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恍恍之中,昔日他初至瀛洲任知府不久時,被趙子昇這般問著。
彼時他們共坐於瀛洲海岸,遙望著海上月,他不假思索答道:「百姓勤而有收,人人溫飽自足,荒年有餘糧,豐年有餘錢。」
而趙子昇搖著頭,「這還不夠。還要民無冤苦,鄰里相和,官民相親。我們不是這座城的統治者,我們只是協助百姓共治的人。」
「子昇,我想要做到。」他定然的嗓音里儘是嚮往與激動,「我們一定能做到。」
再是之後,一次偶然機會,他從丞相陸憫思處得來了能與百越合作的機會。
月雖年年依舊,那關乎瀛洲的夢也未變過,他卻被趙子昇怒斥了一頓。
「無垠!你可知暗自聯合外族是大罪!你想要整個瀛洲城與你陪葬嗎!」那是趙子昇第一次對他說重話。
「子昇,只要達成合作,瀛洲之夢便近在眼前!究竟有何不可!」
他痴絕,他發瘋,他為了那一個目標日夜癲狂。
即便最終瀛洲毀於一夜。
--------------------
第95章 落定(修)
===========================
瀛洲收復的消息傳至京中時,已是七月末。
嘉元三十三年秋,柳父告老辭官,江扶風擢吏部尚書。同年冬,柳臣拜相,重整科舉條例,頒布女子可入仕為官之規。
城郊一墳塋前,覆過的深青蒼鬱。
天目已褪去那慣用的面具與黑袍,此番他提著一帶繩酒壺逕自走至碑前。他凝神望著碑上刻著的「楊時琢」三字,沉然的目光漸而柔和,繼而他撥開酒壺的封泥,將酒徐徐倒在黃土裡。
「這是你娘當初最喜歡的酒。」
酒香四溢間,江扶風望著那背影一時恍了神,「若非那夜找到被封存在密室的罪證,我還真未想到,你便是天目。」
「有些人戴上面具才能顯出本貌,所以你想不到那是我,倒也正常。」他揚了揚手邊的面具。
「我與阿蕪其婭夜遊皇宮的那晚,在房樑上喝酒然後對阿蕪其婭出手的人,是你吧?畢竟從未有人見過睿王武功高強,你一點也不怕被懷疑在你頭上。」江扶風猜道。
「那時我已查到陸憫思與百越有私交,百越時隔十餘年再次入京本就心懷叵測,我出手是想逼他們儘快有所行動,以免日後養虎為患,」
天目說著頓了頓,他沉吟道,「當然,出於私心來說,我確實不喜歡那個百越的阿蕪其婭。那夜煩悶,我喝得有些多了,想著百越使臣死在京中,興許能直接打亂他們的計劃。」
江扶風知其話中所言不喜,應是因為阿蕪其婭與楊時琢的往來。思及此,江扶風又問,「那為何當初母親不把數年搜集而來的罪證直接呈於聖上,反是封存在密室?」
「那幾年一直有州郡鬧災,陸憫思當時出台的政策正是救民於水火,」天目回過頭望著她,嘴角銜著苦笑,「他就是這麼一個人,在他不奪權算計的時候,對朝廷而言是個勵精圖治的好官,所以才深受父皇倚重。」
江扶風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明白了。所以陸憫思一直在找母親留下的東西,睿山之上搶玉玦,雇大盜偷羊皮卷,收購江家舊宅,其實是因為知曉這份罪證的存在,才欲找而毀之。」
「是,有這份陸憫思亦不知託付給了誰手裡的罪證,他不敢輕舉妄動,才有了十年來算得上安穩的朝廷。」天目答道。
從前得而不知的線索在思緒里慢慢穿連,江扶風無聲嘆了口氣,望著那已被苔痕落滿的石碑,久久意難平。
她曾見過那祈福木牌上天目悲恨刻下的字句,亦見過那妝奩里完好如新的耳墜與簪子。
如今只餘一人一墳。
楊時琢確實是為自縊,但她以身化作落紅,零落成泥,只為來年枝間葉茂。
時人唯嘆才女一朝殞歿,從不知那血肉之軀換來的種種。
翌日,宮裡卻傳來消息,睿王染疾而終,東宮之位授予了晉王。
致明殿內,皇帝望著下跪請命的睿王,緩步走下高位,躬身把著他的手臂攙起,「若生,你可想好了,要離開皇宮?」
睿王字句清晰地答道:「父皇,兒臣心意已決。沉浮權斗這些年來,兒臣早已沒了治國之心,只想找個好山好水歇歇,閒來煮酒論詩,逍遙自在。」
「朕看得出,這麼多年,你還是掛念著楊氏才女,以至於王妃人選空缺至今。」
皇帝惋嘆著,他知早些年時,朝野人人對睿王不娶妻此行頗覺怪異;後來不知誰宴上趁醉多嘴了幾句,惹來了睿王不快,睿王甚至險些對其大打出手,這件事便無人敢提。
睿王面色恍惚,他瞧著皇帝略帶離愁的面,勸慰道:「父皇,如今若懷早已能夠獨自撐起一片天,皇權之重交予他手裡,江山應無恙。」
皇帝連連點頭,「朕一直知道,這些年你和你弟弟之間的相鬥,是你刻意為之。」
睿王正是訝然之餘,皇帝溫和一笑,「你們兩個孩子,是朕從小看著長大的,性情究竟如何,朕難道還不清楚嗎?朕知道,你一直都很疼愛你的弟弟,若懷也一樣敬愛你這個兄長。所以即便朕遲遲不立東宮,你們也不會真的手足相殘。」
話畢,皇帝渾濁的目光掠過清色,他微嘆著聲,「朕當年……亦是如此。當年朕也經歷過宮城之變,比之今時更為慘烈。那時太子被害,朕的皇長兄力挽狂瀾才滅盡其餘皇子,扶持了朕上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彼時他們共坐於瀛洲海岸,遙望著海上月,他不假思索答道:「百姓勤而有收,人人溫飽自足,荒年有餘糧,豐年有餘錢。」
而趙子昇搖著頭,「這還不夠。還要民無冤苦,鄰里相和,官民相親。我們不是這座城的統治者,我們只是協助百姓共治的人。」
「子昇,我想要做到。」他定然的嗓音里儘是嚮往與激動,「我們一定能做到。」
再是之後,一次偶然機會,他從丞相陸憫思處得來了能與百越合作的機會。
月雖年年依舊,那關乎瀛洲的夢也未變過,他卻被趙子昇怒斥了一頓。
「無垠!你可知暗自聯合外族是大罪!你想要整個瀛洲城與你陪葬嗎!」那是趙子昇第一次對他說重話。
「子昇,只要達成合作,瀛洲之夢便近在眼前!究竟有何不可!」
他痴絕,他發瘋,他為了那一個目標日夜癲狂。
即便最終瀛洲毀於一夜。
--------------------
第95章 落定(修)
===========================
瀛洲收復的消息傳至京中時,已是七月末。
嘉元三十三年秋,柳父告老辭官,江扶風擢吏部尚書。同年冬,柳臣拜相,重整科舉條例,頒布女子可入仕為官之規。
城郊一墳塋前,覆過的深青蒼鬱。
天目已褪去那慣用的面具與黑袍,此番他提著一帶繩酒壺逕自走至碑前。他凝神望著碑上刻著的「楊時琢」三字,沉然的目光漸而柔和,繼而他撥開酒壺的封泥,將酒徐徐倒在黃土裡。
「這是你娘當初最喜歡的酒。」
酒香四溢間,江扶風望著那背影一時恍了神,「若非那夜找到被封存在密室的罪證,我還真未想到,你便是天目。」
「有些人戴上面具才能顯出本貌,所以你想不到那是我,倒也正常。」他揚了揚手邊的面具。
「我與阿蕪其婭夜遊皇宮的那晚,在房樑上喝酒然後對阿蕪其婭出手的人,是你吧?畢竟從未有人見過睿王武功高強,你一點也不怕被懷疑在你頭上。」江扶風猜道。
「那時我已查到陸憫思與百越有私交,百越時隔十餘年再次入京本就心懷叵測,我出手是想逼他們儘快有所行動,以免日後養虎為患,」
天目說著頓了頓,他沉吟道,「當然,出於私心來說,我確實不喜歡那個百越的阿蕪其婭。那夜煩悶,我喝得有些多了,想著百越使臣死在京中,興許能直接打亂他們的計劃。」
江扶風知其話中所言不喜,應是因為阿蕪其婭與楊時琢的往來。思及此,江扶風又問,「那為何當初母親不把數年搜集而來的罪證直接呈於聖上,反是封存在密室?」
「那幾年一直有州郡鬧災,陸憫思當時出台的政策正是救民於水火,」天目回過頭望著她,嘴角銜著苦笑,「他就是這麼一個人,在他不奪權算計的時候,對朝廷而言是個勵精圖治的好官,所以才深受父皇倚重。」
江扶風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明白了。所以陸憫思一直在找母親留下的東西,睿山之上搶玉玦,雇大盜偷羊皮卷,收購江家舊宅,其實是因為知曉這份罪證的存在,才欲找而毀之。」
「是,有這份陸憫思亦不知託付給了誰手裡的罪證,他不敢輕舉妄動,才有了十年來算得上安穩的朝廷。」天目答道。
從前得而不知的線索在思緒里慢慢穿連,江扶風無聲嘆了口氣,望著那已被苔痕落滿的石碑,久久意難平。
她曾見過那祈福木牌上天目悲恨刻下的字句,亦見過那妝奩里完好如新的耳墜與簪子。
如今只餘一人一墳。
楊時琢確實是為自縊,但她以身化作落紅,零落成泥,只為來年枝間葉茂。
時人唯嘆才女一朝殞歿,從不知那血肉之軀換來的種種。
翌日,宮裡卻傳來消息,睿王染疾而終,東宮之位授予了晉王。
致明殿內,皇帝望著下跪請命的睿王,緩步走下高位,躬身把著他的手臂攙起,「若生,你可想好了,要離開皇宮?」
睿王字句清晰地答道:「父皇,兒臣心意已決。沉浮權斗這些年來,兒臣早已沒了治國之心,只想找個好山好水歇歇,閒來煮酒論詩,逍遙自在。」
「朕看得出,這麼多年,你還是掛念著楊氏才女,以至於王妃人選空缺至今。」
皇帝惋嘆著,他知早些年時,朝野人人對睿王不娶妻此行頗覺怪異;後來不知誰宴上趁醉多嘴了幾句,惹來了睿王不快,睿王甚至險些對其大打出手,這件事便無人敢提。
睿王面色恍惚,他瞧著皇帝略帶離愁的面,勸慰道:「父皇,如今若懷早已能夠獨自撐起一片天,皇權之重交予他手裡,江山應無恙。」
皇帝連連點頭,「朕一直知道,這些年你和你弟弟之間的相鬥,是你刻意為之。」
睿王正是訝然之餘,皇帝溫和一笑,「你們兩個孩子,是朕從小看著長大的,性情究竟如何,朕難道還不清楚嗎?朕知道,你一直都很疼愛你的弟弟,若懷也一樣敬愛你這個兄長。所以即便朕遲遲不立東宮,你們也不會真的手足相殘。」
話畢,皇帝渾濁的目光掠過清色,他微嘆著聲,「朕當年……亦是如此。當年朕也經歷過宮城之變,比之今時更為慘烈。那時太子被害,朕的皇長兄力挽狂瀾才滅盡其餘皇子,扶持了朕上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