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二叔程嶺決定帶兄長回鄉。

  他五年前就借著三兄弟“離家出走,缺乏管教”,提前致仕,帶著二嬸和二弟都回了上溪村。如今那邊的府第打理很不錯,而且在那樣清靜少人的鄉下,才適合大哥安度晚年。

  程無憂心裡明白,這是對老爹最好的安排。可若是老爹走了,他要怎麼回鄉侍疾盡孝?

  他這個長子,是不能離開英王府的。

  誰知此時,他名義上的三叔,程岳突然上了一道奏摺。

  說自己在關外,多年風霜侵襲,身體大不如從前。如今看到大哥痴傻,二哥也老了,心中難過,想把爵位讓給大侄子,回鄉陪伴二位老哥哥,安度晚年。

  程無怨倒是不意外這件事。

  因為程峰從小就告訴過他,他跟弟弟們是不一樣,他得背負英王府的責任。他意外的是這個爵位,要這麼早給他嗎?明明三叔也還這麼年輕。

  可程岳說,他當年答應過先皇,只要朝廷需要,英王就永駐平涼府。所以他要去,就必須是英王。

  然後皇上,同意了。

  二十歲的程籌襲了爵,帶著妻兒去了邊關。

  走前的家宴上,程籌吃了一口擺在面前的清蒸獅子頭,有些詫異,“這誰做的,味道竟比平日更好。”

  崔氏笑說,“是三嬸親手做的呢。”

  程籌哦了一聲,卻再不肯吃一口。

  三嬸眼中的失落,他看到了。可過了這麼多年,她不覺得太遲了嗎?

  無怨無怨,程無怨他有時會想,當年給他這個小名兒,到底是什麼意思?

  是叫他不要埋怨親生爹娘嗎?可缺失了二十年的骨肉親情,他怎麼能不怨呢?

  倒是平涼府,比他想像中,建設得好很多。

  尤其城主府外,有個很大的農莊,種的瓜果蔬菜雖比不上京城,卻也不會斷頓。甚至還挖了人工湖,養了好些蓮藕魚蝦。

  想想他從前,還為弟弟他們吃不上菜操心,簡直是自作多情了吧?

  只是這西北的局勢,卻比他想像的更加複雜和棘手。

  周邊派系林立,爭鬥不斷。初來平涼府的頭兩年,程無怨幾乎每天都是焦頭爛額,疲於奔波。

  他漸漸明白,程岳說的很可能是真的了。

  大梁經過二十年的經營,他都覺得平涼府的情況複雜,想想二十年前若來到這裡,得有多難?

  就算三叔表面上看起來還很硬朗,但這二十年的操心勞力,只怕他早就耗空心血了吧?

  於是,對於他的怨氣,程無怨漸漸消了。

  但是對於“她”,他心裡還是有些疙疙瘩瘩。

  一晃又是五年,這天忽地收到寧四娘過世的消息。

  老太太已經八十多了,高壽,無疾含笑而終。

  臨終前,她親自上書朝廷,給媳婦夏珍珍求了一個牌坊。表彰她貞孝淑德,堪比親女。

  這是夏珍珍應得的。

  程無怨見過這位外祖母,也見過她是怎麼侍奉寧四娘的。

  那時候的曾外祖母,已經臥病在床,不能動了。可夏珍珍也是那麼大年紀的人,卻還是每天不辭勞苦,親自帶著人給婆婆擦身按摩,說話解悶。

  那麼熱的天,老人硬是沒得過一個褥瘡,頭髮指甲都打理得乾乾淨淨,精神也很不錯。

  連太醫都說,這簡直是個奇蹟。

  除了宮裡的皇上,尋常人家極難有打理得這樣乾淨清爽的老人。

  而這些,也是寧四娘該得的。

  這個倔強又明理的老人,一輩子吃過太多的苦了。少年喪父,中年喪夫,晚來喪子。

  那個兒子,是她辛苦教養大的庶長子寧懷瑜。

  翅膀硬了之後就鬧著分宗,後來自己不爭氣,被謝家抓著把柄,被判了流放充軍,死在了充軍的服役中。

  最後,還是寧四娘去給他收的屍。

  而收屍之後,寧四娘不僅讓寧紹棠改姓了鄒。還要二舅舅三舅舅,將來都留一個兒子姓鄒,好跟大舅舅一家相互照應。

  這樣大仁大義的老人,如果晚年還沒有福報,那老天也太不公了。

  如今老太太走得安詳,程無怨也安心了。

  只是崔氏看著信,難過道,“信中說,因曾外祖母過世,外祖母也悲痛得不能自己,病倒了。如今幾位姑姑嫁得都遠,只怕還在趕回去的路上。家中就三嬸一人,我真怕她撐不住。”

  程無怨沒說話,卻正在為此擔心。

  二弟程笈不負他的書箱之名,給皇上調去翰林院修書了。

  這是讀書人一世的榮耀,修個二三十年,甚至一輩子都不稀奇。他自然回不去的,二叔三叔都不會允許他回去。

  至於三弟程篁,這個小時體弱多病,他們從前都看輕了的小弟弟,如今正在出使西域。

  他說想趁著年輕,去看看世界的盡頭,給大梁尋找更加遼遠的未來,不知何時才會歸來。

  他和程籌是差不多先後走的,那時程笈還留在家中,所以他們很是放心。誰知突然朝廷要修書呢?

  如今家中三兄弟,竟是沒有一個守在家裡,實在是有些不孝了。

  崔氏憂心忡忡道,“要不,我回老家去吧?”

  怎麼可能?

  程無怨道,“你別忘了,我們是奉旨來平涼府的。沒有旨意,能去哪兒?”

  再說,“她”——

  看起來也沒有那麼弱吧?

  “你別瞎操心了,家裡那麼多人呢,寧夏兩家親戚都在,她應該會知道照顧自己。”

  說這話,也是為了安慰自己。

  可崔氏卻瞥過來一眼,幽幽道,“你不知道,從前三嬸生產,還沒有養好就跟著三叔來了平涼府。一路上小叔身子又弱,平涼府又是荒城一片。她一個主婦,又要操心家裡,還要幫襯三叔。根本沒得歇息,所以很是傷了元氣。這些我是聽跟著三嬸多年的孔雀姑姑說的,想想三叔突然要讓出爵位,只怕不是為他自己,是為了三嬸吧?”

  猶如一個晴天霹靂,打進程無怨的腦仁里。

  原來竟是這樣,竟是這樣麼?

  程無怨心裡正亂著,忽地六歲的大女兒,頑皮的拿著件小孩兒衣裳,興沖沖的進來,“爹,娘,你們這是又要給我添小弟弟了嗎?”

  程無怨望向妻子,崔氏一下紅了臉。

  “沒呢!這衣裳不是我做的。大丫,你是從哪兒找出來的?”

  大丫往後一指,“就在那裡頭的小屋啊,滿滿幾大箱子呢。”

  程無怨心中一動,從女兒手裡接過那件小衣裳。拿得近了,便能發現,這衣裳不是新做的,顯然是舊物。泛著些微黃,還有樟腦的香氣。

  他的心中隱隱有個猜測,抖著手掀開小衣裳一角,就見上面果然繡著個小小的字。

  怨。

  這種字,這種字體,他一眼就能認出來!

  當年在和小三郎下江南時,他看到他的貼身裡衣里,每個衣角都繡著個一模一樣的憂字。

  他沒問,可心裡一直不好受。

  為什麼這個弟弟能有親娘做的貼身衣裳,他卻沒有,一件都沒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