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未來的夫君,她不要求伉儷情深,只要能相敬如賓就成。

  阿娘說過,情啊愛的太過虛無縹緲,而敬重和責任才能更為長久。

  凌然的爹爹對他娘,是既無情愛也無敬重,更沒有責任擔當,沒有前者倒也無礙,可沒有後者,女子在家裡則舉步維艱。

  凌然以及他親娘深受其苦,他比旁人更深刻的明白,他不管是娶自己還是娶其他姑娘家,都會做個好夫君好爹爹。

  水清怔忪了一會,「你想清楚了?凌然的後母和弟弟你見過,以後避免不了要應對。」

  晏秋看向她阿娘,透徹分析:「嗯,阿娘我想過了,換做別家,即便窮苦人家也會有惡婆母磋磨兒媳,後母惡毒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夫君的親娘惡毒!」

  村子上惡婆母不止她阿奶,但有幾個是她爹爹呢?

  大多兒子對自己親娘唯命是從,哪怕明知親娘錯了,但為了孝道或者私心,還是站在親娘那一邊,強行讓媳婦認錯。

  婆媳關係不好沒事,可婆媳關係不好的同時夫君還站在他娘那邊幫襯著,那這個家無異於煉獄。

  水清看著眼前的大女兒,終於有種吾家有女初長成的真切感覺。

  不止是身量長高了,容貌長開了,而是思想上的成熟,認知上的透徹!

  這比任何都重要。

  「不過阿娘您先別答應,凌大哥、他外祖父那邊真的同意他娶一個偏僻村子上的姑娘?」

  第483章 村長的人選

  晏秋覺得她不是妄自菲薄。

  但她對自己的認知很清楚。

  她只是偏僻村子上的姑娘,和府城裡的大家閨秀千金小姐如何能比?

  無論家世還是才學,都沒有可比性,即使容貌不算差,但容貌對於大戶人家來說是最不缺的。

  關於凌然外祖父,自凌然說他外祖父同意婚事由她做主,水清便想著去一趟北都,面對面商議合適的姑娘家人選;

  後面凌然說他要娶的人是晏秋,也提過他外祖是同意的,原本她以為晏秋大概率不會同意也就不是很上心,如今晏秋同意的話,作為晏秋未來夫君人選,她確實得更加小心考察!

  正如晏秋所說,後母尤其狠惡已經擺在明面上了,凌然又是對立面,不足為懼,相比較而言諸家無論是舅舅還是任何一個舅母,話語權都比凌策以及桑柔大!

  他們若是對晏秋有意見,這門婚事就不容樂觀,甚至不如不結親。

  她看向大女兒,決定道:「北都置辦了不少產業,如今太平了,咱們也得過去打理打理才是;

  順帶去一趟諸家吧,不提你,只提凌然的婚事,看看他外祖父以及舅舅舅母是何種意見?

  認同你那就不用說,倘若和咱們不合,咱們作為親人參與他們給凌然說的婚事即可。」

  晏秋唇角一再上揚。

  她有阿娘真是太棒了。

  她只是提了一句,阿娘已經想好後續每一步!

  借著打理產業的名頭過去北都,只是『順帶』去諸家探口風,諸家人認同她更好,不認同也沒事,她娘只是去幫著參考一下姑娘家人選。

  想到沒出過遠門的阿娘為了她去遙遠的北都,她有些心疼的問道:「好,只不過北都遙遠,阿娘準備何時過去?」

  水清略微想了下,「六月是院試,八月是鄉試,倘若你爹爹和大湖院試都沒考中,那我們就院試後出發,倘若他倆有一個中了,進入鄉試,咱們就鄉試後出發,一家人一起遊山玩水去北都,如何?」

  院試過了是生員也就是秀才,才有資格參加接下來的鄉試,鄉試過了就是舉人,舉人已經有資格進入官場,屬於預備官員吧。

  鄉試過後是進京趕考,也就是來年二月的會試,過了就是進士,接下來就是三月的殿試,還是這批人,由皇上親自從中敲定狀元榜眼探花。

  范進和大湖都不是秀才,院試過了才有資格參加鄉試,放在以往她是一點不擔心——范進離中舉還早著呢,但今日凌然帶了書籍過來,也不知道這種微末小事會不會提前。

  不過鄉試過了更好,會試進京趕考,那不就是北都嗎?正好更加名正言順。

  一想到終於能出去遊山玩水,水清心裡那個激動呀~

  晏秋聽到『一家人一起遊山玩水去北都』,又見她娘面上高興的神色不似作偽,心裡又升騰起一股佩服。

  她娘不管在何種境遇中,總能找出好的那一面,無比樂觀。

  不知為何,相比北都,她更期待一家人一起去的路程,「好,咱們一家人一起。」

  ·

  山水村的人,尤其孩童,多多少少都識字了。

  不過走科舉之路的只有范進范湖和老村長家的長孫李長林。

  得了凌然的書籍,范進也沒藏著掖著,連日謄寫了一份,由水清送往老村長家。

  老村長近兩年身體越發不好,大多時間在院子裡躺著,已經很少出門。

  他原本想將村子上的事務交給水清,但水清拒絕了——村長不是那麼好當的,勞心勞累還要有一心為村子好的信念,她自認沒有那麼高尚。

  並且當了村長後做許多事就畏手畏腳放不開,她只想安心掙銀子即可。

  老村長和范七爺等人又想著讓文華接手,不用她推拒,她爹娘和文華急吼吼的推掉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