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頁
江枝不知道這裡的大戶人家使用奴婢是怎麼個管理法,是當沒有感情的工具,還是當成私人財富。
父母雖然迫不得已賣了孩子,牽牛跟合香心裡還是有親情。
兩個人跟著自己這些年,做事踏實,聽話,從內心也當成孩子,江枝就參考紅樓夢裡面丫鬟小廝待遇,讓兩人回自家成親。
徐家村的蚊香作坊規模漸漸擴大,徐根生幾個人整天專門處理各村里送來的草藥,就連碾藥的牛都又購進兩頭。
江枝不光讓人在官道邊種柳樹,還在燒過的山上遍種桐樹,就連村里也種著桐樹。
桐油可以賣錢,桐油也是做肥皂的原料,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是可持續發展的。
江枝還拒絕了二瑞要給自己大辦五十歲生辰宴。
人都怕老,她從內心不願意承認自己已經是老太婆了,而且這具身體也不是自己的。
這些時間裡,江枝除去每年交一種新藥給霍家藥坊之外,每天也有自己的事情。
她把各種草藥整理出標本,再把這些藥的炮製方法,藥方、藥效,全部留存下來教給所有後人。
家有良田萬畝,不如薄技在身,在這兵亂隨時都會發生的地方,多幾樣手藝是保命法。
各種藥品的製法基本相同,江枝要做的就是找到標本。
草藥採收季節有春有秋還有冬,於是,徐家村的人經常看見江村長帶著背簍,拿著藥鋤在田邊山間走著。
在她的身後,一頭長著長長獠牙的兇狠野豬緊緊跟著。
誰看見野豬都感覺害怕,可佩奇渾不自知,還乖巧的頂著背簍四處走。
第512章 小天衣錦還鄉、跪謝舅娘《大結局》
這幾年間大燕內亂剛平,聶繁天帶兵幾次驅逐外敵,最後駐守在渝州府的釣魚城。
江枝笑了,看來那個男頻作者最後是要把歷史上釣魚城抵抗蒙古騎兵的軍功放在聶繁天身上。
釣魚城自古以來又被稱之為巴蜀要津,是北方軍隊南下進攻巴蜀的軍事要地,一旦突破此地,巴蜀也就成為了囊中之物。
南宋和蒙古帝國之戰爆發伊始,蒙古大軍圍困釣魚城,守將王堅帶領4600人拼死抵抗蒙古數十萬大軍。
還讓蒙古大汗蒙哥陣亡在此城之下,此後更是堅守了36年,最終成功拯救了半個世界。
這是好事,希望聶繁天能再創奇蹟,也能給史上戰亂最多的巴郡更長太平日子。
畢竟這裡的人是最有反骨的,甚至八十年代還有人當皇帝,擁兵70人,後宮四個。
聶繁天帶兵駐守護衛國門,相距近千里的徐家村還是一派祥和。
因為江村長的樂善好施,各村鄉民給她捐獻修建起一道門。
不是什麼牌坊,只是一座雕花石朝門。
這種門一般修建於建築物前或圍牆前的門廳或入口。
在民間,朝門被認為具有廣納瑞氣、財源廣進的意義,甚至有「朝門」即「財門」的隱晦說法,因為其形似漏斗,象徵著聚財聚氣的寓意。
徐家村財源滾滾,高大的朝門就修在官道邊。
江枝索性以石朝門為界,沿官道修建起一道石欄圍牆,看上去威武霸氣。
已經年過七十,鬚髮皆白,天天念叨著自己快死了的徐長明,依然天天守在路邊。
現在有了朝門,旁邊還有一間房,他就更喜歡這裡了,隨時都在房裡打盹。
不過只要有人在朝門下晃過身影,他就奇蹟般睜開眼睛,然後中氣十足的喊一聲:「幹啥幹啥,進來找誰?」
原本因為這一帶十幾里的柳林,徐家村被人喊成「柳林村」,現在因為這一道高大的石朝門,也有人叫「花朝門」。
每個人提起花朝門,就要提一句江村長的善舉。
而官道上南來北往的行人看見這道朝門,就知道徐家村的富裕和團結。
甚至旁邊的驛站也是寬敞氣派,停馬車的地上都鋪成青石。
唯一不知道是在這附近就駐紮著一支巡防營保護徐家村和幾個作坊。
村里還有民防隊,不分男女,年輕人個個都懂弓馬騎射和拳腳功夫。
某年,秋意微涼,梨花鎮突然來了很多官兵,余縣令帶著縣衙一眾官吏等在徐家村驛站外。
四水堂中,巧雲和春鳳、合香還有已經半大姑娘的彩霞在忙碌。
「茶水、糕點都擺上!」春鳳做事乾淨利落,把一眾人指揮得團團轉。
江枝也在譚氏的幫助下穿戴一新,繡花緞面袷衣,已經帶著銀絲的髮鬢插上金簪,手腕翡翠鐲,脖子上一串紅珊瑚鏈子,這是李老實送的。
走出門,看著有些忙亂的春鳳巧雲,江枝輕咳一聲:「你們不用怕,聶將軍只來看看故地,又不會吃人。」
她也想不通,聶繁天怎麼好好的要來探親,還是提前通知平川縣官府,現在弄得自己也不得不認真對待起來。
或許上一次見面氣勢不夠,現在要討回場子?
輸贏是非無所謂,江枝已經看淡一切,人生就是一本書,各有立場,任人評說。
有江枝一打岔,四水堂緊張的氣氛就鬆弛下來,妮妮捧著一盤子瓜子道:「奶奶,那個表叔真的很威風嗎?」
她已經聽人說了,聶將軍是在徐家村長大的,而且還是跟自己小叔是好友。
江枝摸摸已經跟馬關家雙胞胎中老大定親的妮妮,笑道:「你一會就知道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父母雖然迫不得已賣了孩子,牽牛跟合香心裡還是有親情。
兩個人跟著自己這些年,做事踏實,聽話,從內心也當成孩子,江枝就參考紅樓夢裡面丫鬟小廝待遇,讓兩人回自家成親。
徐家村的蚊香作坊規模漸漸擴大,徐根生幾個人整天專門處理各村里送來的草藥,就連碾藥的牛都又購進兩頭。
江枝不光讓人在官道邊種柳樹,還在燒過的山上遍種桐樹,就連村里也種著桐樹。
桐油可以賣錢,桐油也是做肥皂的原料,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是可持續發展的。
江枝還拒絕了二瑞要給自己大辦五十歲生辰宴。
人都怕老,她從內心不願意承認自己已經是老太婆了,而且這具身體也不是自己的。
這些時間裡,江枝除去每年交一種新藥給霍家藥坊之外,每天也有自己的事情。
她把各種草藥整理出標本,再把這些藥的炮製方法,藥方、藥效,全部留存下來教給所有後人。
家有良田萬畝,不如薄技在身,在這兵亂隨時都會發生的地方,多幾樣手藝是保命法。
各種藥品的製法基本相同,江枝要做的就是找到標本。
草藥採收季節有春有秋還有冬,於是,徐家村的人經常看見江村長帶著背簍,拿著藥鋤在田邊山間走著。
在她的身後,一頭長著長長獠牙的兇狠野豬緊緊跟著。
誰看見野豬都感覺害怕,可佩奇渾不自知,還乖巧的頂著背簍四處走。
第512章 小天衣錦還鄉、跪謝舅娘《大結局》
這幾年間大燕內亂剛平,聶繁天帶兵幾次驅逐外敵,最後駐守在渝州府的釣魚城。
江枝笑了,看來那個男頻作者最後是要把歷史上釣魚城抵抗蒙古騎兵的軍功放在聶繁天身上。
釣魚城自古以來又被稱之為巴蜀要津,是北方軍隊南下進攻巴蜀的軍事要地,一旦突破此地,巴蜀也就成為了囊中之物。
南宋和蒙古帝國之戰爆發伊始,蒙古大軍圍困釣魚城,守將王堅帶領4600人拼死抵抗蒙古數十萬大軍。
還讓蒙古大汗蒙哥陣亡在此城之下,此後更是堅守了36年,最終成功拯救了半個世界。
這是好事,希望聶繁天能再創奇蹟,也能給史上戰亂最多的巴郡更長太平日子。
畢竟這裡的人是最有反骨的,甚至八十年代還有人當皇帝,擁兵70人,後宮四個。
聶繁天帶兵駐守護衛國門,相距近千里的徐家村還是一派祥和。
因為江村長的樂善好施,各村鄉民給她捐獻修建起一道門。
不是什麼牌坊,只是一座雕花石朝門。
這種門一般修建於建築物前或圍牆前的門廳或入口。
在民間,朝門被認為具有廣納瑞氣、財源廣進的意義,甚至有「朝門」即「財門」的隱晦說法,因為其形似漏斗,象徵著聚財聚氣的寓意。
徐家村財源滾滾,高大的朝門就修在官道邊。
江枝索性以石朝門為界,沿官道修建起一道石欄圍牆,看上去威武霸氣。
已經年過七十,鬚髮皆白,天天念叨著自己快死了的徐長明,依然天天守在路邊。
現在有了朝門,旁邊還有一間房,他就更喜歡這裡了,隨時都在房裡打盹。
不過只要有人在朝門下晃過身影,他就奇蹟般睜開眼睛,然後中氣十足的喊一聲:「幹啥幹啥,進來找誰?」
原本因為這一帶十幾里的柳林,徐家村被人喊成「柳林村」,現在因為這一道高大的石朝門,也有人叫「花朝門」。
每個人提起花朝門,就要提一句江村長的善舉。
而官道上南來北往的行人看見這道朝門,就知道徐家村的富裕和團結。
甚至旁邊的驛站也是寬敞氣派,停馬車的地上都鋪成青石。
唯一不知道是在這附近就駐紮著一支巡防營保護徐家村和幾個作坊。
村里還有民防隊,不分男女,年輕人個個都懂弓馬騎射和拳腳功夫。
某年,秋意微涼,梨花鎮突然來了很多官兵,余縣令帶著縣衙一眾官吏等在徐家村驛站外。
四水堂中,巧雲和春鳳、合香還有已經半大姑娘的彩霞在忙碌。
「茶水、糕點都擺上!」春鳳做事乾淨利落,把一眾人指揮得團團轉。
江枝也在譚氏的幫助下穿戴一新,繡花緞面袷衣,已經帶著銀絲的髮鬢插上金簪,手腕翡翠鐲,脖子上一串紅珊瑚鏈子,這是李老實送的。
走出門,看著有些忙亂的春鳳巧雲,江枝輕咳一聲:「你們不用怕,聶將軍只來看看故地,又不會吃人。」
她也想不通,聶繁天怎麼好好的要來探親,還是提前通知平川縣官府,現在弄得自己也不得不認真對待起來。
或許上一次見面氣勢不夠,現在要討回場子?
輸贏是非無所謂,江枝已經看淡一切,人生就是一本書,各有立場,任人評說。
有江枝一打岔,四水堂緊張的氣氛就鬆弛下來,妮妮捧著一盤子瓜子道:「奶奶,那個表叔真的很威風嗎?」
她已經聽人說了,聶將軍是在徐家村長大的,而且還是跟自己小叔是好友。
江枝摸摸已經跟馬關家雙胞胎中老大定親的妮妮,笑道:「你一會就知道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