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頁
誰都沒辦法否認王安石也是為朝廷獻力不少,故而官家並未想過要了王安石的命,或將王安石貶為庶人。
蘇軾頓時就來了興致:「八郎,此事當真?」
「你們既有用得上我的地方,我自不會推辭,說吧,叫我做什麼……」
蘇轍笑著道:「那就要借一借你『恨山』的筆名一用了。」
他們兄弟兩人在書房商量了好半天,直至天黑,蘇軾這才從蘇轍書房出來,離開時已是笑容滿面,勝券在握。
翌日一早,他便再次重拾「恨山」的筆名,先前他倒也想用這個筆名寫幾篇文章噁心噁心王安石,可蘇家上下無一人支持,王弗更與他說什麼「如今巨鹿郡公與王安石得勢,八郎的日子本就艱難,你何必要讓他雪上加霜」之類的話,他仔細一想,覺得妻子的話很有道理。
所以即便他百般不願,卻多日未以「恨山」這筆名做文章。
如今,他終於可以光明正大釋放自己,怎會不高興?
蘇軾甚至激動的半夜睡不著,索性半夜起床去了書房,酣暢淋漓寫了好幾篇文章,翌日一早甚至還未等來福起床,就拿著文章親自去敲來福的門,對睡眼惺忪的來福道:「快,將這幾篇文章散播出去,鬧得越大越好,最好叫汴京所有人都知道……」
第123章
來福看了看天邊, 發現東邊剛泛著魚肚白,天色還未大亮了!
他跟在蘇軾身邊多年,也是識文斷字的, 一看文章上的內容, 更是臉色大變:「六爺,這,這……」
蘇軾大概猜到他要說什麼, 擺擺手道:「你別擔心, 這件事不光八郎知道,還是八郎的主意了!你只管去就是了!」
「不光這些文章要鬧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最好還能攛掇著一些看王安石與巨鹿郡公不順眼的文人墨客也鬧騰起來, 這樣才熱鬧……」
他覺得在這等事上,他一定不會拖八郎後腿的。
反觀本未睡醒的來福在看到這幾篇言辭激烈的文章後是半點睡意都沒有,他不是不相信自家少爺,可想了想, 還是去找了弟弟元寶一趟,聽說確有其事後, 懸著的一顆心這才放心,按照蘇軾的吩咐辦事。
怨不得他對蘇軾不忠心耿耿, 實在是從前蘇軾做過的錯事太多了些。
很快。
恨山所做的幾篇文章就傳的沸沸揚揚。
其中有罵王安石的文章,罵王安石一心只有自己的變法之策,無視老百姓。
其中有罵王安石走狗的文章, 說這些官員其心可誅,並非真心為朝廷與官家。
更多的則是罵巨鹿郡公的, 罵巨鹿郡公不忠不義不孝, 當年他的父親落罪,他不光沒為他的父親遊走求情, 像縮頭烏龜似的躲了起來,連他妹妹靈壽縣主都及不上,罵巨鹿郡公見小皇子痴傻後,張狂無禮等等。
……
一時間,大宋百姓是議論紛紛。
朝中大臣更是對蘇軾刮目相看。
至於一些學子們,更是對蘇軾紛紛效仿追捧,他們想著連在朝為官的蘇大人都不在乎丟了官職,勇於直言,他們還有什麼道理藏著掖著?
很快,大家紛紛以辱罵王安石為榮。
這可不是雞蛋里挑石頭或故意污衊王安石,眾人都是長了眼睛的,王安石為人如何,到底存的是什麼心思,大家是心知肚明。
時隔幾年,王安石急的嘴角又起了燎泡,將手中的幾篇文章狠狠往桌上一丟,卻因力氣太大,嘴角疼的一抽一抽的。
他氣的連話都說不出來。
一旁的僕從道:「大人,您莫要為了區區蘇軾動怒,為這等人氣壞了身子可是不值當!」
「蘇軾哪裡有這個本事?」王安石的目光落在這幾篇文章上,眼神是晦暗不明,低聲道:「最開始的幾篇文章的確是蘇軾所做,可後頭的文章卻是出自蘇子由之手。」
他掃了眼身邊的僕從,道:「你是不是想問我如何知道的?」
「我朝才學出眾之人雖不少,但蘇子由的文風還是很好認的,字句平順,不喜賣弄文采,卻是引人入勝,若非如此,當初他也不會年紀輕輕就中了狀元……蘇軾的文章,可不會輕而易舉挑起眾人的怒氣。」
僕從一愣,道:「您時常誇讚小蘇大人是個聰明人,既然如此,為何要無中生有,污衊巨鹿郡公想要造反?」
雖說巨鹿郡公的確有這個心思,但這等事只是想想罷了,並不敢有所動作。
王安石沒有接話。
他沉吟片刻,大概就猜到了蘇轍的心思,如今也顧不上避忌什麼,只吩咐道:「將巨鹿郡公請來。」
小半個時辰後,巨鹿郡公才姍姍來遲。
順境時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一旦有危急情況,問題就接踵而至。
巨鹿郡公對王安石已有幾分不滿,因不管何時,王安石總是勸他忍讓,偏偏他身邊也招了幾個幕僚,那幾個幕僚暗中也替他出了不少主意,直說王安石聰明絕頂,哪裡會想不出辦法來?不過是明哲保身,不願出頭罷了。
巨鹿郡公將這話聽了進去。
故而他對上王安石時面上並無多少幾分笑容,甚至還有怨懟:「王大人不是說越是這般時候你我越是要保持距離嗎?怎麼這時候突然叫我過來?」
王安石捂著嘴角,道:「事情緊急,我也顧不上什麼,今日將你叫過來只是想提醒你幾句。」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蘇軾頓時就來了興致:「八郎,此事當真?」
「你們既有用得上我的地方,我自不會推辭,說吧,叫我做什麼……」
蘇轍笑著道:「那就要借一借你『恨山』的筆名一用了。」
他們兄弟兩人在書房商量了好半天,直至天黑,蘇軾這才從蘇轍書房出來,離開時已是笑容滿面,勝券在握。
翌日一早,他便再次重拾「恨山」的筆名,先前他倒也想用這個筆名寫幾篇文章噁心噁心王安石,可蘇家上下無一人支持,王弗更與他說什麼「如今巨鹿郡公與王安石得勢,八郎的日子本就艱難,你何必要讓他雪上加霜」之類的話,他仔細一想,覺得妻子的話很有道理。
所以即便他百般不願,卻多日未以「恨山」這筆名做文章。
如今,他終於可以光明正大釋放自己,怎會不高興?
蘇軾甚至激動的半夜睡不著,索性半夜起床去了書房,酣暢淋漓寫了好幾篇文章,翌日一早甚至還未等來福起床,就拿著文章親自去敲來福的門,對睡眼惺忪的來福道:「快,將這幾篇文章散播出去,鬧得越大越好,最好叫汴京所有人都知道……」
第123章
來福看了看天邊, 發現東邊剛泛著魚肚白,天色還未大亮了!
他跟在蘇軾身邊多年,也是識文斷字的, 一看文章上的內容, 更是臉色大變:「六爺,這,這……」
蘇軾大概猜到他要說什麼, 擺擺手道:「你別擔心, 這件事不光八郎知道,還是八郎的主意了!你只管去就是了!」
「不光這些文章要鬧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最好還能攛掇著一些看王安石與巨鹿郡公不順眼的文人墨客也鬧騰起來, 這樣才熱鬧……」
他覺得在這等事上,他一定不會拖八郎後腿的。
反觀本未睡醒的來福在看到這幾篇言辭激烈的文章後是半點睡意都沒有,他不是不相信自家少爺,可想了想, 還是去找了弟弟元寶一趟,聽說確有其事後, 懸著的一顆心這才放心,按照蘇軾的吩咐辦事。
怨不得他對蘇軾不忠心耿耿, 實在是從前蘇軾做過的錯事太多了些。
很快。
恨山所做的幾篇文章就傳的沸沸揚揚。
其中有罵王安石的文章,罵王安石一心只有自己的變法之策,無視老百姓。
其中有罵王安石走狗的文章, 說這些官員其心可誅,並非真心為朝廷與官家。
更多的則是罵巨鹿郡公的, 罵巨鹿郡公不忠不義不孝, 當年他的父親落罪,他不光沒為他的父親遊走求情, 像縮頭烏龜似的躲了起來,連他妹妹靈壽縣主都及不上,罵巨鹿郡公見小皇子痴傻後,張狂無禮等等。
……
一時間,大宋百姓是議論紛紛。
朝中大臣更是對蘇軾刮目相看。
至於一些學子們,更是對蘇軾紛紛效仿追捧,他們想著連在朝為官的蘇大人都不在乎丟了官職,勇於直言,他們還有什麼道理藏著掖著?
很快,大家紛紛以辱罵王安石為榮。
這可不是雞蛋里挑石頭或故意污衊王安石,眾人都是長了眼睛的,王安石為人如何,到底存的是什麼心思,大家是心知肚明。
時隔幾年,王安石急的嘴角又起了燎泡,將手中的幾篇文章狠狠往桌上一丟,卻因力氣太大,嘴角疼的一抽一抽的。
他氣的連話都說不出來。
一旁的僕從道:「大人,您莫要為了區區蘇軾動怒,為這等人氣壞了身子可是不值當!」
「蘇軾哪裡有這個本事?」王安石的目光落在這幾篇文章上,眼神是晦暗不明,低聲道:「最開始的幾篇文章的確是蘇軾所做,可後頭的文章卻是出自蘇子由之手。」
他掃了眼身邊的僕從,道:「你是不是想問我如何知道的?」
「我朝才學出眾之人雖不少,但蘇子由的文風還是很好認的,字句平順,不喜賣弄文采,卻是引人入勝,若非如此,當初他也不會年紀輕輕就中了狀元……蘇軾的文章,可不會輕而易舉挑起眾人的怒氣。」
僕從一愣,道:「您時常誇讚小蘇大人是個聰明人,既然如此,為何要無中生有,污衊巨鹿郡公想要造反?」
雖說巨鹿郡公的確有這個心思,但這等事只是想想罷了,並不敢有所動作。
王安石沒有接話。
他沉吟片刻,大概就猜到了蘇轍的心思,如今也顧不上避忌什麼,只吩咐道:「將巨鹿郡公請來。」
小半個時辰後,巨鹿郡公才姍姍來遲。
順境時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一旦有危急情況,問題就接踵而至。
巨鹿郡公對王安石已有幾分不滿,因不管何時,王安石總是勸他忍讓,偏偏他身邊也招了幾個幕僚,那幾個幕僚暗中也替他出了不少主意,直說王安石聰明絕頂,哪裡會想不出辦法來?不過是明哲保身,不願出頭罷了。
巨鹿郡公將這話聽了進去。
故而他對上王安石時面上並無多少幾分笑容,甚至還有怨懟:「王大人不是說越是這般時候你我越是要保持距離嗎?怎麼這時候突然叫我過來?」
王安石捂著嘴角,道:「事情緊急,我也顧不上什麼,今日將你叫過來只是想提醒你幾句。」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