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可是以君,你真的不能原諒我嗎?咱們還要一直這樣下去嗎?」
崔植林的答案,讓齊以君心中柔軟。
可她並不會因此輕易忘記從前,所以她才會在此刻從崔植林手中,抽出自己被他握住的手掌,那平靜的目光下,仍殘存著深沉愛意。
但齊以君沒有讓步,她避開了他的問話,只拋下一句:「那一次是你選錯了,可既然你如今做了新的選擇,賀叔咱們打道回府吧。」便就此沉默。
馬車晃動,
崔植林兩眼寂寂,落寞地收回空蕩的掌心。
由此開始,他在齊以君的態度中明了,餘生漫漫,他要補償的還有很多……
-
開遠門外,前來送行的人將甬道堵得水泄不通。
可直到眾人都紛紛各自歸隊,夏不愚仍舊心神不寧,任憑太史箏賀齊佳覓她們在他面前,小嘴叭叭說個沒完,他就是盯著門內的方向,一句不應。
最終,還是齊佳覓忍無可忍,抬手給了夏不愚腦袋一下。
齊佳覓張口便罵:「夏老五,你瞧什麼?從我們站在這兒開始,你就是這個鬼樣子,我們幾個給你交代的事,你到底有沒有認真聽?箏這懷著孕,易姐兒這大婚在即,都來給你送行,你能不能尊重我們點,瞧你那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你丟了魂呢——」
箏一聽這話,嗤然笑起,「興許真是丟了魂呢?」
夏不愚撓了撓頭,今日他倒沒跟齊佳覓起急,他只問:「箏,你說她還會來給我送行嗎?」
她?誰?
齊佳覓和易字詩面面相覷。
夏不愚卻恨自己醒悟的太晚,那日在街口許下承諾時,他還未有反應。他只覺那是對朋友的諾言而已。直到後來的後來,開封府的禍事了結,他才漸漸發覺自己竟會時不時想起,那與崔漸春在禮部榜下的荒唐相遇。
他是在意了,掛心了。
只是太晚了。
箏同樣無解,「難說,你也知她今日……有很多事要忙。」
夏不愚明白,也理解,卻還是有些失落。
恰逢此時,歸隊的號角響起。夏不愚已再無時機,去與那未曾到達的人,說一聲遺憾的再見。威武的甲冑穿戴在身,他的使命由此展開。夏不愚想遺憾常有,不若打個勝仗早些歸家。
到時的他們,也將不會像如今這樣被動。
夏不愚提起長矛,正了正頭頂的鐵盔,重拾了信心,與兒時的玩伴道別:「那箏,十一娘,易姐姐……老五就走了,你們保重。別為我擔心,一定要盼我的好,等我凱旋時,你們一定要在白礬樓給我擺桌酒。」
「放心去吧,老五,你是好樣的。」易字詩輕輕嘆息。齊佳覓這跟老五鬧了十幾年的冤家,偷偷抹起了淚,「臭小子,不指望你逞多大的能,一定給我活著回來。」
箏則揮揮衣袖,囑咐說:「去了之後,千萬記得把我給你的信交給大哥,千萬記得!」
「知道了,知道了。回了吧。」
摯友們的關懷,叫夏不愚欣慰不少,瞧他信心滿滿踏上了去往邊塞的長路,直至將身影完全隱進被將士們踏起的塵煙之中,才斂去了注目故鄉與故友的雙眸。
他想他一定凱旋,
他想他一定會再次見到那個心心念念的女郎。
箏與齊佳覓她們並肩目送出征的隊伍漸行遠去,沒有人再去多言。眾人皆是沉默,可當幾人轉身,齊佳覓剛想問及關於夏不愚所說之人的事,一個如流星迅捷閃耀的身影,便從箏的眼中划過。
不遠處的崔植筠,也瞧見了她。
小兩口雖隔著有些距離,卻仍是默契地念了聲:「春兒……」
崔漸春心無旁騖跑過開遠門下,狂奔去能夠凝眸眺望的原野,用盡全力,聲嘶力竭地吶喊:「愚哥兒——你給的承諾太漫長,我等不了,帶我走好嗎?」
可奔騰的馬蹄聲卻似乎將她的聲音淹沒,最後也只剩一句哽咽的:「別把我一個人丟下……」
崔漸春被風沙啄紅了眼眶,她氣喘吁吁在空曠的原野之上。
已再沒了力氣。
只是,當她失落之際,在隊伍的中間,夏不愚手中的長矛卻莫名被撞落,一個個不曾停留的腳步,將他與長矛落地的距離,越拉越遠。
直至,被孤獨落在隊尾,夏不愚於空蕩的地方拾起長矛那刻,他才恍惚與身後原野上站立的女郎對上目光。夏不愚不敢置信地痴念了聲:「春兒…」
崔漸春卻在那端望著命中注定與自己相遇的人,熱淚盈眶。
她說:「愚哥兒…別丟下我。」
第131章 終章
後來, 在去往金明池與家人匯合的馬車上,斑駁的光影自竹窗外變換來去,崔植筠坐在太史箏的對面, 望著她那雙心事重重的眼, 忍不住伸手捏了捏箏的臉。
他問:「還在想那事呢?」
箏瞪著兩隻似水秋眸,委屈巴巴, 「二郎你說,春兒跟老五去了渭州能不能習慣?老五那臭小子, 能不能照顧好春兒?我好擔心啊。」
崔植筠看去箏的嬌俏模樣,情難自已, 不顧馬車顛簸, 也要起身坐去箏身邊將那柔軟的女郎,攬進自己懷中。
他說:「小箏, 你又何必擔憂呢?」
「渭州雖不勝汴京繁華, 但那是春兒自己的選擇。只要那是她心甘情願赴去之地,就算是海角, 是天涯, 她也甘之如飴。更何況, 不是還有長兄和長嫂在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崔植林的答案,讓齊以君心中柔軟。
可她並不會因此輕易忘記從前,所以她才會在此刻從崔植林手中,抽出自己被他握住的手掌,那平靜的目光下,仍殘存著深沉愛意。
但齊以君沒有讓步,她避開了他的問話,只拋下一句:「那一次是你選錯了,可既然你如今做了新的選擇,賀叔咱們打道回府吧。」便就此沉默。
馬車晃動,
崔植林兩眼寂寂,落寞地收回空蕩的掌心。
由此開始,他在齊以君的態度中明了,餘生漫漫,他要補償的還有很多……
-
開遠門外,前來送行的人將甬道堵得水泄不通。
可直到眾人都紛紛各自歸隊,夏不愚仍舊心神不寧,任憑太史箏賀齊佳覓她們在他面前,小嘴叭叭說個沒完,他就是盯著門內的方向,一句不應。
最終,還是齊佳覓忍無可忍,抬手給了夏不愚腦袋一下。
齊佳覓張口便罵:「夏老五,你瞧什麼?從我們站在這兒開始,你就是這個鬼樣子,我們幾個給你交代的事,你到底有沒有認真聽?箏這懷著孕,易姐兒這大婚在即,都來給你送行,你能不能尊重我們點,瞧你那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你丟了魂呢——」
箏一聽這話,嗤然笑起,「興許真是丟了魂呢?」
夏不愚撓了撓頭,今日他倒沒跟齊佳覓起急,他只問:「箏,你說她還會來給我送行嗎?」
她?誰?
齊佳覓和易字詩面面相覷。
夏不愚卻恨自己醒悟的太晚,那日在街口許下承諾時,他還未有反應。他只覺那是對朋友的諾言而已。直到後來的後來,開封府的禍事了結,他才漸漸發覺自己竟會時不時想起,那與崔漸春在禮部榜下的荒唐相遇。
他是在意了,掛心了。
只是太晚了。
箏同樣無解,「難說,你也知她今日……有很多事要忙。」
夏不愚明白,也理解,卻還是有些失落。
恰逢此時,歸隊的號角響起。夏不愚已再無時機,去與那未曾到達的人,說一聲遺憾的再見。威武的甲冑穿戴在身,他的使命由此展開。夏不愚想遺憾常有,不若打個勝仗早些歸家。
到時的他們,也將不會像如今這樣被動。
夏不愚提起長矛,正了正頭頂的鐵盔,重拾了信心,與兒時的玩伴道別:「那箏,十一娘,易姐姐……老五就走了,你們保重。別為我擔心,一定要盼我的好,等我凱旋時,你們一定要在白礬樓給我擺桌酒。」
「放心去吧,老五,你是好樣的。」易字詩輕輕嘆息。齊佳覓這跟老五鬧了十幾年的冤家,偷偷抹起了淚,「臭小子,不指望你逞多大的能,一定給我活著回來。」
箏則揮揮衣袖,囑咐說:「去了之後,千萬記得把我給你的信交給大哥,千萬記得!」
「知道了,知道了。回了吧。」
摯友們的關懷,叫夏不愚欣慰不少,瞧他信心滿滿踏上了去往邊塞的長路,直至將身影完全隱進被將士們踏起的塵煙之中,才斂去了注目故鄉與故友的雙眸。
他想他一定凱旋,
他想他一定會再次見到那個心心念念的女郎。
箏與齊佳覓她們並肩目送出征的隊伍漸行遠去,沒有人再去多言。眾人皆是沉默,可當幾人轉身,齊佳覓剛想問及關於夏不愚所說之人的事,一個如流星迅捷閃耀的身影,便從箏的眼中划過。
不遠處的崔植筠,也瞧見了她。
小兩口雖隔著有些距離,卻仍是默契地念了聲:「春兒……」
崔漸春心無旁騖跑過開遠門下,狂奔去能夠凝眸眺望的原野,用盡全力,聲嘶力竭地吶喊:「愚哥兒——你給的承諾太漫長,我等不了,帶我走好嗎?」
可奔騰的馬蹄聲卻似乎將她的聲音淹沒,最後也只剩一句哽咽的:「別把我一個人丟下……」
崔漸春被風沙啄紅了眼眶,她氣喘吁吁在空曠的原野之上。
已再沒了力氣。
只是,當她失落之際,在隊伍的中間,夏不愚手中的長矛卻莫名被撞落,一個個不曾停留的腳步,將他與長矛落地的距離,越拉越遠。
直至,被孤獨落在隊尾,夏不愚於空蕩的地方拾起長矛那刻,他才恍惚與身後原野上站立的女郎對上目光。夏不愚不敢置信地痴念了聲:「春兒…」
崔漸春卻在那端望著命中注定與自己相遇的人,熱淚盈眶。
她說:「愚哥兒…別丟下我。」
第131章 終章
後來, 在去往金明池與家人匯合的馬車上,斑駁的光影自竹窗外變換來去,崔植筠坐在太史箏的對面, 望著她那雙心事重重的眼, 忍不住伸手捏了捏箏的臉。
他問:「還在想那事呢?」
箏瞪著兩隻似水秋眸,委屈巴巴, 「二郎你說,春兒跟老五去了渭州能不能習慣?老五那臭小子, 能不能照顧好春兒?我好擔心啊。」
崔植筠看去箏的嬌俏模樣,情難自已, 不顧馬車顛簸, 也要起身坐去箏身邊將那柔軟的女郎,攬進自己懷中。
他說:「小箏, 你又何必擔憂呢?」
「渭州雖不勝汴京繁華, 但那是春兒自己的選擇。只要那是她心甘情願赴去之地,就算是海角, 是天涯, 她也甘之如飴。更何況, 不是還有長兄和長嫂在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