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頁
「娘子,想不想我?」
崔雲昭紅著眼睛,卻破涕為笑。
她點點頭,聲音很輕,卻隨著風一路飄進霍檀的耳中。
「很想你。」
朝廷有聖旨,博陵確實不能開城門。
岑勇在城中是最安全的。
不過城門不開,霍檀也有辦法入城。
待到夜幕降臨時,霍檀還是牽到了心心念念的手。
不過事權從急,兩人沒有時間互訴衷腸,直奔防禦使府。
經過一夜商議,天光熹微時,崔雲昭跟霍檀才從防禦使府出來。
夫妻兩個都有些疲憊。
兩人漫步在清晨的博陵街道上,聽著慢慢熱鬧起來的博陵城,心裡慢慢踏實下來。
霍檀緊緊牽著崔雲昭的手,走在霍家前的小巷裡。
他們一起在這裡只住了幾個月,可這條青石小路,卻依舊是那麼熟悉,讓人懷念。
「城門一開,我就回京。」
崔雲昭輕聲細語對霍檀說。
霍檀沉默片刻,才道:「好。」
崔雲昭淺淺笑了。
此時回京困難重重,可家中至親都在汴京,他們兩人若不回去,家人恐有危難。
事情行至今日,車輪滾滾向前,一旦開始,就再無回頭之路。
崔雲昭說:「我不害怕。」
霍檀挺住腳步,他轉過身來,認真看著崔雲昭。
朝陽帶著金絲,一點點爬上崔雲昭嬌美的容顏。
她明明是那麼柔弱的女子,可內心卻是無比堅韌的。
她堅強,果敢,擁有一切美好的品質。
也正因她,才讓霍檀能堅定走好每一步路。
無論從前,無論以後。
霍檀伸出手,把崔雲昭牢牢抱入懷中,怎麼都不捨得放開。
「皎皎,保護好自己。」
「等我回來。」
這一次,霍檀讓崔雲昭等她。
因為不會等待太久,他就會回到她身邊,重新握住她的手。
到了那時,一切都會天下太平。
景德八年十一月初一,岐陽、武平、瀏州、藍州、寧安節度使上表,力保博陵防禦使岑勇。
另有伏鹿、渭州、倉夷、永州觀察使上表,認為博陵確為普通病症,可以解封。
陳情表至,朝野喧沸,太子震怒。
剎那間,山雨欲來風滿樓。
第142章 活到我需要你禪位給我……
超過十位將領上表,其中半數都是節度使,這對於朝廷來說是巨大的威脅。
霍檀一早就收到了博陵被封的消息,卻一直沒有趕回博陵,並不是因為其他事情,他一面安排軍隊回拔,一邊親自前往各藩鎮州府,一一面見節度使。
此行有諸多風險,一個不好就容易有去無回。
但霍檀還是憑藉過人的膽量,把事情圓滿完成。
待回到博陵時,他已經聯絡完所有的節度使,並且商議好了對策。
這一次朝廷敢這般對岑勇,之前敢那樣逼迫耿重廣,誰能保證以後不會針對他們?
畢竟除了耿重廣之外,還有許多節度使的家人依舊留在汴京,他們不為自己,也要考慮家人。
如今這位太子殿下品行乖張,心狠手辣,加之他未曾打過一天仗,他不知道那些將軍將將領們想要身居高位,需要付出多少血淚。
如今短暫的和平,都是靠將軍和士兵們拋灑熱血換來的。
付出這麼多,還要被滅全族,這誰都不能接受。
裴翊詢不過因為出身,就舒舒服服穩居高位,坐在他們頭上肆意撒野。
這如何能讓將軍們心服口服?
霍檀知道,他們並非真的為了博陵和岑勇,但那又如何?
理由並不重要,結果才重要。
藉著這一次機會,節度使們一起上表朝廷,為的就是威脅裴翊詢,告訴他將軍們不好惹,他若是行事太過,大不了一起反了。
這一次確實給了裴翊詢當頭棒喝,打得他暈頭轉向,卻也心裡憤怒到了極點。
那麼多兵強馬壯的節度使當前,他即便想要一意孤行,卻也再無可能。
在陳情表上表的次日,裴翊詢便下詔解封博陵,另獎賞岑勇救災有功,升為博陵觀察使。
至此,除了太子殿下被落了面子,一切似乎是皆大歡喜的。
等劉三強逃回汴京,裴翊詢心裡的怒火便全部都落在了霍檀一人身上。
劉三強心裡也很怨恨霍檀,說話就很是陰陽怪氣。
「殿下,依我看那霍檀包藏禍心,他今日能勾連如此多節度使,他日豈不是要揭竿而起?」
「若是他真要動作,殿下便危險了。」
劉三強一邊小心看著裴翊詢的臉色,一邊繼續說道:「陛下,霍檀肯定不會即刻回京,但他的家人都還在汴京……」
裴翊詢面沉如水。
那雙狹長的眼眸冷光閃爍,透著說不出的惡意。
「住口!」
他厲聲訓斥,道:「你忘了耿重廣?」
就因為誅殺耿重廣的親族,耿重廣才揭竿而起,至今雖然沒死,卻重病在床不能動彈,因西坪百姓對朝廷多有不服,認為耿重廣是被人所迫,故而朝廷至今沒有動他。
事情已經發生了一次,裴翊詢不想重蹈覆轍。
況且霍檀手裡都是精兵,數量比之裴家軍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手中的兵是當時裴業親自下的聖旨,裴翊詢不好消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崔雲昭紅著眼睛,卻破涕為笑。
她點點頭,聲音很輕,卻隨著風一路飄進霍檀的耳中。
「很想你。」
朝廷有聖旨,博陵確實不能開城門。
岑勇在城中是最安全的。
不過城門不開,霍檀也有辦法入城。
待到夜幕降臨時,霍檀還是牽到了心心念念的手。
不過事權從急,兩人沒有時間互訴衷腸,直奔防禦使府。
經過一夜商議,天光熹微時,崔雲昭跟霍檀才從防禦使府出來。
夫妻兩個都有些疲憊。
兩人漫步在清晨的博陵街道上,聽著慢慢熱鬧起來的博陵城,心裡慢慢踏實下來。
霍檀緊緊牽著崔雲昭的手,走在霍家前的小巷裡。
他們一起在這裡只住了幾個月,可這條青石小路,卻依舊是那麼熟悉,讓人懷念。
「城門一開,我就回京。」
崔雲昭輕聲細語對霍檀說。
霍檀沉默片刻,才道:「好。」
崔雲昭淺淺笑了。
此時回京困難重重,可家中至親都在汴京,他們兩人若不回去,家人恐有危難。
事情行至今日,車輪滾滾向前,一旦開始,就再無回頭之路。
崔雲昭說:「我不害怕。」
霍檀挺住腳步,他轉過身來,認真看著崔雲昭。
朝陽帶著金絲,一點點爬上崔雲昭嬌美的容顏。
她明明是那麼柔弱的女子,可內心卻是無比堅韌的。
她堅強,果敢,擁有一切美好的品質。
也正因她,才讓霍檀能堅定走好每一步路。
無論從前,無論以後。
霍檀伸出手,把崔雲昭牢牢抱入懷中,怎麼都不捨得放開。
「皎皎,保護好自己。」
「等我回來。」
這一次,霍檀讓崔雲昭等她。
因為不會等待太久,他就會回到她身邊,重新握住她的手。
到了那時,一切都會天下太平。
景德八年十一月初一,岐陽、武平、瀏州、藍州、寧安節度使上表,力保博陵防禦使岑勇。
另有伏鹿、渭州、倉夷、永州觀察使上表,認為博陵確為普通病症,可以解封。
陳情表至,朝野喧沸,太子震怒。
剎那間,山雨欲來風滿樓。
第142章 活到我需要你禪位給我……
超過十位將領上表,其中半數都是節度使,這對於朝廷來說是巨大的威脅。
霍檀一早就收到了博陵被封的消息,卻一直沒有趕回博陵,並不是因為其他事情,他一面安排軍隊回拔,一邊親自前往各藩鎮州府,一一面見節度使。
此行有諸多風險,一個不好就容易有去無回。
但霍檀還是憑藉過人的膽量,把事情圓滿完成。
待回到博陵時,他已經聯絡完所有的節度使,並且商議好了對策。
這一次朝廷敢這般對岑勇,之前敢那樣逼迫耿重廣,誰能保證以後不會針對他們?
畢竟除了耿重廣之外,還有許多節度使的家人依舊留在汴京,他們不為自己,也要考慮家人。
如今這位太子殿下品行乖張,心狠手辣,加之他未曾打過一天仗,他不知道那些將軍將將領們想要身居高位,需要付出多少血淚。
如今短暫的和平,都是靠將軍和士兵們拋灑熱血換來的。
付出這麼多,還要被滅全族,這誰都不能接受。
裴翊詢不過因為出身,就舒舒服服穩居高位,坐在他們頭上肆意撒野。
這如何能讓將軍們心服口服?
霍檀知道,他們並非真的為了博陵和岑勇,但那又如何?
理由並不重要,結果才重要。
藉著這一次機會,節度使們一起上表朝廷,為的就是威脅裴翊詢,告訴他將軍們不好惹,他若是行事太過,大不了一起反了。
這一次確實給了裴翊詢當頭棒喝,打得他暈頭轉向,卻也心裡憤怒到了極點。
那麼多兵強馬壯的節度使當前,他即便想要一意孤行,卻也再無可能。
在陳情表上表的次日,裴翊詢便下詔解封博陵,另獎賞岑勇救災有功,升為博陵觀察使。
至此,除了太子殿下被落了面子,一切似乎是皆大歡喜的。
等劉三強逃回汴京,裴翊詢心裡的怒火便全部都落在了霍檀一人身上。
劉三強心裡也很怨恨霍檀,說話就很是陰陽怪氣。
「殿下,依我看那霍檀包藏禍心,他今日能勾連如此多節度使,他日豈不是要揭竿而起?」
「若是他真要動作,殿下便危險了。」
劉三強一邊小心看著裴翊詢的臉色,一邊繼續說道:「陛下,霍檀肯定不會即刻回京,但他的家人都還在汴京……」
裴翊詢面沉如水。
那雙狹長的眼眸冷光閃爍,透著說不出的惡意。
「住口!」
他厲聲訓斥,道:「你忘了耿重廣?」
就因為誅殺耿重廣的親族,耿重廣才揭竿而起,至今雖然沒死,卻重病在床不能動彈,因西坪百姓對朝廷多有不服,認為耿重廣是被人所迫,故而朝廷至今沒有動他。
事情已經發生了一次,裴翊詢不想重蹈覆轍。
況且霍檀手裡都是精兵,數量比之裴家軍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手中的兵是當時裴業親自下的聖旨,裴翊詢不好消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