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到就此要被她拋棄了,心中惶惑的同時,也隱隱有些後悔。

  但此時,顯然沒有轉圜餘地了。

  別管幾人的心情怎樣,他們都得啟程了。凝秋帶著林晏歸,還有那幾個之前一同來大梁的產婆奶娘們,以及小珠,一路遙遙回了西昭。

  而這時候的邵施施還在床上沒下來。

  連那兩封信都是謝瑨代筆的。當然,天底下能讓謝瑨代筆的,也只有邵施施了。

  一個是她的字實在寫的太爛,說不定還會引起西昭人懷疑,又是一番麻煩。另一個是,她腰酸背痛,根本起不來床!因此理所當然地讓謝瑨幫她寫了。

  而謝瑨寫的信,雖然邵施施絮絮叨叨了不少內容,到謝瑨那裡一律只有兩句話。

  林夫人:孫子還你,兩清。

  祥妃:安好,勿念。

  固然,邵施施懷疑謝瑨為什麼那麼快就寫好了,但是經過昨晚,她也不敢在這個躺在床上的時候再去挑釁謝瑨什麼,只能憋屈的任由謝瑨做主了。

  *

  因為邵施施喜歡花,謝瑨讓人從全國四處搜羅各種花,春的杜鵑,夏的茉莉,秋的菊,冬的梅,全部栽種在後宮,只為她一年四季時時有花看。

  最初被遣散一波後仍舊留在宮中的,先帝的皇后以及妃子三人,被安置到了邊邊角角,就連自從上次試圖謀逆的太后,也被請到了靜安寺參禪,無詔不得探視,不得外出。

  相當於軟禁。

  眾人為此猜測不已,此舉有什麼深意?

  難道是肅清後宮,為了選秀?

  說起來,也是時候為皇上充盈後宮了。

  而只有後宮一眾伺候的人知道,其實皇上這麼做的真實目的,只是為了給後宮騰出更多的地方,放花。

  在諸多被遣散的人中,只有一人算是例外了,那便是八公主。

  不僅沒被趕出宮,甚至還為她尋了處門當戶對的人家,風風光光的嫁了出去。

  打聽之下才得知,原來是八公主曾經和王妃關係不錯,是以如今待遇還算不錯——其實是邵施施記得曾經在靜安寺八公主的幾句仗義執言,因此不免跟謝瑨說了點好話。

  咳,只是她也沒想到的是,謝瑨這麼在意她說的話。

  各種品種的花,從全國各地源源不斷的送來。後宮只住了邵施施一人,空置的宮殿又多,謝瑨大手一揮,全部改建成一個個花囿,那些屋子或放置養花器具,或裝滿一盆盆的花景,或為看管花圃的下人所住,而院子裡一律改種了花。

  眾臣知道後……沒什麼感覺,從御駕親徵到冊封禮再到如今獨寵一人的後宮……他們還能說什麼?

  當然也有勸諫的,寵皇后沒什麼,可後宮只一人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選秀也該提上日程了。

  要知道,後宮與朝堂向來是息息相關的,他們很多大臣家的女兒也都到了年紀,如今後宮位置懸空,只要進了,就是除皇后外的頭一位啊。

  而且現在國家一片海晏河清,外無邊疆憂患,內無叛亂災荒,也的確是時候擴充後宮了。

  可先提出這個話題的右都御史秦大人,卻被禮部尚書趙佑擋了回去。

  秦大人本來覺得自己挺有理的,身為皇上,後宮充盈,雨露均沾,方可保天下太平。

  可趙佑趙大人何許人,禮部浸淫多年,各種禮儀典故信手捏來,更何況他是早有準備,只把秦大人斗的再也說不出話來,憋著氣退了回去,不再提這事。

  皇上見狀,也只能道,“此事容後再議。”

  可是,很快大臣們就發現了,這只是個開始。自那以後,但凡有人提出擴充後宮的事,皇上還沒開口說什麼,趙大人就先跳出來開始懟。

  諸臣對此也是頗有怨言,你說你個禮部的,不好好勸皇上充盈後宮也就罷了,還各種阻撓,究竟是幾個意思?

  看到沒有,搞得皇帝想擴充都擴充不了,你沒聽到嗎?趙大人都把這事兒說的有違社稷,甚至大逆不道了!

  哪朝哪代都是後宮佳麗三千,怎麼到他們皇上這裡就是有違社稷、大逆不道了??

  看看,看看皇上都被堵的沒話說,想立後宮都立不了!

  有想的多的,甚至想到這禮部尚書趙佑曾經是太后的人,莫不是藉此來阻撓皇上、蓄意破壞不成?!

  其實說起來,趙佑心裡那個苦……

  最初他當然是力挺擴建後宮的那個,如今跟大家唱反調,惹的眾人對他有意見也實在不是他所願……但,誰讓這是皇上他老人家親口吩咐的呢!

  皇上已經很直白地跟他說了,他這個禮部干不乾的住,就看這事能不能辦好了。

  辦得好,他這禮部的位置就牢穩,辦不好,不僅官位沒有,還得全家步李豐章的後塵。

  趙佑頓時惶恐不已,絲毫不敢懷疑皇上這話的真實性——這位主兒可真的是什麼都幹得出來。

  只是官位的話,他咬咬牙也就不要了,但是還有他一家老小的性命,他豈敢兒戲!那還不卯足了勁兒把這差事辦好?

  雖然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但,他也實在是被逼無奈,有苦說不出啊!

  其實說到底……這差事除了得罪人了些,也沒什麼難辦的,懟久了也就習慣了,嘴皮子也越來越利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