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快嘗嘗。」陶青魚期待看著大伙兒。

  家裡方霧廚藝最好,他先咬了一口。

  牙齒壓著魚丸,竟然有彈性,要微微用力才能咬破。像吃糍粑,但與糍粑比起來更彈牙卻不粘牙。

  碗裡只簡單放了調味的,但入口滿是魚丸的鮮香。

  爺奶吃著不難嚼。

  小孩更是喜歡。一口半個,不一會兒就吃完了。

  「大哥哥,好好吃!」

  陶青魚見狀,又給他們撈了幾個。

  陶興旺連吃兩個,吃完後立馬誇讚道:「哥兒手藝長進不少。」

  陶青魚尾巴翹得老高,對他小爹爹得意道:「好吃吧。」

  方霧眸光一柔。

  「好吃。」

  陶青魚沒急著說事兒,待一家人吃完後他才道:「這魚丸我想用來做個吃食生意。」

  「我看成。」陶興旺先一步點頭。

  方霧思索了下,道:「可是做這個可不輕省。」

  他是親眼看著這東西是如何做的,一斤兩斤還好,上了十斤就吃力了。

  陶青魚也不反駁,轉而道:「一份五個,十文一份。」

  一斤的魚肉做二十個出來,那就能賣四十文。一斤魚也才八文。

  方霧算了這筆帳後看向哥兒。

  「是個賺錢的法子。」

  陶青魚得了他小爹爹的肯定,立即道:

  「我想著先做個小食攤,待以後賣出了名氣,再直接供貨。」

  「這個活兒是累,但比純賣魚應該要好一些。」

  「爺奶、三叔,咱們做不?」

  陶有糧沉思一會兒,道:「堂屋說,大伙兒都想想。」

  那就是要開會商量了。

  陶青魚欣喜。

  他就喜歡在自家想法被重視的感覺,而不是其他人家那樣把哥兒當外人。

  陶家也沒有「嫁出去的哥兒潑出去的水」的說法。

  陶大郎只他一個哥兒,家裡什麼不是他的。現在哥兒回來忙,也是家裡人多能幫襯著。

  且兒婿不也沒說什麼,何須村裡的長舌婦操心。

  陶家自個兒關著門過日子,把日子過好了比什麼都成。

  第52章

  「先不說賣不賣吃食, 這會兒咱家魚塘里的魚都還未長大,哪來那麼多的魚?」陶有糧率先發話。

  陶青魚坐在堂屋門邊,手放在膝蓋上。

  他道:「起先要魚不多, 可以去河裡捕。」

  「若賣得好,再去訂魚。批量買魚該是便宜一些。」

  陶有糧見哥兒胸有成竹,知他對這門生意考量得差不多。面上更慎重了些, 又問:

  「你那小食攤打算如何做?」

  「我想著先拉了爐子過去簡單搭個台子。看賣的情況如何,可以的話後頭再讓木匠幫忙打個小推車。」

  「這小推車既可以放爐子, 也能放調料。就跟一個可以移動的灶台一樣。人站在後面操作。要走的時候底下有滾輪, 推著就能走。」

  陶有糧聽著聽著, 眼中精光一閃。

  「莫不是街上賣小食的都可以用上?」

  陶青魚點頭。

  陶有糧忽然道:「何不我們自己先做出來?」

  陶青魚一愣。

  這小推車簡單實用,還省力氣。街上攤販那麼多,大多是挑著擔子出來賣吃食。

  若小推車能賣,也是一筆買賣。

  自家爺年輕時候種地、賣菜賣魚、殺豬, 篾匠還有木工……什麼沒做過。

  幾個叔跟他爹繼承了手藝,或多或少也會點。

  這小推車也不難,搗鼓搗鼓說不定就做出來了。

  陶青魚嘴角揚起, 眼中泛著光。

  「也行, 我等會兒把圖紙畫出來。」

  陶家自己做, 能省一筆是一筆。

  老爺子扶著鬍鬚咧開嘴。

  陶興旺看他爹那笑得不值錢的樣子, 悶聲道:「這魚丸是要捶,咱家就這麼個地兒。只要一做其他人家容易偷學了去。」

  方霧斟酌問:「要不然把後院收拾出來?」

  陶家後院也種了點菜, 再放了陶青魚的那兩個大木海。位置雖然不大, 但牆面高。

  家裡養了小黃。

  這狗兒警惕得很, 有點風吹草動就豎起耳朵聽, 也比在前院好些。

  楊鵲肩膀靠著自己男人,聽方霧的話後眼珠轉了轉, 落到陶青魚身上。

  「那哥兒的金魚放哪兒?」

  「我帶回縣裡吧。」陶青魚道。

  金魚本來就是他養著玩兒的。

  家裡人雖然喜歡,但也沒養魚的愛好。

  當初打這兩個木海,就是家裡幾個叔還有陶青魚的爹縱著,辛辛苦苦爬上砍樹又拉回來給做的。

  陶青魚現在不常在村里,這東西放在這裡豈不辜負,還是帶去縣裡比較好。

  陶家人齊齊點頭。

  陶有糧道:「那就把後院收拾出來。」

  他目光在眾人身上轉了一圈兒,道:「不過雖然在後院做,平日裡收拾東西也得小心。」

  「還有,嘴巴捂嚴實了。」

  任誰家隔壁住了一家尤家這樣的奇葩,都得小心謹慎。

  何況是能賺錢的買賣。

  「我們知曉。」大伙兒道。

  陶有糧道:「那成,這買賣先試著做。」

  「魚哥兒說說,除了這些還要準備什麼?也好一塊兒備齊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