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
官家便又想到了歐陽修,誰知聖旨還沒到,歐陽修辭官的摺子就已送到了汴京。
歐陽修直說自己年紀大了,又患有眼疾,只怕難以再為朝廷和官家效命,這般說辭都搬出來了,官家怎好不答應?
好在司馬光雖政績不如歐陽修,卻也是可用之才。
消息一出,眾人紛紛恭賀。
司馬光府中設宴,蘇轍自是座上賓之一。
好不風光。
所有人都知道,屬於王安石的時代過去了。
可唯有王安石當局者迷,看不清局勢。
他雖身為中散大夫,但他的確是個有才能之人,在該職位上是遊刃有餘,又開始培養自己的勢力——就算他一輩子無擢升可能又如何?長江後浪推前浪,如今蘇轍是前浪,可總有一日,蘇轍卻也會成為後浪,被人拍死在沙灘上的。
可惜啊可惜,他的想像很美好,現實卻是很殘酷。
所有人對王安石是唯恐避之不及,別說與他打交道,看到他恨不得繞道走。
王安石四處碰壁,甚至拿出銀錢打點,看看能不能等著風平浪靜之後升上一兩級,可惜,那些銀錢宛如石沉大海,連個聲響都沒聽見。
就連他的妻子吳氏都忍不住勸他:「……有道是胳膊拗不過大腿,我看不如就算了吧,你向來在吃穿住行上毫不計較,甚至十天半個月不洗澡都毫不在乎,可你總得為幾個孩子想想才是啊,總得留些錢給孫兒讀書吧?」
可惜,他如今就是賭徒心態,這等話哪裡聽得進去?
最開始他是拿銀錢四處遊走,可他本就不是什麼貪官,又是在汴京購置房產,又是養活一家老小,很快家中就開始捉襟見肘。
可要他戛然而止,他哪裡肯善罷甘休?
久而久之,就與人做起了販私鹽的生意——這人從前曾托王安禮求他辦過事,他也知曉這人的身份,算是知根知底,想著這人總不可能為了投靠蘇轍將他自己也出賣了吧?
畢竟如今販賣私鹽可是大罪,若這等事情敗露,那可不是好玩的。
誰知還真有這門回事。
蘇轍一開始就找到這人,恩威並施,許諾這人從輕發落,這人果然就答應下來。
結果是顯而易見,王安石再次落罪,一貶再貶,最後被貶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當了縣令。
當然。
這些都是後話了。
如今蘇轍的日子過的那叫一個滋潤,畢竟朝中有什麼大事都有司馬光在上面頂著,也不擔心有人會針對自己。
他雖仍忙於變法一事。
可從前早在他負責兩湖變法時,就遇上了許多問題,大大小小的問題都已有了應對之策,也不需要在這等事上耗費太多時間。
蘇轍休沐時便帶著妻兒四處遊玩,悠哉樂哉。
小蘇遲本就是個聰明的,有蘇轍這位狀元爹爹指導,更是如虎添翼,不到兩歲就能識幾百個字,很多文章聽了一遍就能背誦。
一開始,因這事兒蘇洵還專程將蘇轍找到書房去了,苦口婆心道:「……我知道遲哥兒身份不尋常,但遲哥兒今年才幾歲?在你小時候,我或者你翁翁可曾有逼你讀書過?」
「倒是你娘向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卻也在你四歲那年要你啟蒙的。」
「你怎能如此逼迫遲哥兒?若將他逼出個三長兩短來,那該如何是好?」
蘇轍是哭笑不得,一五一十道:「我可真沒逼過他,是他自己聰慧過人。」
說好聽了是聰慧過人,若說不好聽了,則是聰慧近妖。
畢竟他活了兩世,見過最聰明的人是蘇軾,但小蘇遲卻比蘇軾都要聰明許多。
聰明也就罷了,偏偏這小崽子實在是招人喜歡,嘴巴又甜,像抹了蜜似的,一開始蘇邁對他得寵還有幾分吃醋的,到了最後就變成——我最喜歡弟弟啦,我與弟弟天下第一好,誰都不能欺負弟弟。
蘇洵是既高興,又擔心——若有朝一日小蘇遲被接回皇宮,繼成大統,坐上皇位,會發現不是天下所有事情都易如反掌,這樣的感覺對一個極聰慧的孩子來說未免太過殘忍了些。
蘇轍卻覺得凡事順其自然,早早擔心這些不過是庸人自擾。
一轉眼,就到了夏日。
史宛卻是肉眼可見清瘦了許多。
蘇轍見了,自是擔心不已,直說要請孫神醫來看看。
史宛卻擺擺手道:「你都說了,興許是官家解決掉王安石與巨鹿郡公這兩個心腹大患,緊繃多日的身子一旦放鬆下來,身子就不比從前。」
「這些日子,孫翁翁時常進宮,本就忙的腳不沾地,何必因一些小事去勞煩他老人家?」
她笑了笑道:「我沒事,不過是夏日來了,有幾分苦夏罷了。」
「我已吩咐嬤嬤多採買些冰塊回來,等著屋子裡涼快些,我胃口也就好了。」
第128章
興許是穿越的原因, 史宛是個並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
她笑著道:「不過是些小事,何必這樣麻煩?前些日子,六嫂有了身孕, 母親年紀大了, 便將家中大小事務都交給了我,若因這些雞毛蒜皮之事前去請大夫或大費周章請孫翁翁過來,眾人難免會多想的。」
說話間, 她已握上了蘇轍的手:「世人皆捧高踩低, 縱然家中的奴僕教導有方,卻難免也有此等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歐陽修直說自己年紀大了,又患有眼疾,只怕難以再為朝廷和官家效命,這般說辭都搬出來了,官家怎好不答應?
好在司馬光雖政績不如歐陽修,卻也是可用之才。
消息一出,眾人紛紛恭賀。
司馬光府中設宴,蘇轍自是座上賓之一。
好不風光。
所有人都知道,屬於王安石的時代過去了。
可唯有王安石當局者迷,看不清局勢。
他雖身為中散大夫,但他的確是個有才能之人,在該職位上是遊刃有餘,又開始培養自己的勢力——就算他一輩子無擢升可能又如何?長江後浪推前浪,如今蘇轍是前浪,可總有一日,蘇轍卻也會成為後浪,被人拍死在沙灘上的。
可惜啊可惜,他的想像很美好,現實卻是很殘酷。
所有人對王安石是唯恐避之不及,別說與他打交道,看到他恨不得繞道走。
王安石四處碰壁,甚至拿出銀錢打點,看看能不能等著風平浪靜之後升上一兩級,可惜,那些銀錢宛如石沉大海,連個聲響都沒聽見。
就連他的妻子吳氏都忍不住勸他:「……有道是胳膊拗不過大腿,我看不如就算了吧,你向來在吃穿住行上毫不計較,甚至十天半個月不洗澡都毫不在乎,可你總得為幾個孩子想想才是啊,總得留些錢給孫兒讀書吧?」
可惜,他如今就是賭徒心態,這等話哪裡聽得進去?
最開始他是拿銀錢四處遊走,可他本就不是什麼貪官,又是在汴京購置房產,又是養活一家老小,很快家中就開始捉襟見肘。
可要他戛然而止,他哪裡肯善罷甘休?
久而久之,就與人做起了販私鹽的生意——這人從前曾托王安禮求他辦過事,他也知曉這人的身份,算是知根知底,想著這人總不可能為了投靠蘇轍將他自己也出賣了吧?
畢竟如今販賣私鹽可是大罪,若這等事情敗露,那可不是好玩的。
誰知還真有這門回事。
蘇轍一開始就找到這人,恩威並施,許諾這人從輕發落,這人果然就答應下來。
結果是顯而易見,王安石再次落罪,一貶再貶,最後被貶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當了縣令。
當然。
這些都是後話了。
如今蘇轍的日子過的那叫一個滋潤,畢竟朝中有什麼大事都有司馬光在上面頂著,也不擔心有人會針對自己。
他雖仍忙於變法一事。
可從前早在他負責兩湖變法時,就遇上了許多問題,大大小小的問題都已有了應對之策,也不需要在這等事上耗費太多時間。
蘇轍休沐時便帶著妻兒四處遊玩,悠哉樂哉。
小蘇遲本就是個聰明的,有蘇轍這位狀元爹爹指導,更是如虎添翼,不到兩歲就能識幾百個字,很多文章聽了一遍就能背誦。
一開始,因這事兒蘇洵還專程將蘇轍找到書房去了,苦口婆心道:「……我知道遲哥兒身份不尋常,但遲哥兒今年才幾歲?在你小時候,我或者你翁翁可曾有逼你讀書過?」
「倒是你娘向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卻也在你四歲那年要你啟蒙的。」
「你怎能如此逼迫遲哥兒?若將他逼出個三長兩短來,那該如何是好?」
蘇轍是哭笑不得,一五一十道:「我可真沒逼過他,是他自己聰慧過人。」
說好聽了是聰慧過人,若說不好聽了,則是聰慧近妖。
畢竟他活了兩世,見過最聰明的人是蘇軾,但小蘇遲卻比蘇軾都要聰明許多。
聰明也就罷了,偏偏這小崽子實在是招人喜歡,嘴巴又甜,像抹了蜜似的,一開始蘇邁對他得寵還有幾分吃醋的,到了最後就變成——我最喜歡弟弟啦,我與弟弟天下第一好,誰都不能欺負弟弟。
蘇洵是既高興,又擔心——若有朝一日小蘇遲被接回皇宮,繼成大統,坐上皇位,會發現不是天下所有事情都易如反掌,這樣的感覺對一個極聰慧的孩子來說未免太過殘忍了些。
蘇轍卻覺得凡事順其自然,早早擔心這些不過是庸人自擾。
一轉眼,就到了夏日。
史宛卻是肉眼可見清瘦了許多。
蘇轍見了,自是擔心不已,直說要請孫神醫來看看。
史宛卻擺擺手道:「你都說了,興許是官家解決掉王安石與巨鹿郡公這兩個心腹大患,緊繃多日的身子一旦放鬆下來,身子就不比從前。」
「這些日子,孫翁翁時常進宮,本就忙的腳不沾地,何必因一些小事去勞煩他老人家?」
她笑了笑道:「我沒事,不過是夏日來了,有幾分苦夏罷了。」
「我已吩咐嬤嬤多採買些冰塊回來,等著屋子裡涼快些,我胃口也就好了。」
第128章
興許是穿越的原因, 史宛是個並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
她笑著道:「不過是些小事,何必這樣麻煩?前些日子,六嫂有了身孕, 母親年紀大了, 便將家中大小事務都交給了我,若因這些雞毛蒜皮之事前去請大夫或大費周章請孫翁翁過來,眾人難免會多想的。」
說話間, 她已握上了蘇轍的手:「世人皆捧高踩低, 縱然家中的奴僕教導有方,卻難免也有此等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