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頁
母子倆一抬頭,見是程峰,俱都一愣。
然後程無怨羞愧的低下頭,應了一聲“是。”
看爹這樣子,肯定是知道了。
可孟大夫人抓著兒子的衣袖不撒手,囁嚅著請求,“他都傷成這樣了,要不這幾天,這幾天就讓他住回我那院子裡吧?我保證不耽誤他的功課!”
這些年,隨著三弟走了,二弟也搬出去了,丈夫越發威嚴,講究規矩了。總說他們一家不能墮了英王府的名聲,尤其對長子的教養,那是寸步不讓。
三歲就讓程無怨搬去前院,學規矩學基礎。
五歲起就開始扎馬步,打熬筋骨,讀書識字,日日不輟。
自孩子七歲被永泰帝下旨,和程無悔一起,被召到宮中跟皇子皇女們做伴讀開始,程峰對他抓得更緊了。每日都要親自過問他的飲食功課,生怕出了半點差錯。
也因如此,程家大郎雖頑皮了些,但在京城卻和弟弟一起,早早有小玉郎的好名聲。雖然年紀還小,卻有了不少想結親的人家。
孟大夫人原想把自己娘家侄孫女娶來,親上加親的,可程峰一句輩分不合,就堅決擋了回去。
可象他們這樣年紀的夫婦,又哪裡有適齡的小閨女呢?
孟大夫人操心不上兒子的功課,又管不了他的婚事,這滿心的疼愛,簡直無處安放。所以就算丈夫不同意,還是不想撒手。
程峰道,“你還讓不讓孩子看大夫了?萬一有什麼內傷,憋出好歹,算你的麼?”
一句話,嚇得孟大夫人立即撒了手。
程峰讓人帶著長子走了,然後跟妻子說,“待他看過大夫,你回頭再去看他就是。這會子先跟我回去,我有話跟你說。”
孟大夫人雖然擔心,也只好先跟著丈夫走了。
然後程峰迴房便告訴她,“皇上今天下了聖旨,召三弟回京,估摸著年前會到。我已經命人去打掃西院了,到時叫二弟一家子也回來住幾天。多少年都沒團圓過了,咱們也好熱熱鬧鬧的過個年。”
孟大夫人瞬間變了臉色,低著頭不說話。
程峰看她這樣子就來氣,“你還想人家怎樣?這些年,就為了怕你多心。弟妹連一封信,一件針線都沒有給孩子寄過!整整十年了,難道你還不許人家回來,看一眼嗎?”
孟大夫人委屈得眼淚嘩嘩往下掉,“我知道,我知道她好!誰叫我沒本事,我生不出兒子呢?可大郎既是她答應送我的,那就是我的。我疼了他十年,整整十年!大郎有一丁點不舒服,我就整夜整夜合不上眼,抱著他走來走去。你看看我這滿頭白髮,就為了大郎,這十年幾乎全都白了!如今她要回來,難道你還要我高高興興的把大郎還給她,管她叫娘嗎?”
程峰看著不懂事的老妻,真是打不得氣不過,“誰管你討要大郎了?大郎又不是個物件,可以讓來讓去的。你是他娘,難道弟妹就不是他娘了?為什麼就不能跟人好好相處,一起疼愛大郎呢?你養了大郎十年,他有多善良多厚道,你難道不知道嗎?”
孟大夫人眼淚掉得更凶了,“我知道!就因為我養了十年,知道大郎是個多麼善良厚道的好孩子,我才更加害怕。我怕他還是愛他親娘,我更怕他見到親娘比我年輕,比我漂亮,比我聰明,比我能幹,就嫌棄我這個又老又笨,又丑又沒用的娘了。大爺,別的事我都可以依你,可這件事,我真心做不到,你別逼我了!”
程峰實在跟她講不通,氣得甩袖子走了。
心裡卻在暗暗發愁,過幾個月,弟妹就要回來了,到時可怎麼相見?
要不還是先去大郎那裡,跟他打個招呼,叫他就算見到親娘,也別表現得太喜歡,省得傷了孟大夫人的心?
路上正琢磨著要如何開口,忽地撞見兒子身邊的小廝,鬼鬼祟祟的拿著什麼東西往外走。
程峰一下皺了眉,“這是幹什麼?藏了什麼?”
小廝嚇到,撲通跪下,“沒,沒什麼……”
“沒什麼,就拿出來!”
小廝無奈,把懷裡的匣子打開,裡面卻只是一串新鮮的槐花。
“老爺不要生氣,這是大少爺讓小的悄悄送到慶平公主府上,讓譚師傅存她家冰窖里凍著。說等年下做個槐花飯,還叫譚師傅一定不許說出去,是他拿去的。”
程峰一陣動容,瞬間明白了。
槐花飯三弟妹愛吃,可大郎爬樹上摘了,又怕孟大夫人知道傷心,便托乾娘慶平公主藏起來。
這孩子,遠比他想像的更加懂事和貼心。
勸他的那些話,程峰是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口了。
第586章番外1打金枝(2)
荷花殘了,菊花開了。等菊花落下,梅花綻放的時節,冬天就終於來了。
宮中的永泰帝,是一日不如一日了,但他還是苦苦支撐著,等待著一個人的歸來。
臘月十八,趕在過小年之前,許多人翹首以待,甚至望眼欲穿的英王,終於回京了。
這天難得是個冬日裡的好天氣,之前連下了數日大雪,這天都忽地放晴,亮堂堂的日頭,看著人就心曠神怡。
眼看喜鵲在枝頭喳喳叫,孟大夫人卻是一早起來,就心神不寧的。不是嫌棄早飯的粥煮的太黏,就是挑剔慣用的炭火味道大。
待看到程無怨換了出門的小皮靴和大毛斗篷,來給她請安時,她更是絮絮叨叨說起天氣無常。
“……這剛停了大雪,最忌晦出日頭。這日頭一出來,雪就化了,特別冷,也格外路滑不好走……”
等她直念了一盞茶的工夫,原本興頭上的程無怨漸漸沉默下來,然後說,“我今天就不去城外迎接三叔了,我還小呢,萬一病了,反倒連累長輩操心。不如去集市上,給小弟弟買些小玩意兒,算是給他接風了。”
孟大夫人頓時喜形於色,連連叫好,“去吧去吧,你慢慢逛,別急著回來,娘再給你多帶些銀子!”
轉身之際,她假裝沒有看到兒子眼中,深深的失落。
而當程無怨在集市上,歸心似箭的終於磨蹭到太陽落山時,才帶著一車的吃的玩的,高高興興回家了。
可家裡,一個新人也沒有。
因為英王一回京,就被皇上召進宮了。
而本該一同回來的“她”和小弟弟,都沒有來。
孟大夫人臉上的笑容里,明顯多了幾分放鬆,“……聽說剛出門沒幾天,偏三郎就又生病了,耽誤了好些天也不見好,他娘只好帶著他又回去了,所以連累得你三叔也來晚了。要我說,孩子身子不好,根本就不應該帶出門。尤其這大冷的天,京城都凍得夠嗆,更何況他們西北呢?”
她還想絮絮說些什麼,可特意過來,原本等著一起吃團圓飯的謝二夫人聽不下去了。
“嫂子,別說了!難道誰是有心的嗎?大郎啊,你把東西收一收,回頭讓你三叔帶回平涼府吧。逛一天,你也累了,快回房去,你弟弟在等著你呢。”
孟大夫人本想說,這飯還沒吃呢,可謝二夫人卻扯著她走了。
然後程無怨羞愧的低下頭,應了一聲“是。”
看爹這樣子,肯定是知道了。
可孟大夫人抓著兒子的衣袖不撒手,囁嚅著請求,“他都傷成這樣了,要不這幾天,這幾天就讓他住回我那院子裡吧?我保證不耽誤他的功課!”
這些年,隨著三弟走了,二弟也搬出去了,丈夫越發威嚴,講究規矩了。總說他們一家不能墮了英王府的名聲,尤其對長子的教養,那是寸步不讓。
三歲就讓程無怨搬去前院,學規矩學基礎。
五歲起就開始扎馬步,打熬筋骨,讀書識字,日日不輟。
自孩子七歲被永泰帝下旨,和程無悔一起,被召到宮中跟皇子皇女們做伴讀開始,程峰對他抓得更緊了。每日都要親自過問他的飲食功課,生怕出了半點差錯。
也因如此,程家大郎雖頑皮了些,但在京城卻和弟弟一起,早早有小玉郎的好名聲。雖然年紀還小,卻有了不少想結親的人家。
孟大夫人原想把自己娘家侄孫女娶來,親上加親的,可程峰一句輩分不合,就堅決擋了回去。
可象他們這樣年紀的夫婦,又哪裡有適齡的小閨女呢?
孟大夫人操心不上兒子的功課,又管不了他的婚事,這滿心的疼愛,簡直無處安放。所以就算丈夫不同意,還是不想撒手。
程峰道,“你還讓不讓孩子看大夫了?萬一有什麼內傷,憋出好歹,算你的麼?”
一句話,嚇得孟大夫人立即撒了手。
程峰讓人帶著長子走了,然後跟妻子說,“待他看過大夫,你回頭再去看他就是。這會子先跟我回去,我有話跟你說。”
孟大夫人雖然擔心,也只好先跟著丈夫走了。
然後程峰迴房便告訴她,“皇上今天下了聖旨,召三弟回京,估摸著年前會到。我已經命人去打掃西院了,到時叫二弟一家子也回來住幾天。多少年都沒團圓過了,咱們也好熱熱鬧鬧的過個年。”
孟大夫人瞬間變了臉色,低著頭不說話。
程峰看她這樣子就來氣,“你還想人家怎樣?這些年,就為了怕你多心。弟妹連一封信,一件針線都沒有給孩子寄過!整整十年了,難道你還不許人家回來,看一眼嗎?”
孟大夫人委屈得眼淚嘩嘩往下掉,“我知道,我知道她好!誰叫我沒本事,我生不出兒子呢?可大郎既是她答應送我的,那就是我的。我疼了他十年,整整十年!大郎有一丁點不舒服,我就整夜整夜合不上眼,抱著他走來走去。你看看我這滿頭白髮,就為了大郎,這十年幾乎全都白了!如今她要回來,難道你還要我高高興興的把大郎還給她,管她叫娘嗎?”
程峰看著不懂事的老妻,真是打不得氣不過,“誰管你討要大郎了?大郎又不是個物件,可以讓來讓去的。你是他娘,難道弟妹就不是他娘了?為什麼就不能跟人好好相處,一起疼愛大郎呢?你養了大郎十年,他有多善良多厚道,你難道不知道嗎?”
孟大夫人眼淚掉得更凶了,“我知道!就因為我養了十年,知道大郎是個多麼善良厚道的好孩子,我才更加害怕。我怕他還是愛他親娘,我更怕他見到親娘比我年輕,比我漂亮,比我聰明,比我能幹,就嫌棄我這個又老又笨,又丑又沒用的娘了。大爺,別的事我都可以依你,可這件事,我真心做不到,你別逼我了!”
程峰實在跟她講不通,氣得甩袖子走了。
心裡卻在暗暗發愁,過幾個月,弟妹就要回來了,到時可怎麼相見?
要不還是先去大郎那裡,跟他打個招呼,叫他就算見到親娘,也別表現得太喜歡,省得傷了孟大夫人的心?
路上正琢磨著要如何開口,忽地撞見兒子身邊的小廝,鬼鬼祟祟的拿著什麼東西往外走。
程峰一下皺了眉,“這是幹什麼?藏了什麼?”
小廝嚇到,撲通跪下,“沒,沒什麼……”
“沒什麼,就拿出來!”
小廝無奈,把懷裡的匣子打開,裡面卻只是一串新鮮的槐花。
“老爺不要生氣,這是大少爺讓小的悄悄送到慶平公主府上,讓譚師傅存她家冰窖里凍著。說等年下做個槐花飯,還叫譚師傅一定不許說出去,是他拿去的。”
程峰一陣動容,瞬間明白了。
槐花飯三弟妹愛吃,可大郎爬樹上摘了,又怕孟大夫人知道傷心,便托乾娘慶平公主藏起來。
這孩子,遠比他想像的更加懂事和貼心。
勸他的那些話,程峰是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口了。
第586章番外1打金枝(2)
荷花殘了,菊花開了。等菊花落下,梅花綻放的時節,冬天就終於來了。
宮中的永泰帝,是一日不如一日了,但他還是苦苦支撐著,等待著一個人的歸來。
臘月十八,趕在過小年之前,許多人翹首以待,甚至望眼欲穿的英王,終於回京了。
這天難得是個冬日裡的好天氣,之前連下了數日大雪,這天都忽地放晴,亮堂堂的日頭,看著人就心曠神怡。
眼看喜鵲在枝頭喳喳叫,孟大夫人卻是一早起來,就心神不寧的。不是嫌棄早飯的粥煮的太黏,就是挑剔慣用的炭火味道大。
待看到程無怨換了出門的小皮靴和大毛斗篷,來給她請安時,她更是絮絮叨叨說起天氣無常。
“……這剛停了大雪,最忌晦出日頭。這日頭一出來,雪就化了,特別冷,也格外路滑不好走……”
等她直念了一盞茶的工夫,原本興頭上的程無怨漸漸沉默下來,然後說,“我今天就不去城外迎接三叔了,我還小呢,萬一病了,反倒連累長輩操心。不如去集市上,給小弟弟買些小玩意兒,算是給他接風了。”
孟大夫人頓時喜形於色,連連叫好,“去吧去吧,你慢慢逛,別急著回來,娘再給你多帶些銀子!”
轉身之際,她假裝沒有看到兒子眼中,深深的失落。
而當程無怨在集市上,歸心似箭的終於磨蹭到太陽落山時,才帶著一車的吃的玩的,高高興興回家了。
可家裡,一個新人也沒有。
因為英王一回京,就被皇上召進宮了。
而本該一同回來的“她”和小弟弟,都沒有來。
孟大夫人臉上的笑容里,明顯多了幾分放鬆,“……聽說剛出門沒幾天,偏三郎就又生病了,耽誤了好些天也不見好,他娘只好帶著他又回去了,所以連累得你三叔也來晚了。要我說,孩子身子不好,根本就不應該帶出門。尤其這大冷的天,京城都凍得夠嗆,更何況他們西北呢?”
她還想絮絮說些什麼,可特意過來,原本等著一起吃團圓飯的謝二夫人聽不下去了。
“嫂子,別說了!難道誰是有心的嗎?大郎啊,你把東西收一收,回頭讓你三叔帶回平涼府吧。逛一天,你也累了,快回房去,你弟弟在等著你呢。”
孟大夫人本想說,這飯還沒吃呢,可謝二夫人卻扯著她走了。