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頁
白家的異能做不到穿越時空,時間法則倒是能夠輕易做到這一點,但由於我並沒有在這股力量上感覺到屬於法則的波動,因此可以斷定這股力量與時間法則無關。
順著那股時間力量閃現的方向,我很快便找到了剛剛從時間的縫隙中出來,身上還帶著時間力量殘餘的那個東西。
從外表上來看,那東西與普通的碳基類生命無異,外形是星際中種族人數較多的陸人種中的一種。
在這一時代,這種智慧種族因為最初是在皮諾斯星系被發現的,所以被命名為皮諾斯人。
皮諾斯人與藍星人的外貌相似程度高達90%,兩者之間唯一的區別在於,藍星人的外貌形態只有固定的一種,皮諾斯人則同時擁有人形和獸形兩種形態。
所有的皮諾斯人都是以獸形的形態降生的,未成年的皮諾斯人在變為人形時,身上會保留一到三個獸形特徵,成年的皮諾斯人的人形狀態則與藍星人無異,單憑肉眼很難分辨出兩者之間的不同。
我覺得皮諾斯人和我曾經見到過的獸人有些類似,只不過獸人普遍性格暴躁,衝動易怒,屬於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典範。
而皮諾斯人卻正好與之相反。
他們擁有著堪稱可怕智力和足夠細膩的內心,就像是獸人的升級版一樣。
以我的眼力不難看出,偽裝成皮諾斯人的那東西實際上是個生化人。
生化人與機器人不同,雖然兩者都是人為製造出來的機械產物,但組成機器人的是冰冷的零件和各種晶片,而構成生化人的卻是同真人極度相似的一些物質。
這些物質包括了仿生皮膚,纖維組織,納米細胞,仿真血漿等等。
一個成功的生化人足以以假亂真,如果不用專業儀器進行鑑定,誰都無法辨認出生化人與真人之間的不同。
生化人最初是由聯邦科學家研製出來的,目的是替代人類從事一些高危行業的工作,比如間諜。
從對方的資料庫中我得知,與自己的同類相比,這個來自未來的生化人所肩負的使命更加艱巨且重要——他是來拯救世界的。
說拯救世界或許不夠精準,更為確切的說法是,這個生化人出現在這裡,是為了拯救這片宇宙中絕大部分的生靈。
在距今二十多萬年後的遙遠未來,宇宙中半數以上的區域都被一股力量所摧毀。
說摧毀也許有些武斷,但那股力量導致宇宙中大部分區域都不再適宜智慧種族生存卻是事實。
十多萬年後的某一天,某個智慧種族的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正在以超光速朝著周圍瘋狂延伸的二維空間。
這片空間像是一張巨大的膜,緩緩將整個宇宙一點點包裹,凡是它所抵達的地方,三維空間中的一切盡數崩塌毀滅,沒有任何存在能夠倖免。
無論是生靈、建築還是星球,無論是有生命的還是無生命的,每個接觸到那片空間的存在,都會在那一刻以無法逆轉的趨勢自三維向二維跌落。
隨著二維空間的鋪展,漫天星河都在那片低維空間中化為了一張絕世的畫卷,難以計數的星體被封印到了這副畫卷之中,永遠地停留在畫卷之上。
按照我所感知到的屬於這個世界的空間法則來看,這個世界的空間一共分為十一個維度。
零維的空間是一個類似於黑洞的點,只在宇宙誕生和毀滅時才會短暫地出現。
現如今,一到三維的空間是世間絕大多數智慧種族都能夠感知到的宏觀世界,而剩下的七個維度的空間則隱藏在生靈難以察覺的微觀世界中。
最初的時候,這片宇宙在經歷過一開始的爆炸後從零維擴展至十一維,那時候整個宇宙都充斥著無比強盛的生命力,鮮活而又美好。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宇宙在慢慢衰老,每過一段時間,宇宙的維度便會不可遏制地向下跌落一層,這種現象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降維。
不同空間之間的降維間隔時長並不固定,宇宙會在上一維度的空間中蘊含的資源消耗殆盡的情況下,被動觸發降維機制。
降維機制一旦啟動,整個宇宙的空間結構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變更,以無可挽回的姿態自上一維度朝著下一維度跌落。
當空間的維度由高維向低維跌落時,高維空間中的一切存在都會在降維的瞬間遭到不可逆轉的毀滅性破壞,內部的所有結構都會被打碎重組,轉化為低維空間中常見的物質。
絕大多數的高維生命都無法在低維空間中存活,與之相反的是,低維空間的生物不僅能夠輕而易舉地適應高維空間的生存環境,甚至還會覺得高維空間較之低維空間更加舒適寬闊。
不同維度的空間所具有的空間結構截然不同,如果將不同維度的空間比作牢籠,將高維空間的物質放入低維空間,相當於將一個大體積的物件強行塞進一個體積極小的籠子中。
為了維護自身空間結構的穩定,當有高維空間的物質進入低維空間時,低維空間會在第一時間將這些相較於自身而言極為龐大的物質打碎重組,將其改造成自身能夠容納的結構。
而在這個過程中,來自高維空間的物質內部結構會遭到極為徹底的破壞。
它會失去原有的形態,殘骸被組裝成另一種與其本身物質結構相似,但空間結構卻截然不同的事物。
順著那股時間力量閃現的方向,我很快便找到了剛剛從時間的縫隙中出來,身上還帶著時間力量殘餘的那個東西。
從外表上來看,那東西與普通的碳基類生命無異,外形是星際中種族人數較多的陸人種中的一種。
在這一時代,這種智慧種族因為最初是在皮諾斯星系被發現的,所以被命名為皮諾斯人。
皮諾斯人與藍星人的外貌相似程度高達90%,兩者之間唯一的區別在於,藍星人的外貌形態只有固定的一種,皮諾斯人則同時擁有人形和獸形兩種形態。
所有的皮諾斯人都是以獸形的形態降生的,未成年的皮諾斯人在變為人形時,身上會保留一到三個獸形特徵,成年的皮諾斯人的人形狀態則與藍星人無異,單憑肉眼很難分辨出兩者之間的不同。
我覺得皮諾斯人和我曾經見到過的獸人有些類似,只不過獸人普遍性格暴躁,衝動易怒,屬於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典範。
而皮諾斯人卻正好與之相反。
他們擁有著堪稱可怕智力和足夠細膩的內心,就像是獸人的升級版一樣。
以我的眼力不難看出,偽裝成皮諾斯人的那東西實際上是個生化人。
生化人與機器人不同,雖然兩者都是人為製造出來的機械產物,但組成機器人的是冰冷的零件和各種晶片,而構成生化人的卻是同真人極度相似的一些物質。
這些物質包括了仿生皮膚,纖維組織,納米細胞,仿真血漿等等。
一個成功的生化人足以以假亂真,如果不用專業儀器進行鑑定,誰都無法辨認出生化人與真人之間的不同。
生化人最初是由聯邦科學家研製出來的,目的是替代人類從事一些高危行業的工作,比如間諜。
從對方的資料庫中我得知,與自己的同類相比,這個來自未來的生化人所肩負的使命更加艱巨且重要——他是來拯救世界的。
說拯救世界或許不夠精準,更為確切的說法是,這個生化人出現在這裡,是為了拯救這片宇宙中絕大部分的生靈。
在距今二十多萬年後的遙遠未來,宇宙中半數以上的區域都被一股力量所摧毀。
說摧毀也許有些武斷,但那股力量導致宇宙中大部分區域都不再適宜智慧種族生存卻是事實。
十多萬年後的某一天,某個智慧種族的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正在以超光速朝著周圍瘋狂延伸的二維空間。
這片空間像是一張巨大的膜,緩緩將整個宇宙一點點包裹,凡是它所抵達的地方,三維空間中的一切盡數崩塌毀滅,沒有任何存在能夠倖免。
無論是生靈、建築還是星球,無論是有生命的還是無生命的,每個接觸到那片空間的存在,都會在那一刻以無法逆轉的趨勢自三維向二維跌落。
隨著二維空間的鋪展,漫天星河都在那片低維空間中化為了一張絕世的畫卷,難以計數的星體被封印到了這副畫卷之中,永遠地停留在畫卷之上。
按照我所感知到的屬於這個世界的空間法則來看,這個世界的空間一共分為十一個維度。
零維的空間是一個類似於黑洞的點,只在宇宙誕生和毀滅時才會短暫地出現。
現如今,一到三維的空間是世間絕大多數智慧種族都能夠感知到的宏觀世界,而剩下的七個維度的空間則隱藏在生靈難以察覺的微觀世界中。
最初的時候,這片宇宙在經歷過一開始的爆炸後從零維擴展至十一維,那時候整個宇宙都充斥著無比強盛的生命力,鮮活而又美好。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宇宙在慢慢衰老,每過一段時間,宇宙的維度便會不可遏制地向下跌落一層,這種現象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降維。
不同空間之間的降維間隔時長並不固定,宇宙會在上一維度的空間中蘊含的資源消耗殆盡的情況下,被動觸發降維機制。
降維機制一旦啟動,整個宇宙的空間結構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變更,以無可挽回的姿態自上一維度朝著下一維度跌落。
當空間的維度由高維向低維跌落時,高維空間中的一切存在都會在降維的瞬間遭到不可逆轉的毀滅性破壞,內部的所有結構都會被打碎重組,轉化為低維空間中常見的物質。
絕大多數的高維生命都無法在低維空間中存活,與之相反的是,低維空間的生物不僅能夠輕而易舉地適應高維空間的生存環境,甚至還會覺得高維空間較之低維空間更加舒適寬闊。
不同維度的空間所具有的空間結構截然不同,如果將不同維度的空間比作牢籠,將高維空間的物質放入低維空間,相當於將一個大體積的物件強行塞進一個體積極小的籠子中。
為了維護自身空間結構的穩定,當有高維空間的物質進入低維空間時,低維空間會在第一時間將這些相較於自身而言極為龐大的物質打碎重組,將其改造成自身能夠容納的結構。
而在這個過程中,來自高維空間的物質內部結構會遭到極為徹底的破壞。
它會失去原有的形態,殘骸被組裝成另一種與其本身物質結構相似,但空間結構卻截然不同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