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加上陶家那邊現在有人過來幫忙,在沒擴大與酒樓的交易量時,他幾乎可以當甩手掌柜。

  方霧瞧著他,笑道:「多大人了,還貪玩兒。」

  後半程,陶興永拉著阿修聊方問黎。

  陶青魚就陪著自己小爹爹。

  天黑了,兩人本來吃完飯就打算走了,陶青魚想著家裡現在也沒事,就留了留。

  阿修立馬安排了地方。

  這夜,方問黎不在,但陶青魚也是笑著入睡的。

  第64章

  陶青魚睡得正香, 一股熟悉的煎餅味兒像魚鉤上的誘餌,在陶青魚的跟前晃來晃去。

  他將腦袋往被子裡一埋,蹭了蹭, 弄得頭髮炸起,才狠狠吸了一口氣翻身起床。

  「小爹爹……」

  「起來了。」方霧在廚房烙餅,見他過來給人兌了一盆溫水。

  陶大郎坐在灶前燒火, 身體不如以往那麼強健,但氣色在慢慢養回來。

  看自家哥兒半睜著眼睛的迷濛樣子, 他溫和笑道:

  「吃完飯我們去鋪子, 哥兒去不去?」

  陶青魚叼著牙刷, 點了點頭。

  洗完臉,陶青魚最後一絲睡意也散了。

  他湊到方霧身邊,看他麻利地翻著鍋里的餅子。

  是最簡單的麵餅,裡面放了蔥花, 鹽跟雞蛋。一勺子倒進去,麵餅稍稍定型後用鍋鏟壓平。

  滋啦一聲——

  香氣四溢。

  待到一面炸至金黃,再翻個面。煎一煎再挪到鍋沿, 往空出來的油里繼續舀。

  方霧看湊在邊上的哥兒心裡好笑, 乾脆拿了個碗給他裝了一塊。「邊上吃去, 別在這礙事兒。」

  陶青魚雙手捧著, 拿了筷子就餵進嘴裡。

  餅子不脆,是軟乎的。

  一口下去滿是蔥花的香味兒。

  他在家的時候他小爹爹也不常做, 無他, 這玩意兒費白面。

  小半張麵餅吃完, 方問黎放了碗筷, 拉上個凳子坐在他爹旁邊。

  「爹,問你個事兒。」

  陶大郎道:「你說。」

  「秦家的地賣完了沒?」

  「沒聽說秦家買地。」陶大郎疑惑看向方霧。

  方霧也搖頭, 熟練地將鍋里的餅子翻個面。歘地一聲脆響,陶青魚又去捏了塊餅子啃著。

  方霧問:「哥兒想置辦田產?」

  「有這個想法。」

  方霧道:「秦家的東西充公了不少,咱村子裡那莊子跟地都做了賠償。他原本那屋裡人……現在還住在莊子裡呢。」

  「哥兒想置辦的話,我回去問問村里其他人家。」

  陶青魚點頭。

  方家住在縣裡,也沒有地,吃的米跟菜都是在縣裡買的。雖說自家負擔得起,但有地心裡還是要踏實些。

  吃過早飯,陶青魚跟阿修知會一聲,鎖了門跟著自家小爹爹去鋪子裡忙。

  陶青魚的魚丸生意在縣裡已經小有名氣。

  鋪子裡每日賣出的魚丸最多的時候能有三百斤。

  魚丸味鮮,老人小孩都合適。

  常常是一大早上,鋪子一開門,裡面就被來用朝食的客人坐滿了。

  陶青魚熟練地跟客人打了招呼,隨著他小爹爹去後頭幫忙。

  元大虎一家為人本分,做事也用心。

  陶青魚今兒來給人家發月錢,三兩銀子給得極為放心。

  鋪子裡也不苛待他們的吃食,他家兩個小娃娃在這裡待了幾個月,身子骨瞧著都健壯不少。

  「東家。」元大虎腳踩著魚肉攪拌器,給陶青魚打招呼。

  陶青魚點頭。

  他看了一眼木桶里的白色魚肉,已經細碎黏在一起。看樣子是幹了一陣活了。

  這魚茸攪拌器是個桶狀,裡面放置的是鋒利的刀片。刀片呈彎月狀,插在木柄上圍成一圈,猶如一個手工版絞肉機。

  這東西比原本直接用錘子的法子省了一大半的力氣。

  不過即便如此,有時候做出來的魚丸也不夠賣。

  院子大,靠著外牆的石台子上,元大虎的大兒子元立業還在悶頭殺魚。

  十幾歲的孩子,放在現在已經算大人。

  見這裡沒什麼用得上自己的,陶青魚乾脆去前面站著給客人點單收錢。

  一份魚丸十個,店裡賣十五文。

  比原來小攤上賣得便宜些,也是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子。畢竟魚肉也不便宜。

  陶青魚見客人吃得香,他坐在櫃檯前捉摸著要不要再弄點新品出來。

  魚丸裡面還可以包餡兒的。

  不過餡兒好不好吃,他調不出來,得他小爹爹幫忙。

  鋪子倒是步入正軌了,但陶青魚說的工坊……現在自家這個只能算個小作坊,量還不夠。

  回去得跟其他人商量商量,也該添加人手了。

  客人來來往往,陶青魚在外面坐了一上午。順帶翻了翻帳本。

  中午在鋪子裡吃的飯,他小爹爹炒的。

  忙到下午,鋪子裡關了門,陶青魚才目送自家兩個爹回家。

  *

  又幾日,陶家要清魚塘。

  陶青魚打算回去一趟。

  他拿上給家裡小孩老人買的糖、點心,出門就見到阿修拉著小白在那兒等著。

  陶青魚納悶:「不是說不用送?」

  阿修笑呵呵道:「小白好久都沒出門了,這不剛好帶它走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