日裡有把子力氣的婦人們咬緊了害怕到顫抖的牙齒,努力燒沸一鍋又一鍋的水,士兵們兩人一組,準確地將滾燙的水淋在沿著城牆往上攀爬的倭寇身上。
被滾水迎頭潑中的倭寇非死即傷,慘烈的哀嚎在此刻,卻是讓城內眾人越聽越士氣大振。
全城的男人都在為自己的小家、為國而戰,詔安縣外,無數百姓的亡魂在哀嚎哭訴,受傷的士兵不斷被拉回城內進行治療包紮,只要還有力氣砍殺敵人,這些傷兵轉頭就會又出現在戰場上。
饒是如此,在死守三天,卻發現倭寇進攻的勢頭絲毫未減時,所有人的心裡,都不可避免地開始滋生絕望的情緒。
裴宜嘴裡起了好幾個火泡,身為杜甫慶最信任的謀士,整個詔安縣的壓力幾乎全都壓在他身上,他所做的任何一個決策,都影響著成百上千的人,任何一個微小的失誤,都可能造成詔安縣被攻破。
杜甫慶早已六神無主,今日第十次向裴宜提出建議:「裴宜!不能再等了,一旦城破,詔安縣的父老鄉親將再無生路!撤退吧!」
裴宜疲憊地閉上了眼睛。
杜甫慶急得在房裡來回走。
「裴宜!趁著現在大家還有拼殺的力氣,殺出一條血路護送城內十八歲以下的孩子逃命!」
裴宜睜眼看他,雙眼裡血絲遍布。
這三天,裴宜與他同樣不眠不休,甚至,裴宜主動承擔了最為繁雜重要的城內庶務,比他要辛苦百倍。
杜甫慶突然就心軟了。
「本官是詔安縣的父母官,此事我做主了。」
杜甫慶嚴肅了臉色,沉聲喝道:「裴宜,我命令你!立刻組織隊伍,護送那些孩子離開!」
裴宜深吸一口氣,下了決定:「大人,再給我一個時辰!」
不等杜甫慶反駁,裴宜快速解釋道:「我算過邊關消息傳來的時間差,北疆軍打敗北戎敵軍後是就地休整的,消息傳去京都,再帶回皇帝陛下命他們支援另外兩處戰場的命令,再加上趕路的時間,北疆軍隊一定可以在近日趕來!」
杜甫慶卻不願再等了,他擺了擺手,制止了裴宜繼續勸說的舉動,嘆息道:「裴宜,咱們不能賭,你知道城內有多少十八歲以下的孩子嗎?我告訴你,光是懷著身孕的婦人,就有超過五十個。」
詔安縣若是保不住,所有人都將為這些被送出去的人浴死奮戰,詔安縣的存在可以被忘記,但不能被滅根。
裴宜放棄了掙扎,起身對著杜甫慶行了一禮,轉身大步離去。
三刻鐘後,一支超過兩百人的特殊隊伍集合完畢,裴宜掃了眼到場的人數,再一回想拿到手的將近三百人的名單,默然半晌,沉聲道:「出發!」
第123章 有緣再見(完結)
負責護送的一百二十個壯年漢子目睹著這些孩子和婦人擠擠挨挨上了馬車,眼眶卻是漸漸紅了。
他們齊齊回首看向城內。
上車的孩子,看起來沒一個超過十五歲。
上車的婦人們,就連杜縣令的妻子,都不在其中。
鐵打的漢子面對那些決然留下來與詔安縣共存亡的孩子與女人,也藏不住眼裡湧出的水光。
裴宜率先勒轉馬頭,朝著城門而去。
身後眾多馬車開始加速,裴宜抬頭望了望天,格外想念鍾生。
護送的隊伍剛出城就遭到了倭寇的襲擊。
裴宜的袖箭專射鑽空子靠近馬車的倭寇,護衛隊裡開始有人傷亡,一個半大孩子剛衝出馬車,立馬就被護衛們冒著受傷的風險回頭吼了一句:「回去!都藏好!」
那半大孩子僵硬著身體站在車轅上,手無寸鐵,拳頭握的死緊,上頭的熱血猛然被真實的鮮血與殘肢一衝擊,化作一盆冷水淋頭而下,所有的勇氣都變成了後怕,再想衝上去,也指揮不了完全無法動彈的身體。
裴宜單手架馬衝過來,一腳就將那少年踹得倒滾進了馬車裡。
分心的後果,卻是他肩膀被衝上來的倭寇砍了一刀。
已經形成規模的鄉鎮護衛隊迅速行動起來,戰火迅速蔓延至詔安縣,詔安縣在接收了絕大多數附屬鄉鎮的難民後,果斷關閉城門,嚴防倭寇利用難民趁機攻進城來。
也是在這時候,裴宜知道了倭寇突然瘋狂的原因。
北疆戰場隨著虎賁將軍生擒北戎王而結束,不日後,北疆的軍隊將分成兩股力量,支援東海戰場與西南戰場!
倭寇本質上只是個海島小國,之所以能將東海戰場拖這麼久,仗的就是倭國人全都不要臉又手段毒辣,軍隊一去他們就躲到了海上,軍隊一走他們就冒出來偷襲老百姓,活像只亂竄的討厭老鼠。
一旦北疆那邊殺伐果斷的軍隊過來與東海這邊的駐軍匯合,防守力量加倍下,倭寇很難再占到便宜,只能餓死在他們那個小破島上。
倭寇是想趁著北疆軍隊到來之前,先儘可能轉移走更多的物資,以待蟄伏几年後再捲土重來!
想通這一點,裴宜立馬去見了杜甫慶,得到杜甫慶支持後,利用思源書院的學子們,告訴整個詔安縣的百姓們:此戰,不能退!
倭寇兇殘成性,不能帶走的東西,他們絕對會選擇直接毀滅!
倭寇臨城那日,城外,是密密麻麻的倭寇大軍,城內,老弱病孺都躲在了縣城中心的安全區域,平日裡有把子力氣的婦人們咬緊了害怕到顫抖的牙齒,努力燒沸一鍋又一鍋的水,士兵們兩人一組,準確地將滾燙的水淋在沿著城牆往上攀爬的倭寇身上。
被滾水迎頭潑中的倭寇非死即傷,慘烈的哀嚎在此刻,卻是讓城內眾人越聽越士氣大振。
全城的男人都在為自己的小家、為國而戰,詔安縣外,無數百姓的亡魂在哀嚎哭訴,受傷的士兵不斷被拉回城內進行治療包紮,只要還有力氣砍殺敵人,這些傷兵轉頭就會又出現在戰場上。
饒是如此,在死守三天,卻發現倭寇進攻的勢頭絲毫未減時,所有人的心裡,都不可避免地開始滋生絕望的情緒。
裴宜嘴裡起了好幾個火泡,身為杜甫慶最信任的謀士,整個詔安縣的壓力幾乎全都壓在他身上,他所做的任何一個決策,都影響著成百上千的人,任何一個微小的失誤,都可能造成詔安縣被攻破。
杜甫慶早已六神無主,今日第十次向裴宜提出建議:「裴宜!不能再等了,一旦城破,詔安縣的父老鄉親將再無生路!撤退吧!」
裴宜疲憊地閉上了眼睛。
杜甫慶急得在房裡來回走。
「裴宜!趁著現在大家還有拼殺的力氣,殺出一條血路護送城內十八歲以下的孩子逃命!」
裴宜睜眼看他,雙眼裡血絲遍布。
這三天,裴宜與他同樣不眠不休,甚至,裴宜主動承擔了最為繁雜重要的城內庶務,比他要辛苦百倍。
杜甫慶突然就心軟了。
「本官是詔安縣的父母官,此事我做主了。」
杜甫慶嚴肅了臉色,沉聲喝道:「裴宜,我命令你!立刻組織隊伍,護送那些孩子離開!」
裴宜深吸一口氣,下了決定:「大人,再給我一個時辰!」
不等杜甫慶反駁,裴宜快速解釋道:「我算過邊關消息傳來的時間差,北疆軍打敗北戎敵軍後是就地休整的,消息傳去京都,再帶回皇帝陛下命他們支援另外兩處戰場的命令,再加上趕路的時間,北疆軍隊一定可以在近日趕來!」
杜甫慶卻不願再等了,他擺了擺手,制止了裴宜繼續勸說的舉動,嘆息道:「裴宜,咱們不能賭,你知道城內有多少十八歲以下的孩子嗎?我告訴你,光是懷著身孕的婦人,就有超過五十個。」
詔安縣若是保不住,所有人都將為這些被送出去的人浴死奮戰,詔安縣的存在可以被忘記,但不能被滅根。
裴宜放棄了掙扎,起身對著杜甫慶行了一禮,轉身大步離去。
三刻鐘後,一支超過兩百人的特殊隊伍集合完畢,裴宜掃了眼到場的人數,再一回想拿到手的將近三百人的名單,默然半晌,沉聲道:「出發!」
第123章 有緣再見(完結)
負責護送的一百二十個壯年漢子目睹著這些孩子和婦人擠擠挨挨上了馬車,眼眶卻是漸漸紅了。
他們齊齊回首看向城內。
上車的孩子,看起來沒一個超過十五歲。
上車的婦人們,就連杜縣令的妻子,都不在其中。
鐵打的漢子面對那些決然留下來與詔安縣共存亡的孩子與女人,也藏不住眼裡湧出的水光。
裴宜率先勒轉馬頭,朝著城門而去。
身後眾多馬車開始加速,裴宜抬頭望了望天,格外想念鍾生。
護送的隊伍剛出城就遭到了倭寇的襲擊。
裴宜的袖箭專射鑽空子靠近馬車的倭寇,護衛隊裡開始有人傷亡,一個半大孩子剛衝出馬車,立馬就被護衛們冒著受傷的風險回頭吼了一句:「回去!都藏好!」
那半大孩子僵硬著身體站在車轅上,手無寸鐵,拳頭握的死緊,上頭的熱血猛然被真實的鮮血與殘肢一衝擊,化作一盆冷水淋頭而下,所有的勇氣都變成了後怕,再想衝上去,也指揮不了完全無法動彈的身體。
裴宜單手架馬衝過來,一腳就將那少年踹得倒滾進了馬車裡。
分心的後果,卻是他肩膀被衝上來的倭寇砍了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