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既然是要討說法,以命抵命才能將全天下的嘴都堵住。
到了最後,還是要犧牲玄渝。
一百五十二天,一百五十二個夜晚,玄渝被關在大理寺,整整過去五個月零二天。
李承清登基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不知道出於何種原因,一直遲遲未將他處置了。
以李承清的冷硬心狠程度,其實完全可以將玄渝斬首示眾,用來堵住悠悠之口。謀害皇嗣不是小事,更何況李淳汐身份特殊,先皇又留下遺詔,無異於給他一道免死金牌。
只可惜天有不測風雲,李淳汐晝夕慘死,一道免死金牌又有何用。
李承清最終還是沒對玄渝痛下殺手,可卻不得不遵從先帝懿旨,將其褫奪皇姓,驅逐出京,永世不得詔他回返。
那日玄渝離開長安時,道路兩旁楊花紛飛,落在了護城河裡似浮萍隨水自流。他那時想,自己今後就如同浮萍一般,四處流浪,無依無靠了。
他由兩個差役押著一路出了城門,路遇鐘鼓樓前,見上頭鮮紅的幌子迎風招展,想起了那次上元節,同李承清偷偷出宮,站在這鼓樓上看煙火。那夜李承清同玄渝並排站在一處,夜風輕輕吹著他的錦袍,袖上織金的玄雲紋路像水一樣緩緩流動。
李承清俊逸的臉隱在夜色下,待煙花飛嘯騰空而起時,火光在他臉上渡上了一層淡淡的華光。他抬眸望了一眼頭頂上空的漫天煙火,微側過臉來笑著說:“玄渝,我從小到大,做的任何事,說的任何話,都要考慮後果。生在深宮中,人人都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我雖貴為皇長子,可也有力不能及的地方。”
那時玄渝以為李承清是在對記憶里空白的十年感到抱歉,遂回他:“我知道皇兄的難處,能理解,但是不能原諒。”
他促狹的眯著眼睛,伸著兩根手指比劃了一截很短的距離,笑眯眯道:“皇兄只要對我再好一點,不用太多,就比對李淳汐還要好這麼多就成了。”
李承清那會兒笑得直不起腰來,末了,伸出大手,不輕不重的往他後腦勺上拍了拍。
“你想得倒美。”
時至今日,玄渝才堪堪知曉,自己當初的確是“想得很美”。
原來尋沅才是真正的九王,而他不過是一個冒牌貨,還要被兄弟二人玩弄於鼓掌間,何其可笑。
過得那幾個月富貴生活,落得個奇臭無比的名聲,還帶著滿心瘡痍,獨自離開。
玄渝抬眸望了望長安碧空如洗的藍天,心底一片荒蕪。其實,不知道離開之後,還可以往哪裡去。
從前總盼著可以離開李承清,跟尋沅一起遊山玩水。如今回想起來,只覺得胸口一陣悶疼。
李承清總是這樣,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為了皇位忍氣吞聲多年,一路歷經風霜,步步為營,早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則。那漫長的時光只會將人磨搓的心狠手辣,同室操戈,互相算計對李承清來說更是家常便飯。
可玄渝總是自以為是的認為,李承清待他是不同的。只是到了最後才明白,自己才是最愚蠢的那個人。
身份是假的,感情也是假的。如今還賠上了滿腔熱忱,以及一副年輕健康的身體。
時維二月,鼓樓上幾位著緋色紗裙的少女緩緩舞動,微風輕輕一吹,珠簾輕震,清冽的樂聲如清泉淌入人心。
這是長安城最繁華的街道,來來往往的商販、車馬絡繹不絕。中間還穿插著鼻樑高挺,眼睛深邃的胡人。胡地的女子最是千嬌百媚,熱情似火,同長安的女子是不同的。有許多胡人女子當街獻唱,引來了許多長安百姓駐足觀望……
如今的長安如此繁盛,國泰民安,都依賴於新皇治理有方,李承清功不可沒。
奉旨送玄渝出京的差役性子很急躁,一路又推又催,很是煩人。
玄渝被推了一下,腳下一個趔趄,幾乎被拖拽著往前走。狼狽中,回首最後看了一眼鐘鼓樓,微熏的風弄得眼眶泛酸。
是啊,他如今早就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九王了。屠戮皇嗣,謀殺皇弟,罪大惡極,總之他在外人口中是個十惡不赦的人。李承清應該也是這麼覺得的,所以才將他褫奪皇姓,驅逐出京。
玄渝只知道,李承清如今當上了皇帝了。他晝息之間登上帝位,滿朝文武百官戰戰兢兢,生怕多說一句得罪了新皇。李承清登基後連連頒布召令全力挽救瀕臨奔潰的朝局。下嫁六公主瑤光,用以牽制蔣鈺。
據說,李承清原是為了要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要將玄渝賜死。可宋太傅卻上奏,力勸他收回成命。
玄渝這才開始自我反省,他從前讀書很不用心,同這位宋太傅不知起過多少爭執,每每同他爭的面紅耳赤之後,還要被李承清一頓訓斥。如今,宋太傅倒是真的不計前嫌,大人有大量了。
可是聽聞,李承清近日來收了尋沅當義弟,賜皇姓,改名為李尋沅,進而封王。
尋沅現如今可謂是風光無限啊,同玄渝現如今的悽慘境地,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李承清自然分得清楚孰輕孰重,玄渝輕,尋沅重,畢竟尋沅才是親弟弟。無論換了誰,也會處處為親弟弟著想。
而每次都被提出來擋箭,用來犧牲的都是玄渝,也只有玄渝。
到了最後,還是要犧牲玄渝。
一百五十二天,一百五十二個夜晚,玄渝被關在大理寺,整整過去五個月零二天。
李承清登基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不知道出於何種原因,一直遲遲未將他處置了。
以李承清的冷硬心狠程度,其實完全可以將玄渝斬首示眾,用來堵住悠悠之口。謀害皇嗣不是小事,更何況李淳汐身份特殊,先皇又留下遺詔,無異於給他一道免死金牌。
只可惜天有不測風雲,李淳汐晝夕慘死,一道免死金牌又有何用。
李承清最終還是沒對玄渝痛下殺手,可卻不得不遵從先帝懿旨,將其褫奪皇姓,驅逐出京,永世不得詔他回返。
那日玄渝離開長安時,道路兩旁楊花紛飛,落在了護城河裡似浮萍隨水自流。他那時想,自己今後就如同浮萍一般,四處流浪,無依無靠了。
他由兩個差役押著一路出了城門,路遇鐘鼓樓前,見上頭鮮紅的幌子迎風招展,想起了那次上元節,同李承清偷偷出宮,站在這鼓樓上看煙火。那夜李承清同玄渝並排站在一處,夜風輕輕吹著他的錦袍,袖上織金的玄雲紋路像水一樣緩緩流動。
李承清俊逸的臉隱在夜色下,待煙花飛嘯騰空而起時,火光在他臉上渡上了一層淡淡的華光。他抬眸望了一眼頭頂上空的漫天煙火,微側過臉來笑著說:“玄渝,我從小到大,做的任何事,說的任何話,都要考慮後果。生在深宮中,人人都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我雖貴為皇長子,可也有力不能及的地方。”
那時玄渝以為李承清是在對記憶里空白的十年感到抱歉,遂回他:“我知道皇兄的難處,能理解,但是不能原諒。”
他促狹的眯著眼睛,伸著兩根手指比劃了一截很短的距離,笑眯眯道:“皇兄只要對我再好一點,不用太多,就比對李淳汐還要好這麼多就成了。”
李承清那會兒笑得直不起腰來,末了,伸出大手,不輕不重的往他後腦勺上拍了拍。
“你想得倒美。”
時至今日,玄渝才堪堪知曉,自己當初的確是“想得很美”。
原來尋沅才是真正的九王,而他不過是一個冒牌貨,還要被兄弟二人玩弄於鼓掌間,何其可笑。
過得那幾個月富貴生活,落得個奇臭無比的名聲,還帶著滿心瘡痍,獨自離開。
玄渝抬眸望了望長安碧空如洗的藍天,心底一片荒蕪。其實,不知道離開之後,還可以往哪裡去。
從前總盼著可以離開李承清,跟尋沅一起遊山玩水。如今回想起來,只覺得胸口一陣悶疼。
李承清總是這樣,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為了皇位忍氣吞聲多年,一路歷經風霜,步步為營,早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則。那漫長的時光只會將人磨搓的心狠手辣,同室操戈,互相算計對李承清來說更是家常便飯。
可玄渝總是自以為是的認為,李承清待他是不同的。只是到了最後才明白,自己才是最愚蠢的那個人。
身份是假的,感情也是假的。如今還賠上了滿腔熱忱,以及一副年輕健康的身體。
時維二月,鼓樓上幾位著緋色紗裙的少女緩緩舞動,微風輕輕一吹,珠簾輕震,清冽的樂聲如清泉淌入人心。
這是長安城最繁華的街道,來來往往的商販、車馬絡繹不絕。中間還穿插著鼻樑高挺,眼睛深邃的胡人。胡地的女子最是千嬌百媚,熱情似火,同長安的女子是不同的。有許多胡人女子當街獻唱,引來了許多長安百姓駐足觀望……
如今的長安如此繁盛,國泰民安,都依賴於新皇治理有方,李承清功不可沒。
奉旨送玄渝出京的差役性子很急躁,一路又推又催,很是煩人。
玄渝被推了一下,腳下一個趔趄,幾乎被拖拽著往前走。狼狽中,回首最後看了一眼鐘鼓樓,微熏的風弄得眼眶泛酸。
是啊,他如今早就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九王了。屠戮皇嗣,謀殺皇弟,罪大惡極,總之他在外人口中是個十惡不赦的人。李承清應該也是這麼覺得的,所以才將他褫奪皇姓,驅逐出京。
玄渝只知道,李承清如今當上了皇帝了。他晝息之間登上帝位,滿朝文武百官戰戰兢兢,生怕多說一句得罪了新皇。李承清登基後連連頒布召令全力挽救瀕臨奔潰的朝局。下嫁六公主瑤光,用以牽制蔣鈺。
據說,李承清原是為了要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要將玄渝賜死。可宋太傅卻上奏,力勸他收回成命。
玄渝這才開始自我反省,他從前讀書很不用心,同這位宋太傅不知起過多少爭執,每每同他爭的面紅耳赤之後,還要被李承清一頓訓斥。如今,宋太傅倒是真的不計前嫌,大人有大量了。
可是聽聞,李承清近日來收了尋沅當義弟,賜皇姓,改名為李尋沅,進而封王。
尋沅現如今可謂是風光無限啊,同玄渝現如今的悽慘境地,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李承清自然分得清楚孰輕孰重,玄渝輕,尋沅重,畢竟尋沅才是親弟弟。無論換了誰,也會處處為親弟弟著想。
而每次都被提出來擋箭,用來犧牲的都是玄渝,也只有玄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