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第107章 終於清醒過來
雲挽語調冷清,透著一股讓人心頭凜冽的漠然。
春曉不由得看了她一眼。
見她臉色也是平靜無波,甚至連眼神都是淡淡的,便也不好問什麼,只應了聲,扶著她躺好後便去辦了。
蕭崢此時在鍾毓宮,聽見春曉稟明後,想也不想就拒絕了,說郭家人被幽禁流放是先帝的旨意,他才剛剛登基不久,豈能將郭家人給放出來。
於是春曉便又走小道,避著人見了鄧海。
最近發生的事情很多,春曉往漿洗局跑得勤,和鄧海也漸漸熟了,將事情交代過後,春曉忍不住問鄧海:「鄧公公,我覺得……娘娘好像變了,和一開始做寶林時好像已經不是一個人……她這麼做,應該是知道會給陛下惹來麻煩的……」
「你想說什麼?」
鄧海端著他的小茶壺,睨著春曉。
春曉囁嚅片刻,確定鄧海似乎沒發火,才小聲說:「我是擔心……娘娘該不會真的要對陛下做什麼吧?」
「為什麼不呢?」鄧海卻問。
他心裡跟明鏡似的,春曉心眼多,人也活泛,並不如春萍那麼老實本分,這樣的人向來圖利,跟著雲挽,自然就盼著雲挽能永遠得勢,這樣她在人前也才抬得起頭。
但這也沒什麼不對,在宮中,甚至放眼整個天下,這樣的人也不在少數,只不過是把雙刃劍罷了,用好了,真認了主,便是一大利器,若用不好,一個不慎就能傷著自個。
春曉被鄧海的話給嚇住。
鄧海笑了笑,「我且問你,女子入宮為妃,為的是什麼?」
「……為了……能做人上人?」
春曉語氣帶著試探,她根本不知道鄧海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忽然問自己這個……
鄧海是什麼人,一眼就將春曉那點子心思給看得透透的,不過卻也沒戳穿,反而笑著點頭說:
「那不就對了,可娘娘和旁人不同,她做人上人,是為了救她的親族,如今她已是貴妃,太皇太后也薨了,她眼看著又一個親人離開,難道還不著急,不能用點非常的手段,讓陛下不得不將老爺子給放出來?」
「你想想,娘娘都多少年沒見過老爺子的面了?老爺子可是比太皇太后還要年長几歲,若是你,難道就不記掛?」
鄧海態度十分親切,好像是因為將春曉當做了雲挽的心腹,於是也信任了春曉。
可實際上,鄧海卻清楚,雲挽恐怕是徹底寒了心,終於清醒過來,要對付蕭崢了。
不過對付就對付吧,反正在這宮裡本也沒幾分真情,與其盼著天子的寵幸,成日裡指望著別人過活,不如將實權握在自己手中。
想到這兒,鄧海越發覺得自己當初沒看錯人,這郭雲挽到底沒蠢到無可救藥的地步。
春曉見鄧海說得真切,再自己想了想,心裡頭那些亂七八糟的猜測果然都漸漸打消了,不由得嘆了一聲:「公公說得不錯,最近實在是發生了太多事……我們光是瞧著都覺得難受,更何況娘娘……」
「是啊,一個多月前娘娘才沒了腹中骨肉,接著與她最是要好的菡妃出事,如今,連太皇太后也沒了,她想要見老爺子,屬實是情理之中。」
鄧海應著,瞧見春曉那些歪心思都沒了,他也就不深說什麼,跟春曉打了招呼便先去辦雲挽交代的事情了。
……
鄧海辦事仔細,讓人等到第三日才將消息放出去。
早前,麗妃也和前朝一些大臣往來,他想著雲挽這次露出了手段,便多賣給她一個好處,和當中一部分人也聯絡上了。
於是第四日蕭崢上朝時,剛剛坐在龍椅上,便有大臣提起應當讓郭老爺子入宮弔唁太皇太后的事。
雖然朝中大臣們都以郭雲挽為妃而不恥,但越是重視禮教的人,便也越容易被說動,更因為自己年紀也大了,難免對親人死而不能弔唁之事感到十分悲痛。
眼看著原本不贊同的人漸漸被說動,而蕭崢還未表態,如李牧等本就對郭雲挽忌恨已久的大臣們也紛紛站出來與之理論。
朝堂上很快就吵得熱火朝天。
雲挽在太皇太后靈前守到半上午,算算時間應該差不多了,便起身去偏殿,聽春曉稟報前朝的情況。
「現如今,就是李家和劉家那兩派不肯鬆口,還拉著原本有些動搖的王家也站出來反對,看樣子那兩家大有要和李家聯手的意思。」春曉將鄧海派人傳回來的話一字不漏說給雲挽聽。
雲挽聽完放下茶杯,冷冷一笑,「本宮都已經是貴妃了,李家自然是想和另兩家聯手的,如此,後宮中那三人也就會暫時摒棄之前的嫌隙,聯手一起對付本宮。」
「那我們怎麼辦?聽鄧公公的意思,陛下的態度也不明朗,這件事情討論到散朝都沒有結果……而且她們都能將手伸到慈安宮來,萬一真的聯手對付您……」
春曉一下就著急起來,可對上雲挽沉冷的眸子,最後那句話她也不敢明說。
雲挽輕輕嘆了口氣,「本宮正等著她們呢,是好事。」
特別是李春茹。
她已經查明,是李春茹挑唆劉燕婉,讓劉燕婉買通張太醫,假冒成是蕭崢派張太醫給太皇太后下慢性毒藥。
那藥毒性並不強,只不過是讓人的呼吸漸漸衰竭,加上太皇太后的確年事已高,又常年臥病在床,便沒廢多大功夫人就沒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雲挽語調冷清,透著一股讓人心頭凜冽的漠然。
春曉不由得看了她一眼。
見她臉色也是平靜無波,甚至連眼神都是淡淡的,便也不好問什麼,只應了聲,扶著她躺好後便去辦了。
蕭崢此時在鍾毓宮,聽見春曉稟明後,想也不想就拒絕了,說郭家人被幽禁流放是先帝的旨意,他才剛剛登基不久,豈能將郭家人給放出來。
於是春曉便又走小道,避著人見了鄧海。
最近發生的事情很多,春曉往漿洗局跑得勤,和鄧海也漸漸熟了,將事情交代過後,春曉忍不住問鄧海:「鄧公公,我覺得……娘娘好像變了,和一開始做寶林時好像已經不是一個人……她這麼做,應該是知道會給陛下惹來麻煩的……」
「你想說什麼?」
鄧海端著他的小茶壺,睨著春曉。
春曉囁嚅片刻,確定鄧海似乎沒發火,才小聲說:「我是擔心……娘娘該不會真的要對陛下做什麼吧?」
「為什麼不呢?」鄧海卻問。
他心裡跟明鏡似的,春曉心眼多,人也活泛,並不如春萍那麼老實本分,這樣的人向來圖利,跟著雲挽,自然就盼著雲挽能永遠得勢,這樣她在人前也才抬得起頭。
但這也沒什麼不對,在宮中,甚至放眼整個天下,這樣的人也不在少數,只不過是把雙刃劍罷了,用好了,真認了主,便是一大利器,若用不好,一個不慎就能傷著自個。
春曉被鄧海的話給嚇住。
鄧海笑了笑,「我且問你,女子入宮為妃,為的是什麼?」
「……為了……能做人上人?」
春曉語氣帶著試探,她根本不知道鄧海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忽然問自己這個……
鄧海是什麼人,一眼就將春曉那點子心思給看得透透的,不過卻也沒戳穿,反而笑著點頭說:
「那不就對了,可娘娘和旁人不同,她做人上人,是為了救她的親族,如今她已是貴妃,太皇太后也薨了,她眼看著又一個親人離開,難道還不著急,不能用點非常的手段,讓陛下不得不將老爺子給放出來?」
「你想想,娘娘都多少年沒見過老爺子的面了?老爺子可是比太皇太后還要年長几歲,若是你,難道就不記掛?」
鄧海態度十分親切,好像是因為將春曉當做了雲挽的心腹,於是也信任了春曉。
可實際上,鄧海卻清楚,雲挽恐怕是徹底寒了心,終於清醒過來,要對付蕭崢了。
不過對付就對付吧,反正在這宮裡本也沒幾分真情,與其盼著天子的寵幸,成日裡指望著別人過活,不如將實權握在自己手中。
想到這兒,鄧海越發覺得自己當初沒看錯人,這郭雲挽到底沒蠢到無可救藥的地步。
春曉見鄧海說得真切,再自己想了想,心裡頭那些亂七八糟的猜測果然都漸漸打消了,不由得嘆了一聲:「公公說得不錯,最近實在是發生了太多事……我們光是瞧著都覺得難受,更何況娘娘……」
「是啊,一個多月前娘娘才沒了腹中骨肉,接著與她最是要好的菡妃出事,如今,連太皇太后也沒了,她想要見老爺子,屬實是情理之中。」
鄧海應著,瞧見春曉那些歪心思都沒了,他也就不深說什麼,跟春曉打了招呼便先去辦雲挽交代的事情了。
……
鄧海辦事仔細,讓人等到第三日才將消息放出去。
早前,麗妃也和前朝一些大臣往來,他想著雲挽這次露出了手段,便多賣給她一個好處,和當中一部分人也聯絡上了。
於是第四日蕭崢上朝時,剛剛坐在龍椅上,便有大臣提起應當讓郭老爺子入宮弔唁太皇太后的事。
雖然朝中大臣們都以郭雲挽為妃而不恥,但越是重視禮教的人,便也越容易被說動,更因為自己年紀也大了,難免對親人死而不能弔唁之事感到十分悲痛。
眼看著原本不贊同的人漸漸被說動,而蕭崢還未表態,如李牧等本就對郭雲挽忌恨已久的大臣們也紛紛站出來與之理論。
朝堂上很快就吵得熱火朝天。
雲挽在太皇太后靈前守到半上午,算算時間應該差不多了,便起身去偏殿,聽春曉稟報前朝的情況。
「現如今,就是李家和劉家那兩派不肯鬆口,還拉著原本有些動搖的王家也站出來反對,看樣子那兩家大有要和李家聯手的意思。」春曉將鄧海派人傳回來的話一字不漏說給雲挽聽。
雲挽聽完放下茶杯,冷冷一笑,「本宮都已經是貴妃了,李家自然是想和另兩家聯手的,如此,後宮中那三人也就會暫時摒棄之前的嫌隙,聯手一起對付本宮。」
「那我們怎麼辦?聽鄧公公的意思,陛下的態度也不明朗,這件事情討論到散朝都沒有結果……而且她們都能將手伸到慈安宮來,萬一真的聯手對付您……」
春曉一下就著急起來,可對上雲挽沉冷的眸子,最後那句話她也不敢明說。
雲挽輕輕嘆了口氣,「本宮正等著她們呢,是好事。」
特別是李春茹。
她已經查明,是李春茹挑唆劉燕婉,讓劉燕婉買通張太醫,假冒成是蕭崢派張太醫給太皇太后下慢性毒藥。
那藥毒性並不強,只不過是讓人的呼吸漸漸衰竭,加上太皇太后的確年事已高,又常年臥病在床,便沒廢多大功夫人就沒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