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頁
可是她強忍住內心的情緒,沒有放聲痛哭,也沒有回頭留戀。
人生總是有聚散離別,即使不是今天,未來的一天,也總有分別的時候,她們都要繼續向前走。
不知是不是顧南簫提前叮囑過,轎子行得四平八穩,絲毫沒有從前聽說過的新娘出嫁要顛轎子的可怕。
梅娘從轎簾的縫隙向外看去,正好迎上前方顧南簫轉過頭投來的視線。
隔著轎子,兩人相視一笑。
騎在高頭大馬上的他一襲鮮亮的衣袍,一改往日沉穩冷肅,頗有幾分翩翩佳公子的氣度。
梅娘一眼看去,心裡只有四個字。
公子如玉。
這是她要嫁的夫君,是她認定的良人。
一生一世,一雙人,是他給她的允諾,也是她在心裡的承諾。
一路吹吹打打,接親的隊伍終於到了靖國公府。
喜娘扶著梅娘下了轎,一路跨馬鞍,步紅氈,牽紅綢,與顧南簫一同進了喜堂。
隔著紅綢蓋頭,梅娘看不到四周都有什麼人,只覺得滿屋都是人,滿耳都是賀喜聲,一時分辨不出都有誰。
喜娘扶她跪在香案前,贊者高聲唱禮,梅娘依著規矩,三跪、九叩、六升拜之後,才算是禮畢。
兩個紅衣小童手持龍鳳喜燭導行,引著梅娘進新房,梅娘只覺得一路過去腳下軟綿綿的,她留神細看,只見地上鋪的竟然是麻袋。
她走過一隻,便有喜娘抬起來,鋪到前頭去,讓她一路踩著麻袋進新房。
一路鋪著,喜娘一路喊著「傳宗接代」,「五代見面」之類的吉祥話。
梅娘這才知道,原來這麻袋也是吉祥的寓意,不禁覺得好笑。
如此一路走到洞房,喜娘扶她坐在顧南簫的右手邊。
顧南簫手中拿著系了紅綢的喜秤,輕輕地挑開了梅娘的紅綢蓋頭。
鳳冠下的女子面若桃花,分外嬌艷,即使是與梅娘再熟悉不過的顧南簫,這一眼望去也不由得目露驚艷。
兩人喝過交杯酒,梅娘又被喜娘逼著咬了一口生餃子,紅著臉說了句「生的」,引得新房裡眾人一陣笑,這才暫且放過了她。
顧南簫出去應酬客人,留下銀禾陪著梅娘,有銀禾守著門,別說想要鬧新房的客人,就算是對新娘好奇的小孩子都不敢近前,梅娘索性去了大衣裳,卸掉簪環濃妝,安安靜靜地在房中歇下。
天才黑下來,顧南簫就回來了。
梅娘聽到顧南簫在外頭說讓銀禾回去歇息的聲音,連忙從喜床上坐起來。
她摸了摸頭髮,想去照照鏡子看自己此刻妝容如何,又怕被顧南簫撞了個正著,反倒惹笑話,才猶豫了片刻,顧南簫已經進了新房。
梅娘便不再糾結,笑盈盈迎了上去。
「你回來了,喝了多少酒?」
顧南簫握住她的手,說道:「我讓金戈給我換成了水,你聞聞,是不是一點兒酒味也沒有?」
梅娘湊近他聞了聞,果然沒什麼酒氣,再看他眼眸清亮,這才放下心。
「那你吃飯了沒有?」
她才一開口,正好顧南簫也問她。
「你吃過東西了嗎?」
梅娘噗嗤一笑,說道:「你忘了我是做什麼的,就算餓著旁人,也餓不著我呀!」
顧南簫想到方才看到銀禾在外面廊下打著飽嗝喝消食茶,就知道她們兩個定是背了人偷吃好東西了。
顧南簫忍不住笑,拉她到床邊坐下。
「在這房裡待得可習慣?有沒人為難你?」
梅娘故意板臉,說道:「你是不放心你家里的人,還是不放心我?」
她可是嫁給顧南簫的,誰會為難她?再說,她又不是軟柿子,真有人找事,難道她不會罵回去嗎?
顧南簫失笑,道:「我是不放心你,怕你初來乍到,什麼都不習慣。」
梅娘想了想,說道:「你要這麼說,還真有一件,有一個小廝,說是叫銅爐,非要給我送什麼帳本和鑰匙,銀禾訓了他幾句,把他攆走了。」
顧南簫無奈扶額:「銅爐是管著咱們院子的,想是你剛嫁進來,他想來表忠心罷了。」
梅娘好奇,問道:「你的人都是怎麼起的名字,誰家小廝會叫什麼金銀銅鐵呀?」
顧南簫笑道:「起初不過是起了金戈和鐵甲兩個名字,後來才加了銀禾和銅爐,不過是圖方便罷了。」
梅娘看向他的臉色,小心地問道:「你是不是很想上戰場啊。」
他是靖國公的嫡子,身上流淌著是武將的血脈,可是他上面有兩個哥哥,又是從小入宮,後來又做了兵馬司指揮使,哪裡還有上戰場的機會。
所以,他才會給自己的小廝起名金戈和鐵甲,聊以寬慰罷了。
顧南簫聞言一默。
旁人只知道他的小廝名字叫金銀銅鐵,很是好記,又有誰會像她一樣,想到其中的深意呢?
他抱住她,發出一聲只有她才能聽到的輕微喟嘆。
「不過是少年時候的幻想罷了,現在早就不想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人生總是有聚散離別,即使不是今天,未來的一天,也總有分別的時候,她們都要繼續向前走。
不知是不是顧南簫提前叮囑過,轎子行得四平八穩,絲毫沒有從前聽說過的新娘出嫁要顛轎子的可怕。
梅娘從轎簾的縫隙向外看去,正好迎上前方顧南簫轉過頭投來的視線。
隔著轎子,兩人相視一笑。
騎在高頭大馬上的他一襲鮮亮的衣袍,一改往日沉穩冷肅,頗有幾分翩翩佳公子的氣度。
梅娘一眼看去,心裡只有四個字。
公子如玉。
這是她要嫁的夫君,是她認定的良人。
一生一世,一雙人,是他給她的允諾,也是她在心裡的承諾。
一路吹吹打打,接親的隊伍終於到了靖國公府。
喜娘扶著梅娘下了轎,一路跨馬鞍,步紅氈,牽紅綢,與顧南簫一同進了喜堂。
隔著紅綢蓋頭,梅娘看不到四周都有什麼人,只覺得滿屋都是人,滿耳都是賀喜聲,一時分辨不出都有誰。
喜娘扶她跪在香案前,贊者高聲唱禮,梅娘依著規矩,三跪、九叩、六升拜之後,才算是禮畢。
兩個紅衣小童手持龍鳳喜燭導行,引著梅娘進新房,梅娘只覺得一路過去腳下軟綿綿的,她留神細看,只見地上鋪的竟然是麻袋。
她走過一隻,便有喜娘抬起來,鋪到前頭去,讓她一路踩著麻袋進新房。
一路鋪著,喜娘一路喊著「傳宗接代」,「五代見面」之類的吉祥話。
梅娘這才知道,原來這麻袋也是吉祥的寓意,不禁覺得好笑。
如此一路走到洞房,喜娘扶她坐在顧南簫的右手邊。
顧南簫手中拿著系了紅綢的喜秤,輕輕地挑開了梅娘的紅綢蓋頭。
鳳冠下的女子面若桃花,分外嬌艷,即使是與梅娘再熟悉不過的顧南簫,這一眼望去也不由得目露驚艷。
兩人喝過交杯酒,梅娘又被喜娘逼著咬了一口生餃子,紅著臉說了句「生的」,引得新房裡眾人一陣笑,這才暫且放過了她。
顧南簫出去應酬客人,留下銀禾陪著梅娘,有銀禾守著門,別說想要鬧新房的客人,就算是對新娘好奇的小孩子都不敢近前,梅娘索性去了大衣裳,卸掉簪環濃妝,安安靜靜地在房中歇下。
天才黑下來,顧南簫就回來了。
梅娘聽到顧南簫在外頭說讓銀禾回去歇息的聲音,連忙從喜床上坐起來。
她摸了摸頭髮,想去照照鏡子看自己此刻妝容如何,又怕被顧南簫撞了個正著,反倒惹笑話,才猶豫了片刻,顧南簫已經進了新房。
梅娘便不再糾結,笑盈盈迎了上去。
「你回來了,喝了多少酒?」
顧南簫握住她的手,說道:「我讓金戈給我換成了水,你聞聞,是不是一點兒酒味也沒有?」
梅娘湊近他聞了聞,果然沒什麼酒氣,再看他眼眸清亮,這才放下心。
「那你吃飯了沒有?」
她才一開口,正好顧南簫也問她。
「你吃過東西了嗎?」
梅娘噗嗤一笑,說道:「你忘了我是做什麼的,就算餓著旁人,也餓不著我呀!」
顧南簫想到方才看到銀禾在外面廊下打著飽嗝喝消食茶,就知道她們兩個定是背了人偷吃好東西了。
顧南簫忍不住笑,拉她到床邊坐下。
「在這房裡待得可習慣?有沒人為難你?」
梅娘故意板臉,說道:「你是不放心你家里的人,還是不放心我?」
她可是嫁給顧南簫的,誰會為難她?再說,她又不是軟柿子,真有人找事,難道她不會罵回去嗎?
顧南簫失笑,道:「我是不放心你,怕你初來乍到,什麼都不習慣。」
梅娘想了想,說道:「你要這麼說,還真有一件,有一個小廝,說是叫銅爐,非要給我送什麼帳本和鑰匙,銀禾訓了他幾句,把他攆走了。」
顧南簫無奈扶額:「銅爐是管著咱們院子的,想是你剛嫁進來,他想來表忠心罷了。」
梅娘好奇,問道:「你的人都是怎麼起的名字,誰家小廝會叫什麼金銀銅鐵呀?」
顧南簫笑道:「起初不過是起了金戈和鐵甲兩個名字,後來才加了銀禾和銅爐,不過是圖方便罷了。」
梅娘看向他的臉色,小心地問道:「你是不是很想上戰場啊。」
他是靖國公的嫡子,身上流淌著是武將的血脈,可是他上面有兩個哥哥,又是從小入宮,後來又做了兵馬司指揮使,哪裡還有上戰場的機會。
所以,他才會給自己的小廝起名金戈和鐵甲,聊以寬慰罷了。
顧南簫聞言一默。
旁人只知道他的小廝名字叫金銀銅鐵,很是好記,又有誰會像她一樣,想到其中的深意呢?
他抱住她,發出一聲只有她才能聽到的輕微喟嘆。
「不過是少年時候的幻想罷了,現在早就不想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