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元景帝又垂目轉了下扳指,繼續問道,「那依你所見,宋修撰先前說的論學會該如何?」

  趙知行擰了下眉,隨意地往後一癱,「這是宋氏百年經營,如何解決想必宋大人心中要有成算,父皇又何必讓我多費這個心力。」

  第175章 活字印刷

  元景帝不著痕跡地瞪了他一眼,指尖衝著宋鶴安微抬,「可有想法?」

  宋鶴安垂目應下,「臣的想法與端王所言不謀而合。」

  元景帝意味不明地看了眼二人,見趙知行只顧逗兩兩,連個眼皮也沒抬,沉聲打發宋鶴安離去。

  「正好朕累了,後面的朝臣你來接見。」元景帝說罷,就起身往內殿走去。

  趙知行愣了一瞬,忙坐正說道,「父皇,這不合規矩。」

  元景帝呲笑一聲,似乎是在說你不合規矩的事幹得少嗎?

  腳下卻絲毫未緩地消失在二人眼前,獨留他們面面相覷。

  江晚心中的不安更甚,猶豫著小聲說,「父皇不會……」

  「應當不會,兩兩還沒立住呢。」

  趙知行拍了拍懷中的兩兩,似乎是找到了什麼定心丸般,沖江晚低聲說道。

  江晚還想說什麼,就見一個太監低眉順眼地走了進來,便從趙知行手中接過兩兩,規規矩矩坐正。

  那太監見元景帝不在,也面不改色,只笑著看向趙知行,「王爺,戶部侍郎求見。」

  趙知行應了聲,「請他進來。」

  「是。」

  這一見,整個上午的時間就忙忙碌碌地過去了。

  直到待用午膳時,元景帝才神清氣爽地出現,餘光瞥見趙知行直勾勾地盯著自己,也只裝作不知,隨意看了幾眼記錄語氣和善地問他,「接見完了?」

  趙知行點了下頭,耷拉著臉跟在他身後,江晚不著痕跡地拉了拉他的袖子,示意收斂幾分。

  見他如此,元景帝也不生氣,反而愉悅地說道,「用膳吧。」

  說著,率先坐到桌前淨手。

  趙知行坐到他身邊幽幽問道,「父皇這一覺睡得可舒服?」

  元景帝拿起筷子應下,「許久未睡得這般安穩了。」

  他說的很是誠心,面上也帶著懷念,倒令趙知行一時語塞。

  安靜用過膳,元景帝抿著茶水問道,「兩兩呢?」

  趙知行沉聲說道,「先前顧不上哄他,就讓容氏抱走了。」

  元景帝應了聲,放下茶盞問道,「大名昭時,字景彰,你二人以為如何?」

  趙知行眉頭微跳,看了眼江晚低聲說道,「這就取表字會不會太早?」

  元景帝卻將早已刻好的兩塊玉牌放到桌上,「不早,你們若也覺得不錯,就這樣吧。」

  二人心中更是忐忑,對視一眼無奈應下,「任憑父皇做主。」

  趙知行收起玉牌,試探著笑了笑說道,「其實兒臣還想為兩兩請封世子之位,他雖還未滿百日,卻是兒臣跟江晚的嫡長子,與其等到日後長大再走一遍繁瑣儀式,不如並著百日一起辦了?」

  他原本想了滿腹話語,不想元景帝一口應下,「朕也有此意,就這麼辦吧。」

  說罷,不等趙知行反應就喊來林安,「去跟孫尚書說一聲,讓他儘快安排下去。」

  林安笑眯眯地應下,碎步離開。

  趙知行見元景帝答應的這般痛快,總算放下心來,偷偷摸摸地在桌下握了握江晚的手,換來她微紅著臉的瞪視。

  若是父皇真有意禪位,哪裡會由著他這般折騰,想來是他們誤會了。

  元景帝飲了半盞茶,突然沉聲問道,「宋修撰先前所說,還有一事未解決,便是朕下的詔令,似乎並不能讓百姓完全知曉。」

  趙知行剛想說話,卻被他抬手打斷,指向江晚,「你來說,該當如何?」

  江晚微微垂目,恭敬說道,「父皇所下詔令,大多是由各地官府直接解說,這本是好事,可如今不少百姓對官府的態度不是全然信任,而是畏懼皇權的害怕,更甚者因著有心人挑唆隱隱有對立趨勢,所以才會曲解父皇詔令的內容。」

  頓了頓,繼續說道,「可同時,他們卻對各種小道消息深信不疑,尤其以不知源頭的隻言片語奉若金科玉言,兒媳以為可從兩處下手,對識字的百姓,以各地書肆傳播,每月將最新政令整理印刷,價格低廉地賣出,其中還可以附帶諸位大人的為官心得,或徵集民間對某件事的看法,比如南北通商,比如北地水利。」

  「至於不識字的,可以從各地茶樓說書人那處傳播,言辭不必太過正經,通俗朗朗上口些,編些能聽懂的隱喻故事,伴隨著種地法子、培育種子,如此漸漸被走街串巷的貨郎傳播,待時機成熟,再尋幾個口齒伶俐的,當著百姓的面大張旗鼓來官府問詢,如此可破。」

  她未全說明白,可元景帝和趙知行都是人精,自然能明白她的意思。

  書肆那份,顯然是針對寒門學子所出,能讓他們除了科考,還接觸些無傷大雅的政事,至於從茶館流出的言辭,便是針對農人了,若真能按著她所言推行,長此以往下去,倒是個凝聚民心的好法子。

  待她說完,元景帝沉吟片刻,沉聲說道,「旁的不錯,只是若是按你所說,每月都要重新雕版印刷,是否太過浪費,或是讓人手抄?這般下來與你所說的價格低廉可就不沾邊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