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佟林入宮,請求皇帝讓太后聽完那出戲,說其實戲只唱了一半,說其實那出戲是個喜劇,不是悲劇。太后生前沒聽完,能不能讓她仙逝後聽完?

  阿璩想到母親愛聽戲,那出戲雖然是誘因,但其實是她因為不能同房尚書在一起而心中鬱結日久,而成了沉疴痼疾,並非一齣戲害死了她。佟林說戲是喜劇,有個美好的結尾,如果母后在天有靈能聽到結尾,一定很是欣慰吧,就准奏。

  於是停靈第一天,戲班子在鍾粹宮裡將當初那出《度橋》唱完了。

  那出戲的下半段,講太后同表哥在上元節上舊情人再次見面了,表哥獻上青梅酒,太后回去後就得了相思病,越來越重,最後一命嗚呼了。然後表哥去給表妹掃墓,哭死在墓前。這時候墳冢飛出一隻蹁躚蝴蝶,表哥也在墳前化蝶,蝴蝶雙雙於飛,一起遠去。

  阿璩聽完了戲,不知道天上的母后有沒有得到安慰,總之他是越加悲傷了,提出要親自為母后守靈。

  只是還不足十二歲的孩子,只守了一個通宵後就遭不住了。

  紅線力勸他回去,說自己代皇帝守靈。

  阿璩也心疼她,「紅線姑姑,你都熬了兩個通宵了,如何堅持得住?要不,要不,我,我還是把房……」

  我還是讓房季白叫來給母后守靈吧。

  反正人都死了,還有什麼好在乎的。

  紅線知道他想說什麼,搖搖頭,「好孩子,太后知道你有孝心,但是,他也明白你的苦衷。反正人都已經不在了,既然要同房大人劃清界限,那就不要在最後時刻給世人留下把柄,免得皇上您以後無法威服群臣。太后在世上只有你我兩個至親之人,我一定要送他到最後的。」

  阿璩又堅持了幾下,堅持不過,便任由內侍將他抬回去休息了。

  這一覺睡得很沉,他實在太累了,等到內侍終於將他叫醒時,鍾粹宮主殿、太后棺槨停留之地,大火燒得很旺。又是秋天,天乾物燥,晚上風又大,火借風勢,火舌都蔓延到景陽宮來了。

  鍾粹宮同景陽宮挨著,就一牆之隔。太監宮女侍衛,這個時候當然只會顧著去搶救景陽宮裡的新主子。

  等到景陽宮的火勢控制住,旁邊的鐘粹宮早就化成了一片灰燼。

  宮人在灰堆里找到兩具骸骨,其中一具大骨架的燒得太過,骨頭分崩離析,已經拼湊不出完整的形狀。

  這兩具骸骨,必定就是東太后和她的貼身侍女紅線的。

  阿璩哭得死去活來。

  又有欽天監說火災是凶兆,不能耽擱時間了,太后須得提前下葬。

  那便提前下葬。

  東太后的忠僕紅線也有了自己的葬禮,規格很高,阿璩下令將她一併葬入皇陵,棺槨就停放在東太后的棺槨旁邊,好讓她死後也能服侍在母后身側,生生世世服侍她的主子。

  「為遼王父子平反,是母后在世上時候的心愿。遼王妃曾對當年低賤的母后有一飯之恩,她時刻記著報恩。母后是心善之人,更懂得知恩圖報,她時常教導朕要懂得知恩圖報。」

  東太后下葬後不久,阿璩便下了一道聖旨,為遼王府所有人都平反了,還在世的遼王府的下人及其家屬也都全部赦免。

  一代攝政太后就這麼傳奇地上位,倉促地落了幕,只余後宮一些鬼魂傳說。

  「要說紅線姑姑也不心善,有一回,她可能在太后那裡受了氣吧,回來就叫小太監將個在御廚房燒火挑水的粗使婆子當場給打死了。人死了也沒叫家屬來收拾,屍體直接丟進了御花園萬壽亭的那口水井裡餵王八了。」

  「我是覺得太后宮中那把火燒得蹊蹺啊,這麼樣子看,一定是那個粗使婆子看紅線姑姑沒了太后撐腰後找她報仇來了,冤魂爬出水井來點了把鬼火,才會把紅線姑姑一併燒死在了大火里。不然一個大活人,看到起火了,怎麼不曉得跑呢?據說那天晚上起火後鍾粹宮裡連喊都沒聽見喊一聲。」

  阿璩大婚,後宮全面修葺。

  所有那些髒東西都要趁此機會一併清理掉。

  內侍下到井底,卻並未找到什麼粗使婆子的骸骨。

  「奇了,怪了,當年太后身邊大宮女紅線姑姑,叫兩個太監將在小廚房裡幹活的僕婦打死後丟進井裡,很多人都聽說了啊,屍骨怎麼就不見了呢?」

  「啊,會不會根本就沒死,婆子半夜爬起來自己跑了。」

  「怎麼可能?」

  「怎麼不可能?不是干粗活的麼?長得粗壯高大,有力氣。就宮裡那些個假男人打幾下,哪裡那麼容易就打死的?」

  ……

  遼王妃夫妻二人的墓旁多了一座新墳。

  夏漪漣攬著臣尋立在紅線墓旁,一聲嘆息。

  他本已同佟林商妥好了一切,停靈當日借戲班子在靈前唱戲之機就將他的「屍身」偷梁換柱換出來,然後一把火一放,燒掉所有痕跡,他自遠走高飛。待到太后喪葬之事完畢,紅線就向阿璩申請離開皇宮去為太后守陵,阿璩一定應允。只要出了皇宮,紅線要走就容易多了。

  但是,到了紅線這裡,卻出了岔子。她擅作主張決定留下來,故布疑陣,一定是偷聽到了佟林與他密議時的顧慮:「宮中無端少了兩個人,目標太大。時間又緊急,除非屍骸真假參半,那麼即使仵作查驗,掩蓋過去的機率也很大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