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頁
就在大家的好奇心達到頂點的時候,寧國夫人終於給大家揭曉了謎底,廣場上的八個擂台是預備來舉辦擂台賽的。
擂台賽的規則非常簡單,任何人只要有一技之長都可以上台守擂,只要能夠堅持一日不敗,就能得到由官府和商會贊助的銀子。為了保證比賽的公平性,擂台賽邀請了不少見多識廣的評委,這些人有文人書生,也有商人工匠,更有市井老翁……無不是閱歷豐富之輩,可以在比賽過程中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判,最重要的是,觀眾中若是資深同道者,亦有評定的資格……
擂台賽規則一出,明州府又熱鬧了起來。
第1341章 擂台比賽
文化廣場。
作為明州府新崛起的遊玩勝地,文化廣場每日的遊客總是絡繹不絕,自從擂台賽舉辦後,更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起初只有明州府城的百姓參加,慢慢地,州府下面的縣、鄉等地的百姓們都聞訊而來,隨著商人和販夫走卒的消息擴散,甚至連附近州府的百姓都來參加這一盛宴。
這世上雖然有碌碌無為、身無長物之人,但也不缺少一技之長之人,而且他們的特長可謂是千奇百怪,直教人大開眼界,大呼過癮。
葉蓁蓁只要閒暇無事,都會帶上崔大娘和滿周歲的馨寧去觀看擂台賽,崔大娘喜歡觀棋賞琴,馨寧的年紀小,最喜歡看熱鬧、聽個響兒,因此哪裡有唱曲兒呀、雜耍呀、比武呀……等等熱鬧的地界兒她都喜歡。
這個小妮子以前年紀小,家裡人都不敢帶她出門,每日最多在府里的一畝三分地晃悠,見識的也是熟悉的家人和伺候的下人,何曾像現在這樣每日見到新鮮的面孔、新鮮的事物她可樂瘋了,表達欲空前旺盛,每日回家後都用自家那含糊不清的嬰兒語和她爹爹絮絮叨叨個不停,語言突飛猛進,可把大家都樂壞了。
才幾日的功夫,馨寧就能夠流利清楚地喊人了,大家都覺得十分神奇——馨寧學說話的速度比她兄長慢一些,家裡人沒少在她耳邊念叨,可她該不會就是不是,大家沒少著急,各種辦法都想過了,要不是寧老大夫檢查過沒什麼問題,大家都懷疑她語言障礙了。
因此馨寧看了幾場熱鬧回來後就學會了說話,大家都很高興。崔維楨也對擂台賽產生了興趣,這日偷得浮生半日閒,便決定和妻子一同出遊,一來算是考察,二來嘛,自然是藉機放鬆放鬆,好好陪一陪家人。
這日,文化廣場熱鬧依舊。
崔維楨成了女兒的專屬座駕,葉蓁蓁樂得清閒,趁著他們父女倆去看戲曲,自個兒跑去了另外一個擂台看熱鬧去了——比起那些琴棋書畫類的高雅比試,她更喜歡的是民間趣味。
自從八號擂台的第一位擂主以口技出眾成功守擂之後,八號擂台就成了民間手藝人的風水寶地,但凡想要守擂的,他們都會默契地選擇八號擂台。
比如說現在,八號擂台上的比拼就非常精彩。守擂的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翁,他面前有一簍子豆子,這簍豆子就是他守擂的工具。至於他守擂的內容,也非常簡單——沙里撿豆子。
一簍豆子倒進沙堆里,這位老翁卻一點也不含糊,眼睛像是能透視似的,手下速度如閃電,總是能比挑戰者更快完成挑戰,等到裁判檢查時,老翁面前的沙盆里乾乾淨淨的,一粒豆子也無,而挑戰者的盆里,至少能挑出一把豆子呢。
圍觀者嘆服,但也不乏不信邪的,只是上台挑戰的結果皆是敗北,最後再無一人上台挑戰老翁,他便贏得了此次的擂台勝利。
第1342章 教導有方
老翁手捧賞銀那一瞬間,渾濁的眼睛就泛起了淚花。
「老頭子我侍弄了一輩子的莊稼,撿了一輩子的豆子,練了這麼一個上不了台面的本事,沒想到半截身子都快入土了,還能有這個機會上擂台挑戰,還贏得了賞銀……知府大人和寧國夫人,真真是青天大老爺啊!」
擂台下響起了如雷般的掌聲。
葉蓁蓁臉色發紅,看了眼不知何時來到旁邊的崔維楨,說道:「要不……咱們還是回去吧」
崔維楨聽出她的未竟之意,立馬點了點頭,馨寧還未盡興,扭著身子喊不,但是她爹娘哪敢聽她的他們作為明州府的明星級人物,面容辨識度並不低,若是被百姓們認出來……
葉蓁蓁簡直無法想像那樣尷尬的畫面。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吵鬧不休的馨寧被旁人所注意,那人正巧見過崔維楨和葉蓁蓁的面容,當即就激動了起來,脫口而出:「知……」
「噓!」
葉蓁蓁眼疾手快地朝對方示意,那人懵了一下,很快就領悟了她的意思,連忙噎下了脫口而出的呼叫,忙不迭地點起了頭。
葉蓁蓁笑著與他點頭致謝,這會兒維楨已經哄好了女兒,兩人得以安靜地脫身。
沿著擂台一直前行,前方忽然有些騷動,隱隱聽到觀眾說著什麼「書院」「女子」「挑戰」云云,葉蓁蓁心中好奇,過去一看,立馬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之前某個刺繡擂台旁聚集了不少統一服裝的妙齡女子,這群女子不是旁人,正是穿著巾幗書院校服的學生們。
葉蓁蓁不僅是書院的山長,還擔任了須彌畫夫子一職,她雖然認不得所有的學生,但總記得一些出色的學生。
比如說這群學生中最出色的一位當屬簪著一朵杜鵑花的女子,此女乃繡娘之女,人稱甄娘。甄娘自小就頗有天賦,未入學前就技藝高超,等到入學就讀,與先生學習手藝,本領更是突飛猛進,聽說已經她已經被先生收入門牆,當作真傳弟子培養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擂台賽的規則非常簡單,任何人只要有一技之長都可以上台守擂,只要能夠堅持一日不敗,就能得到由官府和商會贊助的銀子。為了保證比賽的公平性,擂台賽邀請了不少見多識廣的評委,這些人有文人書生,也有商人工匠,更有市井老翁……無不是閱歷豐富之輩,可以在比賽過程中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判,最重要的是,觀眾中若是資深同道者,亦有評定的資格……
擂台賽規則一出,明州府又熱鬧了起來。
第1341章 擂台比賽
文化廣場。
作為明州府新崛起的遊玩勝地,文化廣場每日的遊客總是絡繹不絕,自從擂台賽舉辦後,更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起初只有明州府城的百姓參加,慢慢地,州府下面的縣、鄉等地的百姓們都聞訊而來,隨著商人和販夫走卒的消息擴散,甚至連附近州府的百姓都來參加這一盛宴。
這世上雖然有碌碌無為、身無長物之人,但也不缺少一技之長之人,而且他們的特長可謂是千奇百怪,直教人大開眼界,大呼過癮。
葉蓁蓁只要閒暇無事,都會帶上崔大娘和滿周歲的馨寧去觀看擂台賽,崔大娘喜歡觀棋賞琴,馨寧的年紀小,最喜歡看熱鬧、聽個響兒,因此哪裡有唱曲兒呀、雜耍呀、比武呀……等等熱鬧的地界兒她都喜歡。
這個小妮子以前年紀小,家裡人都不敢帶她出門,每日最多在府里的一畝三分地晃悠,見識的也是熟悉的家人和伺候的下人,何曾像現在這樣每日見到新鮮的面孔、新鮮的事物她可樂瘋了,表達欲空前旺盛,每日回家後都用自家那含糊不清的嬰兒語和她爹爹絮絮叨叨個不停,語言突飛猛進,可把大家都樂壞了。
才幾日的功夫,馨寧就能夠流利清楚地喊人了,大家都覺得十分神奇——馨寧學說話的速度比她兄長慢一些,家裡人沒少在她耳邊念叨,可她該不會就是不是,大家沒少著急,各種辦法都想過了,要不是寧老大夫檢查過沒什麼問題,大家都懷疑她語言障礙了。
因此馨寧看了幾場熱鬧回來後就學會了說話,大家都很高興。崔維楨也對擂台賽產生了興趣,這日偷得浮生半日閒,便決定和妻子一同出遊,一來算是考察,二來嘛,自然是藉機放鬆放鬆,好好陪一陪家人。
這日,文化廣場熱鬧依舊。
崔維楨成了女兒的專屬座駕,葉蓁蓁樂得清閒,趁著他們父女倆去看戲曲,自個兒跑去了另外一個擂台看熱鬧去了——比起那些琴棋書畫類的高雅比試,她更喜歡的是民間趣味。
自從八號擂台的第一位擂主以口技出眾成功守擂之後,八號擂台就成了民間手藝人的風水寶地,但凡想要守擂的,他們都會默契地選擇八號擂台。
比如說現在,八號擂台上的比拼就非常精彩。守擂的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翁,他面前有一簍子豆子,這簍豆子就是他守擂的工具。至於他守擂的內容,也非常簡單——沙里撿豆子。
一簍豆子倒進沙堆里,這位老翁卻一點也不含糊,眼睛像是能透視似的,手下速度如閃電,總是能比挑戰者更快完成挑戰,等到裁判檢查時,老翁面前的沙盆里乾乾淨淨的,一粒豆子也無,而挑戰者的盆里,至少能挑出一把豆子呢。
圍觀者嘆服,但也不乏不信邪的,只是上台挑戰的結果皆是敗北,最後再無一人上台挑戰老翁,他便贏得了此次的擂台勝利。
第1342章 教導有方
老翁手捧賞銀那一瞬間,渾濁的眼睛就泛起了淚花。
「老頭子我侍弄了一輩子的莊稼,撿了一輩子的豆子,練了這麼一個上不了台面的本事,沒想到半截身子都快入土了,還能有這個機會上擂台挑戰,還贏得了賞銀……知府大人和寧國夫人,真真是青天大老爺啊!」
擂台下響起了如雷般的掌聲。
葉蓁蓁臉色發紅,看了眼不知何時來到旁邊的崔維楨,說道:「要不……咱們還是回去吧」
崔維楨聽出她的未竟之意,立馬點了點頭,馨寧還未盡興,扭著身子喊不,但是她爹娘哪敢聽她的他們作為明州府的明星級人物,面容辨識度並不低,若是被百姓們認出來……
葉蓁蓁簡直無法想像那樣尷尬的畫面。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吵鬧不休的馨寧被旁人所注意,那人正巧見過崔維楨和葉蓁蓁的面容,當即就激動了起來,脫口而出:「知……」
「噓!」
葉蓁蓁眼疾手快地朝對方示意,那人懵了一下,很快就領悟了她的意思,連忙噎下了脫口而出的呼叫,忙不迭地點起了頭。
葉蓁蓁笑著與他點頭致謝,這會兒維楨已經哄好了女兒,兩人得以安靜地脫身。
沿著擂台一直前行,前方忽然有些騷動,隱隱聽到觀眾說著什麼「書院」「女子」「挑戰」云云,葉蓁蓁心中好奇,過去一看,立馬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之前某個刺繡擂台旁聚集了不少統一服裝的妙齡女子,這群女子不是旁人,正是穿著巾幗書院校服的學生們。
葉蓁蓁不僅是書院的山長,還擔任了須彌畫夫子一職,她雖然認不得所有的學生,但總記得一些出色的學生。
比如說這群學生中最出色的一位當屬簪著一朵杜鵑花的女子,此女乃繡娘之女,人稱甄娘。甄娘自小就頗有天賦,未入學前就技藝高超,等到入學就讀,與先生學習手藝,本領更是突飛猛進,聽說已經她已經被先生收入門牆,當作真傳弟子培養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